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Mg-24 Al-27 Fe-56 Zn-65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
1. 化学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下列应用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净水并能杀菌消毒
B. 磁性氧化铁常用作红色颜料
C. 食品包装袋中的小包铁粉用作干燥剂
D. 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奶粉中添加的维生素属于营养强化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作净水剂,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A错误;
B.磁性氧化铁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红棕色,常用作红色颜料的是氧化铁,故B错误;
C.铁粉具有还原性,食品包装袋中的小包铁粉用作抗氧化剂,故C错误;
D.碘酸钾能补充碘的摄入,奶粉中加维生素能强化奶粉中维生素的含量,均属于营养强化剂,故D正确;
故选D选项。
2. 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B. 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合金是钢
C. 合金是两种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D. 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是铜、锡合金,故A正确;
B.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合金是钢,是铁合金,故B正确;
C.合金可以是金属与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如生铁是铁与碳的合金,故C不正确;
D.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故D正确;
故选C选项。
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橡胶管能平衡分液漏斗和烧瓶内的压强,分液漏斗与烧瓶内的气压不受气密性好坏的影响,打开活塞,液体总能流下,不能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不选;
B. 植物油形成液封,隔绝空气,防止Fe(OH)2氧化,能观察Fe(OH)2的生成,故B选;
C. 气体流经的导管应长进短出,故C不选;
D. 除去Cl2中的少量HCl应通入饱和食盐水,故D不选;
故选B。
4. 下列检验或鉴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相互滴加的方法可以鉴别盐酸和Na2CO3溶液
B. 某气体可使淀粉—KI溶液变蓝,该气体一定是Cl2
C. 某溶液的焰色试验呈黄色,该溶液中可能含有钾元素
D. 某溶液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滴入氯水后溶液变红,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答案】B
【解析】
【详解】A.盐酸少量时与碳酸钠反应无现象,盐酸过量时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反应与量有关,则用相互滴加的方法可以鉴别盐酸和Na2CO3溶液,故A正确;
B.氯气、溴蒸气、二氧化氮等均可氧化KI溶液生成碘,淀粉遇碘单质变蓝,由操作和现象可知,该气体不一定是Cl2,故B不正确;
C.观察K的焰色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则某溶液的焰色试验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钾元素,故C正确;
D.某溶液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可知不含铁离子,再滴入氯水后溶液变红,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D正确;
故选B选项。
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3的溶液中:NO、Na+、AlO、K+
B 无色透明溶液中:K+、SO、Na+、MnO
C. 加入铝粉,有H2放出的溶液中:Na+、Mg2+、Cl-、SO
D. c(Fe3+)=1ml·L-1的溶液中:Na+、SCN-、Cl-、NH
【答案】A
【解析】
【详解】A.pH=13的溶液呈碱性,NO、Na+、AlO、K+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也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离子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高锰酸根离子的溶液呈紫色,不满足溶液无色的要求,故B错误;
C.加入铝粉有H2放出的溶液呈碱性或酸性,Mg2+、OH-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Fe3+与SCN-之间反应生成络合物硫氰化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选项。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B. 向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Fe2++4H++NO=Fe3++NO↑+2H2O
C.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3OH-=Al(OH)3↓
D. 小苏打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混合:Ca2++OH-+HCO=CaCO3↓+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为弱酸,应保留化学式,故正确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向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二价铁离子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有强氧化性,Fe2+被氧化为Fe3+,同时生成NO气体,故正确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正确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小苏打溶液是碳酸氢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则小苏打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D选项。
7. 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仙境美轮美奂,其中的烟雾,是在放于温热石棉网上的NH4NO3和Zn粉的混合物中,滴几滴水后产生的:NH4NO3+Zn=ZnO+N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生成1mlZnO共转移2ml电子B. 被还原的元素只有一种
C. 水可能是中间产物D. 每产生448mLN2,消耗1.3gZn
【答案】B
【解析】
【详解】A.N元素的化合价由NH4NO3中的+5价降为 N2终的0价可知,则每生成1ml N2即生成1mlZnO转移5ml电子,故A错误;
B.NH4NO3的硝酸根中的 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被还原降为氮气中的0价,NH4NO3的铵根中的 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被氧化升高为氮气中的0价,锌元素由0价被氧化升高为ZnO中的+2价,则该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被还原,故B正确;
C.由滴几滴水后产生的白烟及发生的反应可知,水在反应中可能起催化作用,故C错误;
D.未说明是标准状况下,常温下Vm不等于22.4L/ml,不能由Zn的质量计算氮气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B选项。
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2O2与H2O反应时,生成0.1ml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 17g14N1H3所含中子数目为10NA
C. 常温常压下,2.8g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0.2NA
D. 将含0.01mlFeCl3的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充分作用后所得胶体中胶粒数小于0.01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2O2与H2O反应时氧元素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生成氧气,,由电子转移情况可知,生成0.1ml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A正确;
B.1个14N1H3分子中含有7个中子,17g14N1H3的物质的量为1ml,所含中子数目为7NA,B错误;
C.CO和N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1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原子,则2.8g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1ml,所含原子数为0.2NA,,C正确;
D.胶体粒子是多个微粒的聚合体,充分作用后所得胶体中胶粒数小于0.01NA,D正确;
故选B。
9.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Na→NaOH→Na2CO3B. Mg→MgCl2→Mg(OH)2
C. Al→Al2O3→Al(OH)3D. Fe→FeCl2→FeCl3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Na→NaOH→Na2CO3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故A错误。
B.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所以Mg→MgCl2→Mg(OH)2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故B错误。
C.氧化铝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所以Al→Al2O3→Al(OH)3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故C正确。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所以Fe→FeCl2→FeCl3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故D错误。
故选C选项。
10. 三氯化碘(ICl3)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其熔点为33℃,沸点为73℃,氯气与单质碘需在温度稍低于70℃下反应制备ICl3,实验室制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A可选用的药品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
B. 装置B的作用是除杂,也作安全瓶,能监测实验进行时装置C中是否发生堵塞
C. 装置C中的硅胶可用无水氯化钙代替
D. 装置D最恰当的加热方式是用水浴加热
【答案】A
【解析】
【分析】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ICl3装置,A是制取氯气,盐酸易挥发,反应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等杂质,通过装置B中长导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调节装置内压强,B为安全瓶,可以防止倒吸,根据B中内外液面高低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发生堵塞,同时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C是利用硅胶吸收水蒸气,装置D碘和氯气反应生成ICl3,氯气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E装置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需要加热,装置A不可以选用的药品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故A不正确;
B.由分析知根据B中内外液面高低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发生堵塞,故B正确;
C.装置C是利用硅胶吸收水蒸气,可用无水氯化钙代替,故C正确;
D.装置D碘和氯气反应生成ICl3,三氯化碘(ICl3)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其熔点为33℃,沸点为73℃,最恰当的加热方式是用水浴加热,故D正确;
故选A选项。
11. 下列过程最终存在白色沉淀的是
A.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B. 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
C. 向饱和的纯碱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
D.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氯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不反应,故A错误;
B.漂白粉溶液中次氯酸钙与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最终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
C.饱和的纯碱溶液与足量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故C正确;
D.氯化亚铁溶液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立即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最终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C。
12. 2021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2周年。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①ⅠA族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
②ⅢB所含元素种类最多
③第四周期ⅡA族与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1
④碱金属单质从上到下密度依次递增
⑤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递减
⑥Li2O2中阳、阴离子个数之比为2:1,可用Li在空气中燃烧制备
⑦HI非常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IA族除氢元素以外的金属又称碱金属元素,故①错误;
②IIIB存在镧系元素、锕系元素,各有15种元素,故IIIB所含元素种类最多,故②正确;
③第四周期中IIA族与IIIA族之间有10列,含有10种元素,故第四周期IIA族与IIIA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1,故③正确;
④碱金属单质从上到下密度呈增大趋势,但钾的密度比钠小,故④错误;
⑤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递增,故⑤错误;
⑥与过氧化钠类似,Li2O2中阳、阴离子个数之比为2:1,但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故⑥错误;
⑦HI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⑦错误;
综上所述,②③正确;
故选A选项。
13. 某同学欲用浓硫酸配置480mL的4.6ml/L的硫酸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配制过程中,必需的玻璃仪器有5种
B.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若俯视,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C.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 若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需量取该酸125.0mL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需要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和玻璃棒,故A正确;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若俯视,导致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小,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依据可知,溶液浓度偏低,故B不正确;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依据可知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
D.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配制480mL的4.6ml/L的硫酸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即需量取该酸125.0mL,故D正确;
故选B选项。
14. 由Zn、Fe、Mg、Al四种金属中两种组成的混合物2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 ZnB. FeC. MgD. Al
【答案】D
【解析】
【详解】标况下22.4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l,故20g金属提供的电子为1ml×2=2ml,则提供1ml电子需要金属的质量为10g,
A.Zn在反应中表现+2价,提供1ml电子需要Zn的质量为65g/ml×=32.5g;
B.Fe在反应中表现+2价,提供1ml电子需要Fe的质量为56g/ml×=28g;
C.Mg在反应中表现+2价,提供1ml电子需要Mg的质量为24g/ml×=12g;
D.Al在反应中表现+3价,提供1ml电子需要Al的质量为27g/ml×=9g;
提供1ml电子,只有Al的质量小于10g,其它金属的质量都大于10g,故金属混合物中一定有Al,故选D.
15. 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原子半径:Na>AlB. 热稳定性:NH3>PH3
C. 酸性:HCl>H2CO3D. 还原性:I->Br-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Na>Al,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错误;
B.同主族元素从上向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为N>P,则热稳定性:NH3>PH3,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错误;
C.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HCl>H2C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正确;
D.非金属性Br>I,则形成阴离子还原性 I>Br,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错误;
故选C选项。
16. 将氧化铜和铜粉的混合物样品加入到体积为的和的混合溶液中,样品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只有三种阳离子,且三种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测得反应后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溶液中为
B. 向反应前的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C. 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D. 将足量的通入灼热的混合物,反应结束后,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
【答案】D
【解析】
【详解】A.c(H+)=0.2ml/L,溶液中只有Fe2+、Cu2+、H+三种阳离子,且三种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5:3:1,c(Fe2+)=5c(H+)=1ml/L,c(Cu2+)=3c(H+)=0.6ml/L,由电荷守恒可知2c(SO)=2×1ml/L+2×0.6ml/L+1×0.2ml/L,解得c(SO)=1.7ml/L,由Fe原子守恒可知,Fe2(SO4)3的浓度为0.5ml/L,由硫酸根离子守恒可知原溶液中c(H2SO4)=1.7ml/L-0.5ml/L×3=0.2ml/L,A错误;
B.由A项可知原溶液中为0.2ml/L,则=cV=0.2ml/L×1L=0.2ml,铁和0.2ml稀硫酸反应生成0.2ml氢气,由于未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气体体积,B错误;
C.n(Fe2+)=1ml/L×1L=1ml,由Cu+2Fe3+=Cu2++2Fe2+,可知n(Cu)=0.5ml,由Cu原子守恒可知n(CuO)=0.6ml-0.5ml=0.1ml,则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C错误;
D.由C项分析,n(CuO)=0.1ml,CuO与加热反应:CuO+= Cu+ H2O,则生成0.1mlCuO反应质量减少0.1ml O原子质量,即减少了,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2分。
17. 现有A、X、W、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一种原子没有中子,A、D同主族。X、W同周期,X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XH3,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
(2)D、E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3)这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填空)____。
(4)离子半径关系:r(A-)____r(Li+)(填“>”、“”或“E
④阳离子的氧化性DAl>N>O>H
(4)> (5)①③④
(6)H2O2+Cu+2H+=Cu2++2H2O
【解析】
【分析】现有A、X、W、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一种原子没有中子,则A为H; X、W同周期,X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XH3,则X为N ;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则W为O ;A、X、W、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则D为Na;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则E为Al。
【小问1详解】
由分析知W为O,氧原子序数为8,则 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E为Al,则A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
【小问2详解】
由分析知D为Na ,E为Al ,则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氢氧化钠,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则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
故答案为:Al(OH)3+OH-=AlO+2H2O;
【小问3详解】
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有元素中氢原子半径最小,故这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Al>N>O>H。
故答案为:Na>Al>N>O>H;
【小问4详解】
H-、Li+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关系:r(A-)>r(Li+)。
故答案为:>;
【小问5详解】
①单质D与冷水剧烈反应,单质E与冷水不反应,说明D单质更活泼,D元素金属性更强,故①正确;
②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数目无关,故②错误;
③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D>E,故③正确;
④金属性越强,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阳离子氧化性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Mn, 下列诗文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常温下,可以发生下列三个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