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寒假作业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8826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寒假作业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8826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寒假作业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8826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寒假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寒假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2.如图是某一国际组织的徽标。2020年初,非洲蝗虫肆虐,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机,该组织发起一项7600万美元的筹款计划,希望借助国际社会力量,帮助非洲地区抵御蝗灾。据此可知该国际组织
A.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B.是协调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的国际组织
C.是非洲国家之间形成的政治、经济联盟
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
3.观察下图,这是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景象的真实写照。这说明
汽船游览真时尚,黑烟滚滚罗缤纷,河水浑浊七彩色,闻臭听噪怡然得
A.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煤成为当时唯一的动力能源
C.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享受风D.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4.下表是1850年和1870年国际贸易统计表(单位:亿马克),据此表可知
A.工业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B.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
C.欧美经济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D.英国贸易增速居首位
5.下面是1851年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中西方在城市化上的差异表明
A.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胜于农业文明
B.中西方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道路明显不同
C.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西方主动而中国被动
D.中西方的农村人口对城市化的态度不同
6.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这一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
C.世界市场的形成D.农作物品种的增多
7.下图为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的“精确农业系统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精确农业”
A.将农业带入数字信息化时代B.完全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
C.利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D.随国家干预加强而不断发展
8.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甘薯、玉米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羊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9.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形成了完整的工业化体系B.阻止了外国工业品倾销
C.形成了近代企业管理模式D.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
10.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表述中属于明清商业革命的是
A.海上丝绸之路开辟B.城市盛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C.商帮兴盛D.茶馆、酒楼常常营业到天亮
11.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道:“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A.苏联模式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12.北京周口店的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
A.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B.会种植庄稼
C.已经饲养家畜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13.新冠疫情爆发后,为解决学生不能到校上课的困难,贵州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空中黔课”的教学工作,使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做到了“停课不停学”。这种网络教学方式的成功运用反映了
A.网络教学取代了传统的教学B.传统的教学方式毫无优势可言
C.互联网成为唯一的学习媒介D.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
14.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的133座墓中,有些随葬品有五六十件,但有些随葬品极少;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没有随葬品,而有的随葬品达58件之多。这些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生产力发展,产品有了剩余B.氏族内部分化,出现富人和穷人
C.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国家已经产生,阶级压迫出现
15.下面历史文物通过不同载体反映了历史信息,这些信息的共同主题是
A.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B.古代绘画艺术的高超
C.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D.古代以物换物的贸易方式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交换物品的场所称作“市”,通常设在人民经常集聚的地方。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独立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的地区。这时,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直到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被突破。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出现了纸币。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
——摘编自童超主编《看得见的中国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864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1865年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1897年,盛宣怀奉旨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地设立分行。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材料二 1870—1910年世界贸易总额变化(单位:10亿法郎)
材料三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吨)
材料四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
——摘编自《中国文化与外来作物》材料二 乾隆五十年,清廷在上谕中说:“番薯既可充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清高宗实录》
材料三 乾隆年间人口统计(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番薯“广为栽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总结影响农作物物种传播的要素。
学名
别名(部分)
原产地
传入途径
玉米
番麦御麦
美洲
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甘薯
番薯金薯
美洲
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马铃薯
洋番薯、荷兰薯、土豆
美洲
由荷兰殖民者带进台湾,再从中国台湾传入中国大陆
年度
人口数(单位:人)
乾隆十年(1745年)
169922127
乾隆二十年(1755年)
185612881
乾隆三十年(1765年)
206993224
乾隆四十年(1775年)
264561355
乾隆五十年(1785年)
288863974
参考答案:
1.A2.D3.D4.B5.A6.A7.A8.C9.D10.C
11.B12.A13.D14.C15.C
16.(1)发展演变:商代就已出现商人,商业区域广泛,形成“工商食官”格局;战国时期,“工商食官”被打破;秦汉时期全国商品流通普遍;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并出现纸币;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
主要因素:政府的经济政策;国家的政治环境;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2)变化:银行、股份制企业、证券机构、百货公司等新的商业经营形式相继在中国出现。评价:给近代中国商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进程。
17.(1)基本特点:英、法比重下降,美、德比重增大;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
(2)主要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新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18.(1)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大陆。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
(2)影响:缓解了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粮食结构和人们的饮食习惯。
(3)要素:区域之间的交流;政府的推广;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科技的进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19世纪中期,美国有学者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寒假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