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距地心R=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1. 2022年10月,一只编号为234684、年龄只有5个月大的斑尾塍(chéng)鹬(yù),居然昼夜不停地飞行了至少13560km。从10月13日到10月24日,长达11天它不眠不休,从美国的阿拉斯加到了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东北部的安森斯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鸟在11天内的位移是13560km
    B. 小鸟在某段匀速飞行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0
    C. 在计算全程的平均速率时,可以把小鸟看成质点
    D. 小鸟在不扇动翅膀做水平滑行运动时,不受空气对它的作用力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β衰变是原子核向外放出电子的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天然放射现象能够作为“原子核可再分”的依据
    C. 中子撞击大气中的氮核 714N引发核反应,产生碳核 614C和氘核 12H
    D. 天然放射性现象中放射出的α、β、γ射线都能在磁场中发生偏转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B. 新冠肺炎诊断中,要用X光扫描肺部,是因为在电磁波中X光的穿透能力最强
    C. 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
    D.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也相等
    4. 如图为一用透明材料做成的中心是空腔的球,其中空心部分半径与球的半径之比为1:2,当有红光、绿光、紫光组成的细光束以i=45∘的入射角射入球中,其中b光线为绿光,其折射光线刚好与内壁相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光线是红光
    B. 增大入射角i,b光线在空腔外表面可能发生全反射
    C. 该透明材料对绿光的折射率为 2
    D. c光在该透明材料中传播速度最小
    5. 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发电装置,永磁铁在螺线管中做简谐振动时能产生周期为0.02s的正弦式交流电,电压最大值为 2V。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10,灯泡L的电阻恒为5Ω,额定电压为2.5V,定值电阻R1=30Ω、R2=10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3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泡上交流电的频率为500Hz
    B. 滑动变阻器滑键向下移动,灯泡变亮
    C. 为使灯泡正常工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调节为20Ω
    D. 灯泡正常工作时,原线圈输入功率为5 2W
    6. 光刻机利用光源发出的紫外线,将精细图投影在硅片上,再经技术处理制成芯片。为提高光刻机投影精细图的能力,在光刻胶和投影物镜之间填充液体,提高分辨率,如图所示。若浸没液体的折射率为1.65,当不加液体时光刻胶的曝光波长为193nm,则加上液体后(    )

    A. 紫外线进入液体后波长变短,光子能量增加
    B. 传播相等的距离,在液体中所需的时间变为原来的2033
    C. 紫外线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更容易发生衍射,能提高分辨率
    D. 在液体中的曝光波长约为117nm
    7. 如图所示,在水平转台上放置一圆锥形物体,物块在平行于锥面的细绳作用下静止在圆锥体表面,在圆锥体随平台逐渐加速转动的过程中,物块始终与锥面保持相对静止。关于此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块受到的合力为0
    B. 绳上的拉力逐渐增大
    C. 锥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D. 没有任何力对物块做功
    8. 如图所示,MNQP是边长为L和2L的矩形,在其由对角线划分的两个三角形区域内充满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外力作用下水平向左匀速运动,线框左边始终与MN平行。设导线框中感应电流i逆时针流向为正。若t=0时左边框与PQ重合,则左边框由PQ运动到MN的过程中,下列i−t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9. 距地心R=3.6万千米的高度上,有一个“地球同步轨道”,各国向太空发射的同步卫星都运行在该轨道上,而从“地球同步轨道”再上升300千米,就是国际社会处理太空垃圾的地方,称为“墓地轨道”,轨道半径为r,如图所示。将废弃飞行物处理到这儿,可以为“地球同步轨道”释放更多的空间,这样的操作,没几个国家能做到。2022年1月,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中国“实践21号”卫星,发挥“太空拖船”的作用,将一颗失效的北斗二号卫星送入到了“墓地轨道”。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同步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0
    B. 北斗二号卫星在“墓地轨道”和“同步轨道”上运行的角速度之比为 R3r3
    C. 北斗二号卫星从“同步轨道”到“墓地轨道”其机械能减小
    D. “实践21号”卫星从“墓地轨道”返回“地球同步轨道”,需要减速
    10.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存在一匀强电场,电场强度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60∘,O、M为其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粒子电荷量为q,不计重力,在O点以水平初速度v0进入电场,经过时间t粒子到达与M在同一水平线上的N点,且OM=MN,则(    )
    A. UMO=UNM
    B. 粒子带负电
    C. 带电粒子在O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 由O到N运动过程中,电场力的功率增大

    11. 如图所示,甲图为波源的振动图像,乙图为该波源在某介质中产生的横波t0时刻的波形图像,O点是波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m/s
    B. 再经过0.3s,乙图中质点Q刚好开始振动,Q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C. 当乙图中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时,质点P正处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
    D. 从该时刻到质点Q开始振动,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0.3m
    12. 如图所示,形状相同的平行金属导轨CN、DQ放置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间距为L,与水平面相切于M、P,右端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从曲面上高h处静止释放,到达曲面底端PM时速度为v0;棒释放的位置到PM的水平距离为d,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金属棒最终会停在导轨上,重力加速度g=10m/s2。(    )

    A. 金属棒从静止释放到运动到曲面底端PM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为BLdR+r
    B. 从释放到PM的运动过程,摩擦力、支持力、安培力对金属棒的总冲量在数值上一定大于重力的冲量
    C. 若金属棒从曲面底端PM到最终停止在导轨上,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则金属棒停止的位置距曲面底端PM的位移为x=12mv02−R+rRΔQμmg
    D. 在金属棒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RR+rmgh
    13. 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网球在空竖直下落时,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0、1、2……6为选定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1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测得1、3两点间的距离为x1,4、6两点间的距离为x2,网球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在打第5个计数点时网球的速度v=______ ;
    (2)从打第2计数点到打第5计数点,空气对网球的冲量大小I=______ ;
    (3)实验得到的空气对网球的冲量I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若0∼t0时间内空气对网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1,t0时刻的作用力为F2,则F1和F2的关系为F1______ F2(选填>、红光频率,紫光折射率>绿光折射率>红光折射率,根据折射定律n=sinisinr,结合光路图,a光折射率最大,c光折射率最小,故a光线是紫光,故A错误;
    B.增大入射角i,b折射光线向下偏移,与空腔外表面法线夹角变小,入射角变小,不可能在空腔外表面发生全反射,故B错误;
    C.根据题意,画光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b光线折射角正弦值sinθ=12
    根据折射定律,该透明材料对绿光折射率n=sinisinθ= 2212= 2
    故C正确;
    D.根据v=cv,c光在该透明材料中传播速度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折射定律n=sinisinr,结合折射率关系和几何光路,确定光的种类;
    b折射光线向下偏移,不可能在空腔外表面发生全反射;
    画光路图,根据折射定律,求折射率;
    根据v=cv,确定传播速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折射率、结合光路的绘画、折射定律等的掌握,是一道中等难度题。

    5.【答案】C 
    【解析】解:A、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则灯泡上交流电的频率为f=1T=10.02Hz=50Hz
    故A错误;
    B、滑动变阻器滑键向下移动,电阻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变压器副线圈回路总电阻变大,电压不变,电流减小,则灯泡变暗,故B错误;
    C、变压器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U1=Um 2= 2 2V=1V
    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匝数比,U1:U2=n1:n2
    代入数据解得:U2=10V
    灯泡正常工作,则通过R1的电流IR1=U2−ULR1=10−2.530A=0.25A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R=ULRL−IR1=2.55A−0.25A=0.25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U2−ULIR−R2=10−2.50.25Ω−10Ω=20Ω
    故C正确;
    D、灯泡正常工作时,副线圈回路总电阻R总=RL+R1(R+R2)R+R2+R1=5Ω+30×(20+10)20+10+30Ω=20Ω
    总功率为P2=U22R总=10220W=5W
    变压器原副线圈功率相同,则原线圈输入功率为5W,故D错误。
    故选:C。
    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根据频率与周期的关系求解频率;滑动变阻器滑键向下移动,电阻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流的变化,进而判断灯泡的亮暗程度;根据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匝数比求解副线圈的电压,根据串并联规律求解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灯泡正常工作时,根据串并联规律求解副线圈回路总电流,根据功率公式求解总功率,变压器原副线圈功率相同。
    本题考查变压器的动态分析,解题关键是知道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匝数比。

    6.【答案】D 
    【解析】解:AD.紫外线在液体中的波长λ′=λn=1931.65nm≈117nm,紫外线进入液体频率不变,可知光子能量不变,故A错误,D正确;
    B.设传播L距离,在真空中的时间t=Lc
    在液体中所需的时间t′=Lcn=1.65Lc=3320t
    故B错误;
    C.由A选项分析可知紫外线在液体中波长变短,根据衍射的条件可知更不容易发生衍射,故C错误。
    故选:D。
    根据液体中v=λf和真空中c=λ0f,结合折射率公式求解光在液体中的波长;光的能量与频率有关,根据v=cn求解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从而计算时间;根据衍射的条件分析C项。
    本题考查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问题,考查知识点全面,重点突出,充分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解:A.物块随锥体做变速圆周运动,合力充当向心力,则受到的合力不为0,故A错误;
    B.对物块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设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对物块,沿斜面方向T−mgcosθ=mω2rsinθ,则随角速度逐渐增加,绳上的拉力逐渐增大,故B正确;

    C.由上图可知,沿垂直斜面方向mgsinθ−N=mω2rcosθ,则随角速度增大,锥面对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故C错误;
    D.转动过程中,因为物块的动能增加,则一定有力对物块做功,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物块的受力,物体受到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确定拉力和支持力的变化,根据动能定理分析做功情况。
    本题考查向心力公式以及动能定理,要注意明确在平台加速转动时,物体的速度变大,动能变大,则说明一定有力对物块做了功。

    8.【答案】D 
    【解析】解:0∼t1时间内是线框的左边由PQ向左进入磁场到G点的过程,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可知感应电流为顺时针(负值),而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随着水平位移而均匀减小,则感应电流的大小均匀减小;
    t1∼2t1时间内,线框的左右两边同向同速切割相反的磁场,两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同向的,线框的总电动势为两者电动势相加,左右两边的有效长度之和等于L不变,由E=BIv,可知线框的总电动势不变,则感应电流大小恒定,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可知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正值)。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根据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根据切割有效长度的变化判断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变化;线框的左右两边同向同速切割相反的磁场,两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同向的,线框的总电动势为两者电动势相加。
    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中动生电动势与图像结合问题。要掌握切割磁感线有效长度的确定,以及出现“等效双电源”时总的感应电动势如何确定。

    9.【答案】BD 
    【解析】解:A.设地球质量为M,万有引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GMmR2=mg′
    可得“地球同步轨道”处重力加速度g′=GMR2
    可知“地球同步轨道”处重力加速度不为0,故A错误;
    B.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mω2R
    得ω= GMR3
    北斗二号卫星在“墓地轨道”和“同步轨道”上运行角速度之比 R3r3,故B正确;
    C.北斗二号卫星从“同步轨道”到“墓地轨道”,加速做离心运动,除万有引力外其他力对其做正功,机械能增大,故C错误;
    D.“实践21号”卫星从“墓地轨道”返回“地球同步轨道”,需要使其减速做近心运动,故D正确。
    故选:BD。
    万有引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求重力加速度;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比较角速度大小;
    除万有引力外其他力对其做正功,机械能增大;
    卫星从“墓地轨道”返回“地球同步轨道”,需要使其减速做近心运动。
    本题考查学生对天体规律的掌握,常见的使用规律有:万有引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一道中等难度题。

    10.【答案】BCD 
    【解析】解:A.因UMO=E⋅OM−,UNM=E⋅MN−cosθ=12UMO,故A错误;
    B.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粒子所受电场力与电场方向相反,故粒子带负电,故B正确;
    C.粒子带负电,从O到N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则带电粒子在O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故C正确;
    D.根据:P=Fv=Eqv,由O到N运动过程中,粒子沿电场线方向的速度v增大,可知电场力的功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BCD。
    根据U=Ed判断电势差的大小关系;根据运动轨迹判断电场力方向;根据做功情况判断电势能的大小;根据P=Fv判断出速度的变化进而判断电场力功率的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分方向分析小球的运动完成解答。

    11.【答案】AB 
    【解析】解:A.由图像甲可知周期为T=0.2s,由图像乙可知波长为λ=0.2m,则该波的波速v=λT=0.20.2m/s=1m/s
    故A正确;
    B.由图像乙可知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0.2m处,经过0.3s,波传播的距离为x=vt=1×0.3m=0.3m
    可知波刚好传播到x=0.5m处的质点Q位置,结合图像甲可知Q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B正确;
    C.波传播质点Q后,第一次到达波峰还需要的时间为t′=34T=0.15s
    即从t0时刻起,经过的时间为0.45s,即94T,由同侧法可知,t0时刻质点P向y轴正方向振动,经过94T后,质点P正处于波峰位置,故C错误;
    D.从该时刻到质点Q开始振动,经过的时间为0.3s,即64T,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s=6A=6×2cm=0.12m
    故D错误。
    故选:AB。
    根据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物理意义、从图像获取相关物理量,计算波速、判断质点振动方向、传播距离和振动时间。
    本题考查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要求掌握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物理意义、判断质点振动方向、传播距离和振动时间。

    12.【答案】AC 
    【解析】解:A.金属棒从静止释放到运动到曲面底端PM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ΔΦΔt=BLdΔt,通过电阻R的电流I−=E−R+r=BLdΔt(R+r),通过R的电荷量为q=I−Δt=ΔΦΔt(R+r)Δt=BLdR+r,故A正确;
    B.从释放到PM的运动过程,金属棒做加速运动,重力沿导轨切线方向的分力大于金属棒所受的摩擦力和安培力,由于支持力始终垂直与导轨,不改变速度的大小;设金属棒沿导轨切线方向的速瞬时度为v,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冲量为IG′,摩擦力、支持力、安培力导轨切线方向的冲量为I合,取瞬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IG′−I合=mv>0,得IG′>I合;又根据冲量的定义可知,重力的冲量大于重力沿导轨切线方向的冲量,因此摩擦力、支持力、安培力对金属棒的总冲量在数值上一定小于重力的冲量,故B错误;
    C.若金属棒从曲面底端PM到最终停止在导轨上,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串联电路中,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成正比,则有ΔQQ=RR+r,因此电路中产生的总的焦耳热为Q=R+rRΔQ;由能量关系Q+μmgx=12mv02,则金属棒停止的位置距曲面底端PM的位移为x=12mv02−R+rRΔQμmg,故C正确;
    D.设整个过程的摩擦热为Q′,根据能量守恒mgh=Q+Q′,因此Q

    相关试卷

    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

    2023年山东省日照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日照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V,5s,M向左移动了4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