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及反思,共4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八章 8.3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案教材简析本课教学是在学生认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它既可以反应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的数据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为此,教材创设1、北京市6岁男童、女童的平均身高,解释1.2米免费乘车的合理性;2、体会极端数据对平均数影响;3、谈对平均数的认识。目的是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不是一个孤立的数据,而是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应用平均数的知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知识求简单实际的问题。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和灵敏性。教学准备风景图片,故事,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教法:观察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合作交流法2.学法: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 出示故事图片,导出课题:师:小马过河的故事都听过,今天小马背着粮食又过河了,身高是1.4米的小马,过平均深度1.3米的河有危险吗?学生回答师:这里有平均数的问题,前面我们认识了平均数,本节课继续学习平均数的再认识。(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风景图片课件,引出例题: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2)请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的合理性。(三)、解决问题,理解概念1.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1.2米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通过调查6岁儿童的身高得到的,在一些6岁儿童中,大多数身髙不足1.2m,也就是说我国对于6岁以下儿童是免票乘车的。师:你们分析得很对。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7cm。。所以说你们解释的免票线的确定具有合理性。2.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平均数具有代表性,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3.师:如何来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呢?生:用数据总和除以个数等于平均数。(板书)师:接下来我们利用这个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四)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1.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1)请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师:分三列分别计算三名选手的平均分,并排名次,(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师: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3)讲出其中的道理:学生交流的结果可能是:每个评委的欣赏角度不同,应该去掉极端数据去掉后更能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更公平,更有代表性(五)新知小结:1.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解决很多实际问题。2.平均数很灵敏,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3.(1)具有代表性。(2)很灵敏,易变化。(板书)(六)学以致用,课堂练习:1.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应先将所有的数据逐个相加,求出这组数据的( ),再( )数据的个数即可。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 )和一个( ),然后再计算( )的计分方法。3.选择题:为了反映五年一班学生的成绩,我们应该关注学生成绩的( )A.高分人数 B.平均数 C.最高分4.教材第88页“练一练”(七):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八)作业:教材88页最后一题板书设计:平均数的再认识 1定义:数据总和除以个数等于平均数(1)具有代表性2新认识(2)很灵敏,易变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学习新课,巩固反馈,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八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基础巩固,提升培优,思维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