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2-2023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4m=28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2·镇江)如图所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无人机正携带防疫物资飞往居家隔离住户,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静止的( )
A.工作人员B.遥控器C.无人机D.地面
2.(2022·湘西)凤凰虹桥处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城内,横卧于沱江之上。虹桥相对于以下哪个物体是处于静止状态的( )
A.桥下的流水B.顺流而下的船
C.天上的飞鸟D.河岸的吊脚楼
3.(2022·柳州)如图所示的工具中最适合用于测量立定跳远成绩的是( )
A.量角器B.卷尺
C.直尺D.三角板
4.(2022·桂林)小桂想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该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
A.秒表B.刻度尺C.温度计D.弹簧测力计
5.(2022·日照)小明去考场参加考试,以50km/h的速度步行到达公交站点,坐上公交车,以小明为参照物公交车运动了起来。进入考场,他通过大脑的机械运动进行周密的思考。做完选择题,他用长为15cm的铅笔认真填涂答题卡。文中有关描述符合物理事实的是( )
A.步行速度为50km/h
B.以小明为参照物公交车运动起来
C.大脑进行思考是机械运动
D.铅笔的长为15cm
6.(2022·株洲)“3.12”植树节,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农场参加植树劳动,如图所示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导航截图,由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剩余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
A.60km/hB.10km/hC.10m/sD.6m/s
7.(2022·烟台)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的“轻舟”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轻舟B.山峰C.船夫D.船舱
二、填空题
8.(2022·菏泽)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甲同学骑行的速度为 m/s;以甲为参照物,乙运动的方向为 。
9.(2022·河池)小娟走路的步长约为40 (填适当单位),她从篮球场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70步,由此可估算篮球场的长度为 m。
10.(2022·德阳)从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约1.4×103km,轿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需 h才能跑完这段路程:假如有一个小孩以3×108m/s的光速行进,他1s内能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最多跑 个来回(结果保留成整数)。
三、计算题
11.(2022·常州)2021年12月22日,常州发生4.2级地震,震源处同时产生并向各个方向发出P波和S波,P波的传播速度是7×103m/s,S波的传播速度是3.5×103m/s。常州市地震局于当日21h 46min 07s探测到P波、于当日21h 46min 09s探测到S波,问:
(1)地震局距离震源有多远?
(2)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防疫物资与无人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因此选择无人机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静止的;防疫物资与工作人员、遥控器、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以工作人员、遥控器、地面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运动的,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物体间没有位置变化,物体是静止的。
2.【答案】D
【解析】【解答】A.以桥下的流水为参照物,桥向上游运动,A不符合题意;
B.以顺流而下的船为参照物,桥向上游运动,B不符合题意;
C.以天上的飞鸟为参照物,桥在运动,C不符合题意;
D.以河岸的吊脚楼为参照物,桥处于静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是静止的。
3.【答案】B
【解析】【解答】A.量角器是测量角度大小的,不能测量长度,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m左右,卷尺的分度值是1cm,长度约5m,可以测量立定跳远的成绩,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m左右,直尺的量程约0~20cm,量程过小,不能测量立定跳远的成绩,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m左右,三角板的量程约0~10cm,量程过小,不能测量立定跳远的成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测量长度,根据需要选择刻度尺的量程。
4.【答案】B
【解析】【解答】A.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A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能用来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B符合题意;
C.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C不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测量长度利用刻度尺。
5.【答案】D
【解析】【解答】A.步行速度为1m/s=1×3.6km/h=3.6km/h
A不符合题意;
B.以小明为参照物,公交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公交车是静止的,B不符合题意;
C.大脑进行思考是思维运动,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C不符合题意;
D.一个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而一直铅笔比手掌略宽,故铅笔的长约为15cm,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速度、长度,结合数据解答;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时,物体是静止的,有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物体位置发生的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6.【答案】C
【解析】【解答】ABCD.剩余路段的路程s=24km,需要的时间t=40min,剩余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v=st=24km40min=24km23h=36km/h=10m/s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v=st,计算速度大小。
7.【答案】B
【解析】【解答】研究对象是“轻舟”,选择“山峰”做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时,物体是静止的,有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8.【答案】4;向西
【解析】【解答】由图像知,甲、乙运动的s~t图像都为过原点的直线,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15s内甲同学运动的路程为s甲=60m,故甲同学的运动速度为v甲=s甲t甲=60m15s=4m/s
15s内乙同学运动的路程小于60m,根据速度公式可知乙同学的运动速度小于甲的速度。已知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若以速度较大的甲同学为参照物,乙与甲的距离不断增大,以甲为参照物,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即乙运动的方向为向西。
【分析】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时,以较快的物体为参照物,运动慢的物体向后运动。
9.【答案】cm;28
【解析】【解答】普通中学生正常走路的速度约为1m/s,即100cm/s,每秒钟约走2步,所以每步长度约为40cm。
从篮球场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70步,由此可估算篮球场的长度为70×0.4m=28m
【分析】根据实际物体的长度,结合数据填写单位;根据物体的长度填写数据。
10.【答案】14;107
【解析】【解答】轿车跑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sv=1.4×103km100km/h=14h
小孩1s跑过的路程 s=3×108m/s×1s=3×108m
一个来回的路程为2×1.4×103×103m,他能跑的来回数n=3×108m2×1.4×103×103m≈107
【分析】利用路程和速度的比值, 计算时间。
11.【答案】(1)解:假设地震位置离地震局距离为s,由题意可知常州市地震局于当日21h46min07s探测到P波、于当日21h46min09s探测到S波,说明走同样的距离s,S波用时比P波多2秒,故可得s3.5×103m/s-s7×103m/s=2
解得s=1.4×104m
答:地震局距离震源有1.4×104;
(2)解:地震位置离地震局距离为s=1.4×104m,根据P波的传播速度是vP=7×103m/s可得P波传递到地震局所需时间t=svP=2s
根据P波传递到地震局的时间为21h46min07s,可知地震发生的时间为21h46min05s。
答: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21h46min05s。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t=sv,可求出距离;
(2)根据公式t=sv,可求出时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9.压强(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压强,2;5,92×104P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8.运动和力(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运动和力,0N,5N,6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6.质量和密度( 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和密度,0N,8g,2g;,2g,90,2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