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作文训练】 作文专项训练,四年级之作文技巧+范文+好词好句+赏析(PPT课件)
四年级作文训练专题第10讲学会学会详略得当之《徒手砸核桃》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四年级作文训练专题第10讲学会学会详略得当之《徒手砸核桃》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徒手砸核桃,游戏准备,游戏规则,详略得当的绝招,神态描写的好词,动作描写的好句,顽固的核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节课程在本学科中的地位
在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趣味的小游戏,有趣的活动总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写作当中也要学会抓住体验,学会详略得当的写法,会使用这些小技巧可以让我们作文更加出彩。
本节课程学过后能够帮助我们学会掌握详略得当的一些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多多积累好词好句,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
趣味思维——徒手砸核桃
老师宣布游戏规则时,台上、台下的同学分别有怎样的表现?游戏开始了,台上的同学分别有怎样的表现?你觉得谁的表现最有趣?座位上的同学们又有什么表现?你的心里想了些什么?
1. 准备大小核桃若干个。2. 选出几个游戏助手,帮忙处理现场状况(捡掉在地上的核桃、清理破碎的核桃、监督做游戏的同学等)。3. 准备小礼物。
1. 只能用双手,不能借助其他外力,否则就是犯规。2. 每个人有两次机会,只要用手把核桃砸开,就能得到奖励。
同学们,砸核桃的比赛结束了,大家是否还意犹未尽呢?我们可以通过手中的笔把这个游戏回味一遍。写的时候注意写清楚游戏的过程。
1. 平时用夹子也很难夹开核桃,现在用手根本不可能把核桃砸开。2. 徒手砸开核桃,有点不可思议,但绝非不可能。
你也来发表一下对徒手砸核桃的看法吧。
1. 我们应该学习核桃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不要轻易被击倒。2. 只要方法得当,很多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变成可能。3. 越小的核桃越坚固,所以我们不能忽视细小的事物。
通过徒手砸核桃的游戏,你得出了什么感悟呢?
写徒手砸核桃,我们是否要把众人的表现一一写下来呢?开心老师教你一招把活动过程生动形象表现出来的绝招。简单点来说,就是在描述画面时做到详略得当。怎样才能做到详略得当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观察的视野要广泛。描写一个场面,首先要仔细观察,既要观察整体的表现与环境气氛,又要看到典型的人和事。写徒手砸核桃的活动时,我们看到人物的表现的同时也可适当渲染当时的环境气氛。
2. 详写场内的典型,略写场外的反应。场外的反应只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写徒手砸核桃的活动场面时,我们应该抓住参与者的表现进行详细描述,而旁人的表现则可略写。
举例:我往杯子里倒入一些醋,奇迹很快就出现了,杯子里的泡沫不断地疯涨,才过了十几秒,就从玻璃杯口蜂拥而上,溢出瓶口流到报纸上了。台下的同学们又兴奋又惊讶,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浮上来的泡沫,生怕漏掉了什么细节。分析:虽然小作者只用了一句话描写同学们的神情,但却从侧面表现了“我”成功地完成了实验。
3. 描写典型要细致。场面描写,重在写好典型的人,典型的事。抓住典型要细致描写,精心刻画。描写参与者的表现时,要详细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只有详细描写典型,才能突出场面的重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举例:我往杯子里倒入半碗清水,拿出一个鸡蛋放进杯子。鸡蛋沉在瓶子的底部。接着,我加入一大勺盐,并进行搅拌,鸡蛋却并没有动静。哎呀,鸡蛋为什么没有动静呢?我皱起了眉头。思考了一会儿,我又加入一大勺盐,并轻轻地搅拌起来。分析:小作者运用了动作、心理等描写,详细写出了自己做实验的具体过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现在由你来做小评委,让我们一起来评评下面的文段:
终于到我上场了,我双脚有点哆嗦起来。看到核桃的时候,我也想着豁出去了。我慢慢地举起了拳头往下一砸,砸完我忽然感觉自己的力量完全被瓦解掉了,我的拳头软绵绵地捶在了坚硬的核桃上,结果是核桃没被砸开,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我们一起看看修改后的片段:
终于到我上场了,前面那么多同学都无功而返,我会怎样呢?我心底胡乱揣测着,双脚也不听话地哆嗦起来。当我看到了核桃的那一刹那,犹如整个世界上只有我和我的“对手”核桃。我慢慢地举起了攥得紧紧的拳头,心想:豁出去了!眼一闭使劲往下一砸,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好像被完全瓦解掉了,我的拳头软绵绵地捶在了坚硬的核桃上。结果可想而知,核桃安然无恙地躺在桌子上,同学们哄堂大笑。哎!真是恨死那种感觉了。
修改后的片段注意捕捉到了“我”砸核桃前后的动作,并真实地再现了“我”的心理动态,短暂的过程就这样真实鲜活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今天,老师一进教室就举起一袋核桃,说是要玩徒手砸核桃的游戏,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一个有趣的游戏》) ——文章一开头就进入正题,直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咦?老师拿着一袋核桃干什么呢?大伙儿围着老师问长问短,可老师就是笑而不答。待会儿不就知道了吗,干吗这样故作神秘?(《神秘的一节课》) ——开头故弄玄虚,提出问题,激发读者的兴趣,产生往下一探究竟的欲望。
呜……真丢脸,连女生都能砸开的核桃,我却没有砸开。唉!大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吧?(《徒手砸核桃》) ——开头卖关子,利用读者的期待心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眼球。
小小的核桃,竟然如此坚强,值得佩服!我以后也要像核桃一样坚强地面对生活。(《徒手砸核桃》) ——由核桃的坚强得出要坚强地面对生活的启示,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核桃不也如此吗?小小的、毫不起眼的核桃也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真让人佩服。(《徒手砸核桃》) ——表达对核桃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与敬佩之情,突出文章中心。
通过这次徒手砸核桃的游戏,我对核桃产生了敬仰之情。我们应该学习核桃的坚忍顽强、不轻易被击倒的精神。(《有趣的游戏》) ——总结全文,直接说明游戏对自己的启发,深化主题。
形容高兴:喜上眉梢 神采飞扬 悠然自得 喜滋滋 怡然自乐 欣喜若狂形容沮丧:愁眉苦脸 无精打采 闷闷不乐 一筹莫展 黯然伤神 面如死灰形容专注: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目不转睛 全心全意 孜孜不倦
形容动作快: 只见她左手轻扶核桃,右手猛地往上一抬,眼睛盯着核桃,全身力量集中在右手上。说时迟、那时快,恍若有一股强风刮过,“砰!”的一声巨响,核桃碎成了一片片。(“猛地”“说时迟、那时快”“恍若”这些词语把动作之快表现得很到位。)
形容动作慢: 只见她傻笑着,一手扶核桃,另一只手向核桃砸去,看起来挺有劲的。可“砰——”的一声,核桃从她手中“嗖”地飞撞到墙上,然后“铛”的一声弹到地上。(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以及拟声词的运用,都反映了动作慢悠悠以及力度不够,核桃自然砸不开了。)
点评:这堂作文课上得别出心裁!小作者不仅成功地单手劈开了核桃,还写出了这篇趣味十足的习作。在开篇,小作者简单介绍核桃的外壳、名字、功用,表达对核桃的喜爱之情。接着写老师上作文课,请出了游戏的工具——核桃,并提出了要求——徒手砸核桃。然后记叙了自己和其他同学徒手砸核桃的经过和结果,最后发出这件事不容易的感叹。全文结构清晰完整。文章详略得当,主要通过传神的动作、心理、神态描写,详细介绍了“我”徒手砸核桃的经过,而略写了其他同学砸核桃的表现。
点评: 习作开篇,用类比突出核桃的坚硬。接着进入正文,写老师提出问题和自己心里产生的疑问,激发读者的兴趣,产生往下一探究竟的欲望。然后将同学徒手砸开核桃和自己没有砸开核桃的表现进行对比,展开行文。最后总结全文,引用俗语,形象说明游戏对自己的启发,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文中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都描写得十分到位,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末把同学瘦小却劲大与核桃越小越坚固进行类比,就使得本文的意蕴更深厚!
【牛刀小试】 你也快来动手试一试,写写这类作文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四年级作文训练专题第14讲学会做到以小见大之《热爱生命》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散思维,胡编乱造,游戏规则,怎样做到以小见大,讴歌生命的好词,讴歌生命的好句,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作文训练专题第13讲学会抓景物的特点之《校园一景》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散思维,第二课,开心手指操,抓准特点的绝招,描绘校园的好词,描绘校园的好句,校园里的“巨人”,校园一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作文训练专题第12讲学会选择与安排材料之《说说我的心理话》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趣味思维导入,串名字,游戏规则,选择与安排材料的绝招,表达心绪的好词,表达心绪的好句,老爷爷我想对您说,司机叔叔我想对你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