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一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0110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一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0110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一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0110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一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一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填写好个人资料。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小的是
4.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5.2022年2月4日20点,万众瞩目的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冬奥会开幕盛典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6.“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7.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8.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9.下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示意图,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10.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1.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可使气体( )
12.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3.下图是A、B、C、D、E、F、G七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已知C是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________。
(2)B的名称________,A与B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反应。
(3)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利用了C的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14.已知某载人飞行器中的空气更新过程如下图所示:
(1)装置甲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装置乙中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装置丙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
(4)装置甲、乙、丙主要是将CO2和H2O转化为O2,在自然界实现这一转化的途径是_________。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15.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体制取的装置图。
(1)装置E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有以下药品:块状石灰石,石灰石粉末,碳酸钠粉末,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等。请用上述药品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用A装置制取的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用D装置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能达到实验目的可选择的固体药品有___________。
③用E装置制取的气体能达到实验目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6.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
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一:CO:猜想二:CO2:猜想三:CO和CO2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3)洗气瓶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4)若猜想二成立,则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若猜想三成立,证明CO存在的现象除了E装置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还有________。
方案二:从定量实验角度判断: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并立即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取一定量的碳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交流反思:
(6)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
(7)若猜想二成立,则理论上(m4-m3)________(m1-m2)(填“>”“<”或“=”)
(8)若猜想三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粉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找来一只口罩,准备探究制作口罩中熔喷布的元素组成,查阅资料得知熔喷布可能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者三种。设计完成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进行完全)。
【实验猜想】(1)猜想一:含C和H两种元素;
猜想二:含C和O两种元素;
猜想三:含H和O两种元素;
猜想四:_______。
【实验装置】见图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相关试剂后,通入一段时间O2;③按图连接装置;④点燃酒精灯。
(2)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实验现象】
Ⅰ、装置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查阅资料得知产生了H2O;
Ⅱ、装置C中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了CO2;
(3)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结论】
(4)根据Ⅰ、Ⅱ可判断:熔喷布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实验反思】兴趣小组对熔喷布进行了定量研究,数据如下:
(5)由上表数据判断本次实验测定的熔喷布_______(填“含”或“不含”)氧元素。
18.金山中学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开展了丰富的化学兴趣活动。小华所在小组为了测定石笋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石笋样品研碎,与80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秤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读数,记录数据如下表:(反应后,经测试盐酸仍有剩余。假设反应匀速进行,生成气体视为全部放出,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的质量为20g)
请计算:
(1)称得固体的质量为______。
(2)表中的“m”为______g。
(3)计算该石笋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C.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有利于节能减排
D.工业上用脱硫煤作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A.含有O2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属于氧化物
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A.氮气
B.稀有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某气体是否为O2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B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C
鉴别NH4NO3和NaCl
取样,加水,观察温度的变化
D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A.LED屏幕发光
B.点燃火炬
C.雕刻会徽
D.升起国旗
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B.水分子分解加快
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
D.水分子数目增多
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A.“书灯”中油、炷属于可燃物
B.“书灯勿用铜盏”的原因是铜易导热,会加速油的蒸发
C.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放热,上层盏内油温升高,被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蒸发
D.“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原因是水受热分解
A.该反应体现了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一定不变
B.该反应体现了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一定不变
C.该反应体现了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个数一定不变
D.若有agH2和bgCl2充分反应,生成HCl的质量不一定为(a+b)g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A.通过氢氧化钙溶液
B.通过燃着的酒精灯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通过紫色石蕊溶液
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二、推断题
三、流程题
四、实验题
五、综合应用题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G(玻璃管+固体)
m1
m2
H+I(广口瓶+混合液)
m3
m4
六、科学探究题
装置
A
B
C
反应前称量/g
48
85
152
反应后称量/g
43.5
87.7
158.6
七、计算题
反应时间/s
20
40
60
80
100
烧杯和药品质量/g
113.8
111.6
m
110.5
110.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真题(无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浓氨水用途广泛,具有腐蚀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