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编语言文字应用热点6实践运用之符号转换 图文转换学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249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编语言文字应用热点6实践运用之符号转换 图文转换学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249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编语言文字应用热点6实践运用之符号转换 图文转换学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249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编语言文字应用热点6实践运用之符号转换 图文转换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编语言文字应用热点6实践运用之符号转换 图文转换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任务要求,设题陷阱,答题规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热点6:实践运用之符号转换—— 图文转换
【典题】
(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宣传抗疫防疫的图片,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摘编自《文汇报》)
(1)为图1或图2拟标题。不得照抄图片中的原文,不超过10个字。(2分)
选择图( ),标题:
(2)分别简要评价图1、图2的创意。(4分)
图1:
(2分)
图2:
(2分)
①认真审读题目和漫画或图片,明确情境。此题属于宣传抗疫防疫的图文转换题,组织答案时不要脱离这一情境内容。如图1,根据文字部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以及“大心”“口罩”可以看出主题是抗击疫情的,由无数“小心”组合成“大心”意思是凝聚力量。据此拟题即可。而图2是由“霍去病”和“辛弃疾”组成的“门神”,直接从这个主体拟题为“新门神”即可。
②读漫画或图片时,要明确漫画或图片的构图要素及其创意点,如图1构成要素有“小心”“大心”“船型口罩”以及文字“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创意点在于用“无数小心构成大心”表示“万众一心”;用“船型口罩”表示“同舟共济”抗击疫情。整体构思简洁形象,号召力强。图2构思最巧妙的地方是用传统的“门神”的方式表达对健康的守护;利用“霍去病”和“辛弃疾”名字中的“去病”“弃疾”表达抗击疫情的心愿。利用传统又翻出新意,巧妙贴切。
③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
问题答卷采样
问题诊断
答题卡1
( 1)示例:图1 居家隔离,抗击疫情
只是扣住情境中的疫情主题,不能准确地概括图片内容。
审题时立足于图片的内容,明确图片的意图。
答题卡2
( 2)图1:由多个小心形组成大心形,戴着外形像船头的口罩,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点明主题。
能够概括出图片内容,但缺少评价内容,答非所问。
明确题干指向后,要针对性答题,力求完整、全面、准确。
一、划重点——高频失分类型统计,明确失误点,规避雷区
二、敲黑板——化身阅卷者,从阅卷者关注的重点中,确定答题原则
阅卷老师关注重点
考生解答原则
能否结合题目要求针对性地组织答案。
①能够结合具体的题目要求作答;②针对性组织答案,不答非所问。
能否在表达上抓住采分点。
①立足对漫画或图表等内容的理解;②理清要素之间的关系;③强化与生活的联系。
答题思路是完整。
①熟悉常见图文转换题目的答题思路;②全面有序、准确作答。
【典例】如图是某商业网站对本网站用户行为分析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明确任务要求和设题陷阱
【任务要求】(1)任务:网站用户行为分析。
(2)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设题陷阱】(1)分析分为三个层次,都要进行概括分析;(2)有效信息的筛选与提取。
明确答题规则,利用规则准确答题
【答题规则】
1.结合具体情境内容,考虑情境中对象的特点。
2.注意构图的层次,表达时要连贯准确。
答:
图文转换四步走
明确题目要求
画出题目关键词语,厘清显性、隐性要求,明确答题指向。
分解画面要素
仔细阅读图画,关注细节、注释,找全画面要素,分析各要素间的关系。
厘清表述顺序
综合观照图画,选择合适的空间、时间或逻辑顺序进行表述,要特别关注顺序表达中的逻辑思维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
要联系图片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深入理解,针对作答。
1.(2020·成都模拟)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6分)
答:
2.抗疫歌曲不仅是个人的表达,也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如图是对多个网络平台近30首抗疫歌曲分析之后产生的词云图。请简要概括抗疫歌曲内容的特点。(不超过80个字)(6分)
答:
3.请根据朱慧卿的漫画《脱贫攻坚战》,写一段文字,阐述其内容和寓意。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答:
1.阅读下面图片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女孩名叫柯恩雅,今年七岁,是湖北五峰渔洋关镇一名一年级小学生。4月3日复工后,父母在集贸市场卖卤菜,她就在卤菜店的案板下狭窄的空间对着一台旧款笔记本电脑专注上网课,已坚持了一个多月。这张照片被新华社发布后,感动了很多人。
(1)请给这则图片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答:
(2)根据图片新闻,从一个角度写一段80个字以内的新闻短评。(3分)
答:
2.阅读图表,对图表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三年内,该教育机构的课程总收入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长。
B.三年内,入读学生总人次从约9.7万增长至约24.1万,增幅近150%。
C.三年内,学习中心数量从28个增长至54个,增幅超过90%。
D.总培训人次和学习中心数量是该教育机构营业收入的强有力保障。
3.如图是微信公众账号(公众平台)的工作原理图示,请用文字表述这个图示,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答:
4.某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担任导游,介绍红军长征的经过和精神,请结合下图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个字左右。(6分)
答:
5.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调查表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横线上。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每处不超过30个字)。(6分)
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
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
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
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①
,(不超过30个字)
② ,(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③
。(不超过30个字)
热点6:实践运用之符号
转换—— 图文转换
///数据链·失分诊断区///
【典题】(1)示例:1 凝聚力量,抗击疫情(或2 新门神)
(2)图1:由多个小心形组成大心形,戴着外形像船头的口罩,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点明主题。简洁凝练,有号召力。 图2:借用传统民俗的门神年画,名字替换为“霍去病”“辛弃疾”,表达人们去病、弃疾的愿望。翻新传统,巧妙贴切。
///技巧通·制霸考试力///
【典例】本网站对用户行为可从黏性、活跃、产出三个角度分析。其中“黏性”关注用户对网站的访问频率和访问间隔时间;“活跃”关注用户访问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长和平均访问页面数;“产出”关注用户访问网站所产生的订单数和客单价。
///模拟练·冲刺双一流///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本题结合高考推断题型,利用图标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难度并不太大。端午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①空对应的是“时间”,考生只需知道端午节的农历时间即可。②空根据图中“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等不同说法”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起源。③空根据图中“龙舟节、五月节、五日节、诗人节”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别称。④空根据图中“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线”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习俗。⑤空根据图中“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影响等。
答案:①农历五月初五 ②起源 ③别称 ④习俗 ⑤影响
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仔细观察画面;看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本图是对多个网络平台近30首抗疫歌曲分析之后产生的词云图。要求简要概括抗疫歌曲内容的特点。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出,大字内容显示的是“我们”“一起”“加油”“英雄”,这应该是歌词的主题内容,而歌词中“众志成城”“艰险不弃”等字则表现了在抗击疫情中,全国上下所表现出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而歌词中还有一些字“武汉”“必胜”“誓死捍卫”“希望”等词,有的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对医务人员每天战斗在疫情第一线的歌颂;有的则表现了全国人民对武汉人民的关切,积极向上,充满了正能量。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答案。
答案:抗疫歌曲的内容以“我们”“一起”“英雄”“加油”为主题,表现的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有的侧重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歌颂,有的侧重对湖北人民的关切。总体看来,乐观积极的内容占据主流。
3.【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看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概括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做漫画题时要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根据题干“请根据朱慧卿的漫画《脱贫攻坚战》,写一段文字”可知,该漫画的主题是“脱贫攻坚战”。漫画中一块“贫困”的大石头堵在“致富之路”的中间,一位干部打扮的青年正手持钢钎和铁锤,满头大汗地奋力凿开巨石,寓意“干部是脱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干部身后是农民打扮的一家三口,表情喜悦,寓意“干部带领百姓消灭贫困,走上富裕道路”。
答案:内容:一块“贫困”的巨石挡住了致富之路;一位年轻干部满头大汗,手持钢钎和铁锤,正奋力凿开巨石;干部身后一家三口露出欣喜的表情。寓意:干部是脱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带领百姓消灭贫困,走上富裕道路。
///预测练·命题风向标///
1.【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分析图片,然后结合新闻内容找出关键句,提炼关键词。找关键词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图上,一个孩子,父母在集贸市场卖卤菜,她就在卤菜店的案板下狭窄的空间对着一台旧款笔记本电脑专注上网课。父母卖卤菜,是为了生活,孩子上网课是为了未来。可据此分析拟题,如:①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②上面是生活,下面是希望;③小小的空间,大大的梦想。
(2)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准确及对新闻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要抓住对事物特点介绍的说明性或评价的议论性的关键语句或词语,围绕事件核心进行概括、评论,同时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准确,自己的看法应该观点鲜明。
从图片上看,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发生后,普通人经受了各种磨难。尽管如此,成年人要维持生计,还要照看孩子;学生要追求梦想,就要坚持学习。这幅图中,我们看到了这一家人在经受苦难,但也在努力抗争,我们坚信,苦难一定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据此分析,拟写短评即可。
答案:(1)标题示例:①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 ②上面是生活,下面是希望 ③小小的空间,大大的梦想
(2)短评示例:
①一边是生计,一边是看护之责,普通人的生活,似乎就常处于各种困顿之中。但我们常说苦难是一种财富,或许在于它能激发人们奋力前行、拥抱美好的斗志。
②感动之余也要看到,缺一方安静书桌的情况仍然存在。如何为更多孩子营造更良好的成长环境,托举起每个孩子的梦想,是全社会都应该思考和着力改善的事情。
③我们被这些困顿中升腾起的生活热气打动,一起共情着,相互勉励着。其实,每个认真生活闪闪发光的普通人,既点亮了自己的人生路,也照亮了别人的旅程。
2.A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实质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的能力。图表本身或图表中提供的文字数据都有规律可循,首先要认真观察,找出其中规律。然后根据图表数字分析选项正误。A项,“该教育机构的课程总收入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长”错误,2017年是37.580,2018年是49.312,因此2018年没有翻番增长。故选A。
3.【解析】本题要求“用文字表述这个图示”,答题时要抓住箭头指示的方向,按照文字的提示,将微信公众号的工作原理按顺序表述即可。
答案:微信用户向微信后台服务器发送信息,公众账号(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后台服务器接收信息,再将信息响应给微信后台服务器,最后由微信用户接收公众账号回复的信息。
4.【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该图为《红军长征路线简笔图》。要求写一段解说词。注意身份是导游,介绍的时候要注意除了介绍红军长征的路线,还要介绍长征精神。
答案: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达延安吴起镇,征程二万五千里,历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大小战役。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它体现出一个被压迫的伟大民族为了独立、自强和正义事业,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
5.【解析】本题是一道图表题。图表内容较简单,要求分类表述对网络语言的看法,第①②处横线前后的文字作出了示范(注意下文的“甚至”),因此难度很小。第③处横线则需要较高层次的概括能力,必须反映出图表中对网络语言的主流态度。
答案(示例):①大部分(或“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②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③是比较宽容(或“接受”“认可”)的,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学案76 图文转换——精准读图,转准信息,共7页。
这是一份2023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编语言文字应用热点1情境运用之准确表达 词语蹭标点连贯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答题规则,设题陷阱,运用规则,任务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编语言文字应用热点2情境运用之生动表达 修辞仿写文学短评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答题规则,运用规则,设题陷阱,任务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