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

    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第1页
    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第2页
    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第3页
    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第4页
    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第5页
    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第6页
    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第7页
    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其创新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透析高考考情,知己知彼百战胜,突破核心考点,解题能力步步高,答案3×10,答案5160,答案1R1,答案3大于,答案140,答案4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电学基本器材的使用和读数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电阻丝的直径,示数如图a所示,该电阻丝的直径为 mm。
    解析:(1)该电阻丝的直径为d=1 mm+41.6×0.01 mm=1.416 mm。
    答案:(1)1.416
    (2)对多用电表进行机械调零。(3)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至     (选填“×1”“×10”“×100”或“×1k”)倍率的电阻挡。 
    解析:(3)使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尽可能使指针偏转至刻度盘中央附近,由于该电阻丝的阻值在100~200 Ω,而表盘中央刻度在 15~20左右,所以应选择“×10”倍率的电阻挡。
    解析:(5)15~20之间的分度值为1,所以该电阻丝的电阻值为R=16×10 Ω=160 Ω。
    (4)将黑、红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挡零刻度线。(5)将黑、红表笔并接在待测电阻丝两端,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电阻丝的电阻值为    Ω。 
    (6)测量完成之后,将表笔从插孔拔出,并将选择开关旋到“OFF”位置。(7)实验测得的该电阻丝电阻率为    Ω·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7)3.15×10-4
    (1)因电表内阻未知,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判定电流表该内接还是外接。正确连线后,合上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合适位置。单刀双掷开关K掷到1,电压表的读数U1=1.65 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I1=     A;将K掷到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2=1.75 V,I1=0.33 A。由此可知应采用电流表    (选填“内”或“外”)接法。 
    答案:(1)0.34 外
    解析:(2)①电路图如图所示。
    答案:(2)①图见解析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李进一步尝试用其他方法进行实验:①器材间连线如图3所示,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②5 有 电阻箱的最小分度与待测电阻阻值比较接近(或其他合理解释)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李进一步尝试用其他方法进行实验:②先将单刀双掷开关掷到左边,记录电流表读数,再将单刀双掷开关掷到右边,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读数与前一次尽量相同,电阻箱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待测电阻Rx=     Ω。此方法     (选填“有”或“无”)明显的实验误差,其理由是  。
    1.电压表、电流表、多用电表的读数技巧
    2.多用电表的使用问题在弄清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会选择测量项目及量程、挡位,能区分机械调零和欧姆调零,掌握测量电阻的步骤。3.电表的“三用”如果知道电表的内阻,电流表、电压表就既可以测电流,也可以测电压,还可以作为定值电阻来用,即“一表三用”。
    1.(2022·福建福州三模)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中器材自制一个具有“×1”和“×10”两种倍率的欧姆表,电路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室可用器材有:A.干电池(电动势E=1.5 V,内阻r=0.5 Ω)B.毫安表(满偏电流Ig=1 mA,内阻rg=180 Ω)C.滑动变阻器R0(最大阻值为200 Ω)D.定值电阻R1(阻值为2 Ω)E.定值电阻R2(阻值为18 Ω)F.单刀双掷开关一个,红、黑表笔各1支,导线若干。(1)根据上述器材和要求,电路中电阻Rx应选定值电阻     (选填“R1”或“R2”)。 
    1.(2022·福建福州三模)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中器材自制一个具有“×1”和“×10”两种倍率的欧姆表,电路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室可用器材有:A.干电池(电动势E=1.5 V,内阻r=0.5 Ω)B.毫安表(满偏电流Ig=1 mA,内阻rg=180 Ω)C.滑动变阻器R0(最大阻值为200 Ω)D.定值电阻R1(阻值为2 Ω)E.定值电阻R2(阻值为18 Ω)F.单刀双掷开关一个,红、黑表笔各1支,导线若干。(2)用“×10”倍率测量电阻时,选挡开关S应合向   (选填“a”或“b”)。测量电阻时,毫安表的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处时被测电阻值为   Ω。 
    答案:(2)b 150
    1.(2022·福建福州三模)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中器材自制一个具有“×1”和“×10”两种倍率的欧姆表,电路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室可用器材有:A.干电池(电动势E=1.5 V,内阻r=0.5 Ω)B.毫安表(满偏电流Ig=1 mA,内阻rg=180 Ω)C.滑动变阻器R0(最大阻值为200 Ω)D.定值电阻R1(阻值为2 Ω)E.定值电阻R2(阻值为18 Ω)F.单刀双掷开关一个,红、黑表笔各1支,导线若干。(3)该欧姆表用久后,电池老化造成电动势减小、内阻增大,但仍能进行欧姆调零,则用其测得的电阻值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2.(2022·浙江绍兴模拟)实验室有一额定电压为220 V的白炽灯,某同学欲了解其低压伏安特性,为此设计了系列实验,请依次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用多用电表粗测白炽灯的电阻,正确操作后得到图甲,则该情况下白炽灯的电阻为     Ω。
    解析:(1)由题图可知,选择挡位为“×1”,则其读数为40×1 Ω=40 Ω。
    2.(2022·浙江绍兴模拟)实验室有一额定电压为220 V的白炽灯,某同学欲了解其低压伏安特性,为此设计了系列实验,请依次回答下列问题。(2)该同学随后用学生电源供电(电源选择15 V稳压),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和其他器材,连接电路如图乙,打算直接闭合开关开始测量。请你指出连接图中存在的问题(至少列举两条)。①  ;②  。
    答案:(2)①电流表量程选错 ②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错误
    2.(2022·浙江绍兴模拟)实验室有一额定电压为220 V的白炽灯,某同学欲了解其低压伏安特性,为此设计了系列实验,请依次回答下列问题。(3)该同学改掉所有问题后,正确测量过程中得到的一组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丙,则两表的读数分别为     A、     V。 
    解析:(3)电流表选择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其读数为0.20 A;电压表选择量程为0~15 V,分度值为0.5 V,其读数为4.0 V。
    答案:(3)0.20 4.0
    2.(2022·浙江绍兴模拟)实验室有一额定电压为220 V的白炽灯,某同学欲了解其低压伏安特性,为此设计了系列实验,请依次回答下列问题。(4)该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U-I图像,下列图像中最可能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A”“B”或“C”)。 
    解析:(4)电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实验过程中电压增大,其阻值增大,则U-I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随着电压增大而增大,故A可能,B、C不可能。
    考点二 以测电阻为核心的电学实验
    (1)装置安装和电路连接如图a所示,导电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作为拉伸端,两端分别用带有金属夹A、B的导线接入如图b所示的电路中。(2)导电绳拉伸后的长度L及其电阻Rx的测量①将导电绳拉伸后,用刻度尺测量并记录A、B间的距离,即为导电绳拉伸后的长度L。②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调节R,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合适位置。记录两表的示数U和I1。③闭合S2,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或“变小”)。调节R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2,则此时导电绳的电阻Rx=   (用I1、I2和U表示)。 ④断开S1,增大导电绳拉伸量,测量并记录A、B间的距离,重复步骤②和③。
    (3)该电压表内阻对导电绳电阻的测量值   (选填“有”或“无”)影响。
    (4)图c是根据部分实验数据描绘的Rx-L图线。将该导电绳两端固定在某种机械臂上,当机械臂弯曲后,测得导电绳的电阻Rx为1.33 kΩ,则由图线可读出导电绳拉伸后的长度为     cm,即为机械臂弯曲后的长度。 
    解析:(4)由Rx-L图线可知,导电绳电阻Rx=1.33 kΩ对应的导电绳拉伸后的长度 L=51.80 cm。
    答案:(4)51.80
    (1)该小组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形电阻的直径D,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   mm。再用游标卡尺测得其长度L。 
    解析:(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形电阻的直径D,其读数为3.5 mm+0.01 mm×20.0=3.700 mm。
    答案:(1)3.700
    (2)该小组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测量该圆柱形电阻Rx的阻值。图中电流表量程为0.6 A、内阻为1.0 Ω,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0.0 Ω,电阻箱R的最大阻值为999.9 Ω。首先将S2置于位置1,闭合S1,多次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记下电流表的对应读数I,实验数据见下表。
    (4)持续使用后,电源电动势降低、内阻变大。若该小组再次将此圆柱形电阻连入此装置,测得电路的电流,仍根据原来描绘的图丙的图像得到该电阻的测量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4)根据表达式E=I′(r+R0+RA+Rx),因电源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则当电流表有相同读数时,得到的Rx的值偏小,即Rx测量值偏小。
    (1)要求通过Rx的电流可在0~5 mA范围内连续可调,将图a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画出实验电路的原理图。
    解析:(1)该实验探究待测电阻Rx在0~5 mA范围内的伏安特性,因此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连接,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故可看成理想电压表,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题目中给的电流表量程太小,故应与电流表并联一定值电阻扩大其量程。
    (2)实验时,图a中的R应选最大阻值为    (选填“10 Ω”或“1.5 kΩ”)的滑动变阻器,R0应选阻值为   (选填“75 Ω”或“150 Ω”)的定值电阻。
    解析:(2)滑动变阻器R选最大阻值为10 Ω的,方便调节;又因电流表的量程为1 mA,内阻为300 Ω,通过测量电阻的最大电流为5 mA,因此电流表量程应扩大为原来的5倍,因此分流电阻阻值应为该电流表内阻的四分之一,故电流表并联电阻的阻值为R0=75 Ω。
    答案:(2)10 Ω 75 Ω
    (3)测量多组数据可得Rx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则此时Rx两端的电压为      V,流过Rx的电流为    mA,此组数据得到的Rx的阻值为     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3)2.30 4.20 548
    1.电阻测量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不同而灵活选用“伏安法”(又分为内接法和外接法)“安安法”“伏伏法”“伏安加R法”等测量电路。从供电方式上又可分为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1)有电压表、电流表且量程恰当时选择“伏安法”。(2)电压表不能用或没有电压表等情形下,若精确知道电流表内阻,可以将电流表当作电压表使用,即选择“安安法”。(3)电流表不能用或没有电流表等情况下,若精确知道电压表内阻,可以将电压表当作电流表使用,即选择“伏伏法”。(4)在运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压表或电流表的量程太小或太大,为了满足安全精确的原则,选择“伏安加R法”,此法又叫“加保护电阻法”。
    2.在复习时要掌握测定电阻的常用方法。
    3.(2022·福建南平三模)如图甲为某学习小组测定定值电阻Rx的阻值和某种金属丝电阻率ρ所设计的实验电路,电源为输出电压恒为3 V的学生电源,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待测金属丝粗细均匀。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0.500 mm。(2)调节接线夹夹在金属丝上的位置,测出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L。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读数I=     A。 
    解析:(2)电流表选择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则读数为0.40 A。
    3.(2022·福建南平三模)如图甲为某学习小组测定定值电阻Rx的阻值和某种金属丝电阻率ρ所设计的实验电路,电源为输出电压恒为3 V的学生电源,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待测金属丝粗细均匀。主要实验步骤如下:(3)改变接线夹位置,重复步骤(2),测出多组L与I的值。(4)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线,可得Rx=      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金属丝的电阻率ρ=     Ω·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4)6.0 2.36×10-6
    3.(2022·福建南平三模)如图甲为某学习小组测定定值电阻Rx的阻值和某种金属丝电阻率ρ所设计的实验电路,电源为输出电压恒为3 V的学生电源,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待测金属丝粗细均匀。主要实验步骤如下:(5)若考虑电流表的内阻影响,电阻率的测量值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4.(2022·浙江绍兴模拟)(1)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实验中,下列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
    解析:(1)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实验中,为了使小灯泡两端电压能够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于小灯泡电阻远小于电压表电阻,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故选C。
    解析:(2)由(1)可知,电流表采用0~0.6 A量程,则表盘分度值为0.02 A,需要估读到0.01 A,则读数为0.23 A。
    (2)接通电源,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为1.59 V 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     A。
    解析:(3)I-U图像上点与原点连线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由题图乙可知1.0~1.3 V范围内曲线比0~0.3 V范围内曲线平缓,所以在电压变化量相同的情况下,0~0.3 V范围内点与原点连线斜率的变化比1.0~1.3 V范围内点与原点连线斜率的变化小,即ΔR1”“Rm,所以Im大于In。
    解析:(2)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n接通,此时电路中总电阻较大,中值电阻较大,能接入的待测电阻的阻值也较大,故应该为欧姆表的“×10”挡位。
    (2)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n接通,此时欧姆表的挡位为     (选填“×1”或“×10”)。
    解析:(3)若从“×1”挡位换成“×10”挡位,即开关S从m拨向n,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为了使电流计满偏,则需增大通过电流计的电流,故调零电阻R0的滑片应该向上调节。
    1.电流表(表头)改装成电压表、电流表和欧姆表
    8.(2022·山东日照模拟)在测定电容器电容的实验中,将电容器、电压传感器、阻值为3 kΩ的电阻R、电源、单刀双掷开关S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进行连接。先使开关S与1相连,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充电完毕后把开关S掷向2,电容器放电,直至放电完毕,实验得到的与电压传感器相连接的计算机所记录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图丙为由计算机对图乙进行数据处理后记录了“峰值”及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图像。(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观察图乙可知,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大小都随时间    (选填“增大”或“减小”)。 
    解析:(1)根据题图甲的电路,观察题图乙可知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方向相反,大小都随时间减小。
    答案:(1)相反 减小
    8.(2022·山东日照模拟)在测定电容器电容的实验中,将电容器、电压传感器、阻值为3 kΩ的电阻R、电源、单刀双掷开关S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进行连接。先使开关S与1相连,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充电完毕后把开关S掷向2,电容器放电,直至放电完毕,实验得到的与电压传感器相连接的计算机所记录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图丙为由计算机对图乙进行数据处理后记录了“峰值”及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图像。(2)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F(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2)1.0×10-2
    8.(2022·山东日照模拟)在测定电容器电容的实验中,将电容器、电压传感器、阻值为3 kΩ的电阻R、电源、单刀双掷开关S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进行连接。先使开关S与1相连,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充电完毕后把开关S掷向2,电容器放电,直至放电完毕,实验得到的与电压传感器相连接的计算机所记录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图丙为由计算机对图乙进行数据处理后记录了“峰值”及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图像。(3)某同学认为:仍利用上述装置,将电压传感器从电阻两端改接在电容器的两端,也可以测出电容器的电容值,请你分析并说明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
    9.(2022·江西鹰潭二模)为了测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待测线圈L(阻值约为5 Ω);电流表 A1(量程0~3.0 A,内阻r1约为0.2 Ω);电流表 A2(量程0~0.6 A,内阻r2=1.0 Ω);滑动变阻器R1(0~10 Ω);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约为2 kΩ);电阻箱R2(0~99.9 Ω);电源E(电动势E约为3 V,内阻很小);单刀单掷开关S1、S2;导线若干。(1)某实验小组按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断开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移至最    (选填“左”或“右”)端。 
    解析:(1)①接通电路之前,为了保证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应最大,所以滑片移动到最右端。
    9.(2022·江西鹰潭二模)为了测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待测线圈L(阻值约为5 Ω);电流表 A1(量程0~3.0 A,内阻r1约为0.2 Ω);电流表 A2(量程0~0.6 A,内阻r2=1.0 Ω);滑动变阻器R1(0~10 Ω);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约为2 kΩ);电阻箱R2(0~99.9 Ω);电源E(电动势E约为3 V,内阻很小);单刀单掷开关S1、S2;导线若干。(1)某实验小组按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②闭合开关S1、S2,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至适当位置,记下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电压表V的示数为U,线圈L的直流电阻的测量值的计算式为RL=    。
    9.(2022·江西鹰潭二模)为了测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待测线圈L(阻值约为5 Ω);电流表 A1(量程0~3.0 A,内阻r1约为0.2 Ω);电流表 A2(量程0~0.6 A,内阻r2=1.0 Ω);滑动变阻器R1(0~10 Ω);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约为2 kΩ);电阻箱R2(0~99.9 Ω);电源E(电动势E约为3 V,内阻很小);单刀单掷开关S1、S2;导线若干。(1)某实验小组按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③测量完后,应先断开开关   ,再断开开关    (以上两空选填“S1”或“S2”),其理由是   。
    答案:③S2 S1 若先断开S1,则由于断电自感现象,有可能烧坏电表
    解析:③如果先断开S1再断开S2,则电感线圈、电流表A2、电压表V组成一个回路,线圈有断电自感现象,形成较大的自感电动势,有可能烧坏电表,所以应先断开S2再断开S1。
    9.(2022·江西鹰潭二模)为了测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待测线圈L(阻值约为5 Ω);电流表 A1(量程0~3.0 A,内阻r1约为0.2 Ω);电流表 A2(量程0~0.6 A,内阻r2=1.0 Ω);滑动变阻器R1(0~10 Ω);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约为2 kΩ);电阻箱R2(0~99.9 Ω);电源E(电动势E约为3 V,内阻很小);单刀单掷开关S1、S2;导线若干。(2)若只提供一个开关S1,为避免自感现象对电表的影响,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可以利用两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达到测量的目的。图b方框中已画了部分电路,请根据你的设计,在方框中完成电路图。
    (1)先用多用电表预判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选择适当倍率的欧姆挡,将两表笔    ,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右边“0 Ω”处。测量时观察到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由此可判断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解析:(1)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前应先欧姆调零,即将两表笔短接。温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电表的指针向右偏转的角度越大,则电阻阻值越小,故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答案:(1)短接 减小
    (2)再按图连接好电路进行测量。①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滑到    端(选填“a”或“b”)。将温控室的温度设置为T,电阻箱R0调为某一阻值R0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T和R01。断开开关S。再将电压表与热敏电阻C端间的导线改接到D端,闭合开关S。反复调节R0和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上述记录的示数相同。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2。断开开关S。
    解析:(2)①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b端。
    (2)再按图连接好电路进行测量。②实验中记录的阻值R01    R0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热敏电阻阻值RT=    。 (3)改变温控室的温度,测量不同温度时的热敏电阻阻值,可以得到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解析:②将电压表与热敏电阻C端间的导线改接到D,调节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改接前一致,则R01=R02+RT,所以R01>R02,RT=R01-R02。
    答案:②大于 R01-R02
    (3)已知R0=12.0 Ω,实验测得I0=0.182 A,得到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作出Y-n图像,如图b所示,可得R=     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同时可得E=     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3)2.0 4.0
    (4)本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对表中Y的测量值     (选填“有”或“无”)影响。 
    实验原理的创新方法1.转换法:将无法(或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可以(或易于)测量的物理量进行测量,然后再求待测物理量,这种方法叫转换测量法(简称转换法),如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虽然无法直接测量电阻率,但通过测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并将金属丝接入电路测出其电阻,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率。2.替代法:用一个标准的已知量替代待测量,通过调整标准量,使整个测量系统恢复到替代前的状态,则待测量等于标准量。3.控制变量法: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时,要使其中一个或几个物理量不变,分别研究这个物理量与其他各物理量的关系,然后再归纳总结。如“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实验。
    10.(2022·福建龙岩三模)为了节能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R随光的照度I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1)某光敏电阻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R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图甲的坐标系中描绘出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可以判断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照度I     (选填“是”或“不是”)反比关系。 
    解析:(1)如图所示,若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照度I成反比关系,则有RI为定值,由图像中点的数据可得5.8×0.2

    相关课件

    2023届二轮复习通用版 专题6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创新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二轮复习通用版 专题6 第2讲 电学实验及创新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六物理实验,真题速练·明考情,核心知识·固双基,命题热点·巧突破,课时作业·分层练,答案见解析图,核心知识•固双基,“科学探究”展示,命题热点•巧突破,×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第2讲电学实验及其创新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第2讲电学实验及其创新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透析高考考情,知己知彼百战胜,突破核心考点,解题能力步步高,答案3×10,答案5160,答案1R1,答案3大于,答案140,答案4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第1讲力学实验及其创新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第1讲力学实验及其创新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透析高考考情,知己知彼百战胜,突破核心考点,解题能力步步高,答案2547,答案379,答案3B,答案5增大,模型构建,答案126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