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苏地区镇江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集锦—解答题50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江苏地区镇江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集锦—解答题50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比较和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小芳家藏书的数量如下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真题汇编2022 ▊▊
江苏省镇江市地区真题精选汇编—解答题50题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
1.(2022镇江期末)有500箱苹果,卡车每次运75箱,6次能运完吗?请你写出估算过程。
2.(2022镇江期末)比较和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说明理由,可以画一画,也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写一写。)
______
3.(2022镇江期末)给一面边长90厘米的正方形镜子做铝合金边框,需要多长的铝合金条?
4.(2022镇江期末)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买了4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16支。
问题①______
问题②______
5.(2022镇江期末)张老师用一张大宣纸练毛笔字,第一次用去这张纸的,第二次用去这张纸的,两次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6.(2022镇江期末)同学们去露营,每顶帐篷最多住6人,一共有6名教师和65名同学,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
7.(2022镇江期末)小芳家藏书的数量如下表:
种类
文艺书
科普书
工具书
数量(本)
21
3
(1)科普书的本数是工具书的几倍?
(2)文艺书的本书是科普书的2倍,文艺书有多少本?
8.(2022镇江期末)用2个长4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9.(2022镇江期末)超市购进一批黄豆,每天卖出102千克,一星期后还剩286千克,超市一共购进黄豆多少千克?
10.(2022镇江期末)一头大象的重量是一头牛的7倍,这头大象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11.(2022镇江期末)公园里有松树120棵,柳树的棵树是松树的3倍,你能提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吗?
问题________________
12.(2022镇江期末)妈妈和小红一共46岁,妈妈的年龄比小红的4倍多1岁。妈妈和小红分别多少岁?
13.(2022镇江期末)西瓜每箱48元,张大叔带了240元,买6箱西瓜够不够?请你写出估算过程。
14.(2022镇江期末)用同样长的小棒按如下方式摆三角形。那么,摆5个三角形需要( )根小棒。(把你的思考过程写在空白的地方,可以画一画,数一数。)
15.(2022镇江期末)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45米。小华沿操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
16.(2022镇江期末)一块布的做上衣,做裤子。做裤子比做上衣少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17.(2022镇江期末)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停车场有15辆卡车,大客车的辆数是卡车的3倍,小汽车开走8辆就和大客车同样多。
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
问题②________________
18.(2022镇江期末)青青阅读《安徒生童话》,第一天读了16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3页,第六天读了多少页?(算一算,填一填)
第一天
16页
19.(2022镇江期末)西瓜每箱48元,张大叔带了300元,买6箱西瓜够不够?请你写出估算过程。
20.(2022镇江期末)用一根线正好能围成一个边长9厘米的正方形,这根线长多少厘米?
21.(2022镇江期末)一块月饼平均切成8份,冬冬吃了其中的3份,丽丽吃了其中的2份,两人一共吃了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22.(2021镇江期末)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美术组有25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书法组的人数比合唱组少14人。
问题①____________
问题②____________
23.(2021镇江期末)(1)( )袋这样的奶糖重1千克。
(2)每袋售价4元,买1千克这样的奶糖应付多少元?
24.(2021镇江期末)张大伯用一块地的种番茄,剩下的一半种黄瓜,其余的种辣椒。黄瓜和辣椒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先在下图中画一画,再回答)
25.(2021镇江期末)王老师周末带小红、小丽和小华去采茶,原计划采茶2千克,实际平均每人采茶495克。她们能完成任务吗?
26.(2021镇江期末)小强从家出发,经过书店到学校,一共用了9分钟。
(1)小强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小强以同样的速度从家直接到学校,正好走了7分钟,小强从家直接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27.(2021镇江期末)一个披萨平均分成12份,爸爸吃了6份,妈妈吃了5份,剩下的都给丽丽吃,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这个披萨的几分之几?丽丽吃了这个披萨的几分之几?
28.(2021镇江期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海军、陆军、空军都派出了军医去支援武汉疫区。海军派出了100人,陆军派出的人数比海军多30人,空军派出的人数比陆军的2倍少40人。空军派出了多少人?
29.(2021镇江期末)装裱一幅长80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画,用一根3米长的木条做它的边框,够不够?
30.(2021镇江期末)为了保护环境,小丽家进行了垃圾分类处理,小丽发现她们家的垃圾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其中厨余垃圾大约占了垃圾总量的,可回收垃圾大约占了厨余垃圾的一半。其他垃圾占了垃圾总量的几分之几?
31.(2021镇江期末)如图,三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图中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2.(2021镇江期末)美术馆星期六上午接待了4批客人,平均每批160人;下午又接待了703人。这一天美术馆一共接待多少客人?
33.(2021镇江期末)三年级学生参加学校兴趣小组。参加航模组的有17人,参加合唱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2倍,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比合唱组的3倍少19人。
(1)参加合唱组的有多少人?
(2)参加书法组的有多少人?
34.(2021镇江期末)有一张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
(1)这张长方形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沿着长方形的边剪下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如图)。请算出剩下图形的面积。
35.(2021镇江期末)一块长方形地,种番茄,种黄瓜,其余的种青菜。
(1)在下面的长方形中涂色表示这三种蔬菜。
(2)种番茄和黄瓜的地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3)种青菜比种黄瓜少的地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36.(2021镇江期末)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分给6个年级后还剩48本,如果每个年级分到105本,这批图书一共有多少本?
37.(2021镇江期末)一款书包,原来4个需要320元。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15元,现在每个多少元?
38.(2021镇江期末)给一块长16米,宽12米的长方形菜地围上篱笆。如果菜地一面靠墙,至少需要多少米长的篱笆?(先画图,再计算)
39.(2021镇江期末)王大伯家有一块菜地,他把其中的种白菜,种萝卜。白菜和萝卜一共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白菜比萝卜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40.(2021镇江期末)从图中的长方形纸上剪最大的正方形,最多能剪多少个?剪完这些正方形后,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1.(2020镇江期末)宁宁家养鸡和鸭一共74只,卖掉30只鸡后,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宁宁家原来养鸡和鸭各多少只?
42.(2020镇江期末)水果店运来350箱苹果,如果平均每天卖出48箱,这些苹果一个星期(7天)能卖完吗?
43.(2020镇江期末)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提示:先画图,再列式计算)
44.(2020镇江期末)一根彩带,第一次用掉它的,第二次用掉第一次的一半,两次一共用掉它的。(先在图中涂一涂,再填出答案)
45.(2020镇江期末)君君的体重30千克,爸爸的体重是他的3倍,爸爸的体重比君君多多少千克?(先画出表示爸爸体重的线段,再解答。)
君君体重:
爸爸体重:
46.(2020镇江期末)李老师买下面的茶具一共用去50元。1只杯子的价钱是多少元?
47.(2020镇江期末)东东一家去生态园游玩,在全部支出中,交通费是320元,比门票费多60元,食宿费是门票的3倍。食宿费是多少元?
48.(2020镇江期末)王大伯家养鸡和鸭共68只,卖掉18只鸡后,鸡和鸭的只数一样多。王大伯家原来养鸡多少只?养鸭多少只?
49.(2020镇江期末)小明家距离学校有300米,一天早晨,去上学的路上,走到全程三分之一处时,发现数学作业忘带了,于是回去拿,之后再到学校,这天早上,小明去上学路上共走了多少米?
50.(2020镇江期末)奶奶要用篱笆围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长5米,宽3米,篱笆可能长多少米?
参考答案:
1.不能
【分析】先把卡车每次运75箱看成80箱,用80乘6估算出6次运的总箱数,最后与500比较即可。
【详解】75×6
≈80×6
=480(箱)
因为把75看大了,那么75×6<500。
答:6次不能运完。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见详解
【分析】据分数的意义,可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详解】如下图可知:
>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
3.360厘米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用90乘4即可解答。
【详解】90×4=360(厘米)
答:需要360厘米的铝合金条。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周长,学生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4.见详解
【分析】问题①:共有多少支钢笔?用10×4即可解答。
问题②:共有几支圆珠笔?用钢笔的支数加16即可解答。
【详解】问题①:共有多少支钢笔?
10×4=40(支)
答:共有40支钢笔。
问题②:共有几支圆珠笔?
40+16=56(支)
答:共有56支圆珠笔。
【点睛】每盒钢笔的支数×盒数=总支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分析】用第一次用去这张纸的分数加上第二次用去这张纸的分数即可解答。
【详解】+=
答:两次一共用去这张纸的。
【点睛】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6.12顶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出总人数,总人数÷每顶帐篷住的人数就是帐篷数,算出的帐篷数+1就是所求。
【详解】6+65=71(人)
71÷6=11(顶)……5(人)
11+1=12(顶)
答:至少要搭12顶帐篷。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应用,利用“进一法”是解题的关键。
7.(1)7倍;(2)42本
【分析】(1)用科普书的本数除以工具书的本数解答。
(2)用科普书的本数乘2,求出文艺书的本数。
【详解】(1)21÷3=7
答:科普书的本数是工具书的3倍。
(2)21×2=42(本)
答:文艺书有42本。
【点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8.20分米
【分析】把两个长方形的宽重合,即可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长即为4分米的2倍,宽不变,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来求周长。
【详解】4×2=8(分米)
(8+2)×2
=10×2
=20(分米)
答:大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
【点睛】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
9.1000千克
【分析】一星期共7天。用每天卖出黄豆重量乘7,求出卖出黄豆重量。再加上剩下黄豆重量,求出黄豆总重量。
【详解】102×7+286
=714+286
=1000(千克)
答:超市一共购进黄豆1000千克。
【点睛】本题关键是运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卖出黄豆重量。
10.4235千克
【分析】用一头牛的重量乘7,求出这头大象的重量。
【详解】605×7=4235(千克)
答:这头大象的重量是4235千克。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1.柳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480棵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用松树的棵数乘3,求出柳树的棵数。要提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可以再用柳树的棵数加上松树的棵数,求出松树和柳树的总棵数。
【详解】问题:柳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
120×3+120
=360+120
=480(棵)
答:柳树和松树一共有480棵。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求出柳树的棵数,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2.妈妈37岁,小红9岁
【分析】根据题干,设小红今年x岁,则妈妈就是4x+1岁,再利用等量关系:小红与妈妈的年龄和是46岁,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详解】设小红今年x岁,则妈妈就是4x+1岁,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x+4x+1=46
5x=45
x=9,
9×4+1=37(岁)
答:妈妈今年37岁,小红9岁。
【点睛】此题属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这类题用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关键是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一个未知数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来表示,进而列并解方程即可。
13.不够
【分析】把一箱的价格看成40,40乘6等于240,则48乘6一定大于240,据此来判断。
【详解】40×6=240(元)
48>40
答:不够。
【点睛】此题估算要将单价看成最接近它的较小的整十数来估。
14.11
【分析】当三角形的个数为1、2、3时,小棒的根数为3、5、7,由此可以看出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小棒的根数增添加2,由此解答。
【详解】
如图: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的关系为:三角形的个数×2+1=小棒的根数;
摆5个三角形需要2×5+1
=10+1
=11(根)
【点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那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利用规律解答。
15.200米
【分析】此题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求出周长即可。
【详解】(55+45)×2
=100×2
=200(米)
答:小华沿操场跑了一圈,跑了200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掌握与运用,以及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做裤子比做上衣少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用上衣的分率减去裤子的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
答:做裤子比做上衣少用这块布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解题时看清题意,正确计算即可。
17.问题①:大客车有多少辆?45辆;
问题②:小汽车有多少辆?53辆
【分析】根据题文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大客车有多少辆?(2)小汽车有多少辆?再根据已知的数量关系求解。
【详解】(1)大客车有多少辆?
15×3=45(辆)
答:大客车有45辆。
(2)小汽车有多少辆?
45+8=53(辆)
答:小汽车有53辆。(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是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解答,关键是明白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18.31页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天读了16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3页,据此依次加上3页完成表格即可。
【详解】16+3=19(页)
19+3=22(页)
22+3=25(页)
25+3=28(页)
28+3=31(页)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16页
19页
22页
25页
28页
31页
答:第六天读了31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已知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看清题意细心计算即可。
19.够
【分析】西瓜每箱48元,买6箱西瓜,即6个48元,用48×6,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将48看做50进行计算。
【详解】48×6≈50×6=300(元)
300=300
答:买6箱西瓜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实际应用,要注意估算方法的运用。
20.36厘米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代入解答即可。
【详解】9×4=36(厘米)
答:这根线长36厘米。
【点睛】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1.
【分析】一块月饼平均分成8份,即将这块月饼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8份,冬冬吃了其中的3份,即,丽丽吃了其中的2份,即,将两部分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答:两人一共吃了这块月饼的。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要注意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22.问题①:合唱组有多少人?50人
问题②:书法组有多少人?36人
【分析】(1)根据题意,可求出合唱组有多少人?用25×4即可解答;
(2)根据题意,可求出书法组有多少人?用合唱组的人数-14即可解答。
【详解】问题①:合唱组有多少人?
25×2=50(人)
答:合唱组有50人。
问题②:书法组有多少人?
50-14=36(人)
答:书法组有36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已知的信息,提出合理的问题进行解答。
23.(1)10
(2)40元
【分析】(1)先把1千克化成1000克,用1000克除以100克求出1000克里面有多少个100克,就是有多少袋;
(2)用1袋的单价乘上袋数,就是需要的钱数。
【详解】(1)1千克=1000克
1000÷100=10(袋)
(2)4×10=40(元)
答:买1千克这样的奶糖应付40元。
【点睛】先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求出1千克是多少袋,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解。
24.
;
【分析】根据题意,一块地的种番茄,即表示将这块地平均分为4份,番茄占其中的一份,剩下的一半种黄瓜,即将剩下的平均分为2份,黄瓜占其中的一份,其余的种辣椒即可,据此涂色,再分别用分数表示出黄瓜和辣椒的份数即可。
【详解】如图:红色部分表示番茄,黄色部分表示黄瓜,绿色部分表示辣椒;
答:黄瓜占这块地的,辣椒占这块地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意义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别画出各个部分所占的面积。
25.不能
【分析】王老师带小红、小丽和小华去采茶,一共有4人,用人数×平均每人的采茶量就可以求出4人的实际总采茶量,再跟计划采茶量比较;如果大于或等于计划量,就能完成任务;如果比计划少,就不能完成任务;1千克=1000克;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4人的实际采茶量为:495×4=1980(克);
2千克=2000克;
1980克<2000克,即比计划采茶量少,不能完成。
答:她们不能完成任务。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确定人数,再求出实际的量与计划的量比较即可。
26.(1)40米;(2)280米
【分析】(1)用家到书店的距离加上书店到学校的距离等于小强行走的路程,再除以9即等于平均每分钟走的路程;
(2)小强平均每分钟走的路程乘7即等于家到学校的距离。
【详解】(1)(235+125)÷9
=360÷9
=40(米)
答:小强平均每分钟走40米。
(2)40×7=280(米)
答:小强从家直接到学校的路程是280米。
【点睛】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爸爸吃了,妈妈吃了,把两人吃的相加即等于一共吃了这个披萨的几分之几;用单位“1”减去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这个披萨的几分之几等于丽丽吃了这个披萨的几分之几。
【详解】+=
1-=
答: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这个披萨的,丽丽吃了这个披萨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掌握。
28.220人
【分析】海军派出人数加上30等于陆军派出的人数,陆军派出的人数乘2,再减去40,等于空军派出的人数。
【详解】(100+30)×2-40
=130×2-40
=260-40
=220(人)
答:空军派出了220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混合运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够
【分析】算出这幅画的周长,再与3米的木条作比较,即可知道够不够。
【详解】(80+60)×2
=140×2
=280(厘米)
3米=300厘米,280<300
所以,用一根3米长的木条做边框够了。
答:用一根3米长的木条做它的边框,够了。
【点睛】长方形周长=(长+宽)×2
30.
【分析】可回收垃圾占厨余垃圾的一半,也就是占垃圾总量的,用单位“1”减去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占垃圾总量的几分之几即可解答。
【详解】1--
=-
=
答:其他垃圾占了垃圾总量的。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32厘米
【分析】由图可知小正方形边长的2倍等于大正方形的边长,那么长方形的周长相当于大正方形边长的5倍,40除以5即可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求出大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40÷5=8(厘米)
8×4=32(厘米)
答: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
【点睛】正方形周长公式:边长×4,此题的关键是找到长方形周长与大正方形边长的关系。
32.1343人
【分析】用平均每批客人人数乘批数,求出上午接待客人人数。再加上下午接待客人人数,求出一天接待客人总人数。
【详解】160×4+703
=640+703
=1343(人)
答:这一天美术馆一共接待1343位客人。
【点睛】灵活运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上午接待客人人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3.(1)34人
(2)83人
【分析】(1)参加航模组的人数乘2等于合唱组的人数;
(2)合唱组的人数乘3,再减19即等于书法组的人数。
【详解】(1)17×2=34(人)
答:参加合唱组的有34人。
(2)34×3-19
=102-19
=83(人)
答:参加书法组的有83人。
【点睛】熟练掌握倍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4.(1)30厘米;
(2)46平方厘米
【分析】(1)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C=(a+b)×2,据此计算得出这张长方形纸的周长。
(2)用长方形面积减去正方形面积即可求出剩下图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公式:S=a×b,正方形面积公式:S=a×a;根据公式计算,求出剩下图形的面积。
【详解】(1)(10+5)×2
=15×2
=30(厘米)
答:这张长方形纸的周长是30厘米。
(2)10×5-2×2
=50-2×2
=50-4
=46(平方厘米)
答:剩下图形的面积是46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以及正方形面积公式。
35.(1)见详解
(2)
(3)
【分析】(1)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9份,把3份涂红色表示番茄,把4份涂黄色表示黄瓜,把剩下的2份涂绿色表示青菜。
(2)把番茄和黄瓜占的几分之几相加即可解答。
(3)单位“1”减去番茄和黄瓜一共占的等于青菜占的,再用黄瓜占的减去青菜占的即可解答。
【详解】(1)
(2)+=
答:种番茄和黄瓜的地一共占这块地的。
(3)1-=
-=
答:种青菜比种黄瓜少的地占这块地的。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6.678本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个年级分到图书本数乘年级数,求出分掉图书本数。再加上还剩下图书本数,求出这批图书总本数。
【详解】105×6+48
=630+48
=678(本)
答:这批图书一共有678本。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应用。这批图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分掉的图书,另一部分是还剩下的图书。
37.65元
【分析】用320元除以书包个数求出一个书包的价格,再减去15元,即等于现在每个书包的价格。
【详解】320÷4-15
=80-15
=65(元)
答:现在每个65元。
【点睛】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8.40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要使围成的篱笆最短,长方形的长边应靠墙。此时篱笆为长+2×宽,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16+2×12
=16+24
=40(米)
答:至少需要40米长的篱笆。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当长方形的长边靠墙时,篱笆最短。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即可。
39.;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菜地的种白菜,种萝卜,则白菜和萝卜一共种了这块地的+;而白菜比萝卜少种了这块地的-。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详解】+=
-=
答:白菜和萝卜一共种了这块地的,白菜比萝卜少种了这块地的。
【点睛】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40.4个;10厘米
【分析】从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该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即3厘米。要求最多能剪几个正方形,就是求出14厘米里面有几个3厘米。14÷3=4……2,则能剪4个正方形。此时剩下图形的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
【详解】14÷3=4(个)……2(厘米)
(3+2)×2
=5×2
=10(厘米)
答:最多能剪4个。剩下图形的周长是10厘米。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
41.鸡52只;鸭22只
【分析】根据题意,用鸡和鸭的总只数减去卖掉鸡的只数,求出现在鸡和鸭的总只数。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则用现在鸡和鸭的总只数除以2,求出现在鸡的只数以及现在鸭的只数。现在鸭的只数就是原来鸭的只数。用现在鸡的只数加上卖掉鸡的只数,求出原来鸡的只数。
【详解】(74-30)÷2
=44÷2
=22(只)
22+30=52(只)
答:宁宁家原来养鸡52只,养鸭22只。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现在鸡的只数和原来鸭的只数,再进一步解答。
42.卖不完
【详解】48×7=336(箱)
336<350
答:卖不完。
43.
16厘米
【详解】8÷2=4(厘米)
4×4=16(厘米)
答: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44.(涂色见详解)
【分析】一根彩带平均分成了8份,第一次用掉它的,也就是4份,还剩4份未用。第二次用掉第一次的一半,也就是2份,还剩2份未用,总共用掉6份,即两次一共用掉彩带的。
【详解】
第一次用去8份中的,就是,第二次用掉第一次的一半,就是。
+=
答:两次一共用掉它的。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认识和分数的加法,可根据涂色完成计算。
45.60千克(线段图见详解)
【分析】爸爸的体重是君君的3倍,表示爸爸体重的线段应该是3条君君体重一样的线段,30乘3就是爸爸的体重,爸爸的体重减去君君的体重就是爸爸比君君多的体重。
【详解】君君体重:
爸爸体重:
30×3-30
=90-30
=60(千克)
答:爸爸的体重比君君多60千克。
【点睛】根据题意可以画线段表示出爸爸的体重,由此完成后面的计算。
46.6元
【分析】先用花的总钱数减去茶壶的价格,就是买茶杯花的总钱数,进而除以茶杯的个数,即可得解。
【详解】(50﹣14)÷6
=36÷6
=6(元)
答:1只杯子的价钱是6元。
【点睛】此题主要依据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47.780元
【分析】门票费比交通费少60元,由此算出门票是多少钱。食宿费是门票的3倍,用算出的门票费乘3就是食宿费花费的钱。
【详解】(320-60)×3
=260×3
=780(元)
答:食宿费是780元。
【点睛】根据题意先算出门票费,再算出食宿费即可,注意计算的正确性。
48.43只;25只
【分析】用鸡和鸭的总只数减去卖掉鸡的只数,可求出还剩下鸡和鸭的只数,因剩下的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所以再除以2可求出这时鸡和鸭各是多少只,再加上卖掉的鸡的只数,就是原来鸡的只数,据此解答。
【详解】鸭的只数:
(68-18)÷2
=50÷2
=25(只)
鸡的只数:25+18=43(只)
答:王大伯家原来养鸡43只,养鸭25只。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卖掉18只鸡后,鸡鸭的数量相同,就可以求出鸭的只数。
49.500米
【分析】先算出小明走的三分之一是多少米,来回就是2个三分之一路程,再加上还需要走的300米,就是小明这天早上总共走的路程。
【详解】300米的三分之一是100米
300+100×2
=300+200
=500(米)
答:这天早上,小明去上学路上共走了500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运用,正确计算即可。
50.13米或者11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奶奶要用篱笆围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靠墙后有一条边不用围篱笆,这条边可能是长也可能是宽,所以篱笆的长度有两种情况。
【详解】5+3+5
=8+5
=13(米)
5+3+3
=8+3
=11(米)
答:篱笆可能长13米或者11米。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长方形周长的认识,一圈边长就是周长,有几条边围篱笆就算几条边的长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江苏地区扬州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集锦—解答题50题,共18页。
这是一份2022江苏地区盐城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集锦—解答题50题,共25页。
这是一份2022江苏地区徐州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集锦—解答题50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卖完吗?,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