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9974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9974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9974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主题学习,阅读下文,完成6—9题,阅读下文,完成10—11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孩子们,出发吧!用自信、沉稳、哲思,踏出一条绚烂之路。本卷共100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一、主题学习(18分)《孤勇者》这首歌风靡后,同学们发现教材中也有不少可以理解为“孤勇者”的形象,以下是主题学习单,请你一起完成。【形象探究】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颂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赌命运的枪……战吗 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你的斑驳与众不同——歌曲《孤勇者》歌词节选 人物“孤勇者”形象的理解与阐释《皇帝的新装》中的小孩子他诚实勇敢,不自欺欺人。反衬皇帝和大臣们的不称(1)______职、愚蠢滑(2)jī ______。《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牧羊人他只身一人,沉默(3)guǎ ______言、不求名利、拥有让人敬佩的体力和毅力。1.给表中(1)—(3)小题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2.在《再塑生命的人》中,谁拥有“孤勇者”品质?请阐释。(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表格要求填写①—③题。(5分)人物古诗文名句“孤勇者”形象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①______,______。(《观沧海》)凌云壮志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②______。(《秋词》)豪壮情怀颜回③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安贫乐道【主旨思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4.______,______。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少年行(其二)[唐]王维出身仕汉羽林郎①,初随骠骑②战渔阳。孰知不向③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注释】①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掌宿卫待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②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③孰知不向:“孰不知向”的倒置,孰,谁。4.请在横线处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填写完整。(2分)5.根据语境,补全对话。(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6—9题。(20分)月光下的母亲何君华①我跟陈老师说,我母亲病了,我要回去看她。陈老师同意了。②陈老师不可能不同意。因为现在已是下午5点,我在县中学寄宿,我家离学校有30多里。这个时候来请假,看来我母亲一定病得很重。③我不是个好学生,我撒了谎。我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饿了,或者说是馋了。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天天吃咸菜,顿顿吃腌萝卜,我都吃腻了,我要回去吃一碗我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我们学校是放大假,每个月只有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寄宿。上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又为我做一碗鸡蛋手擀面,母亲小心翼翼端着这碗手擀面送到我桌上,慈祥地摸着我的头说:“慢慢吃,不着急。我孩儿上学辛苦了,等下次回家妈妈还给你做!”④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任何一辆机动车的影子了,我只好徒步往家走。⑤天上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走啊走,肚子饿得发慌,心里只盼着早点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步伐便愈来愈快。⑥走到村口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影正将一捆又一捆的谷子奋力地抽打在木桶上。⑦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脱粒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即便有也没人用得起,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手工脱粒。这种脱粒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要赶在入秋时将全部的谷子脱粒归仓,实在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但即便如此,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连夜赶着脱粒的。⑧我在心里嘀咕,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呢,心下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⑨我加快步伐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的手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那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⑩我哭了。⑪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两人一起赶工,爸爸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⑫我哭了,嚎啕大哭。⑬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儿供我上学……等我哭完,我没拿钥匙开门,也没去打谷场喊母亲,我扭头往学校的方向走去,鸡蛋手擀面的事也被我全然抛到了脑后。⑭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那我也决不回头。⑮茫茫月光之下,乡村公路上阒(qù)寂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心里却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我徒步30多里路回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了。陈老师关切地问我母亲的病怎样了。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止也止不住。陈老师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想问我为什么哭,但似乎很快明白了什么。他终于没开口,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娇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⑯从昨晚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饿,我径直向教室走去。⑰我以前单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阳光干活儿,那一晚,我知道还有人顶着月光干活儿。(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6.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思维导图。(3分)(1)______→我徒步在回家的路上→(2)______→我连夜走路返回学校→(3)______7.分析文中两个画线处我“哭”的心理。(4分)(1)我哭了,嚎啕大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止也止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读散文需关注情感,而散文中的情感往往又是流动的。文中我的思想感情,随“学校”和“家”的往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右图)是班级学习小组的一种探究呈现,请一起参与小组讨论。(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写了一位怎样的母亲?(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揣摩作者用“月光下的母亲”为题的用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联系《朝花夕拾》中鲁迅的行走轨迹,具体从下面两个材料切入说说鲁迅当时的思想及变化。((5分)好。那么,走罢!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已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朝花夕拾·琐记》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朝花夕拾·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10—11题。(7分)阅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滋养精神的最有效方式,然而阅读也有“深”“浅”之分。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为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著名心理学家内尔发现,当读者进行深阅读时,阅读速度会变慢。这使得读者能通过反思、分析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而丰富阅读的内容,看到文字背后的思想意蕴。这是一种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体会的阅读。当然深阅读不等于慢阅读。阅读程度的深浅跟阅读速度的快慢没有必然的联系,要看在阅读过程中是否有思维的深度加工。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本书,只要在阅读中思考深,或者感悟深,都是深阅读。怎样才能深阅读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寻找关联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联想,从本书的其他章节或者其他书籍里面,寻找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二、纵向挖掘遇到一些重要或难以理解的知识,我们要去深度挖掘它背后的原理和背景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知识融会贯通。三、精准转化在真正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后,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整理和讲述,这是一个对书本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和整理,然后重新阐述的过程。当你进入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你就迈进了深阅读的门槛。……其实,阅读的“深”与“浅”可以并行不悖。鲁迅主张读书既要“泛览”“多翻”又要“专精”“读活”。只有先经历过浅阅读,你才知道有啥可看的,你对哪些感兴趣,让阅读者发现什么才值得深阅读,什么值得细品,什么值得去探求宇宙的究极。相反地,深阅读培养的思考习惯,能使浅阅读的选择更为精细和准确,更能让我们提炼出自己喜欢的,更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选自叶峰《阅读的正餐与快餐——深浅阅读的利弊分析》有删改)10.选出以下推断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 )(3分)A.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增加,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但没有改变阅读介质。B.深阅读与浅阅读是两种完全相反的阅读方式,应追求深阅读,舍弃浅阅读。C.浏览式阅读是一种浅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因追求快速获取知识,容易浅尝辄止。D.读者进行深阅读时,阅读速度会变慢,可见这种沉浸式慢阅读就是深阅读。【示例】我推荐“纵向挖掘”深阅读名著的方法。阅读《西游记》中的一些重点章节时,我们要去深度挖掘它的背景知识。例如“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情节,细读作者吴承恩的回叙,才知道孙悟空借芭蕉扇的困难。因为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降服了牛魔王和罗刹女之子红孩儿,所以罗刹女一直不肯借孙悟空芭蕉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济阴的商人济阴①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捄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③而下,舟薄④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⑤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选自《郁离子》⑥)【注释】①济阴:地名,济水之南。②浮苴(chá):水中浮草。③吕梁:古代的河名。④薄:迫近,这里是碰撞的意思。⑤盍:何不。⑥《郁离子》: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寓言体散文故事集。12.根据提示,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文言词语提示解释渡河而亡其舟查阅字典:①逃;②失去;③死;④灭。(1)______(填序号)向许百金语境联系:联系上下文,作出判断。(2)______贾人勃然作色成语推断:面不改色(3)______遂没课内迁移:遂成枯落(《诫子书》)。(4)______13.文中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3分)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捄我予尔百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为文中波浪线处人物的语言做一个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可从重音、停连、语气、语调等方面考虑,至少选择两个方面作答)(4分)“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联系文章内容,信助【知识卡片】,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结尾的用意。(4分)【知识卡片】文学作品中以悲剧结尾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引友心考,深化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40分)16.阅读下面文字,以“与______在一起的日子”为题,按要求写作。生命,总有些岁月沉淀心底。遇到某人或一群人,经历某事或一些事,因为某物或一些物……都可能酿成美好,编织精彩,抑或带给我们启迪与思考。要求:①补全题目;②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感想……;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3分)(1)chèn (2)稽 (3)寡2.(3分)海伦·凯勒(安妮·莎莉文老师)示例一:海伦·凯勒幼年因病成为聋盲人,但是她在逆境中有着奋进的精神和意志,学有所成后一生致力于福利事业。示例二:安妮·莎莉文老师是一个富有爱心、耐心和慧心的好老师,是她开启了海伦·凯勒的智慧,并陪伴她走过了生命的大半旅程。3.(5分)(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便引诗情到碧霄(3)一箪食,一瓢饮4.(2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5.(5分)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王维的《少年行》都有着义无返顾为国献身的孤勇者形象,他们都有一颗保家卫国的爱国之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诗人虽年老体衰,卧病在床仍心系国家,做梦都想要驰骋疆场,报效祖国。《少年行》中的少年报国心切,一心想效功当世,一旦国家有事,便毫不犹豫地随军出征,明知边关遥远荒寒,沙场上是出生入死但仍然义无反顾。《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诗人是一个落魄的孤勇者形象,当时他年事已高,又闲居农村,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有报国无门之感,诗人的一腔报国之情只能付诸梦境;《少年行》中的少年在入仕之初就担任了“羽林郎”,是一个将要去前线冲锋陷阵的年轻有为的形象。6.(3分)(1)我借故请假回家(2)我在村里看到母亲连夜抽打谷子(3)我收起娇贵病,认真学习(我认识到错误,认真学习)(我径直回到教室,认真学习)7.(4分)(1)我因为看到母亲顶着月光在抽打谷子,因她的辛苦劳作而心疼,也为母亲对我的付出而深深感动,同时也为自己因想吃鸡蛋手擀面请假回家而愧疚。(2分)(2)老师关切地问我母亲的病,想到之前是骗他的,我对自己的幼稚行为和不诚实感到惭愧,为自己的没有责任感而哭。(2分)8.(1)(4分)母亲是一个勤劳、慈祥、任劳任怨的人。我的父亲在浙江打工,家里只剩下母亲一人,我的母亲没有一句怨言,一个人连夜赶着脱谷粒:母亲是爱孩子的人。家中贫困,母亲自己从来都舍不得吃鸡蛋手擀面,但却在我回家时愿意给我烧鸡蛋手擀面吃。(2)(4分)作者以“月光下的母亲”为题,突出强调了在月光下独自脱谷的母亲的勤劳朴实、任劳任怨。同时月光下母亲劳作的这一幕是故事发展的拐点,从学校回到家的路途上,我一直盼着早点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那时思想比较自我、注重物质。在村里的打谷场上看到母亲连夜脱谷粒的身影后,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心疼母亲。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娇贵病,理解母亲的辛勤和不易,并用行动来为父母承担责任,专心刻苦学习。(如果只答“概括文章内容”“点明文章中心”“新颖独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模式化的答案,而无内容概述,则最多得2分。)9.(5分)从内容来看,《琐记》中的鲁迅因为厌恶S城的“流言家”,害怕遇见人们的眼睛。他从S城到南京,这次行走像是一种逃离或回避。《藤野先生》中的鲁迅则因为“匿名信”和“幻灯片”事件而决定弃医从文,唤醒麻木的国人,从日本回到中国。两处“行走”,前者考虑的是自己的感受,后者则是因为对国家人民的忧虑与期望,从中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鲁迅走着走着,渐渐走成了一个充满热情的爱国者形象。10.(3分)C11.(4分)示例:可采用“精准转化”法,在阅读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章节后,可以通过小型故事会的形式,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12.(4分)(1)② (2)以前 (3)脸色 (4)最终13.(3分)我是济阴的富人,如果你能救我的命,给你一百两银子!(捄,以手揪拽,可通译为救)14.(4分)用反问的语气朗读,语调上扬。“若”、“几何”等词之后停顿,前者强调渔者的身份低微,后者强调渔者的收入微薄。重音落在“几何”、“犹为”、“不足”等词上,突出强调贾人对渔者的不满、质疑、狡辩和蔑视,从而更能表现贾人言而无信的低劣品质。(从两个角度入手,说明理由即得满分)15.(4分)文章以商人因不讲诚信,人家不救他,最终翻船死亡为结尾。作者设计这样悲剧性的结尾,更带有讽刺、劝诫的意味。这样悲剧性结尾更能引发读者的反思,突出文章的主题,做人要诚信,否则可能自食其果,后果还很严重。16.(40分)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共23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主题学习,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