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文件包含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学习反思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l-35.5 Mg-24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本卷共13道题,1~11为1分,12~13为2分,共15分
    1. 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下列过程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变化不同的是
    A. 生石灰制熟石灰B. 白炽灯内钨丝减少而灯壁变黑
    C. 高粱制成烧酒D. 百炼成钢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石灰制熟石灰过程中生成的熟石灰是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是由于钨丝升华所致,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高粱制成烧酒过程中生成的酒是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其中的杂质碳转变为新物质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 东营市被评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为了让市民主动参与“打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处理废水时,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沉降
    B. 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制作一次性饭盒以及塑料袋,可减少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
    C. 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物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属于金属材料
    D. 为净化空气,在汽车尾气处理中,用催化剂促进有害气体的转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处理废水时,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此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在汽车尾气处理中,用催化剂促进有害气体的转化,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
    A. 3N2—3个氮分子B. 2H—2个氢元素
    C. 2Mg+2—2个镁离子D. Fe3O4—氧化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N2表示3个氮分子,选项正确;
    B、2H表示2个氢原子,而不是2个氢元素,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选项错误;
    C、两个镁离子应该是2Mg 2+,离子带电量应该是数字在前,符号在后,选项错误;
    D、Fe3O4表示四氧化三铁这种物质,而不是氧化铁,选项错误。故选A。
    4.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开学日期,医学界专家研究了多种治疗方案,如抗病毒治疗,就是建议利巴韦林(C8H12N4O5)与干扰素联合应用。有关利巴韦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巴韦林中由8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B. 利巴韦林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8:12:4:5
    C. 利巴韦林中氢元素的含量最少
    D. 利巴韦林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利巴韦林是由利巴韦林分子构成的,1个利巴韦林分子由8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利巴韦林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12):(14×4):(16×5)=24:3:14:20,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利巴韦林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12):(14×4):(16×5)=24:3:14:20,则利巴韦林中氢元素的含量最少,故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利巴韦林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生理盐水B. 葡萄糖注射液C. 矿泉水D. 油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易溶于水,故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符合溶液定义,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易溶于水,故葡萄糖注射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符合溶液定义,不符合题意;
    C、矿泉水可看作是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等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符合溶液定义,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基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6.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主要手段,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十分重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稀释浓硫酸
    C. 二氧化碳验满D. 倾倒液体药品
    【答案】C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7.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 洗衣服一会儿能晾干,说明分子是不断地运动
    C. 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它的溶液中也含有氢氧根离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B、洗衣服一会儿能晾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不符合题意;
    C、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说明它的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2020年3月28日四川木里发生火灾,在灭火过程中造成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设立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B. 若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
    C. 若山风带入冷空气,起不到森林灭火的作用
    D. 人工降雨是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燃烧发生爆燃,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山风带入冷空气,但提供了大量的氧气,不能使林火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工降雨,水汽化时吸热,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是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 所有的固体,其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硝酸钾属于复合肥,其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
    C. 常见的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的稳定性一般随金属活动性减弱而增强,但铝显得特殊
    D. 在稀硫酸、空气、加碘盐、干冰、白酒等物质中,没有一种是纯净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般来说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但是有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例如氢氧化钙,故说法错误;
    B、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说法错误;
    C、常见的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的稳定性一般随金属活动性减弱而增强,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但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铝的抗腐蚀性较强,故说法正确;
    D、稀硫酸、空气、加碘盐、白酒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而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只含有一种物质,故为纯净物,故说法错误。
    故选C。
    10. “齐二药”假药事件是将“二甘醇”用于药品生产造成的。“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C4H10O3 + 4O2 = 2X + 3H2O ,而导致人中毒。X的化学式为
    A. C2H2O4B. C2H2O2C. C2H4O4D. C4H4O8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有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11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已经有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则2X中含有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8个氧原子,故X中有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故选A。
    11. 下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表示在t2℃时,X、Y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B. Z一定是熟石灰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同D. 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t2℃时,X和Y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N点,故N点表示在t2℃时,X、Y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符合题意;
    B、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Z可能是熟石灰,但是不一定是熟石灰,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X、Y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X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Y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X析出的晶体多,Z的溶解度增加,无溶质析出,溶液质量未知,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D、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为得到纯净物质,某同学设计了下表中的除杂方法,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虽然能除去杂质,但会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此选项错误;
    B、CuO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此选项正确;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气体通过溶液后会含有水蒸气,应再进行干燥,故选项错误;
    D、CuCl2能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氢氧化钾(过量),不符合除杂原则,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3. 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的设计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中所含钙、镁离子的多少,分别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水为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水为硬水,可以区分,实验设计正确;
    B、探究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通过比较其与氢离子浓度相同强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选项中相同浓度的盐酸和硫酸,无法作为依据,实验设计不正确;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变量为水的温度,其它条件相同,故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实验设计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紫色石蕊试纸变色,但能使湿润的紫色试纸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设计正确;
    答案: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共7道题,共50分
    1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从①氧气、②氮气、③生石灰、④熟石灰、⑤硝酸钾、⑥尿素等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序号填空(有多个都要填)。
    (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
    (2)用于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______;
    (3)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
    (4)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
    (5)农业上常用来减轻土壤的酸化板结的是______。
    【答案】(1)① (2)⑤⑥
    (3)③ (4)②
    (5)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作用,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氧气,故填:①;
    【小问2详解】
    尿素属于氮肥,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故填:⑤⑥;
    【小问3详解】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生石灰,故填:③;
    【小问4详解】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体积分数是78%,故填:②;
    【小问5详解】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故填:④。
    15. 在人体中,钠元素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调节水量、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等。我国居民膳食中每日通过食品或调料获得钠元素的主要来源如图所示。
    如图为2015年我国某省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与国家推荐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标准的比对。

    事实证明,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中钠元素过多,钾元素过少,这样的情况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为此,以碘盐为基础,加入有咸味的氯化钾,用氯化钾代替部分氯化钠(减钠增钾),使钠、钾比例合理,形成低钠盐。低钠盐有利于防治高血压,通常属于推荐用盐。但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人员(汗液流失会带走大量钠离子)、肾脏病或高钾血症患者不建议选用。北京超市中常见的深井岩盐和低钠岩盐成分配料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人们获得钠元素的主要来源是_____。
    (2)食盐中K4Fe(CN)6的主要作用是抗结剂,K4Fe(CN)6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
    (3)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该省份人均每日摄入食盐的量超过了国家推荐的标准
    B 我国对食盐摄入量的推荐标准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标准
    C 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是年龄越大,人均每日摄入食盐越少
    D 在图示的每个年龄段中,农村居民的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都比城市居民多
    (4)低钠盐既保证了调味需求,还有利于防治高血压,原因是_____。
    (5)依据表格,你建议外卖小哥在炎热的夏天选用的盐是_____。
    【答案】 ①. 食盐 ②. 四 ③. C ④. 加入氯化钾代替部分氯化钠,氯化钾有咸味;且可达到减钠增钾的效果 ⑤. 深井岩盐
    【解析】
    【详解】(1)从我国居民膳食中每日通过食品或调料获得钠元素的主要来源图可知,87.20%来源于食盐,7.33%来源于酱油,3.58%来源于酱类、腌菜、乳制品等,1.89%来源于味精,因此钠元素的主要来源是食盐,故填:食盐。
    (2)K4Fe(CN)6由钾元素、铁元素、碳元素、氮元素共四种元素组成,故填:四。
    (3)A、从该省份2015年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与国家推荐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标准的比对图可以看出全省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是9.1g,超过国家推荐的标准6.0g,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知我国推荐的标准是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6.0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标准是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是5.0g,因此我国对食盐摄入量的推荐标准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标准,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知,农村居民45-49岁阶段人均每日摄入量大于18-44岁阶段,因此不是年龄越大摄入量越少,选项C符合题意;
    D、从图中可看出图示的每个年龄段中,农村居民的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都高于城市居民,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中钠元素过多,钾元素过少,这样的情况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低钠盐中加入有咸味的氯化钾,用氯化钾代替部分氯化钠,使钠、钾比例合理,有利于防治高血压。故填:加入氯化钾代替部分氯化钠,氯化钾有咸味;且可达到减钠增钾的效果。
    (5)外卖小哥在炎热的夏天工作,属于高温作业者,汗液流失会带走大量钠离子,需要补充钠离子,因此应选用深井岩盐,故填:深井岩盐。
    16. 图A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铈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在B~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______(填字母)。
    (3)在B~E中,属于离子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4)从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②反应中,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答案】(1) ①. 金属 ②. 140.1
    (2)CE##EC (3)Na+
    (4) ①. 分子 ②. 置换反应 ③. 1:2
    【解析】
    【小问1详解】
    铈的名称中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由图A可知: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小问2详解】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在B~E中,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小问3详解】
    在B~E中,B、C、E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D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钠离子,其符号为Na+;
    【小问4详解】
    ①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SiCl4+2H2Si+4HCl;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②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中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7. 如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
    (2)利用上述A~D组合一套可以制取几种常见气体的装置:
    ①若实验室制取氧气则使用装置为______,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实验室制取氢气则使用装置为______,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③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使用装置为______(要尽可能节约药品),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若用E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E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______,气体应从______端导入(填“a”或“b”)。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AC或AB ②. ③. AB或AD ④. Zn+H2SO4═ZnSO4+H2↑ ⑤. AC ⑥. CaCO3+2HCl=CaCl2+H2O+CO2↑
    (3) ①. 浓硫酸 ②. a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编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①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应选装置 AC或AB,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氢气可以用固体金属锌和稀硫酸溶液反应制得,属于固液常温型,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能用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可选装置是AB或AD,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③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选装置 AC;
    【小问3详解】
    若用E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E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浓硫酸,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气体应从a端导入。
    18. 某学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8g,用______(仪器名)盛放,并使用______称出这8g固体。
    (2)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玻璃棒
    B. 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C. 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3)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俯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偏大”或“偏小”)。
    (4)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则他测得的结果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具体操作如图所示:
    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______色。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变为无色,此时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
    书上的实验是逐滴加入盐酸,刚刚变为无色且稳定半分钟以上再加入一滴烧碱溶液,溶液马上变回原来的颜色。这其实也证明不了原本是正好反应,因为我们控制的液体最小量为一滴,而某种液体过量在不到一滴的范围内,我们无法确定有没有剩余。那么教材上再加入这一滴碱液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1) ① 烧杯 ②. 托盘天平 (2)B
    (3)偏大 (4)偏小
    (5) ①. 红 ②. 不能 ③. 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托盘天平称量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所以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烧杯中;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应用托盘天平;
    【小问2详解】
    A、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玻璃棒,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实验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8g=92g,体积为92mL,所以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试剂,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所以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小问3详解】
    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俯视的方法读数,量取水的实际体积会小于要量取的水的体积,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大;
    【小问4详解】
    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会使要测的溶液的浓度变稀,使其碱性变弱,pH将会变小;
    【小问5详解】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在烧杯中加入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红色;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OH+H2O,此时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因为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刚刚变为无色且稳定半分钟以上再加入一滴烧碱溶液,若溶液立即变红,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否则盐酸有剩余,所以再加入这一滴碱液的目的是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19. 某小型化工厂常以现成的纯碱和大理石为主要原料,按如图工艺流程生产烧碱。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在步骤Ⅲ中要进行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至少写两种)。
    (2)写出步骤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步骤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可用于工业上。
    (4)上述物质中,在建筑工业上经常用到的一种板材是______。
    【答案】(1) ①. Ca(OH)2 ②. 玻璃棒、烧杯、漏斗(任选两个即可)
    (2)CaCO3 CaO+CO2↑
    (3)Ca(OH)2+Na2CO3═2NaOH+CaCO3↓
    (4)大理石
    【解析】
    【分析】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物质C的化学式是Ca(OH)2,在步骤Ⅲ中(过滤)要进行操作时用的玻璃仪器名称是玻璃棒、烧杯、漏斗;
    【小问2详解】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步骤Ⅰ中,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 CaO+CO2↑;
    【小问3详解】
    步骤Ⅲ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2NaOH+CaCO3↓;
    【小问4详解】
    上述物质中,大理石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可加工成板材。
    20. 某厂为了测定一批Cu-Mg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用10g样品,把2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Cu-Mg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一开始金属样品都是过量的,直到加入第______次,由______知道酸已经过量,从而可以得到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加入第三次稀盐酸后,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是______(填“酸过量”“金属过量”或“正好反应”)。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3)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必须使用酸完全反应时的数据。依据题中数据,算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准确度0.1%)。
    【答案】(1) ①. 4##四 ②. 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 ③. 64%
    (2) ①. 正好反应 ②. 第一、二、三次加入50g盐酸后,固体减少的质量都是1.2g,第四次加入盐酸,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50g稀盐酸与1.2g镁恰好完全反应,设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7.3%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前三次固体减少的质量都是1.2g,即参加反应没的质量,而第4次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说明盐酸已过量,所以样品中铜的质量是6.4g;则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100%=64%;
    小问2详解】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前两次固体减少的质量都是1.2g,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50g,说明1.2g镁与5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三次加入50g盐酸后,固体减少的质量是1.2g,说明两者正好反应,第四次加入盐酸,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小问3详解】
    见答案。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
    Na2CO3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Cu
    CuO粉末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
    C
    CO
    CO2
    将气体缓缓通过NaOH溶液
    D
    KNO3
    CuCl2
    加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A.区分硬水和软水
    B.探究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D.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种类
    NaCl
    (g/100 g)
    KCl
    (g/100 g)
    KIO3(以I计)(mg/kg)
    K4Fe(CN)6(以[Fe(CN)6]4-计)(mg/kg)
    深井岩盐
    ≥98.5
    0
    18~33
    ≤10
    低钠岩盐
    65~80
    20~35
    18~33
    ≤10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稀盐酸的用量
    50g
    50g
    50g
    5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8.8g
    7.6g
    6.4g
    6.4g

    相关试卷

    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8gD,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维生素C遇热易被破坏,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水和乙醇都是工业上重要的溶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共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阶段自主学习线上测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阶段自主学习线上测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阶段自主学习线上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阶段自主学习线上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