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鄂州市市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湖北省鄂州市市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第1页
    湖北省鄂州市市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第2页
    湖北省鄂州市市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鄂州市市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市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宄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北省鄂州市市直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体重约为500N
    B.人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0Pa
    C.珠穆朗玛峰上的大气压为3.2×105Pa
    D.托起一张物理试卷的力大约为2N
    2.(2分)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也可能产生力
    B.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受到平衡力
    C.一个物体不受任何力一定是静止的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3.(2分)如图所示,一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磁性黑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性黑板对铁块的吸引力和铁块对磁性黑板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拉力F和铁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D.若一切外力消失,铁块会一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4.(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用图a中的小纸片悬挂在支架上代替图b中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做实验,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可以任意改变小纸片的形状
    B.可以减少摩擦力的影响
    C.小纸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D.小纸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器材
    5.(2分)如图所示,a、b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a、b的秤环,F1=F2=4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对b的拉力和b对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a受平衡力,b对a的拉力是4N,a的示数是4N
    C.b受平衡力,a对b的拉力是4N,b的示数是8N
    D.a和b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
    6.(2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板M上放着小物块m,M与m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轻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地面对M无摩擦力作用
    7.(2分)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时,将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球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球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球从a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到达c点时,小球只受重力作用
    B.从b点到c点,小球受到橡皮筋的拉力作用,且拉力逐渐增大
    C.从a点到c点,小球速度逐渐增大
    D.在c点速度为0,保持静止状态
    8.(2分)如图所示,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所受的拉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底面积S甲>S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9.(2分)如图是投掷飞镖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镖在投出之前没有惯性
    B.飞镖在空中飞行时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飞镖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力不平衡
    D.将飞镖按图示虚线方向投出,可击中靶上的P点
    10.(2分)如图所示,物块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之间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当用8N的水平拉力F使物块A和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们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A:fB=1:3,且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  )

    A.此时弹簧没有发生形变
    B.弹簧对B的拉力大小为8N
    C.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6N
    D.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6N
    11.(2分)航模小组制作了一款新型带侧翼的浮沉艇。浮沉艇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螺旋桨快速转动时,浮沉艇前进的同时能自行下潜。浮沉艇侧翼的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12.(2分)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会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不会沸腾
    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13.(2分)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变大
    B.如图: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如图: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如图: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多选)14.(2分)将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小明费尽力气也没有将两本书拉开,如图所示。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书是静止的,则下列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书页之间没有滑动,所以没有产生摩擦
    B.叠放的书页越多,摩擦力越大
    C.两本书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两本书受到的手的两个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5.(2分)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自行车停下,惯性就消失了
    B.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C.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若运动的自行车所受的力全部消失,自行车将静止
    16.(2分)牛顿说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学史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之一是(  )
    A.伽利略斜面实验 B.托里拆利实验
    C.马德堡半球实验 D.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17.(2分)如图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  )

    A.8:1 B.4:1 C.1:4 D.1:8
    18.(2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容器中分别盛有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它们的液面高度相同.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中液体密度ρ甲>ρ乙>ρ丙.
    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F甲>F乙>F丙
    C.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p丙
    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19.(2分)如图所示,“蜘蛛人”穿戴着一套特殊装置在竖直墙面上斜向右上方沿直线匀速爬行,关于他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图中v表示运动方向)(  )

    A. B. C. D.
    20.(2分)明明同学用水平向右的力推静止于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推力F的大小以及木块A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  )

    A.在0~6s时间内,推力小于摩擦力
    B.在0~6s时间内,木块受静摩擦力
    C.在t=7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D.当F=11N时,木块A一定做加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3分)
    21.(3分)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N,F=10N。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2.(4分)成熟的苹果离树后会落到地面上,这是因为苹果受到   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力大小为12N,若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15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N或   N。
    23.(2分)如图是中国“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志愿者注射疫苗的情景,注射疫苗用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时,是利用    把药吸取上来的;注射器的针头做的很尖,是为了增大使用时的    ,以便容易刺入人体。

    24.(3分)一正方体物块重10N,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N.若物块的边长为10cm,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如果把正方体物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
    25.(2分)如图所示,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m,则深度为50m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Pa;轮船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   原理。(ρ水=1×103kg/m3,g=10N/kg)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26.(3分)如图,一个物体随着倾斜的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画出此过程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27.(3分)如图,拴在细线下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试画出小球摆到A点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28.(3分)请你在下图中画出静止在水中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宄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29.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

    (1)每次实验要求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静止释放,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3)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    处释放(选填“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比较小车在    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30.如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之间关系的实验。
    (1)使轻绳绕过定滑轮(滑轮的摩擦可忽略不计),一端与粗糙木板面上滑块相连,另一端挂一个沙桶。
    (2)调整桶内沙的质量,使沙桶和滑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并测出沙桶的总重力。
    (3)多次在滑块上加放质量不同的砝码,调整沙桶中沙的质量,重复步骤②,并分别测出每次沙桶的总重力。实验中,依据    的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沙桶总重相等。
    (4)下表是实验时记录的数据,请你结合数据简述实验结论:   .
    滑块和砝码的总重/N
    1.0
    1.5
    2.0
    3.0
    沙和小桶的总重/N
    0.5
    0.75
    1.0
    1.5

    31.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
    (3)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
    32.在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做了下列实验。

    首先选用两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横截面积关系为Sa<Sb),在两根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然后倒入适量的水,橡皮膜从原来的A位置下凸至B位置,如图甲(a)、(b)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与液体重力无关,与容器底面积的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然后将其中一根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插入水中的不同位置,实验现象如图乙(a)、(b)、(c)所示。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    ,上述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33.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质量为1500kg的四轮小汽车,已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3m2.(g=10N/kg)求:
    (1)汽车重力;
    (2)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
    (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4.质量为1kg的平底水桶,底面积为700cm2,水桶内装有质量为27kg、深度为30cm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则(g取10N/kg)
    (1)水对桶底的压强为多大?
    (2)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00Pa,求F的大小。


    2020-2021学年湖北省鄂州市市直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解答】解:A、中学生体重约为500N,符合实际,故A正确;
    B、人双脚面积S=0.04m2;人的质量大约为50kg,压力F=G=mg=50kg×10N/kg=500N,压强p===1.25×104Pa,故B错误;
    C、珠穆朗玛峰上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即小于1.0×105Pa,达不到3.2×105Pa,故C错误;
    D、托起一张物理试卷的力大约为0.01N,故D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可能是受平衡力,也可能不受力,故B正确;
    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个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故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
    A、磁性黑板对铁块的吸引力和铁块对磁性平板的吸引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铁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向上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三个力平衡,因此,拉力F和铁块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铁块相对磁性黑板竖直向上运动,所以铁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
    D、铁块原来是向上运动的,当一切外力突然消失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铁块将一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方案小卡片的重力小忽略不计,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力的作用。b方案水平方向上还要考虑摩擦力。a方案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
    故选:B。
    5.【解答】解:
    A、a对b的拉力和b对a的拉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测力计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平衡力,b对a的拉力是4N,a的示数也是4N,故B正确;
    C、b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平衡力,a对b的拉力是4N,b的示数也应该是4N,故C错误;
    D、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均为零,但示数均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由题知,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AB、因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物块m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弹力,使物块m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M对m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且该摩擦力f与向右的弹力F弹是一对平衡力,则f=F弹;
    因M对m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左的,所以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m对M的摩擦力f′方向向右,且f′=f(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B错误。

    CD、木板M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弹力F弹′(且F弹′=F弹,同一根弹簧各处的弹力大小相等)、m对M向右的摩擦力f′(且f′=f),所以可知F弹′=f′,即这两个力平衡,若地面对M有摩擦力,则木板M不能平衡,所以地面对M无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AD、c点是小球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此时橡皮筋形变程度最大,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大,对小球的拉力最大,小球到达c点时,速度为0,加速状态,小球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且拉力大于重力。故AD错误;
    B、从b点到c点,小球受到橡皮筋的拉力作用,橡皮筋一直被拉长,所以橡皮筋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拉力逐渐增大,故B正确;
    C、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当越过橡皮筋的原长时,由于重力一直大于橡皮筋的拉力,故小球仍会做加速运动,当小球运动至如图b与c中间某一位置时,此时重力等于橡皮筋的拉力,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到c点速度为0,故C错误。
    故选:B。
    8.【解答】解:
    (1)甲、乙质量相同,重力相同,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甲、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
    甲、乙都匀速直线运动,甲、乙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滑动摩擦力相同,拉力相同,所以F甲=F乙。
    (2)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因为S甲>S乙,所以甲对地面的压强小,即p甲<p乙.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飞镖在投出之前有惯性,故A错误;
    BC、飞镖在空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飞行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在改变,运动状态时刻在改变,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C正确;
    D、将飞镖按图示虚线方向投出,飞镖受重力作用,由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飞镖不做直线运动,故不能击中靶上的P点,故D错误。
    故选:C。
    10.【解答】解:
    A、当用8N的水平拉力F使物块A和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因弹簧对A有向右的拉力作用,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A对弹簧有向左的拉力作用,则弹簧会发生形变,故A错误;
    BCD、当用8N的水平拉力F使物块A和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整体受到向右的拉力、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AB受到摩擦力之和f总=F=8N;
    已知它们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A:fB=1:3,则fA=×8N=2N,fB=8N﹣2N=6N,且这两个摩擦力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左的;
    以B为研究对象,B受到向右的拉力F、向左的摩擦力和弹簧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fB+F弹簧,所以弹簧对B的拉力:F弹簧=F﹣fB=8N﹣6N=2N,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解答】解:根据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可知,只有当侧翼的形状上平下凸时,才会在螺旋桨快速转动时,使上方水流速度慢,压强大,下方水流速度快,压强小,从而产生向下的压强差,使浮沉艇前进的同时下潜。综上所述,只有B的形状符合要求。
    故选:B。
    12.【解答】解: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由于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这时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这时烧瓶内的水恢复沸腾。
    故选:D。
    13.【解答】解:A、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竖直高度,这一高度的大小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所以不会因玻璃管的倾斜而改变。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则水银柱的长度就会相应变长,故A错误;
    B、盆景水位保持一定高度是大气压支撑水没有流出来,故B错误;
    C、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C错误;
    D、把水气压计从山下带到山上,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升高,故D正确。
    故选:D。
    14.【解答】解:A、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书页之间接触面比较粗糙,且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产生很大的摩擦力,这是拉不开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
    B、叠放的书页越多,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故B正确;
    C、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两本书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
    D、两本书受到的手的两个拉力,这两个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D。
    15.【解答】解:A.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运动停止,惯性不会消失,故A错误;
    B.自行车匀速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故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B错误;
    C.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增大了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的自行车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行车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6.【解答】解:牛顿第一定律实在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经大量经验事实,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托里拆利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关于大气压强的;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故选:A。
    17.【解答】解:由图可知,当m甲=12g时,V甲=2cm3,当m乙=3g时,V乙=4cm3,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甲===6g/cm3,ρ乙===0.75g/cm3,==,
    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由V=L3可得,两正方体的边长之比:====,
    A、B两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2=()2=,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选:B。
    18.【解答】解:(1)由图可知:a、b、c三点处的深度大小关系是:ha>hb>hc;
    已知三种液体中a、b、c三点处的压强相同,由p=ρgh得:ρ甲<ρ乙<ρ丙,故A错误;
    三杯液体到杯底的深度相同,由p=ρgh可知:p甲<p乙<p丙,
    三个容器底的面积相同,根据p=知,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F甲<F乙<F丙,故B错误;
    (2)由图知液体的体积相同,ρ甲<ρ乙<ρ丙,根据ρ=知m甲<m乙<m丙,
    由G=mg知G甲<G乙<G丙,容器的重力都相同,所以三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F乙<F丙,相等,根据p=知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p丙,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9.【解答】解:“蜘蛛人”在竖直墙面上斜向右上方沿直线匀速爬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蜘蛛人”受到竖直向下重力G,还受到墙面对他的摩擦力f,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即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相等,在同一直线上,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解答】解:
    AB.由F﹣t图像可知,0~6s内,物体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推力等于静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
    C.由v﹣t图像可知,6~8s内木块做匀加速运动,8s后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和F﹣t图像可得:f=F=10N;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无关;在6~8s内,木块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仍然为10N,故C错误;
    D.由F﹣t图像可知,0~6s内木块受到的最大推力为12N,由v﹣t图像可知,0~6s内,木块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当F=11N时,木块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3分)
    21.【解答】解:(1)物体匀速运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以f=F=10N
    (2)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FN=G=40N
    ∵f=μFN
    ∴μ===0.25。
    答:(1)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为10N;
    (2)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5。
    22.【解答】解:(1)因为苹果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成熟的苹果离树后会落到地上,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已知合力F=12N,一个分力F1=15N,因为F1大于合力,则二力一定是同一直线上、相反方向的两个力:
    若合力方向与F1方向相同,则与F2方向相同,另一个分力F2=F1﹣F=15N﹣12N=3N;
    若合力方向与F1方向相反,则与F2方向相同,另一个分力F2=F+F1=12N+15N=27N。
    故答案为:重;地球;3;27。
    23.【解答】解:
    (1)为了用注射器抽吸密封在药瓶中的药液,医生先向药液中注入一些空气,使药液上方的气体压强增大;
    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时,用手向后拉动活塞,使针管内的压强变小,而药瓶瓶口是橡胶塞的(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则药液是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通过针头进入针管里;
    (2)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以便容易刺入人体。
    故答案为:瓶内气压;压强。
    24.【解答】解: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10N;
    物块边长为10cm,则面积S=10cm×10cm=100cm2=0.01m2;
    物块对桌面的压强p===1000Pa;
    把正方体物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减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半,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仍为1000Pa;
    故答案为:10;1000;1000;
    25.【解答】解:深度为50m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50m=5×105Pa;
    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故答案为:5×105;连通器。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26.【解答】解:物体随着倾斜的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传送带向上的支持力和平行于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过物体重心,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各个力,如图所示:

    27.【解答】解:小球摆到A点时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从小球的重心起分别沿重力和拉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如图所示:

    28.【解答】解:小球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受重力和浮力,二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两力的大小相等。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宄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29.【解答】解:(1)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机械能相同,速度相同;
    (2)因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因此,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将小车从不同的高度处释放,比较小车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即可。
    故答案为:(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3)不同高度;同一粗糙。
    30.【解答】解:(3)实验中,沙桶和滑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依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沙桶总重相等。
    (4)根据表中的数据,本次实验中,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f与压力关系: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得:不加砝码时,μ======0.5,
    故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压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3)二力平衡;(4)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压力成正比。
    31.【解答】解:
    (1)力可以改变海绵的形状,通过海绵凹陷程度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2)图甲、乙,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结论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同时改变了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存在两个变量。
    故答案为:(1)海绵凹陷的程度;(2)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错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32.【解答】解:由图可知,在液体重力不同、底面积不同时,橡皮膜的凹陷程度是相同的,故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与液体重力、容器底面积无关;
    由(a)(b)(c)可知,随着深度的增加,橡皮膜的形变程度越大,即压强越大,可得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无关;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控制变量法。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33.【解答】解:(1)汽车重力G=mg=1500kg×10N/kg=1.5×104N;
    (2)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
    f=0.05G=0.05×1.5×104N=750N;
    (3)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F=G=1.5×104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4×0.03m2=0.12m
    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1.25×105Pa。
    答:(1)汽车重力1.5×104N;
    (2)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750N;
    (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1.25×105Pa。
    34.【解答】解:(1)水对桶底的压强:
    p1=ρ水gh=1×103kg/m3×10N/kg×0.3m=3000Pa;
    (2)水桶的底面积为S=700cm2=7×10﹣2m2,
    水桶对桌面的压力为:
    F2=G总=(m水+m桶)g=(27kg+1kg)10N/kg=280N,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
    p2 ===4000Pa;
    (3)水桶对地面的压力:F3=p3S=1800Pa×7×10﹣2m2=126N,
    水桶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因为对面水水桶的支持力和水桶对地面的压力使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支持力为126N,
    拉力F的大小为:F=G总﹣F3=280N﹣126N=154N。
    答:(1)水对桶底的压强为3000Pa;
    (2)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
    (3)F的大小为154N。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1/16 18:14:46;用户:黄绍豪;邮箱:15778348456;学号:22306196

    相关试卷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中学教联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华容中学教联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19页。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中学教联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中学教联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