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物象赏析题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558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物象赏析题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558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物象赏析题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558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物象赏析题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5583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物象赏析题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5583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物象赏析题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5583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物象赏析题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5583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物象赏析题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5583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物象赏析题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诗歌物象赏析题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咏物诗,偏重写景的诗歌,由物及人,古代诗歌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写物托物言志,写景借景抒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
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事物形象: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往往会抓住自然界中某种特殊的事物(梅兰竹菊)的特征集中描摹,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事物形象的塑造多出现在咏物诗中,有的是托物言志,如于谦的《石灰吟》。有的借物喻人,如曾巩的《咏柳》。
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异:1、借景抒情的“景” 指自然风景 托物言志的“物”常是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物品,诗人借助此象征意味 来表明自己的“志”。 2、借景抒情是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喜、 怒、乐、哀、愁等)。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一 种思想、志向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辨析:下列诗句属于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
1.提问方式:这首诗表面是在写××,实际上是托物寓意,试作分析。2.提问变体:这首诗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1.鉴赏事物形象的关注点(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2)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关注时令色彩,关注冷暖色调。 (3)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形象的特点。作者在塑造形象时,往往赋予形象以情感,所以考生可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来把握诗歌的事物形象特点。(4)提炼所写事物特征的词语,重点是抓住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等来概括事物的特点。 (5)挖掘物象的内在品质、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自然特点去透视作者赋予其的精神属性,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悟。
2.答题步骤: 物象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内在品格+情感(作用)第一步,分析诗(词)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第二步,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表现手法),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第三步,分析诗(词)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诗人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诗人的某种向往或追求)。
北陂(bēi)杏花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北陂:北边的池塘。它在作者晚居“半山园”的北边。此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期间,为作者晚年心境的写照。
前人评价这首诗说:“安石移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借杏花这一物象,诗人想要表达怎样的情志?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熙来攘往、物欲横流的名利之所,这里的杏花任人践踏,碾为尘土,满身污泥。
——清幽静谧,远离尘世喧嚣的隐逸之所,这里杏花即使零落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洁。
杏花娇艳美好,飘落了也能保持其纯洁,诗人托物言志,以花自喻,寄托了自己心志高洁,不合流俗,为理想献身的悲壮情怀。
早 梅 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品性高洁、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步骤1: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高洁脱俗的形象。
步骤2: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不追逐尘世,无哗众取宠的高尚品格;“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凛然不屈的形象。
步骤3:点出形象的意义
马 诗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金络脑:金子做的辔[pèi]头★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步骤2: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点出形象的意义)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léi)病卧残阳。 注:李纲,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而被罢相。这首诗是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体羸弱、劳苦功高、精疲力尽、无人怜惜但仍志在众生、一心奉献、毫无怨言的病牛形象。 诗人以牛自喻,写出了自己坎坷与辛酸的遭遇,疲惫不堪但仍不忘抗金报国。 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甘愿奉献到底的心志。
画眉鸟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 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梅花诗(明)高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注】 ①高启:明初著名诗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青丘。洪武三年,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斩于南京。②何郎:何逊,南朝齐、梁文学家,诗作以景物描绘见长。 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中梅花的形象。
【答案】①孤傲高洁、清秀闲雅。 ②梅花应留在瑶台,不应现身人间,突显梅花的高贵。 ③将梅花比作山中高士和月下美人,突出了梅花的高洁与清雅。 ④又以萧竹疏影、苔掩残香来烘托梅的清高品格。
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宋]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注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与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答案:天性高洁,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
诗歌描写梅花在群芳中保持“真香纯白”,只有姑射山头的仙人能与之为伍,并说梅花天性高洁,与风霜冰雪无关,写出梅花的天性高洁;再写梅花“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为了保持自己的高洁本心,宁可远远离开尘世,与那污浊的尘世保持距离,写出梅花的保持本心,不同流俗。诗歌用俗李粗桃衬托梅花的高洁,那些俗艳的花朵争奇斗艳,招蜂引蝶;而梅花却在明月的陪伴下在清澈的溪水中映照芳姿,写出梅花的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梅花的品格就是诗人的理想品格。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阅读修辞手法赏析题答题公式讲解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共17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课件:专题十七 重庆中考满分作文赏析 (含答案),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美文摘抄·成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词赏析》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题目,读作者,读注释,找意象,析手法,理情感,品语言,明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