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作业)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作业)第1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作业)第2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作业)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后作业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学者曾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 第10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1.有学者曾言:没有其他要素的配合,技术进步本身并不能导致经济发展。这种情况,最清楚地表现在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方面。蒸汽机在英国发挥对经济的影响需要的配合要素包括较早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科学家提供了理论方面的支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17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的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先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被消灭了。这一现象A.源于殖民扩张 B.为工业革命提供条件C.引发黑奴贸易 D.为民主改革奠定基础3.据统计,17501760 年英国人均原棉消耗量200克,比16981710年增加了两倍以上,这一变化A.有利于棉纺织业进行技术革新 B.说明使用蒸汽动力推动了棉织品普及C.导致英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D.表明棉织品产量扩大推动了产业革命4.下图是18世纪初世界部分城市劳动力价格与能原价格的比值示意图。例如:英国城市纽卡斯尔工人工资较高,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故比值较高。这一现象导致英国A.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               B.工业革命始于采煤业C.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               D.动力革命的最早启动5.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又称万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的水晶宫举办。这是一座用铁和玻璃构建的建筑物,里面有树木、花园、喷泉以及世界各地的工业产品。下列工业产品有可能陈列其中的是A.铁路设备,电话机                 B.铁路设备,万能蒸汽机C.水力纺纱机,汽车                 D.蒸汽织布机,飞机6.有学者指出:由于瓦特和阿克莱特这两位天才人物头脑的努力,工业革命开始在英国占支配地位。”“这两位天才人物的贡献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试验了第一台可用的电话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下图为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示意图。由此可知,这次工业革命A.在世界各国同时发生               B.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C.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美国和法国成果更多8.19世纪,一位英国人在书中写道:棉制品价格愈来愈低,带给大部分人的利益难以评估……低阶层的人们现在也可以穿得整齐,甚至穿得华丽,就像上个时代的中上阶层一样。这体现出当时英国A.对外贸易引发价格革命             B.社会进步导致审美趋同C.技术革新改善生活质量             D.经济发展调和阶级对立9.1785年,英国一位律师在法庭上发言: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并不是关在书房里的专务理论的哲学家们的创作,而是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什么构成其探讨课题的灵巧的工匠的创作,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与材料所述观点相符的发明是A.蒸汽机        B.发电机         C.内燃机        D.计算机10.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发明者主要是工匠、学徒、作坊主等,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主要发明者的情况如下表所示。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者身份成就西门子物理学家发电机格拉姆物理学家电动机诺贝尔化学家炸药雷佩化学家合成橡胶A.范围广、规模大、进展迅速         B.以机器动力革新为标志C.凸显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D.推动垄断组织广泛建立1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纺织、煤炭、冶铁、造船等行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出现了电力、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使工业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新能源动力的应用                 B.新生产关系的调整C.新产业结构的完善                 D.新机器生产的出现12.《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13.观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英国社会新现象(如下图所示)该现象表明,英国A.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B.生产管理由分散趋向集中C.政府为工厂提供了技术支持         D.生产力水平走在世界前列14.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发生了许多变化。下图最能反映的现象是什么?A.蒸汽动力的运用                   B.世界市场的形成C.垄断组织的形成                   D.商品输出的扩展【答案】C15.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规定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大大增加选民人数,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这些规定反映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确保新兴城市居民获得了选举权使得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更多权利       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说: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材料体现了亚当·斯密怎样的经济思想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垄断主义      D.凯恩斯主义17.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人类经历了从手工工场到机器生产、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历程,这说明A.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B.经济生活实现了现代化C.生产组织结构保持稳定             D.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分化18.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这段话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体现的是A.印度最终成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C.工业革命摧毁了印度传统棉纺织业   D.工业革命客观上促进世界向工业社会迈进,是历史的进步19.“……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材料反映了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B.亚非拉开始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D.工业化国家生产的手工业品销往世界20.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史料(史实)、史论和史观,其中史论是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以下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论述属于史论的是A.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扩张在世界上占据大量的殖民地B.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C.1851年伦敦工业博览会展示了工业革命的各方面发明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二、非选择题21.现代化是对科学和技术益处的信赖,更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工具发展史比人类文明史还长,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所谓工业革命,其实就是把散在的工具汇集成机器,并把它装备到现代工厂之中从事大生产的进程。机器是工业革命的王后”……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195012.223.250.719902.85.17.2工业195034.742.222.2199025.840.533.6服务业195048.932.426.6199071.454.459.2——人教社《中外历史纲要(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现代工厂开端的标志。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的出现与工业革命的哪一发明直接有关?结合图景概括指出这一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7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口发生了什么变化?从科学和技术的益处的角度概括指出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5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类别时间国家发明者发明成果备注能源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 1882年美国爱迪生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第一座中心发电厂交通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和戴姆勒汽车最早的汽车1893年德国本茨开始生产四轮车现代汽车工业兴起1894年美国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飞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出的新能源。结合表格及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10分)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联系大为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2)根据材料二,指出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的主要推动因素。(5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含解析)1.A【解析】根据材料没有其他要素的配合,技术进步本身并不能导致经济发展。这种情况,最清楚地表现在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方面可得,这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这时英国已经通过光荣革命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①②③表述符合题意,A项正确;科学家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持,应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2.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英国大约在1750年,即18世纪中期,其自耕农基本消失,这就为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即位工业革命提供了条件,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8世纪中期,英国的自耕农成分基本消失,这主要是因为开始于15世纪末的圈地运动,使得自耕农与生产资料向分离,而不是殖民扩张,排除A项;自耕农的消失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得工业革命迅速出现,而不是引发了黑奴贸易,排除C项;题干内容主要涉及英国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涉及其民主制度的变革,排除D项。3.A【解析】根据材料17501760 年英国人均原棉消耗量200克,比16981710年增加了两倍以上可知此时英国国内棉纺织品需求增长,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棉纺织业进行技术革新,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后英国使用蒸汽动力,与材料所述时间17501760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导致英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与英国国内棉纺织品需求增长无关,排除C项;根据材料17501760 年英国人均原棉消耗量200克,比16981710年增加了两倍以上可知此时英国国内棉纺织品需求增长,并非棉织品产量扩大,排除D项。4.D【解析】据材料工人工资较高,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故比值较高,可知纽卡斯尔煤炭资源丰富具备使用蒸汽机的条件,而工人工资较高迫使资本家需要进行技术革新以调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故选D项;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A项;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排除B项;劳资矛盾体现了工人与资本家剥削之间的矛盾,但是材料中并未说明资本家对纽卡斯尔工人工资较高而采取的态度和措施,排除C项。5.B【解析】1851年正值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期,因此所陈列工业产品多为工业革命的产物,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电话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A项;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C项;飞机也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6.C7.B【解析】从上图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如电力工业,飞机制造业等,故选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多个国家同时发生,但没有在世界各国同时发生,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与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许多新兴行业不符,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是在美国和德国,而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排除D项。8.C【解析】英国的工业革命使技术革新,棉织品价格降低,低阶层的人们也可以穿得整齐、华丽,即技术革新改善生活质量,故选C项;价格革命表现为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生活质量,不涉及审美问题,排除B项;工业革命促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产生,调和说法错误,排除D项。9.A【解析】由材料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什么构成其探讨课题的灵巧的工匠的创作可知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选A项;发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造发明,排除B项;内燃机是生产技术和科技发明相结合的产物,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C项;计算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10.C11.A【解析】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领域不同,主要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石油为主的新能源的应用,故选A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所涉及的都是重工业,排除C项;据所学,机器生产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12. 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在1689年率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霸主,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了新航路,A选项错误;《航海条例》颁布于1651年,不是傲视全球的表现,B选项错误;D选项并未说明抢占了先机的表现,排除。故选C。13.B【解析】图片展示的是工厂中使用机器生产,由于工厂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实现了生产的集中,说明生产管理由分散走向集中,故选B项;生产形式的变化,并不能说明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排除A项;仅是工厂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不能说明政府提供了技术支持,排除C项;材料仅机器生产,没有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比较,排除D项。14.C15.C【解析】据材料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取得多议席,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影响力,故正确;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说明这一时期选民资格依然存在限制,故错误;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说明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席位,故正确;扩大选民范围说明资本主义代议制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完善,促进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16.B【解析】据材料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可知,亚当·斯密主张资本和市场竞争的自由精神,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对市场和工业原料的需求,故选B项;重商主义主张鼓励出口,限制进口,金银至上,反映了工业革命前对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与生产高度集中,排除C项;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排除D项。17.A【解析】据材料从手工工场到机器生产、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可知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生产力的发展,未提及经济生活,排除B项;从工场、工厂到垄断组织,生产组织一直在变化,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程,不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18.D【解析】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是说英国工业革命摧毁了印度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就等于客观上推动印度向工业社会过渡,所以是历史的进步,故选D项;英国棉纺织品泛滥于印度,使得印度最终成为了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这种说法是对的,但不符合社会转型的角度,排除A项;题目是说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商品输出客观上推动了印度的社会转型,但并没有提到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作用,排除B项;工业革命摧毁了印度传统棉纺织业的说法也是对的,但不符合社会转型的角度,排除C项。19.C【解析】材料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体现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一步扩大,故选C项;材料信息未涉及英国的地位,排除A项;此项仅是材料的一部分,排除B项;工业化国家输出的是工业制成品,排除D项。20.D【解析】据题意可知,D项是关于工业革命对世界、人类历史的影响,合乎题意,故选D项;史实即历史事实,A项对英国占领殖民地的时间、方式、状况进行了叙述,排除A项;B项对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进行了叙述,也是史实,排除B项;C项对伦敦工业博览会的展开的时间、状况进行了叙述,属于史实,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21.(1)标志:阿克莱特开办水力纺纱厂。(2分)发明:蒸汽机的发明。(1分)影响:实现了生产力的大飞跃,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但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显现(其它言这有理也可)(4分)(2)变化:总体而言,农业和工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3分)因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2分)【解析】(1)第一小问标志,据材料一其实就是把散在的工具汇集成机器,并把它装备到现代工厂之中从事大生产的进程结合所学可知,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水力纺纱厂,成为现代工厂的开端。第二小问发明,结合所学可知,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的出现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应用有关。第三小问影响,从积极、消极两个角度入手,据材料一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结合所学可知,蒸汽机的应用实现了生产力的大飞跃,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结合所学得出烟囱过多使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显现。(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可知,农业就业人口:美国从1950年的12.2%降到1990年的2.8%;联邦德国从1950年的23.2%降到1990年的5.1%;日本从1950年的50.7%降到1990年的7.2%。工业就业人口:美国从1950年的34.7%降到1990年的25.8%;联邦德国从1950年的42.2%降到1990年的40.5%;日本从1950年的22.2%升到1990年的33.6%。服务业就业人口:美国从1950年的48.9%升到1990年的71.4%;联邦德国从1950年的32.4%升到1990年的54.4%;日本从1950年的26.6%升到1990年的59.2%。即总体而言,农业和工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第二小问因素,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22.【答案】(1)新能源:电力;石油。(4分)特点: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具特色。(6分)(2)两次工业革命,欧美列强生产力剧增;交通和通讯工具的革新,各地联系与交流紧密;垄断组织壮大。(5分)【解析】(1)第一小问新能源,由材料一发电机发电厂可得新能源是电力;由汽车飞机等可知,新能源是石油。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多出现在实验室中,之后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可得,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由材料一表格中的国家”“类别时间几栏中的内容可得,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结合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可得,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具特色。(2)由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可得,两次工业革命,欧美列强生产力剧增;由材料二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联系大为便利可得,交通和通讯工具的革新,各地联系与交流紧密;由材料二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可得,垄断组织壮大。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练习题,共7页。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误判断,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