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5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6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7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孟子》及背景,学习目标,自主思考初读课文,合作探究翻译课文,由此看来,判断句,自主思考一梳理内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自主思考二论证思路,可行不忍人之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后人称“亚圣”。他的思想核心是性善论。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孟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政”:注重“保民而亡”,认为“民贵君轻”;抨击虐政,反对残民;注重“省刑法,薄赋敛”,民有恒产,使之丰衣足食,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主张以仁义争取民心,反对暴力改革,反对兼并战争。
    《孟子》记录的是有关孟子的重要思想,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更细致。到南宋时,合为“四书”之一,后来成为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封建制已经在各国确立。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互相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割据混战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孟子也针对社会现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不忍人之心”:怜爱别人的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
    1.了解孟子及其作品。2.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3.理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之间的关系。4.感受孟子的论证思路及把握本文的主旨。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节奏。
    结合课下注释,圈画出重点字词和句式,自主合作翻译(5分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古代帝王有怜爱别人的心,于是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爱的心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把天下放在手掌上运转一样容易了。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治天下可(像于)掌上运之。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 恻隐之心;非所以 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wù)其声而然也。
    之所以说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是)现在人们如果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都会产生恐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想跟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向同乡朋友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产生这种恐惧同情心理的。
    状语后置,正确语序:非所以于孺子之父母内交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wù)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憎恶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恶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说自己不能行善的,这是自己伤害自己;认为他的君主不能行善的,是残害君主的人。所有跟我一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如果)晓得要扩充它们,就像火刚刚燃烧(最终燎原),泉水刚刚流淌(最终汇入江河)。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它们,用来侍奉父母都成问题。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孟子提出了什么中心论点,向君王提出这个论点有何作用?2.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应包括哪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儒家的什么思想的开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分别是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智之端。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施行仁政)
    孟子全文是如何论述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提出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人要注重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趋于善;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那么还要不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呢?
    要。人有“四心”,也就是有“四端”。“端”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萌芽,需要后天不断地培养呵护,这些萌芽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仁者。
    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B.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对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C.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D.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
    孟子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有一种本能,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举例论证,进一步展开论述,说明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乃是人的本能。
    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井中,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5.孟子的“四端”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治理天下的容易,具体贴切。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作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对于“爱自己”和“爱他人”,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以下的话语,说说你的看法?(要求:5分钟,50字左右。) 王尔德: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孟子: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3)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这不是因为想跟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向同乡朋友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产生这种恐惧同情心理的。
    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古代帝王有怜爱别人的心,于是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治理天下就像把天下放在手掌上运转一样容易了。
    当堂检测:重点句子翻译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优质课件ppt,共1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等奖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目标,孟子及背景介绍,“亚圣”,“仁政”“王道”,价值观,人性观,研读文本,文题解读,扩而充之,论证思路与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孟子及其《孟子》,如何使“四端”成熟,论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