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1科学探究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1255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1科学探究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1255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1科学探究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1255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1科学探究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1科学探究题,共6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1科学探究题
一、科学探究题
1.(2020·江苏常州·统考二模)市售的元祖糕点(如图)中常使用一种脱氧剂,成分如表所示,某研究小组对这种脱氧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产品名称
食品脱氧剂、保鲜剂
配料表
还原铁粉、二氧化硅、氯化钠、活性炭、水
使用方法
在被保存产品包装封口时置入本品于适当位置密封即可
Ⅰ.定性判断:脱氧剂中有关成分的确认。
取一包脱氧剂打开后,分为2份,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_____(填操作和现象)
说明样品中含有铁粉。
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2
取另一份,将其放入盛有红墨水的试管中振荡片该,静置,上层液体颜色明显变浅。
说明样品中含有_______
【交流讨论】
(1)脱氧剂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
(2)脱氧剂失效后,铁粉变成松散状红褐色固体,写出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
Ⅱ.定量检测:脱氧剂中铁粉含量的测定。
【实验设计】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含量测定
【查阅资料】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约为0.09g·L-1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0.45g的样品于烧瓶中,并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③反应前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活塞;
⑤一段时间后记录到量气管在实验前后的液面差为118 mL;
⑥用量筒测量圆底烧瓶内的剩余液体,读数为20 mL。
【问题分析】
(1)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
(2)通过实验,测得该样品中铁粉质量分数偏低,可能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 测定气体体积时未冷却至室温
B 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有H2残留
C 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D 测量过程中有气体泄漏
【数据分析】试通过计算确定该脱氧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020·江苏常州·统考二模)某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定性实验】探究一: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中催化剂均为0.4g,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均为10%,以收集10mL气体为准),该小组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具体数据如表:
催化剂种类
气体产生速率(mL/s)
MnO2
0.03
CuO
0.07
活性炭
0.12
(2)写出仪器②的名称:______;
(3)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夹住右侧导气管,打开①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向其中加水,若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4)C装置应该选择______(填“C1”或“C2”),理由是__________。
(5)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相同条件下表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______。
3.(2020·江苏常州·统考二模)硫酸铝铵晶体【NH4Al(SO4)2•xH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含铝化合物。兴趣小组在科研人员指导下,设计实验探究硫酸铝铵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 SO3+H2O=H2SO4;
② 硫酸铝铵热分解完全可得到纳米氧化铝;
③ 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1)硫酸铝铵【NH4Al(SO4)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硫酸铝铵晶体分解产物的定性探究。
① 装置C中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色,由此可知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写化学式)。
② 某同学认为硫酸铝铵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中还有H2O、SO2、SO3和N2。为进行验证,用图1中的装置A和图2所示装置连接进行实验。实验中,装置D中现象是________,证明有H2O生成;装置E中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SO3生成;而装置F中现象是________、H最终没有胀大,证明没有SO2和N2生成。
4.(2020·江苏常州·统考一模)嗅盐(如图 )是由易分解的铵盐类物质和香料组成。释放出的氨气对人体神经会产生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广泛应用于体育比赛中。同学们对嗅盐成分展开探究 (已知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
定性初探:嗅盐中含有什么盐类物质?
【猜想假设】
①碳酸铵:原因是碳酸铵晶体受热易分解产生NH3、H2O、CO2。
②碳酸氢铵: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
③....
【查阅资料】
①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稀溶液不发生反应。
②NH3极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和四氯化碳(一种密度比水大的有机溶剂)。
【实验探究】
(1)阳离子验证: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在试管口放一张__, 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2)阴离子验证:
①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将产生气体通入___,溶液变浑浊。
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钙稀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初步结论】仅根据实验探究,嗅盐中一定含有的盐是___。
II.定量再探:嗅盐中氮元素含量是多少?
【设计方案】甲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省略,本实验状况下铵根离子可完全转化为NH3,NH3密度为0.7g/L)。 经过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有以下两处需要改进。
(1)欲使实验成功进行,装置B中药品需要作的改动是___。
(2)欲使实验结果精确,在装置与B之间K3处应添加的仪器较合适的是___。(选填“C”或“D”)。
【进行实验】取样品 1.0 克配成溶液进行实验,装置B中量气管在实验前后的液面差为 242.9mL。
【实验结论】嗅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
【反思拓展】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下列会导致所测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填字母)。
a 实验开始,量气管内液面低于量气管顶端的0刻度线
b 反应结束,调节水准管使装置B两端液面相平后读数
c 反应结束,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取气体体积
d 反应前正确读取量气管中气体体积,反应后俯视读数
e 实验进行过程中,弹簧夹K1、K2始终处于打开状态
5.(2020·江苏常州·统考一模)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也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氢化钙一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钙。小明同学将一定量的氢化钙加入到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溶质为Na2CO3、NaOH和Ca(OH)2;猜想Ⅱ:溶质为_____;
猜想Ⅲ:溶质为Na2CO3和NaOH;猜想Ⅳ:溶质为NaOH和Ca(OH)2
【分析推理】小向认为猜想Ⅰ肯定不成立。他的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滤液少量,向其中滴Na2CO3溶液
_____
猜想IV不成立
2.另取滤液少量,向其中滴加_____
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成立
【实验反思】
(1)使用氢化钙作能源提供剂与直接使用H2相比,其优点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小兵认为仅凭上述实验不能证明滤液中是否有NaOH。为证明滤液中有NaOH,可补充的实验为_____(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6.(2020·江苏常州·统考一模)黄钠铁矾[NaFex(SO4)y(OH)z]是一种高效净水剂。
Ⅰ、黄钠铁矾的制备:
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2O3和FeCO3)制备黄钠铁矾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酸溶前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
(2)酸溶时,H2SO4除了与Fe、FeCO3反应外,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和Fe+Fe2(SO)4=3FeSO4.酸溶后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填化学式)。
Ⅱ、黄钠铁矾组成的探究: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对黄钠铁矾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
(1)NaFex(SO4)y(OH)z在T℃时分解生成H2O(气态)、SO3(气态),并得到Fe2O3和Na2SO4;
(2)无水氯化钙不能吸收SO3,浓硫酸可用于吸收SO3;
(3)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
(1)装配好实验装置,_____。
(2)向A装置中加入4.85g黄钠铁矾,装配好实验装置,通入一段时间N2。
(3)停止通入N2,对A中固体加热,控制温度在T℃。
(4)待反应完全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N2。
(5)将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2.40g固体,将滤液蒸干得0.71g固体(不含结晶水)。
【实验结论】
(1)假设实验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态物质能全部被相应装置吸收,若实验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0.54g,则C装置质量增加_____g。
(2)若NaFex(SO4)y(OH)z,中y=2,则黄钠铁矾的化学式为_____。
【实验反思】
(1)加热后需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_____。
(2)该实验中D装置的作用为_____。
7.(2020·江苏常州·统考一模)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镁条表面会形成灰黑色“外衣”,小熙对此“外衣”进行了以下试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1:该灰黑色“外衣”含有MgO;
猜想2:该灰黑色“外衣”含有Mg(OH)2;
猜想3:该灰黑色“外衣”含有Mg2(OH)2CO3;
猜想4:该灰黑色“外衣”含有C。
【实验与论证】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取“外衣”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
②
将①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______。
③
过滤①所得悬浊液
得到黑色滤渣与无色滤液
④
向③所得滤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⑤
灼烧③所得滤渣,并将生成物通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1)作出猜想1的依据是:________;
(2)作出猜想3的依据是联想到铜在空气中的锈蚀,试写出写出Mg在空气中反应生成Mg2(OH)2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作出猜想4的依据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根据上述实验可判断:灰黑色“外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5)根据实验④,小熙认为氯化镁溶液为酸性,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
8.(2020·江苏常州·统考模拟预测)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对黄色的FeCl3溶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①FeC13能与Cu、Fe、Al等金属反应生成FcCl2,如:2FeCl3+Cu=2FeCl2+CuCl2;
②FeCl3溶液能使无色的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提出问题】①FeCl3溶液与金属铝反应有哪些现象?②FeCl3溶液中的哪种微粒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实验探究】取适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思考与交流】
①实验前,铝箔表面需要进行打磨处理,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 。
②根据试管 _________ (填“A”、“B”、“C”、“D”、“E”、)中现象,可以推断FeCl3溶液的pH _______ 7(填“>”“<”或“=”)
③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
④D中无色溶液的溶质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⑤经分析,小强同学认为是Fe3+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但小明同学认为若要得出此结论还需补做如下实验:在苯酚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紫色。小明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
9.(2020·江苏常州·统考模拟预测)为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资料】①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可以化合生成碳酸氢钠。
②20℃时,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110
21.8
9.6
假设:实验过程中装置D的温度维持在20℃,请根据设计的装置和资料回答问题:
【定性探究】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 ,要使A中反应停止,最简便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装置B中盛有 NaHCO3溶液,作用是吸收装置A中挥发出的HC气体,B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 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3)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实验过程中装置D中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CO2和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当通入装置D中的CO2过多时,还会与Na2CO3化合成 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2020·江苏常州·统考一模)同学们发现烘焙材料中也有碳酸氢钠,而后同学们将碳酸氢钠放入图中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
试管A中碳酸氢钠固体充分加热,出现的现象有:①试管A管口发现有小水珠出现;②试管B溶液中出现的现象 有_____;③试管中有白色固体剩余。
同学们对剩余固体产生兴趣,并查阅相关资料:
资料1:钠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资料2: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氧化钠为白色固体且溶于水能生成氢氧化钠;
【提出猜想】加热后白色固体可能是:
纯净物方向:猜想①:氧化钠;猜想②:氢氧化钠;猜想③:______________;
混合物方向:猜想④:氧化钠和氢氧化钠混合物 ……
【实验验证】取充分加热后试管A中的固体,加入少量的水溶解得到溶液,而后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
滴加少量______________试剂
_______________
猜想③成立
步骤2
加入______________试剂
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烘焙中加入碳酸氢钠作用:①防止面粉发酵酸性过强,做抗酸剂;②加热时做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若取图中碳酸氢钠固体样品16.8g完全加热,剩余固体质量:10.6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3科学探究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77科学探究题,共6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3科学探究题(基础题),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探究烧杯底部固体的成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