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下学期练习(二模)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下学期练习(二模)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合所学,完善上面示意图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历史学科练习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5. 双选题有两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少选不得分。一、世界文化遗产(24分)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1.将下列“世界文化遗产”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字母,12分)A BCDEF① 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 2.将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与示意图中的文明区域相匹配。(填字母,6分)
A.庞贝古城遗址 B.良渚古城遗址 C.马丘比丘城遗址3.你如何看待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6分) 二、国际法的演变(22分)随着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国际法也逐渐形成并成熟。材料一 在佛得角群岛以西 370 里格处划定一条从北极点直到南极点的分界线……葡萄牙国王及其船只发现或未来发现之所有陆地及岛屿……若其位于分界线之东侧且未越过分界线,则永久归葡萄牙国王及其继承人所有。卡斯蒂利亚女王及阿拉贡国王(注:西班牙国家元首)及其所属船只探明或未来探明之所有陆地及岛屿……若其位于分界线之西侧且未越过分界线,则永久归……国王及其继承人所有。——1494 年《托德西利亚斯条约》4.材料一中“分界线”被称为什么?据材料归纳当时处理国家间纠纷的方式。(6分) 材料二 5.结合所学,完善上面示意图内容。(6分)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6.材料二较之材料一,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方式有了哪些新变化?(6分) 7.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国际法的发展?(4分) 三、探究马歇尔计划(26分)有学生了解到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搜集到的有关各方对马歇尔计划反应资料,尝试总结历史探究的路径。步骤一为探究该问题,他首先查找到以下漫画。材料一:各国有关马歇尔计划的漫画1947年,美国漫画(注:人物身上的文字是“欧洲”,绳子上写着“马歇尔计划”)1947年,英国漫画(注:英国妇女脚踩高跷,上面分别写有“马歇尔计划”“援助”,前面的英文是“更美好的生活”1949年捷克斯洛伐克漫画(注: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1949年苏联漫画(注:人物代表美国,障碍物上的文字是“西欧国家主权”“关税壁垒”)8.上述漫画可反映哪几方对马歇尔计划的不同态度?(6分) 步骤二考虑到这些漫画略显单薄,于是他又搜集到1947年6月各方对马歇尔计划反应的材料。材料二:法国总统:“法国人民将毫不迟疑地接受援助欧洲的复兴计划;法国军队将毫不迟疑地推动计划的顺利进行;法国政府将毫不迟疑的支持美国政府的决策。”材料三:苏联外交部长:“苏联方面强烈怀疑,美国方面真的会全身心的制定一项有利于欧洲的计划吗?”“苏联方面怀疑,美国不会借此计划趁机干涉西欧国家内部的事务吗?”“从我个人观点出发,我很担心苏联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之后会脱离社会主义。”苏联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三国大使转告三国政府,苏联同意他们想要参与马歇尔计划的要求。——摘编自张盛发《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判断和对策》9.材料二能印证材料一中哪几方的反应?(4分) 10.通过上述材料,该学生发现苏联和东欧国家对马歇尔计划的反应是有变化的。请说出这一变化。(6分)步骤三接着,他又从搜集到得以下两则材料中,引发了进一步思考。材料四:马歇尔这项计划的“副导演”理查德比斯尔:“(我们)十分清楚,马歇尔计划从来就不是完全利他性质的。我们希望,加强作为大西洋联盟成员国的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最终能使他们负起防务责任,以支持冷战。”——《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材料五:1949年,作为马歇尔计划对立面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正式成立。该组织提出在平等基础上……以实现东欧各国与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经济互助委员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11.材料四、五为探究马歇尔计划提供了哪些新视角?(4分) 步骤四通过上述学习过程,该学生对探究历史事件的路径有了一定的了解。12.归纳史料搜集、运用等方面的若干路径。(6分) 四、“实业救国”思潮(28分)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思潮”有如此解释: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业救国思想蔚然成潮。材料一:(英国)国势之盛,人民之富,商力之雄,天下无与为比。识者推原事始,归功于《富国策》一书,彼仅商务一端,而四海方行,遂成此亘古未有之盛事……(中国的存亡兴废)皆以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陈炽《续富国策·劝工强国说》,1896年材料二: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国人之无常识也,由教育之不革新,政府谋新矣而不当,欲自为之而无力,反复推究,当此兴实业始。——摘自张謇《张季子九录》(20世纪初)材料三:中国民族、民权两层已达,唯民生未做到……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孙中山《民生主义与社会革命》,1912年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以发展实业为主要内容的施政纲领。唐绍仪在就任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时即发表演说:“新政府成立后即分设农林、工商二部,其宗旨,即在振兴实业。”——《唐总理在参议院演说辞》,《申报》(1912年4月3日)13.按创办时间先后,将下列近代中国实业排序。(填字母)(3分)A盛宣怀创办中国通商银行B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C李鸿章筹办金陵机器制造局①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14.近代中国实业,有清政府主导筹办,也有民族资本创办。下列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企业的是( )(二选,4分)A.开平矿务局 B.先施百货公司C.大清邮政总局 D.天津永利碱厂 15.概述实业救国思想蔚然成潮的时代背景。(6分) 1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的认识。(15分) 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历史学科练习卷参考答案一、世界文化遗产(24分)1.(填字母,12分)① B ② F ③ A ④ C ⑤ D ⑥ E2.(填字母,6分) ① C ② B ③ A3.从文化和史学研究两个视角作答(6分)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分)有利于文化保护与传承。(2分)文化遗产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实物)资料。(2分) 二、国际法的演变(22分)4.教皇子午线。(2分) 方式:缔结条约、教皇协调。(4分)5.①《战争与和平法》; ②维也纳体系; ③联合国(或《联合国宪章》)。(6分)6.诞生国际法、建立国际组织、构建国际秩序。(6分)7.随着西欧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规范国家间关系的国际法应运而生。国际法的发展在调解国家间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国际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等发挥积极作用。(4分) 三、探究马歇尔计划(26分)8.美国方:拯救欧洲;英国(西欧)方:能够改善欧洲人的生活;苏联及东欧方:揭露美国控制西欧。(6分)9.美国方、英国(西欧)方。(4分)10.起初苏联强烈怀疑,东欧并不排斥;最终苏联和东欧均反对,未参与。(6分)11.冷战视角、推行(制定)者的主观动机视角、对立面的应对视角等。(4分)12.不同类型史料的相互印证;不同立场、不同时空等视角的综合考量;事件前因后果的全面考察等。(6分) 四、“实业救国”思潮(28分)13. ① C ② B ③ A(3分)14. B D(二选,4分)15. 民族危机加重;历次政治运动的促进(政府的提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西学东渐深入等。(答对3点即可,6分)16.本题采取分层评价。(15分)13-15分:凸显唯物史观,具有辩证思维;逻辑自洽,结构完整,围绕观点进行论述。主旨如“实业救国”既是时代与中国社会的需要,体现爱国精神与社会担当的进步一面,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局限。9-12分:能结合时代背景,从“实业救国”思潮与近代中国的救国道路的探索相联系,但未上升至唯物史观层面;论述完整。6-8分:结构完整,观点较为笼统或相对片面,如只从“实业救国”思潮推动社会转型,顺应时代潮流,或“实业救国”思潮不可能摆脱民族危机等单方面论述。0-5分:无史实,空谈。史论结合好,角度好,可酌情加2—4分(总分不超过15分);史实错误倒扣1—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解析)试卷主要包含了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详解,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世界文化遗产, 国际法演变, 探究马歇尔计划, “实业救国”思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