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26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26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26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优的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创意暖手笔,内装电池,按下按键便会发热,解决了冬天写字时手冷的问题。暖手笔给手保暖的过程中( )
A.温度从暖手笔传向手
B.暖手笔含有的热量比手多
C.手的内能增加了
D.常温下和发热时的暖手笔的内能相同
2.(3分)如图所示,“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粘在一起,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一个长长的“液桥”,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
A.水分子间有空隙
B.水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水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D.水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3.(3分)爸爸领着小梅玩跷跷板。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4.(3分)人类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用海浪发电的航标灯。它的气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海浪上下起伏的力量将空气吸入气室,压缩后再推入工作室,然后推动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那么( )
A.当海水下降时,阀门K1开启,阀门K2关闭
B.当海水上升时,阀门K1关闭,阀门K2开启
C.当海水上升时,类似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当海水下降时,类似于汽油机的吸气冲程
5.(3分)如图,将甲、乙两个带电小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甲带正电荷、乙带负电荷,为了使这乙球在原位置静止,沿着甲、乙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乙的右侧某一位置放一小球丙,可以恰好使得乙球保持静止。则丙球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先带正电后带负电
6.(3分)三个导体均由相同的材质组成,其数据如下表。按如图将导体甲、乙、丙先后接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电路中,流经三导体的电流值分别为I甲、I乙、I丙,其大小关系是( )
甲
乙
丙
长度/(m)
2
4
2
横截面积/(mm2)
1
1
2
A.I甲>I乙>I丙 B.I乙>I丙>I甲
C.I丙>I甲>I乙 D.I丙>I乙>I甲
7.(3分)小明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图中的某个电路,L1和L2规格相同,L3与L1规格不同,电流表读数分别为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 )
A. B.
C. D.
8.(3分)按如图电路图连接的电路中的白炽灯泡,闭合开关S,L1较暗,L2较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示数等于V2示数
B.V1示数小于V2示数
C.V1示数大于V2示数
D.V1示数与V2示数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9.(3分)同学们最近学习的电学实验中,其中三个实验都用到如图的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以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B.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不变
C.“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D.在以上选项的三个实验中,都要调整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发生变化
10.(3分)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个完全一样的试管中,然后将这两个试管同时放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中,如图所示。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试管中的水和煤油从热水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1、Q2,温度升高分别为Δt1、Δt2,则(已知c水大于c煤油)( )
A.Q1=Q2,Δt1>Δt2 B.Q1>Q2,Δt1=Δt2
C.Q1=Q2,Δt1=Δt2 D.Q1>Q2,Δt1<Δt2
二、填空作图题(共23分)
11.(3分)如图所示,小敏在运动会上竖直举着班牌匀速前进,前进时班牌遇到水平向后风的阻力为20N,作用在A点上。若将班牌视为杠杆,AC间的距离是BC间距离的3倍。她将图中B点为支点,则手对C点的力为动力;以C点作为支点,则对B点的力为动力。由此分析,选 (填“B”或“C”)点作为支点,动力较小是 N,这个力的方向是 (填“水平向前”或“水平向后”)。
12.(5分)如图甲所示是一个拔草神器。拔草时,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图乙为其简化的示意图。请在乙图中画出:
(1)A点受到阻力F2的力臂l2。
(2)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I1。
13.(5分)如图给出了压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当外加电压较低时,流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极小。当外加电压达到或超过压敏电阻敏感电压U0时,其工作电流会突然增加。则
(1)压敏电阻可当成自动开关使用,外加电压高于U0时,相当于开关 (选填“闭合”或“断开”);
(2)压敏电阻的阻值随 而改变;
(3)当外加电压较低时,压敏电阻阻值 (选填“很大”或“很小”);
(4)为了保护电路中某些精密元件不会因电压过大而损坏,压敏电阻应与该元件 (选填“串联”或“并联”),此时有 (选填“很大”或“很小”)电流流过精密元件。
14.(5分)如图是一种停车位是否被占用的模拟提醒电路。虚线框内元件一个是灯泡,一个是定值电阻。设计要求无论开关是否闭合,灯都发光,则 (选填“a”或“b”)是灯泡。当车位未被占用时,开关S断开;当车位被占用时,开关S闭合,元件a被 ,此时灯泡 (选填“变亮”或“变暗”)。由于露天原因,电源用硅光电池板,它是由 (选填“绝缘体”、“半导体”或“超导”)材料制成。硅光电池由几块电池板连接起来提供电压,要提高供电电压,连接应该是 (填“串联”或“并联”)的。
15.(3分)如图所示,R1是一块合金导体,将其按照图甲的方式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I,将另一块相同的导体R2与R1按照乙图方式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I(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实验可以得出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将导体R1按照丙图中不同的方式连入电路,电阻最小的接法是 。(选填“前后”、“左右”或“上下”)
16.(2分)如图是一种防火警报器,这款警报器的触发装置是石墨,其原理是电路的电压不变,当有火烧到警报器的触发装置后,石墨的电阻 ,通过触发装置的电流会变大,从而发出警报。当没有电流通过时,石墨的电阻 (选填“为0”或“不为0”)。
三、解析题(第16题12分、17题9分、共21分)
17.(12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450N的重物匀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
(1)此过程中人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2)求动滑轮的重。
(3)此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此时拉力的功率。
18.(9分)小明家的电热水壶电热丝断了,他想用一根新电热丝R0替换,但不知道阻值,于是他用伏安法进行了测量,用记录的多组数据描绘出R0的U﹣I图像,如图所示。在老师的安全指导下,小明利用R0重新组装好电热水壶,接在220V家庭电路中能正常工作,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求:
(1)R0的阻值;
(2)流过R0的电流;
(3)新电热水壶工作一段时间,把质量为1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热是多少?[c=4.2×103J/(kg•℃)]
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9分、19题7分;共16分)
19.(9分)小明要分别测量如图1所示的三个定值电阻和规格为“3.8V”小灯泡的阻值,电源电压均为4.5V。
(1)请参照测定值电阻阻值的电路图原理(图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3中连接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物电路。
(2)正确连接电路后,若灯丝烧断,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 偏转,电压表指针 偏转。(均填“有”或“无”)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了a、b、c、d四条I﹣U图象,如图4所示。
①表示5Ω电阻I﹣U图象的是 ,表示10Ω电阻I﹣U图象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②表示小灯泡灯丝电阻的I﹣U图象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你判断的依据是 。
20.(7分)如图所示,在封闭盒子上表面有两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电路的其他部分都在盒子内无法看到。小明闭合开关S,观察到两个小灯泡都发光且L1较亮。于是他认为:L1两端电压比L2高。
(1)在不拆开盒子的前题下(其他器材任选),请你帮他判断L1与L2是并联还是串联的方法;
(2)另选你所需要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简述实验过程,根据实验现象或数据简要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优的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创意暖手笔,内装电池,按下按键便会发热,解决了冬天写字时手冷的问题。暖手笔给手保暖的过程中( )
A.温度从暖手笔传向手
B.暖手笔含有的热量比手多
C.手的内能增加了
D.常温下和发热时的暖手笔的内能相同
【分析】(1)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3)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4)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解答】解:A、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故A错误;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
C、手从暖手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C正确;
D、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常温下和发热时的暖手笔的内能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首先要掌握其区别和联系,针对概念一定要注意把握条件,结合实际加以分析。
2.(3分)如图所示,“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粘在一起,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一个长长的“液桥”,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
A.水分子间有空隙
B.水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水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D.水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分析】水球由水分子构成,两个水球接触后能合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
【解答】解:在“天宫课堂”上,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粘在一起,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一个长长的“液桥”,都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间的作用力,掌握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分)爸爸领着小梅玩跷跷板。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分析】爸爸的重力大于小梅的重力,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两者到跷跷板支点之间的距离关系,据此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解答】解:爸爸的重力大于小梅的重力,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小梅到跷跷板支点的距离应大于爸爸到支点的距离,
所以,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B选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简单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4.(3分)人类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用海浪发电的航标灯。它的气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海浪上下起伏的力量将空气吸入气室,压缩后再推入工作室,然后推动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那么( )
A.当海水下降时,阀门K1开启,阀门K2关闭
B.当海水上升时,阀门K1关闭,阀门K2开启
C.当海水上升时,类似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当海水下降时,类似于汽油机的吸气冲程
【分析】结合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当海水下降时,气室的容积增大,压强减小,阀门K1关闭,阀门K2开启;当海水上升时,气室的容积减小,压强增大,阀门K2关闭,阀门K1开启。
【解答】解:AD、海水下降时,气室的容积增大,其内部气体压强减小,阀门K1关闭,阀门K2开启,将空气吸入气室,类似于汽油机的吸气冲程,故A错误,D正确;
BC、海水上升时,阀门K1开启,阀门K2关闭,压缩后将空气推入工作室,类似于汽油机的排气冲程,故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海浪发电,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新问题的分析能力,能通过所给的示意图分析海浪发电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5.(3分)如图,将甲、乙两个带电小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甲带正电荷、乙带负电荷,为了使这乙球在原位置静止,沿着甲、乙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乙的右侧某一位置放一小球丙,可以恰好使得乙球保持静止。则丙球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先带正电后带负电
【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对甲球进行受力分析,甲受到乙的吸引力和丙的作用力,因甲球静止,这两个力的大小应该相等,而方向相反;乙受到甲的引力和丙的作用力,乙保持静止,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答】解:
三个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已知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带负电荷。
将丙球放在乙的右侧,则丙球带正电荷,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甲球受到乙球的引力向右,甲球保持静止,则甲球应受到丙球向左的排斥力,且二力大小相等,如下图所示;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平衡力知识的应用,难度不大。
6.(3分)三个导体均由相同的材质组成,其数据如下表。按如图将导体甲、乙、丙先后接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电路中,流经三导体的电流值分别为I甲、I乙、I丙,其大小关系是( )
甲
乙
丙
长度/(m)
2
4
2
横截面积/(mm2)
1
1
2
A.I甲>I乙>I丙 B.I乙>I丙>I甲
C.I丙>I甲>I乙 D.I丙>I乙>I甲
【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温度一定,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甲、乙、丙的电阻大小有关系。电压不变,根据I=判断出通过甲、乙、丙三导体的电流大小关系。
【解答】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温度一定,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即长度越小,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由表格数据知:导体甲和丙长度相同,丙的横截面积是甲的2倍,所以R甲>R丙,
导体甲和乙的横截面积相同,乙的长度是甲的2倍,所以R乙>R甲,
所以R乙>R甲>R丙,
根据I=知,在电源电压相同时,I丙>I甲>I乙,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电阻的因素和欧姆定律的应用的等知识,解题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7.(3分)小明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图中的某个电路,L1和L2规格相同,L3与L1规格不同,电流表读数分别为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 )
A. B.
C. D.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L1和L2规格相同,L3与L1规格不同,将AC排出,然后分清电路的结构,根据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结合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作出选择。
【解答】解:A中A1测干路电流,为0.45A;B中A2测干路电流,为0.45A;C中L1和L2规格相同,A1和A2示数相同,故ABC错误;
D中L1和L3规格不相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符合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基础题目。
8.(3分)按如图电路图连接的电路中的白炽灯泡,闭合开关S,L1较暗,L2较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示数等于V2示数
B.V1示数小于V2示数
C.V1示数大于V2示数
D.V1示数与V2示数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所以V1示数大于V2示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电压表的使用,掌握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9.(3分)同学们最近学习的电学实验中,其中三个实验都用到如图的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以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B.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不变
C.“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D.在以上选项的三个实验中,都要调整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发生变化
【分析】(1)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应当控制电阻是定值,因此本实验选用的是定值电阻,而小灯泡的电阻会受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本实验不能用小灯泡;
(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当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因此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阻是定值,多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3)伏安法测电阻的目的是多次实验求电阻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解答】(1)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应当控制电阻是定值,因此本实验选用的是定值电阻,而小灯泡的电阻会受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本实验不能用小灯泡。因此A错误。
(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当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因此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阻是定值,多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因此BD错误。
(3)伏安法测电阻的目的是多次实验求电阻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因此C正确。
故选:C。
【点评】滑动变阻器在不同的实验中,由于实验目的不同,其作用也是不同的。小灯泡不是定值电阻,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0.(3分)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个完全一样的试管中,然后将这两个试管同时放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中,如图所示。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试管中的水和煤油从热水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1、Q2,温度升高分别为Δt1、Δt2,则(已知c水大于c煤油)( )
A.Q1=Q2,Δt1>Δt2 B.Q1>Q2,Δt1=Δt2
C.Q1=Q2,Δt1=Δt2 D.Q1>Q2,Δt1<Δt2
【分析】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试管中的煤油和水的末温相同,由此可知二者升高温度的关系,已知质量和比热容的关系,根据Q=cmΔt可知吸收的热量关系。
【解答】解:已知煤油和水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分别倒入两个完全一样的试管中,且c水>c煤油,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试管中的煤油和水的末温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即Δt1=Δt2;
由Q吸=cmΔt可得,水从热水中吸收的热量更多,即Q1>Q2,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吸热公式的应用,正确判断水和煤油升高温度的关系是关键。
二、填空作图题(共23分)
11.(3分)如图所示,小敏在运动会上竖直举着班牌匀速前进,前进时班牌遇到水平向后风的阻力为20N,作用在A点上。若将班牌视为杠杆,AC间的距离是BC间距离的3倍。她将图中B点为支点,则手对C点的力为动力;以C点作为支点,则对B点的力为动力。由此分析,选 B (填“B”或“C”)点作为支点,动力较小是 40 N,这个力的方向是 水平向后 (填“水平向前”或“水平向后”)。
【分析】(1)若以B点作为支点,A点受到向后的力为阻力,AB为阻力臂,C点受到的力为动力,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C点的受力方向向后,BC为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计算C点人手的作用力;
(2)若以C点作为支点,A点受到向后的力为阻力,AC为阻力臂,B点受到力为动力,BC为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计算B点人手的作用力;
【解答】解:AC间的距离是BC间距离的3倍,即LAC:LBC=3:1,所以LAB:LBC=2:1,
若以B点作为支点,A点受到向后的力为阻力F2,AB为阻力臂LAB,A、C两点位于支点的两侧,要使杠杆平衡,则C点受到的力为动力F1,方向水平向后,BC为动力臂LBC,
由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手对C点施加的力为:F1=F2=×20N=40N。
若以C点作为支点,A点受到向后的力为阻力F2,AC为阻力臂LAC,B点受到的力为动力F1′,方向水平向后,BC为动力臂LBC,
由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手对B点施加的力为:F'1=F2=×20N=60N。
故答案为:B;40;水平向后。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的五要素和杠杆的平衡条件,题目难度适中。
12.(5分)如图甲所示是一个拔草神器。拔草时,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图乙为其简化的示意图。请在乙图中画出:
(1)A点受到阻力F2的力臂l2。
(2)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I1。
【分析】(1)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且力与力臂垂直,据此可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解答】解:(1)从支点O向阻力F2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阻力臂l2;
(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在B点,因此OB作为动力臂l1时最长;
图中阻力F2使杠杆逆时针转动,因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动力应使杠杆顺时针转动,则动力F1的方向应该向下,过A点作垂直于OB向下的力,即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13.(5分)如图给出了压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当外加电压较低时,流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极小。当外加电压达到或超过压敏电阻敏感电压U0时,其工作电流会突然增加。则
(1)压敏电阻可当成自动开关使用,外加电压高于U0时,相当于开关 闭合 (选填“闭合”或“断开”);
(2)压敏电阻的阻值随 电压 而改变;
(3)当外加电压较低时,压敏电阻阻值 很大 (选填“很大”或“很小”);
(4)为了保护电路中某些精密元件不会因电压过大而损坏,压敏电阻应与该元件 并联 (选填“串联”或“并联”),此时有 很小 (选填“很大”或“很小”)电流流过精密元件。
【分析】(1)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
(2)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
(3)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
(4)将压敏电阻与精密元件并联,当电路中的电压突然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瞬间降低,压敏电阻所在的支路相当于一条导线将精密元件短路。
【解答】解:(1)根据“当外加电压较低时,流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极小。当外加电压达到或超过压敏电阻敏感电压U0时,其工作电流会突然增加”知外加电压高于U0时,相当于闭合开关;
(2)根据“当外加电压较低时,流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极小。当外加电压达到或超过压敏电阻敏感电压U0时,其工作电流会突然增加”知当外加电压变化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化,由R=知压敏电阻的阻值也改变,所以可以得出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电压而改变;
(3)根据“当外加电压较低时,流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极小”知当外加电压较低时,压敏电阻阻值很大;
(4)将压敏电阻与精密元件并联,当电路中的电压突然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瞬间降低,压敏电阻所在的支路相当于一条导线将精密元件短路,通过精密元件的电流很小,因此精密元件会得到保护。
故答案为:(1)闭合;(2)电压;(3)很大;(4)并联;很小。
【点评】本题考查压敏电阻的特点,考查了学生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能力。
14.(5分)如图是一种停车位是否被占用的模拟提醒电路。虚线框内元件一个是灯泡,一个是定值电阻。设计要求无论开关是否闭合,灯都发光,则 b (选填“a”或“b”)是灯泡。当车位未被占用时,开关S断开;当车位被占用时,开关S闭合,元件a被 短路 ,此时灯泡 变亮 (选填“变亮”或“变暗”)。由于露天原因,电源用硅光电池板,它是由 半导体 (选填“绝缘体”、“半导体”或“超导”)材料制成。硅光电池由几块电池板连接起来提供电压,要提高供电电压,连接应该是 串联 (填“串联”或“并联”)的。
【分析】(1)当开关S断开时,元件a和b串联,当开关S闭合时,元件a被短路。
(2)当开关S闭合时,元件a被短路。此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b上,b是灯泡,变亮。
(3)硅光电池板,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4)硅光电池由几块电池板连接起来提供电压,要提高供电电压,应该串联起来。
【解答】解:设计要求无论开关是否闭合,灯都发光,则b是灯泡。当车位未被占用时,开关S断开;当车位被占用时,开关S闭合,元件a被短路,此时灯泡变亮,因为电压增大。电源用硅光电池板,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硅光电池由几块电池板连接起来提供电压,要提高供电电压,连接应该是串联的。因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和。
故答案为:b;短路;变亮;半导体;串联。
【点评】知道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知道半导体的特点及应用;知道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和。
15.(3分)如图所示,R1是一块合金导体,将其按照图甲的方式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I,将另一块相同的导体R2与R1按照乙图方式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小于 I(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实验可以得出电阻大小与导体 长度 的关系。将导体R1按照丙图中不同的方式连入电路,电阻最小的接法是 上下 。(选填“前后”、“左右”或“上下”)
【分析】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与长度成正比;据此分析。
【解答】解:
R1是一块合金导体,将其按照图甲的方式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I;将另一块相同的导体R2与R1按照乙图方式接入电路,此时两个电阻串联,长度变长,电阻变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变大,则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会变小,即小于I;
此实验可以得出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其电阻越大;
将导体R1按照丙图中不同的方式连入电路,当上下接时,导体的横截面积最大且长度最短,根据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与长度成正比可知,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即电阻最小的接法是上下的接法。
故答案为:小于;长度;上下。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难度不大。
16.(2分)如图是一种防火警报器,这款警报器的触发装置是石墨,其原理是电路的电压不变,当有火烧到警报器的触发装置后,石墨的电阻 变小 ,通过触发装置的电流会变大,从而发出警报。当没有电流通过时,石墨的电阻 不为0 (选填“为0”或“不为0”)。
【分析】石墨是导体,其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解答】解:警报器的触发装置是石墨,其原理是整个电路的电压不变,当有火烧到警报器的触发装置后,石墨的温度升高,电阻变小,通过触发装置的电流会变大。从而发出警报;当没有电流通过时,石墨的电阻不为0。
故答案为:变小;不为0。
【点评】此题考查了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电阻的概念,属基础题目。
三、解析题(第16题12分、17题9分、共21分)
17.(12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450N的重物匀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
(1)此过程中人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2)求动滑轮的重。
(3)此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此时拉力的功率。
【分析】(1)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总功,根据W=Gh求出有用功,利用η=×100%求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不计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由F=(G+G动)公式变形可求得动滑轮的重;
(3)由P===Fv可求得此时拉力的功率。
【解答】解:(1)由图可知,n=3,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2m=6m,
拉力做的功:W总=Fs=200N×6m=1200J;
有用功:W有用=Gh=450N×2m=900J,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75%;
(2)不计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由F=(G+G动)可得:
200N=(450N+G动),
解得G动=150N;
(3)已知物体上升速度v=0.2m/s,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3v=3×0.2m/s=0.6m/s,
此时拉力的功率P===Fv绳=200N×0.6m/s=120W。
答:(1)此过程中人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总功是1200J;机械效率是75%;
(2)动滑轮的重为150N;
(3)此时拉力的功率为120W。
【点评】此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有用功、总功、功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及动滑轮重的计算,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公式及其变形式。
18.(9分)小明家的电热水壶电热丝断了,他想用一根新电热丝R0替换,但不知道阻值,于是他用伏安法进行了测量,用记录的多组数据描绘出R0的U﹣I图像,如图所示。在老师的安全指导下,小明利用R0重新组装好电热水壶,接在220V家庭电路中能正常工作,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求:
(1)R0的阻值;
(2)流过R0的电流;
(3)新电热水壶工作一段时间,把质量为1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热是多少?[c=4.2×103J/(kg•℃)]
【分析】(1)由图读出电压值和对应的电流值,根据R=算出R0的阻值;
(2)利用欧姆定律求得流过R0的电流;
(3)知道水的质量和初温、末温以及比热容,根据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解答】解:(1)由图知当电压为11.0V时对应的电流为0.25A,
根据I=得R0的阻值为:
R0===44Ω;
(2)流过R0的电流为:;
(3)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 t﹣t0)=4.2×103J/(kg•℃)×1kg×(100℃﹣20℃)=3.36×105J。
答:(1)R0的阻值为44Ω;
(2)流过R0的电流为5A;
(3)水吸热是3.36×105J。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公式、吸热公式的应用,能熟练应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9分、19题7分;共16分)
19.(9分)小明要分别测量如图1所示的三个定值电阻和规格为“3.8V”小灯泡的阻值,电源电压均为4.5V。
(1)请参照测定值电阻阻值的电路图原理(图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3中连接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物电路。
(2)正确连接电路后,若灯丝烧断,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 无 偏转,电压表指针 有 偏转。(均填“有”或“无”)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了a、b、c、d四条I﹣U图象,如图4所示。
①表示5Ω电阻I﹣U图象的是 a ,表示10Ω电阻I﹣U图象的是 c (选填字母序号);
②表示小灯泡灯丝电阻的I﹣U图象的是 b (选填字母序号),你判断的依据是 灯丝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此时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例变化 。
【分析】(1)在测小灯泡的阻值实验中,灯泡、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
(2)灯丝烧断、电路断路,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源电压;
(3)定值电阻阻值是确定的,可以认为不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对同一定值电阻来说,通过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也就是其图象为正比例函数。
【解答】解:(1)在测小灯泡的阻值实验中,灯泡、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小灯泡额定电压3.8V,故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并联在灯泡两端;由图4可知,电路中最大电流小于0.6A,故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上下各选一个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由图2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阻值变小,故图3中滑动变阻器选用右下接线柱,如下图所示:
;
(2)灯丝烧断,电路断路,电流表无示数,即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有示数,即电压表指针有偏转;
(3)由图象知:a、c、d图象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也就是导体两端电压与对应的电流之比是确定的,即电阻不变,所以是定值电阻的图象;
当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U=2V时,通过的电流为I=0.4A,
①由I=,可得定值电阻的Ra的阻值是Ra===5Ω.即表示5Ω电阻I﹣U图象的是a;
Rc===10Ω,即表示10Ω电阻I﹣U图象的是c;
②因为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此时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例变化,所以b图象表示小灯泡灯丝电阻的I﹣U图象。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无;有;(3)①a;c;②b;灯丝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此时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例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实物图的连接和我们对图象的分析,重点考查了定值电阻和灯丝电阻的不同,解答的关键是读懂图象,知道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规律。
20.(7分)如图所示,在封闭盒子上表面有两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电路的其他部分都在盒子内无法看到。小明闭合开关S,观察到两个小灯泡都发光且L1较亮。于是他认为:L1两端电压比L2高。
(1)在不拆开盒子的前题下(其他器材任选),请你帮他判断L1与L2是并联还是串联的方法;
(2)另选你所需要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简述实验过程,根据实验现象或数据简要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分析】(1)根据并联和串联的特点分析判断。并联时各个用电器是相互不影响工作的,而串联时用电器是要相互影响工作的;
(2)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相同,据此设计电路并进行验证。
【解答】解:(1)拧下其中一只灯泡,看另一只灯泡能否发光,如果发光,则它们是并联的,如果不发光,则它们是串联的;
(2)①要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就应该将电路图设计为并联电路,实验中应选取两个不同的小灯泡做实验,测出两灯泡的电压,如图所示
②实验过程及分析如下:
选取如图所示器材,将两个不同的小灯泡按照电路图并联接入电路中;
将电压表接在并联电路中,测出两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
实验现象:U1=U2,但两灯泡的亮度不同。
实验表明:两个小灯泡亮度不同,但它们两端电压相等,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1)拧下其中一只灯泡,看另一只灯泡能否发光,如果发光,则它们是并联的,如果不发光,则它们是串联的;
(2)①电路图见上图;②选取两个不同的小灯泡并联接入电路,用电压表测出并联电路电压;根据实验现象可知,两个小灯泡亮度不同,但它们两端电压相等,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辨别,实验电路的设计与实验过程的分析等,有一定的难度。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