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9化学合成材料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256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9化学合成材料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256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9化学合成材料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256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9化学合成材料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9化学合成材料,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9化学合成材料 一、单选题1.(2020·江苏苏州·统考一模)有些学校使用的电子白板是纳米陶瓷材质,纳米陶瓷属于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2.(2020·江苏苏州·统考模拟预测)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比较硬度B.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C.硫酸铵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后测温度3.(2020·江苏苏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花和蚕丝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C.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已变质D.用碘水鉴别淀粉和葡萄糖4.(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B.用稀盐酸鉴别银饰品和铂(白金)饰品C.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D.用灼烧法鉴别棉线和蚕丝5.(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B.聚氯乙烯塑料用作食品包装袋C.磷酸二氢铵(NH4H2PO4)用作复合肥料D.氧炔焰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6.(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生产KN95口罩熔喷布的核心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都不属于( )A.合成材料B.高分子材料C.塑料D.天然纤维7.(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鉴别或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熟石灰鉴别(NH4)2SO4和K2SO4两种化肥C.用灼烧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D.用酚酞试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8.(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C.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9.(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如图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化学式为C2H4)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改变B.参加反应的H2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C.参加反应的CO2与生成的C2H4的质量比为22:7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10.(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用碘水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存在淀粉B.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C.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炊具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11.(2020·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塑料 B.铝合金 C.合成纤维 D.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12.(2020·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富含淀粉的粮食可用于酿酒 B.用明矾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杀菌消毒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聚氯乙烯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13.(2020·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点燃B鉴别NaOH、NH4NO3、NaCl固体用水检验C鉴别棉线、羊毛线 点燃后闻气味 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14.(2020·江苏苏州·统考一模)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它的化学式为【CO(NH2)2】,下列关于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属于有机氮肥B.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C.尿素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D.尿素由一氧化碳分子、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15.(2020·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为有效阻隔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卫生组织提倡大家戴口罩外出,口罩的原料主要是无纺布,又称不织布,多采用聚丙烯塑料(PP材质)为原料经高温熔融等步骤生产而成。无纺布属于A.天然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16.(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总结、归纳知识,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健康①用洗洁精清洗油污②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①人体缺铁会导致骨质疏松②不能用甲醛浸泡海产品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资源①鉴别化学药品时可以品尝味道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①有计划、合理地开采各种矿产资源②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A.A B.B C.C D.D17.(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图标中,属于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A. B. C. D.18.(2020·江苏苏州·统考模拟预测)2018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B.废旧塑料随意丢弃C.废旧电池就地填埋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19.(2022·江苏苏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 B.铝合金 C.钢筋混凝土 D.聚氯乙烯20.(2021·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合金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21.(2021·江苏苏州·统考二模)分类和归纳是行之高效的学习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铝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B.碳、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镁、汞都属于金属元素 D.淀粉、二氧化碳都属于有机化合物22.(2021·江苏苏州·统考二模)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下列属于回收标志的是A. B. C. D.23.(2021·江苏苏州·一模)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空的塑料矿泉水瓶应投入的垃圾箱上所印标识是A.B.C.D.24.(2022·江苏苏州·二模)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安全B.化学与生活①重金属中毒——喝鲜牛奶、豆浆等解毒②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③腌制菜、肉等食品——氯化钠①除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溶解②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③湿衣服晾干——微粒在不停地运动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D.化学中常见的“三”①用10mL量筒量取7.2mL水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A.A B.B C.C D.D25.(2022·江苏苏州·统考一模)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家乡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变废为宝,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B.防治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布袋购物,努力减少“白色污染” D.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26.(2022·江苏苏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拟定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 CO2中混有的 HCl 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鉴别棉线、羊毛两种纤维:灼烧,闻气味C.除去 KCl 固体中混有的 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 Fe、Ag 的金属活动性:将打磨后的铁丝放入 AgNO3溶液中27.(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紫砂锅 B.陶瓷C.不锈钢水瓢 D.塑料盆 二、选择题组(2022·江苏苏州·统考一模)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主火炬以“微火”照亮世界。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制作是艺术和科技的结合,碳纤维丝束经过三维编织技术被织成火炬“外衣”,特殊树脂注入后共同固化成型,形成坚实外壳。冬奥会项目建设中,国家速滑馆首次应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不仅让碳排放接近于零,还实现了冰的表面温差不超过0.5℃。碲化镉发电玻璃应用于配套设施改造和建设,满足了发电需求,是新型绿色的光伏和建筑一体化材料。赛场外,上千辆氢能源汽车穿梭于不同的比赛场地之间。28.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下列能体现绿色办奥理念的是①氢能源汽车 ②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 ③微光火炬 ④光伏发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9.“飞扬火炬”的外壳材料属于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30.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镉原子核内有48个中子 B.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 gC.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D.镉的元素符号是Cd
参考答案:1.D【详解】 合成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混合发生反应后而成的材料;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混合而成的材料;金属材料是指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材料。一般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因此纳米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D。2.C【详解】A、合金的硬度比其纯金属的硬度大,正确;B、棉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C、硫酸铵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均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错误;D、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解吸热,温度降低,正确。故选C。3.B【详解】A、用燃烧法鉴别蚕丝和棉花,蚕丝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花没有,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B、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C、氢氧化钠变质会产生碳酸钠,盐酸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D、碘水遇淀粉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水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淀粉,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4.B【详解】A、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故A正确;B、银和金均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用稀盐酸鉴别银饰品和铂(白金)饰品,故B不正确;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C正确;D、蚕丝的主要成分蛋白质,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棉线灼烧有烧纸的味道,所以可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蚕丝和棉线,故D正确。故选B。5.B【详解】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所以石墨用作电极材料,选项说法正确;B、聚氯乙烯受热时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所以聚氯乙烯塑料不用作食品包装袋,选项说法错误;C、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较大的氮元素与磷元素,所以可用作复合肥料,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提高氧炔焰的温度,所以氧炔焰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6.D【详解】天然纤维是指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这里的两种塑料--聚丙烯和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故选D。 7.D【详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B、铵盐遇碱会产生氨气,钾肥不能,因此可通过与碱混合对其进行鉴别,故选项正确。C、灼烧时羊毛有焦羽毛味合成纤维没有,因此可通过灼烧的方式对其进行鉴别,故选项正确。D、分酚酞遇到氯化钠和盐酸都不会变色,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8.B【详解】A.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节约资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施用大量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应合理使用,故错误;C.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故正确;D.塑料难以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所以研发易降解的塑料,防止白色污染,故正确。故选:B。9.B【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催化剂的特点就是在化学变化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改变,故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6:2=3:1,不是4:1,故错误;C、参加反应的CO2与生成的C2H4的质量比为(44×2):28=22:7,故正确;D、该反应能将二氧化碳这种无机物转化为乙烯(C2H4)这种有机物,故正确。故选:B。10.C【详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用碘水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存在淀粉,做法正确;B.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做法正确;C.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不宜用钢刷、沙等等来擦洗铝制炊具,用钢刷、沙等擦洗,会破坏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做法错误;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做法正确。故选:C。 11.D【详解】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错误;B、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C、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错误;D、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属于复合材料,故正确。故选D。12.A【详解】A、淀粉可以用来酿酒,故正确;B、用明矾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故错误;C、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长期使用能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故错误。故选A。 13.A【详解】A.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不起来,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不能用点燃的方法,此选项符合题意;B. 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NH4NO3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显著降低;NaCl固体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用水检验NaOH、NH4NO3、NaCl固体三种物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羊毛线燃烧时有烧焦羽毛味,棉线燃烧时无烧焦羽毛味,用点燃后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线、羊毛线,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杂质引入,用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可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4.A【详解】A. 尿素中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性质,不属于有机物),所以尿素属于有机物,且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有机氮肥。故A符合题意;B. 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带单位,故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故B不符合题意;C. 含铵根离子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生成氨气跑走降低肥效,但是尿素中不含铵根离子,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故C不符合题意;D. 尿素由大量的尿素分子构成,一个尿素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两个氮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B【详解】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无纺布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B。16.A【详解】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洗洁精清洗油污,羊毛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涤纶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故A正确;B、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浸泡海产品,故B不正确;C、鉴别化学药品时不能品尝味道;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故C不正确;D、有计划、合理地开采各种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有限,要合理取用,故D不正确。故选A。17.B【详解】A、属于节水标志;B、属于塑料回收标志;C、是节能标志;D、是易燃物质标志;故选B。18.D【分析】根据空气、水体、土壤等的污染原因进行解答。【详解】A、露天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B、废旧塑料随意丢弃,导致白色污染,故选项错误;C、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会造成水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故选项错误;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选项正确。故选D。19.D【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判断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陶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钢筋混凝土是用钢筋和水泥、沙子等材料制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错误;D、聚氯乙烯是塑料的一种,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20.A【详解】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分子聚合物;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A。21.C【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类。【详解】A、塑料属于合成材料,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B、碳属于常量元素,碘属于微量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C、镁和汞属于金属元素,故C符合题意;D、淀粉属于有机物,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是有机物,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酸盐这些物质属于无机物。22.C【详解】A、为节水标志;B、为节能标志;C、为可回收标志;D、为严禁烟火标志。故选C。23.A【详解】塑料矿泉水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可以重复利用,属于可回收物品,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4.B【详解】A、重金属中毒可喝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来解毒,如喝鲜牛奶解毒;煤气泄漏时,应关闭气阀、开窗通风,降低燃气浓度,并严禁烟火;氯化钠是生活中的调味品,有咸味,可腌制菜、肉等食品,此选项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是乳化现象,不是溶解;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可取样品,点燃,闻气味,若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的则为羊毛,否则为合成纤维;湿衣服晾干是水的微粒不停地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去了,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此选项不完全正确,符合题意;C、可用10mL量筒量取7.2mL水;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pH试纸只能取整数;可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量筒和托盘天平都是精确到0.1,此选项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D、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此选项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5.B【详解】A、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合理使用,符合题意;C、布袋购物,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D、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B。26.C【详解】A. 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可以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正确。B. 灼烧,闻气味,棉线有烧纸气味,羊毛有烧焦羽毛气味。正确。C. 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除去二氧化锰,蒸发滤液得到氯化钾固体,错误。D. 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将打磨后的铁丝放入 AgNO3溶液中铁丝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析出,说明铁活动性比银强。正确。故选:C。27.D【详解】A、紫砂锅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不符合题意;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C、不锈钢水瓢是由金属材料制成;不符合题意;D、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塑料盆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符合题意。故选D。28.D 29.C 30.D 【解析】28.①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无污染,故正确;②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能让碳排放接近于零,故正确; ③微光火炬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④光伏发电是使用新能源,无污染,故正确,故选:D;29.“飞扬火炬”的外壳是碳纤维和高性能树脂复合而成的,含有多种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C;30.A、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的数是原子序数,不是中子数,中子数不等于48,故选项错误;B、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是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则x=48-2-8-18-2=18,故选项错误;D、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符号为元素符号,则镉的元素符号是Cd,故选项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8化学合成材料,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7化学合成材料,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9化学合成材料,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