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戴叔伦诗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9001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戴叔伦诗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9001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戴叔伦诗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9001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戴叔伦诗歌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戴叔伦诗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这首小令,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歌专题训练---戴叔伦诗歌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唐 戴叔伦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仗剑万里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友人万里赴边的形象。B.“孤城”凸显辽海荒凉寂寞的特点,表明友人将面临艰难困苦的环境。C.友人满怀豪情而至,谁料映入他眼帘的却是战火已停息、烟消营空之景。D.尾联设想友人至军营,见将士们都在休整,依然主动求见,希望有所作为。2.本诗颔联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描写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过友人隐居戴叔伦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远处眺望友人居所,环境清幽雅洁,远离尘嚣,一湾清溪,绕门流过。B.颔联紧承上文,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描写居所一带风光,有声有影,有动有静。C.颈联由院外写到院内,以鹿眠、猿饮从侧面供托了友人情趣高雅,关爱动物。D.全诗没有直接写友人,但由居所可以想见其超脱尘俗、淡泊宁静的隐士形象。4.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诗歌尾联。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怀素①上人草书歌[唐]戴叔伦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②尽能新有馀。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始从破体③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忽为壮丽就枯涩④,龙蛇腾盘兽屹立。驰毫骤墨刷奔驷,满坐失声看不及。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注]①怀素:唐书法家,善狂草,用笔圈劲有力,使转如环,“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元沈右语)。②古法:魏晋书法里的书写格式及基本要求。③破体:多种书体并用于一件书法作品中的书法。④枯涩:书法术语,指劲健断续的枯笔。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端四句,总评怀素书法,交代醉酒作书。怀素长于草书,他的书体符合基本规范又变化出新,瘦劲俊逸,洒脱自然。B.“始从破体变风姿”“忽为壮丽就枯涩”二句,展现了怀素书写的过程,突出其字体字形的变化多端、墨法的枯润浓淡。C.“一一花开春景迟”“龙蛇腾盘兽屹立”二句,写出了怀素书法的自然真趣、形神兼备,让人联想到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壮丽景象。D.“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坐失声看不及”二句,写怀素行笔的快速流畅,似骤雨如疾马,满座的人都看得入迷忘记了说话。6.北宋米芾《海岳书评》评论怀素书法“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四、阅读这首小令,完成下面小题。调笑令·边草[唐]戴叔伦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7.下列对这首小令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三句以边草起兴,戍卒的命运如同边草,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年华也已渐渐老去。B.第四、五句转到雪止天晴、明月朗照的描写,烘托戍卒对景难排的无尽愁怨。C.最后三句写戍卒对月闻笳。声声胡笳在空寂的月夜分外凄切,使人愁思郁结,肝肠寸断。D.全词写景运用细节描写,细腻生动,抒情含蓄深沉,语言平实质朴,但其中蕴含的深挚情思却感人肺腑。8.全词有两处叠句,请结合全词,分析这两处叠句的表达效果。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女耕田行(节选)戴叔伦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疏通畦陇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注】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先用“乳燕”一句起兴,接着用“谁家”这一疑问句入题,新奇巧妙。B.“牛囤空”道出灾疫严重,点明了下文中二女在田野“以刀代牛”的原因。C.一个“待”字表明眼前仍处干旱之时,也预示了耕女未来的美好生活。D.“朝雉惊飞”“邻舍花尽”的描述情景交融,达到了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10.简要概括诗中二女的形象特点,并分析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屯田词①戴叔伦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麦苗渐长天苦晴,土干确确②锄不得。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注】①屯田:自汉代以后政府利用军人、农民或商人垦种荒地,征取收成作为军饷,称为“屯田”。②确确:土块坚硬的样子。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开头写春来参与耕种的农夫各个欢欣,是因为他们期盼秋天的好收成。B.诗歌写到庄稼还未成熟就遭遇蝗灾,农人们无奈中只好把青苗收割了当做口粮。C.诗的七八句中,“空屋”和“囊无寸帛”、“瓶无粟”都表现出农人生活的极其贫困。D.最后两句是农夫的哭诉,历尽艰辛无人知晓,只能空怀悲伤,泪落如雨。12.屯田农民的生活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1.C“满怀豪情而至”“映入他眼帘”表述错误,诗中所写属想象之景。2.同:①都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景。视觉上前者写了夕阳残照、风飘旌旗,后者则写了群山绵延、烽烟直上、夕阳残照、孤城紧闭;听觉上前者是风吹鼓角声悲凉,后者是边声四起传警讯。②都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前者夕阳残照是静景,风飘旌旗(风吹鼓角)是动景;后者群山绵延、夕阳残照、孤城紧闭均是静景,烽烟直上(边声四起)是动景。异:前者是虚写(想象之景),是诗人想象友人不远万里到达辽海后的景象;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期许。后者是实写(眼前景象),是作者亲身感受的边塞环境;表现将士所处环境的恶劣和思乡之情。3.C“关爱动物”错。以鹿眠、猿饮表现地静、庭虚,从而烘托友人的清静、超逸。4.①用典:上句化用《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含蓄地将友人居处比作与世隔绝、宁静美丽的桃花源。②反问:下句运用反问,意为“不必问桃源”,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友人居处的强烈喜爱之情。5.D“忘记了说话”错。“满坐失声看不及”意思是满座观看书法都人都情不自禁喊出声来,眼花缭乱,看不清怀素都写了些什么。6.(1)怀素书法瘦劲俊逸,洒脱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写怀素书法变化万千,令人眼花缭乱; “壮丽”写出怀素书法的遒劲有力,“龙蛇腾盘兽屹立”写出书法飞动的气势;“驰毫骤墨刷奔驷”写其书写时犹如疾风骤雨和奔马飞驰一般快速流畅。(2)怀素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诡形怪状翻合宜”写其字体“诡形怪状”但“合宜”,也就是符合书法的基本规范。7.D“全词写景运用细节描写,细腻生动”错误。本词写景运用白描手法,并不“细腻生动”。8.(1)“边草”重叠,使人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描写了戍卒的活动背景,渲染了空阔荒凉的氛围,也烘托了戍卒思乡怀归的凄凉心境。(2)“明月”重叠,一方面与上句末尾“月明”二字转折呼应,形成上下句勾连的格局,另一方面,营造了明月普照的氛围,使望月思乡的中心更突出。(3)两处叠句回环往复,反复咏唱,增强了词的音乐美。9.C“也预示了耕女未来的美好生活”的说法不当。诗句所传达的只是耕女在贫苦的挣扎中所剩的一点点希望,这实际上更能表现她们生活的艰辛与困境,不能说是“预示了耕女未来的美好生活”。10.形象:通过描述二女刀耕的艰难和成年难嫁的苦恼,刻画了动乱时代中二女孤苦劳作、青春将逝而难觅归宿的形象。用意:以姊妹二人的遭遇,揭示了安史之乱给广大农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同情。11.B“农人们无奈中只好把青苗收割了当做口粮”错。这句是写庄稼还没成熟就遭遇蝗灾,蝗虫把青苗的叶子全都吃完了,只剩下光秃秀的枯萎的枝干了。12.生活艰辛体现在:耕种辛劳却没有收成衣食无着;无奈中被官家驱使到天寒地冻的南山伐木。手法:①描写:囊无寸帛,瓶无粟,霜重草枯牛冻死。②记叙:按照节令,记叙了农夫们一年四季的艰辛生活。③直抒胸臆:最后两句直接哭诉自己“艰辛历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晏几道诗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徐玑诗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李端诗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