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温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新)及答案(九科)
2023温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B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温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B卷)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B卷含解析docx、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B卷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高一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地理试题(B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四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 甲景观属于( )A. 冰川地貌 B. 流水地貌 C. 海岸地貌 D. 风成地貌2. 关于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山高谷深,沟壑纵横 B. 乙–冰川广布,高耸尖锐C. 丙–惊涛拍岸,怪石嶙峋 D. 丁–地表崎岖,植被茂密【答案】1. D 2. B【解析】【1题详解】结合图片可知,甲景观是雅丹地貌;结合所学可知,雅丹地貌属于风成地貌,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甲为风力侵蚀地貌,主要是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会出现山高谷深的景观,A错误;乙地貌为角峰,应为冰川侵蚀地貌,因此冰川广布,高耸尖锐,B正确;丙地为沙滩,应为海浪堆积地貌,惊涛拍岸,怪石嶙峋属于海浪侵蚀地貌,C错误;丁图为弯曲河道,主要是分布在地势低平的位置,因此不会出现地表崎岖的景观,D错误。故选B。【点睛】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地球大气的含氧量发生明显变化。下图为地质时期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 石炭纪地球大气含氧量迅速增加,原因最可能是( )A. 藻类生物繁盛 B. 被子植物繁盛 C. 裸子植物繁盛 D. 蕨类植物繁盛4. 地球演化史中,中生代( )A. 基本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B. 末期原始鱼类全部灭绝C. 出现距今最近的大冰期 D. 是地质史上重要造煤期【答案】3. D 4. D【解析】【3题详解】结合图片可知,石炭纪属于古生代晚期,结合所学可知,古生代晚期蕨类植物繁盛,D正确;藻类植物繁盛在早古生代,被子植物繁盛在新生代,裸子植物繁盛在中生代,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生代基本形成了现代地貌格局,A错误;古生代末期原始鱼类全部灭绝,B错误;新生代出现距今最近的大冰期,C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是地质史上重要的造煤期,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生命的演化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2022年7月31日,长征系列某型号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任务,部分残骸向地面坠落。下图为某段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5. 火箭残骸掉落途中穿过①段范围时,依次经过( )A. 平流层、对流层 B. 对流层、平流层 C. 高层大气、平流层 D. 平流层、高层大气6. 图中②范围内,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的变化特点及主要的直接热源分别是( )A. 升高 太阳辐射 B. 降低 长波辐射 C. 升高 地面辐射 D. 降低 短波辐射【答案】5. A 6. C【解析】【5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阶段为距离地面40km至3km,对流层平均厚度约12km,平流层厚度为对流层顶至距地面50km左右,所以阶段①主要为平流层和对流层,火箭残骸掉落途中穿过①段范围时依次经过平流层和对流层,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6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位于近地面,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可知②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地球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对流层由于受到地面森林、湖泊、草原、海滩、山岭等不同地形的影响,受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因而造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风,即空气发生大量的对流现象,故称为对流层。对流层其主要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潮间带是指海边被潮水周期性淹没的地带。红树林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淤泥深厚的潮间带,有“海岸卫士”的美誉。完成下面小题。7. 下列属于红树林植被特征的是( )A. 茎花现象 B. 肉质茎叶 C. 针状树叶 D. 终年常绿8. 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主要因为其能够减少某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这些自然灾害包括( )A. 台风 B. 寒潮 C. 干旱 D. 滑坡【答案】7. D 8. A【解析】7题详解】茎花现象是雨林乔木群落典型的特征,A错误;肉质茎叶是干旱地区植物的特征,B错误;针状树叶是寒冷地区植被的特征,C错误;红树林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终年常绿,D正确。故选D。【8题详解】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可以减少来自海洋的台风对海岸带的破坏,A正确;寒潮、 干旱、 滑坡大多发生在内陆地区,BCD错误。故选A。【点睛】红树林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下图是某海域8月份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 甲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高,主要原因是( )A. 蒸发量较小 B. 降水量较小 C. 淡水注入少 D. 海域较封闭10. 图中洋流的性质及对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A. 寒流降低沿岸水汽含量 B. 暖流增加沿岸洪涝威胁C. 寒流途径海域盐度上升 D. 暖流带来饵料形成渔场【答案】9. B 10. A【解析】【9题详解】甲海域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表层海水盐度较高,B正确,A错。淡水注入对盐度的影响主要在沿海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对甲海域影响不大,C错。甲海域并不封闭,D错。故选B。【10题详解】图中甲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可以降低沿岸的水汽含量,A正确,BD错。寒流途经海域海水温度相对较低,海水蒸发相对较弱,盐度下降,C错。故选A。【点睛】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降水量比蒸发量大的海区,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在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海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温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水杯、浮漂和长尾夹等工具进行海水密度影响因素模拟实验。下图为实验结果,甲、乙两杯水仅温度不同,丙、丁两杯水仅盐度不同。完成下面小题。11.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①甲水温高于乙②乙水温高于甲③丙盐度高于丁④丁盐度高于丙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2. 下列关于世界表层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低纬海区降水多,导致海水密度向高纬递减B. 低纬海区水温高,导致海水密度向高纬递增C. 高纬海区蒸发弱,导致海水密度向低纬递减D. 高纬海区盐度低,导致海水密度向低纬递增【答案】11. C 12. B【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乙两杯水仅温度不同,甲图浮漂出露多说明密度较大,水温低于乙,①错误,②正确;丙、丁两杯水仅盐度不同,丙图浮漂出露多说明密度较大,盐度高于丁,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12题详解】低纬海区降水多,盐度较低,导致海水密度低,A错误;低纬度温度高、盐度较低,因此密度较小,高纬度温度低,海水密度高,因此世界海水密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增,B正确;世界海水密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增,海水密度主要由温度和盐度共同决定的,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是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关系,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强,盐度最高,赤道海区降水丰富,盐度较低,高纬度海区蒸发弱,盐度低,因此世界海水盐度分布是由副热带向高、低纬递减;影响海水表层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因素,因此世界海水温度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海水密度主要由温度和盐度决定,低纬度温度高、盐度较低,因此密度较小,高纬度温度低,海水密度高,因此世界海水密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增;赤道附近海水获得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因降水丰富而盐度低,因温度高、盐度较低而密度小。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太行山东麓某气象站所在地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为该气象站记录的某日风向和风速变化图,图中正值代表偏西风,负值代表偏东风。完成下面小题。13. 该气象站山风、谷风的风向及风速对比,正确的是( )A. 山风—偏西风风速较快 B. 山风—偏东风风速较慢C. 谷风—偏西风风速较慢 D. 谷风—偏东风风速较快14. 下图是四位同学绘制的该气象站附近山谷风环流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13. D 14. C【解析】【13题详解】在太行山东麓,偏西风从山坡往山麓吹,属于山风,偏东风吹向山坡,属于谷风,BC错误;读图可知,图中正值代表偏西风,负值代表偏东风,偏东风风速较快,A错误,D正确。故选D。【14题详解】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为谷风,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①④错误;水平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白天山谷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③正确;夜晚山坡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②错误。因此③正确,故选C。【点睛】山谷风是由谷风和山风组成的,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为谷风,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山坡流向谷地,谷地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地吹向山坡。夜间则相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十年来四川跨省流入人口增加146.1万。下图为四川省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影响四川省人口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经济 D. 水源16. 四川省跨省人口流入增加有利于该省( )A. 减小就业压力 B. 缓解人地矛盾 C. 增强经济活力 D. 降低住房价格【答案】15. B 16. C【解析】【15题详解】四川省的东部有肥沃的成都平原,人口稠密,但四川省的西部为高大的横断山区,人口稀少。故形成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B正确;气候、经济、水源不是影响四川省人口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题详解】四川省跨省人口流入增加,该人口迁移现象给四川省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影响是,大量人口迁入会增加四川省的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活力,C符合题意;人口流入会增大就业压力、 加剧人地矛盾、 抬高住房价格,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经济活力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及其潜力。从投资角度,主要涉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固定投资率(资本积累率)和储蓄率及其变化等。当月球恰好运行到某颗行星和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的观测者会看到这颗行星被月球“掩盖”。2022年11月8日,我国部分地区可观测到月全食,同时还出现了“月掩天王星”天象奇观。完成下面小题。17. 天王星属于( )A. 小行星 B. 巨行星 C. 远日行星 D. 类地行星18. 此次“月掩天王星”天象发生时,下列天体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17 C 18. C【解析】【1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为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为远日行星,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18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当月球恰好运行到某颗行星和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的观测者会看到这颗行星被月球‘掩盖’。”可知,发生“月掩天王星”时,月球位于天王星和地球之间,此时还有月全食,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月掩天王星是一种月球遮挡天王星的天文现象。由于月球的视直径远大于行星(或恒星)的视直径,再加上月球与行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相近,因此在其围绕地球运行期间,经常会遮掩背景的行星(或恒星),这一现象叫作月掩星。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典型土壤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9. 甲、乙、丙土层分别是( )A. 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 B. 淀积层、淋溶层、母质层C. 有机层、淋溶层、淀积层 D. 淋溶层、淀积层、母岩层20. 该土壤剖面具有深厚腐殖质层,利于其形成的环境特征是( )A. 冷干 B. 暖干 C. 湿冷 D. 湿热【答案】19. A 20. C【解析】【19题详解】结合土壤剖面知识,自然土壤剖面垂直土层自上而下依次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图中甲层是淋溶层,乙层是淀积层,丙层是母质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题详解】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转化又重新合成的复杂的相当稳定的有机胶体,是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湿冷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物积累,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C正确,A错误; 温暖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减少,BD错误。 故选C。 【点睛】影响腐殖质层厚度的因素:枯枝落叶的数量;气温高低对微生物活跃程度的影响;降水量所形成的淋滤强度;坡度大小和人类活动。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图中斜线阴影部分代表软流层。完成下面小题。21. 其他同学指出图中标注有两处错误,这些错误是( )A. 地壳 B. 岩石圈 C. 莫霍面 D. 下地幔22. 下列关于甲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由铁和镍等物质组成 B. 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C. 横波传播时速度加快 D. 呈现液态或熔融状态【答案】21. B 22. D【解析】【21题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图中岩石圈并不包含地壳,因此图中岩石圈的标注错误,故B符合题意,因此排除ACD,故选B。【22题详解】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圈层应为外核,外核是由液态的金属物质构成的,内核是由铁和镍等物质组成,D正确,A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岩浆的发源地是上地幔,不是外核,B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横波进入外核时,横波会突然消失,C错误。因此排除A、B、C,故选D。【点睛】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受台风天气影响,2020年8月温州某县城出现较严重的内涝。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3. 此次城市内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①环节较弱 B. ②环节较强 C. ③环节较弱 D. ④环节较强24. 下列关于陆地水体及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湖水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 B. 地下水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C. 地表径流参与塑造地表形态 D. 地下径流使海洋水不断增多【答案】23. BC 24. BC【解析】【23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是蒸发,②是降水,③是下渗,④是地下径流。城市内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大,地表水下渗较弱,使地表水汇聚形成,故②环节较强,③环节较弱,BC正确;与蒸发(①环节)关系不大;水下渗较弱,地下径流(④环节)减弱,AD错误。故选BC。【24题详解】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A错误;人们从泉眼或掘井获取地下水,地下水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B正确; 地表径流参与塑造地表形态,C正确;地球上各种水体总量保持平衡,海洋水不会增多,D错误。故选BC。【点睛】影响水循环的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测算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时,可能–满意度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可能–满意度0.9为最满意临界点,0.6为可接受临界点。下图为2015年基于可能–满意度法绘制的某省人口合理容量图。完成下面小题。25. 可能–满意度为0.9时,制约湖南省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A. 能源供给 B. 人居环境 C. 粮食供给 D. 土地资源26. 为提高湖南省人口合理容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A. 提高科技水平 B. 山区全面开垦 C. 扩大对外开放 D. 降低消费水平【答案】25. A 26. C【解析】【25题详解】根据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原理,当可能–满意度为0.9时,能源供给所能承载的人口规模最小,故其为制约湖南省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6题详解】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经济、教育、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短时间来看,科技水平变动较小,A错误;山区全面开垦,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可持续,最终会造成土地资源的减少,B错误;扩大对外开放,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人口容量会提高,C正确;降低消费水平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D错误。故选C。【点睛】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2分)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光学和红外观测台址是极其宝贵的战略性稀缺资源,我国科学家在青海省冷湖附近的赛什腾山上发现了一处国际一流天文台台址,足以安装运行下一代任何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材料二:柴达木盆地周围高山环绕,河流和沟谷众多,山麓地带广泛分布着由粗大砾石覆盖地表而成的砾漠。盆地内曾经风沙肆虐,近年来实施了人工造林种草等生态工程,使风沙渐行渐远。下图是柴达木盆地及周边略图。(1)为适应当地干旱的环境特征,柴达木盆地植物的叶片面积普遍较小,以减少______;根系发达以便吸取更多的______。(2)从大气环境的角度,说明赛什腾山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3)人们在柴达木盆地造林种草减少了当地的风沙灾害,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并填入相应位置。①______;②______。(单项选择,且每个选项最多只能填一次)A.增加下渗 B.减少沉积 C.降低风速D.增加蒸腾 E.减少侵蚀 F.涵养水源(4)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柴达木盆地边缘山麓砾漠的形成过程。【答案】(1) ①. 蒸腾 ②. 水分 (2)该地降水较少,而且位于山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较高,适合建设天文观测站。 (3) ①. C ②. E (4)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柴达木盆地周围高山环绕,河流和沟谷众多,加上该地区风力较大,河流和风对风化物进行侵蚀和搬运,使得较为细小的颗粒物被搬运,颗粒较大的砾石保留下来形成砾漠。【解析】【分析】本题以柴达木盆地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风沙治理措施、外力作用等内容,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柴达木盆地当地气候干燥,叶片为了尽可能保留水分,需要缩小叶片面积以减少水分蒸腾;同时为了获取更多的水分,植物根系需要尽可能向下生长,所以根系一般较为发达。
【小问2详解】天文观测选址对于大气环境方面要求大气透明度好。读图可知,赛什腾山气候干旱、降水天气少,多晴天;而且赛什腾山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大气较为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小问3详解】造林种草增大了地表摩擦力,摩擦力能够使得风速降低,从而减少风对地表物质的搬运,故①选择C;造林种草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植被可以起到保护地表的作用,同时加上风速减弱,会减少对地表物质的侵蚀,从而达到减少风沙的目的,故②选择E。
【小问4详解】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导致风化作用强,岩石容易风化;柴达木盆地周围高山环绕,河流和沟谷众多,同时该地海拔高、风力较大,流水和风对地表风化物的侵蚀和搬运能力强;砾石由于颗粒较大,不容易被搬运,颗粒较小的风化物容易被搬运,导致当地砾石保留形成砾漠。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等河流汇聚而成,其水位受上游径流和海洋潮汐共同影响。2022年6月13日开始,广东省多地出现连续暴雨天气,6月15日(农历五月十七)珠江水位暴涨,对广州城区造成严重威胁。材料二:广东、广西丘陵地区的天然土壤以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较低。图1为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略图,图2和图3为浙江某学生在广西研学旅游时拍摄的地貌景观照片。(1)图示丘陵地区的红壤主要发育在____(填植被类型)下,有机质主要以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因而腐殖质集中分布在土壤____(填“表层”或“深层”)。(2)图2、图3照片反映喀斯特地貌名称分别是____、____,两者均主要由____(填外力作用类型)作用形成。(3)简述此次珠江水位暴涨的主要自然原因。(4)为减轻珠江水位上涨对广州城区的威胁,珠江上游山区和广州城区可采取的工程措施分别是____、____。【答案】(1) 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②. 表层 (2) ①. 天坑 ②. 峰林 ③. 流水溶蚀 (3)连续暴雨,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大,汇水面积广。 (4) ①. 蓄水 ②. 排水【解析】【分析】本题以广东广西丘陵地区和常见地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土壤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常见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图示丘陵地区位于广东、广西,地处亚热带,对应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在进行代谢时会有枯枝落叶掉落至地表,这是当地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因此腐殖质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小问2详解】该地貌景观是在广西拍摄到的,从图2中可以看出地表形成了塌陷、壁沿较为陡峭,地表岩石裸露,判断是天坑,图3为峰林,都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由于流水溶蚀形成的。【小问3详解】根据文字材料可知,2022年6月13日开始,广东省多地出现连续暴雨天气,降水量大导致珠江径流量大;读图可知,珠江流域流域面积较大,汇水面积较广,导致珠江水位上涨迅速。【小问4详解】为减轻珠江水位上涨对广州城区的威胁,珠江上游山区可动用水库、大坝进行蓄水,尽可能降低下游河流水位;广州城区可以动用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排水,避免城市发生内涝。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昭通一中教研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B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推测问天实验舱舱外航天服应, 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海水的, M处地貌是由作用形成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温州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地理(A卷)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A含解析docx、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A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温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A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万,9为最满意临界点,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