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册期末化学专项突破真题练习库(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册期末化学专项突破真题练习库(含解析),共101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册期末化学专项突破真题试卷
练习库
【原卷 1 题】 知识点 氢能源的优点,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A、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从环保的角度看,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选项符合题意;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燃料,选项符合不题意;
C、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燃料,选项符合不题意;
D、汽车使用汽油作为燃料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会随汽车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选项符合不题意。故选A。
1-1(基础)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煤 C.石油 D.汽油
【正确答案】 A
1-2(基础) 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北京冬奥会实现了汽车尾气的“零排放”,该种汽车使用的燃料是
A.氢气 B.柴油 C.汽油 D.乙醇汽油
【正确答案】 A
1-3(巩固)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绿色”成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的庄要理念。为了成功举办这一届绿色冬季奥运会,下列建议中不可取的是
A.使用可降解环保塑料袋 B.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C.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改进尾气净化技术
【正确答案】 B
1-4(巩固) 第 24 届冬季奥运会于 2022 年 2 月 4 日在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绿色”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主要理念,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提倡绿色出行 B.垃圾分类处理
C.积极植树造林 D.燃放烟花爆竹
【正确答案】 D
1-5(提升)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冬奥”理念的是
A.大量提供一次性塑料杯子供参会人员使用
B.场馆电力供应均来自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
C.冬奥列车采用轻量化技术和环保可降解材料
D.速滑馆采用跨临界直接制冰系统,制冰效能提升30%
【正确答案】 A
1-6(提升) “绿色”是杭州亚运会的主要理念。为了成功举办第19届亚运会,下列建议中不可取的是
A.改进燃煤锅炉,将废气排到高空
B.就餐时不用一次性用品
C.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正确答案】 A
【原卷 2 题】 知识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氧化物的定义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A、磁铁矿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符合题意;
D、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基础)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 B.氧气 C.氯酸钾 D.过氧化氢溶液
【正确答案】 A
2-2(基础)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氧化钙 矿泉水 B.生铁 黄铜矿
C.C60 氯酸钾 D.空气 碳酸钠
【正确答案】 C
2-3(巩固)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空气 B.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 D.氧气
【正确答案】 B
2-4(巩固)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A.氧气 冰、水 B.汞 空气
C.氯化钠 二氧化锰 D.红磷 氯酸钾
【正确答案】 A
2-5(提升)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B.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高锰酸钾、液氮
【正确答案】 B
2-6(提升)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范围Z的是
A.金刚石 B.蒸馏水 C.消石灰 D.浓硫酸
【正确答案】 B
【原卷 3 题】 知识点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氢元素+1价,氯元素-1价,设金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x+(-1)×4=0,x=+3,故选:B。
3-1(基础) 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 HAuCl4(四氯合金酸)。则在 HAuCl4中,Au 的化合价为( )
A.+1 价
B.+5 价
C.+7 价
D.+3 价
【正确答案】 D
3-2(基础) 四氯化钛(TiCl4)中氯元素为-1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1 C.+4 D.+2
【正确答案】 C
3-3(巩固) 铬酸钙(CaCrO4)是一种常用的能源材料,经常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用于新能源汽车。已知在CaCrO4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0价 B.+1价 C.+4价 D.+6价
【正确答案】 D
3-4(巩固) 已知某消毒剂的主要成是NaClO,其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1 C.-2 D.+2
【正确答案】 B
3-5(提升) 以化合价为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碳的价类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表示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B.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C.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转化为物质b、物质c
D.c点对应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成b点对应的物质,化学方程式为: CO2 + C2CO
【正确答案】 C
3-6(提升) 已知氮的某种氧化物中氨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4 C.+5 D.-3
【正确答案】 B
【原卷 4 题】知识点 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氦-3的核外电子数为2,故选A。
4-1(基础) 2020年12月24日,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任务,带回1731g月壤。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是最理想的核聚变能源。已知氦—3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B. C. D.
【正确答案】 D
4-2(基础) 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
C.原子的核电荷 数为3 D.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
【正确答案】 D
4-3(巩固) 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携带月球土壤样品着陆地球。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 B.相对原子质量为 2
C.氦原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正确答案】 D
4-4(巩固) 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氚可用“”表示其中“1”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粒子是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核外电子
【正确答案】 B
4-5(提升) 科学家正在设法研究探索“反物质”,所谓的“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正确答案】 C
4-6(提升) 所有微粒都有相应的反物质粒子。反粒子质量、寿命等与相应粒子相同。但电荷、磁矩等与之相反。反粒子一旦与相应粒子碰撞,就会立即“湮灭”,释放能量。下列关于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氢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反氦原子中有 4 个核外电子
C.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D.反氦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
【正确答案】 B
【原卷 5 题】 知识点 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详解】A、氯化钠溶于温度几乎不变,错误;
B、硝酸铵溶于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正确;
C、氢氧化钠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错误;
D、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错误。故选B。
5-1(基础)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浓硫酸
【正确答案】 C
5-2(基础)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降低,该物质可能是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氯化钠
【正确答案】 C
5-3(巩固)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 B.烧碱 C.氯化钠 D.浓硫酸
【正确答案】 A
5-4(巩固)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 D.蔗糖
【正确答案】 A
5-5(提升)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水,然后向试管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U型管中液面左边明显上升,右边下降(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正确答案】 B
5-6(提升) 如图所示,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容器的气密性良好。现往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红墨水向左移动的是
A.NaOH固体 B.蔗糖 C.NH4NO3 D.生石灰
【正确答案】 C
【原卷 6 题】 知识点 离子中各类微粒间数值关系,合金的认识,常见合金,人体内的常量元素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详解】A、合金硬度大于成分金属,黄铜硬度大于铜,错误;
B、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大于4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硫离子,故硫离子电子数大于硫原子,错误;
C、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正确;
D、氧是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错误。故选C。
6-1(基础) 下列各选项数据前者等于后者的是
选项
数据
前者
后者
A
核外电子数
S2-
S
B
氮气的溶解度
5℃、101KPa下
25℃、101KPa下
C
酒精度
同一瓶茅台酒上半部分
同一瓶茅台酒下半部分
D
熔点
武德合金
铅(铅为武德合金成分之一)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6-2(基础) 下列相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铁>铝 B.含碳量:钢>生铁 C.熔点:锡>钨 D.硬度:黄铜片>铜片
【正确答案】 D
6-3(巩固) 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硅铝
C.地壳中元素含量:铁>铝 D.熔点:青铜>铜
【正确答案】 A
【原卷 7 题】 知识点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A、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是铁在化学变化中体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正确;
B、酒精挥发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错误;
C、石蜡融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木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等,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A。
7-1(基础) 根据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蜡受热熔化,发生了物理变化
B.石蜡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由石蜡能漂浮在水面上可得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的物理性质
D.石蜡在空气中燃烧,描述的是石蜡的化学性质
【正确答案】 D
7-2(基础) “在通常状况下,乙醇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这句话是指乙醇的
A.物理性质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正确答案】 A
7-3(巩固) 下列选项中关于物质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用于急救病人——物理性质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化学性质
C.汽油挥发——化学变化 D.动植物呼吸——物理变化
【正确答案】 B
7-4(巩固) 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物理性质
B
粮食酿酒
物理变化
C
木材具有可燃性
化学性质
D
樟脑丸在衣柜里久置后消失
化学变化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7-5(提升) 通常情况下,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在加压低温条件下变为“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④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⑤常用作灭火剂,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⑦在生活中它还是制汽水的原料。关于上述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物理变化的③⑤⑦ B.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④⑥
C.属于物理性质描述的是①② D.属于化学性质描述的是④⑤
【正确答案】 C
7-6(提升) 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
B
木炭燃烧
物理变化
C
氧气能用于急救病人
化学性质
D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物理性质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原卷 8 题】 知识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计算,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详解】A、质子数=原子序数,②质子数为11,是11号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②③质子数不同,不是同种元素。错误。
C、④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错误。
D、如果X=9,则质子数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册期末化学专项突破真题练习库(含解析),共172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册期末化学专项突破真题练习库(含解析),共111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册期末化学专项突破真题练习库(含解析),共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