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2届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集训专题检测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集训专题二第三讲地球的公转运动(一)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集训专题二第三讲地球的公转运动(一)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寒日,四个城市比较,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此时,B点的地方时是,此时,B点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二第三讲地球的公转运动专题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 分值:69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69分)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下称“计划”)。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影片中“计划”利用太阳和木星加速流浪,若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需要穿越的行星轨道是 ( )A.金星 B.水星 C.火星 D.土星答案 C 太阳系内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与木星之间是火星,则需要穿越火星轨道。2.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现实中在欧洲罗马尼亚的大盐矿镇就位于地下120米深处,关于大盐矿镇描述正确的是 ( )A.纵波能够传播,横波无法传播B.是岩浆的发源地C.属于岩石圈D.处于莫霍界面答案 C 地下120米位于地壳,而岩石圈包括地壳及其软流层以上部分,故C正确。地壳部分纵波、横波均能通过;岩浆发源于软流层;莫霍界面约在大陆地下33千米处。 我国国家强制性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住宅日照条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范,中低海拔地区大城市基本上是以大寒(二十四节气之一)日照时间为标准。下表为北京、哈尔滨、上海和广州四个城市大寒日住宅南墙获得的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单位:kW·h/m2)统计。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城市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太阳辐射量1.4661.3961.2661.2233.大寒日,四个城市比较 ( )A.哈尔滨的太阳高度最大B.北京的日平均气温最低C.广州的白昼时间最长D.上海的天空云量最少答案 C 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则广州昼最长。纬度最高的哈尔滨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平均气温最低;上海临海,空气湿度大,则云量多于北京、哈尔滨。4.导致表中四个城市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太阳高度C.天气状况 D.白昼时长答案 C 大寒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则我国太阳辐射量应该南多北少;但表中数据显示南少北多,可能是南方阴天多于北方的缘故,即天气状况不同所致。 丹麦奥胡斯大学利用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数据取得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太阳有一天可能会用比往常强烈数千倍万倍的超级耀斑“轰炸”地球,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完成下面两题。5.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超级耀斑”,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在太阳色球层 B.每11年必爆发一次C.温度比其他区域低 D.肉眼可以直接观测答案 A 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是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温度比其他区域高,不可使用肉眼直接观测;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而不是每11年都必须爆发。故选A。6.“超级耀斑”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通信C.带来大量能量,使得地球大气异常升温D.会产生“极光”现象答案 C 从材料中“大气层沸腾”可以判断“超级耀斑”会带来大量能量,使地球大气异常升温;“磁暴”影响无线电通信和产生“极光”都不至于让生命灭绝。故选C。 2019年10月28日1时56分,在甘肃甘南州夏河县发生里氏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居民楼道墙体有明显裂缝,瓷砖剥落。完成下面两题。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答案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厚。甘肃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较高,地壳较厚,而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10千米,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8.地震主要由断层错动形成,为了精确测量断层错动、评估地质灾害对发生区域的潜在危害,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RS、GIS B.RS、GPSC.GPS、GIS D.GIS、GIS答案 C 地震主要由断层错动形成,为了精确测量断层错动,需要确定测量点精确的地理位置及变化,需要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即GPS,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做不到这一点,排除A、B、D。利用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估地质灾害对发生区域的潜在危害,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即GIS。由此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据此完成下列两题。9.此时,B点的地方时是 ( )A.4时 B.8时 C.16时 D.20时答案 D 图中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所以AB是昏线,A点的时刻是18时。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B点的经度是90°E。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早,故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20时,A、B、C项错误,D项正确。10.此时,B点位于 ( )A.晨线 昼长16小时 B.昏线 昼长16小时C.昏线 夜长16小时 D.晨线 夜长16小时答案 B 图中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所以AB是昏线,B点位于昏线上。由上题可知,此时B点的时刻是20时,即日落时间为20时。昼长时间=(日落时间-12)×2,昼长为16小时,A、C、D项错误,B项正确。 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1.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答案 C a—b期间,该地昼短夜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昼长逐渐变长。1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答案 D 该地一年中日出最早和日出最晚时间相差约2小时20分钟,因此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4小时40分钟。 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东半球),完成下面两题。13.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 )A.3月21日15时20分 B.9月23日8时C.9月23日3时20分 D.6月22日7时14.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箭头表示向东)是 ( )A.20°W→160°E B.0°→180°C.70°E→180° D.110°W→180°答案 C C 本题组以光照图为背景,考查时间和日期计算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第13题,由题可知,夜半球与东半球重合,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70°E的地方时为零时,因此北京时间为3时20分。故C项正确。第14题,日期的分界线为国际日界线和零时所在的经线,即180°经线(大致与其重合)和70°E经线,故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应为70°E向东至180°。故C项正确。 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完成下列两题。15.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北移动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南移动C.此时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90°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16.当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中的最大值B.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慢C.此时为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D.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答案 B C 本题组以地球公转轨道为载体,考查地球的运动特征。通过观察地球运动轨道和地球光照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蕴含着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第15题,读图可知,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乙北极附近出现极夜,故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则甲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南移动,B项正确、A项错误;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C、D项错误。第16题,根据上题分析知,乙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A项错误;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适合到南极科考,C项正确;地球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B、D项错误。 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B.飞机从乙到丙往南飞行C.船经过丙附近可能遇见台风D.一月,经过丁海域西行的船顺风又顺水答案 D 由经纬度与陆地轮廓可以推知,甲海域处在大西洋内部,没有著名渔场形成;乙在南极洲、丙在赤道太平洋海域,故飞机从乙到丙应该往北飞;丙海域处在赤道太平洋海域,风浪较小;丁海域处在北印度洋,1月份盛行东北风,洋流呈逆时针流动,故西行顺风顺水。18.一艘海轮航行到丙地时,朝霞照映船舷。此时北京可能 ( )A.红日东照 B.烈日当头C.太阳西挂 D.满天星斗答案 D 丙的经纬度为(0°,105°W),日出为6时,可以计算得出,北京时间约21:00,故D项正确。19.一月前后,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 )A.①盆地正是剪羊毛时节B.②处的野生动物大规模往南迁徙C.③处一年中阳光直接照射林下地面最多的季节D.④处一年中森林火险等级最高答案 C ①地处在墨累—达令盆地,属于混合农业,1月份犁地,准备播种,8—9月份剪羊毛;②处在南美热带草原区域,1月份太阳直射点开始往北移动,野生动物开始往北迁徙;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③处的植被枝叶最少,为一年中阳光直接照射林下地面最多的季节,C对;④处在美国西海岸,森林火险等级最高的时候为夏季。 下图为某日一位摄影爱好者于北京时间8:00在我国西北某地拍摄的日出景观,图中树木为胡杨树,该日正午时分拍摄的胡杨树影较树木的实际高度要短。完成下面两题。20.该摄影者拍摄此景观时所处的方位是 ( )A.东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答案 B 胡杨林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根据题干“该日正午时分拍摄的胡杨树影较树木的实际高度要短”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45°,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拍摄者位于西南方。故答案选B项。21.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2 B.1/4 C.1/5 D.1/6答案 A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条,一条为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一条大致与180°经线重合。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从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由材料可知,该景观的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8:00,据此推算出,此时0时所对应的经线为0°经线,所以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为0°向东到180°,约占全球范围的1/2。故答案选A。 某太阳能热水器工厂生产的Ⅰ型热水器,其太阳能集热管与地面的最小夹角为30度,可调节角度是20度。经过改良的Ⅱ型热水器可调节角度是35度,其他产品参数不变。为了推广Ⅱ型热水器,该工厂计划在2019年春节前,在全国范围内为10户已购买Ⅰ型热水器的居民免费安装Ⅱ型热水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22.下列城市用户中,申请免费安装Ⅱ型太阳能热水器最积极的是 ( ) A.海口 B.武汉C.成都 D.哈尔滨答案 D 太阳能集热管与地面的夹角,直接影响太阳能集热效果。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集热管集热效果对集热管与地面夹角的依赖性越强,所以,哈尔滨的用户最积极。23.该工厂计划在Ⅱ型产品的基础上,研制太阳能集热管朝向能够自动调节的Ⅲ型热水器,推测该产品市场前景并不乐观的城市是 ( )A.海口 B.武汉C.成都 D.哈尔滨答案 C 成都处在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云量多,太阳有效辐射量较低,该产品市场前景不乐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集训专题十六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一)专题检测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集训专题九产业区位选择(一) 专题检测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产业区位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集训专题九产业区位选择(二) 专题检测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