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高考解密04 大气环境(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解密04 大气环境(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共27页。
解密04 大气环境
A组 考点专练
考向一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20·浙江高三月考) 一地气压的变化是由于空气运动而引起的空气质量重新分布的结果,下图是北京(39°54′N)、广州(23°08′N)、火奴鲁鲁(檀香山)(20°20′N)三地气压的年变化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
A.北京、广州、火奴鲁鲁
B.火奴鲁鲁、广州、北京
C.火奴鲁鲁、北京、广州
D.广州、北京、火奴鲁鲁
2.与甲地相比,6~7月丙地的气压状况及影响因素是( )
A.偏高热力因素 B.偏高动力因素
C.偏低热力因素 D.偏低动力因素
【答案】1.B 2.C
【分析】试题考查气压的季节变化。
1.由材料“一地气压的变化是由于空气运动而引起的空气质量重新分布的结果”可知,气压变化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一年内气温变化的大地区气压异也大。火奴鲁鲁纬度低,受海洋影响大,气温的年较差最小,气压差异也最小,甲代表的是火奴鲁鲁。北京与广州相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广州,气压差也大于广州,可判断出丙为北京,乙为广州,B正确。
2.根据图中的气压距平值可判断出甲为北京、乙为广州、丙为火奴鲁鲁。从图中看,6~7月丙地气压距平为负值,甲为正值,说明丙地气压偏低。原因是北京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低,是热力因素,C正确。
【点睛】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
北京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地区之间往往会形成热力环流。在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完成下面小题。
3.与“白天风向北转南”现象相关的是( )
A.山区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小,平原空气增温慢,空气密度大
B.山区空气冷却快,空气密度大,平原空气冷却慢,空气密度小
C.山区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小,平原上方同高度空气增温慢,空气密度大
D.山区空气冷却快,空气密度大,平原上立同高度空气冷却慢,空气密度小
4.北部山区天气,南风时有阴雨,北风多为晴朗,原因可能是( )
A.南风下沉气流,升温干燥
B.北风上升气流,降温干燥
C.南风上升气流,降温湿润
D.北风下沉气流,升温湿润
【答案】3.C 4.C
【分析】
3.由材料可知,北京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地区之间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往往形成热力环流,白天山区接受的的太阳辐射多,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小,形成低压;平原上方同高度空气增温慢,空气密度大,形成高压;空气从气压较高的南部平原吹向气压较低的北部山区,形成偏南风。故选C。
4.北部山区吹南风时,气流顺着山坡爬升,气温降低,水汽易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吹北风时,北风越过山坡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形成降水,天气晴朗干燥。故选C。
【点睛】山谷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020·浙江杭州·高三期中) 读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形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一架飞机从图中b地越过低压槽飞往a地的过程中( )
A.气压高低不变 B.风速由小变大
C.天气现象不变 D.西南风转西北风
6.图中b点对应的近地面的风向可能是( )
A.东风 B.西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答案】5.D 6.C
【分析】
5.读图可知,从b飞到a,需要越过低压槽,气压先降低后升高,A错。b附近等压线密集,风速大,飞行途中,风速由大变小,B错。经过低压槽附近,会出现阴雨天气,C错。图中等压线表示高空气压形势,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右(北半球),因此在b处附近应为西南风,超过低气压槽转为西北风,D对。故选D。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空气压形势与低空大致相反,图中b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南指向西北,则低空水气压梯度力由西北指向东南,近地面的风向要考虑摩擦力影响,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大致形成西北风。故选C。
【点睛】在不受摩擦力时(如高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右,南半球指向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时(如低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考向二 气压带和风带
(2020·浙江高三月考) 下图为冬奥会部分举办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城市( )
A.1月平均气温均最低 B.多山地,降雪比降雨多
C.均在北半球沿海地区 D.多靠近世界火山地震带
8.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日-2且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在此期间
A.温哥华天气寒冷干爆
B.利勒哈默尔可能看到极光
C.地中海沿岸风浪较小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答案】7.D 8.B
【分析】
7.读图可知,图中的城市均位于北半球。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各地的气温较低,但是由于与海洋距离的远近不同,受海洋的影响大小不同。内陆地区的城市,最冷月均温在1月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的温哥华、长野等城市受海洋的影响比较大,且附近有暖流流经,冬季气温降速较慢,最冷月气温出现在2月份,A错;北京位于平原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降雨,降雨多于降雪,B错;盐湖城地处内陆地区,C错;图中城市大多数靠近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D正确,故选D。
8.温哥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A错;极光多发生在两极高纬地区,由于冬奥会举行期间为2月份,太阳直射点点位于南半球,此时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利勒哈默尔纬度较高,夜长较长,可能看到极光,B正确;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风浪较大,C错;冬季,陆地降温速度更快,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D错。故选B。
【点睛】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北(弯曲),如下图:
(2020·浙江高三期中) 澳大利亚的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掩映在绿树红花中,如项链般点缀着城市。巴斯海峡一年中只有两个多月风平浪静,是游泳爱好者横渡海峡的最佳时节。下图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说法与L河终年清澈见底无关的是( )
A.含盐量低 B.流水缓慢 C.无结冰期 D.含沙量小
10.当游泳爱好者横渡巴斯海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华北小麦返青 B.澳大利亚白昼持续变长
C.长江正处于丰水期 D.地中海沿岸风暴潮多发
【答案】9.A 10.D
【分析】
9.“清澈”说明含沙量小、不结冰,“见底”说明水浅。L河流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水浅;最冷月均温高于0℃,无结冰期;地势平缓,落差小,流速缓慢;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因此该河终年清澈见底。河流终年清澈见底与含盐量无关。故选A。
10.南半球夏季,巴斯海峡夏季受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小;太阳高度大,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多,水温较高。因此游泳爱好者横渡海峡的最佳时节是南半球夏季,即12、1、2月份。我国华北小麦返青在北半球春季、南半球为秋季;澳大利亚白昼持续变长 应是从6月22日至12月22日; 长江处于丰水期在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地中海沿岸风暴潮多发应是北半球冬季,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多风暴潮,南半球为夏季。故D正确,A、B、C错误。
(2020·浙江高三期中) 中国新疆与美国加州、法国波尔多并称为“世界三大天堂级葡萄产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新疆成为中国最有可能酿造出世界级美酒的地区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1.新疆地区酿酒时,常把装有葡萄原汁的陶罐埋入地窖的深土中,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止蒸发 B.保持湿度 C.恒温发酵 D.低温保鲜
12.法国地中海沿岸葡萄产区的果农常在葡萄园的地表铺放鹅卵石,新疆地区的果农却在葡萄园地面铺盖秸秆,这两种生产方式的共同作用是( )
A.防止风力侵蚀 B.增加土壤肥力 C.保持土壤温度 D.减少水分蒸发
【答案】11.C 12.D
【分析】
11.新疆深居大陆内部,大陆性气候显著,昼夜温差大,因此常把装有葡萄原汁的陶罐埋入地窖的深土中的主要目的是恒温发酵。故选C。
12.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新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两地夏季都高温少雨,铺放鹅卵石和铺盖秸秆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都有利于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但不能防止。不同的是铺放鹅卵石有利于增大昼夜温差,促进葡萄糖分的积累;铺盖秸秆可减弱夜晚和冬季低温对葡萄植株的不利影响,起到保温作用;秸秆腐烂后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肥力。故D准确,A、B、C错误。
考向三 常见的天气系统
(2020·浙江嘉兴·高三月考) 下图是我国局部与周边地区2020年5月22日8时天气形势图。图中乙城1月均温12.5℃,丙城1月均温16.1℃。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甲城该日天气特征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受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B.降水时间长,强度较大
C.受冷气团影响,气温骤降 D.对流运动强,南风劲吹
14.影响乙、丙两城1月均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分布 D.地势高低
【答案】13.B 14.C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3.据图可知,甲该日处于冷气团一侧,受准静止锋的影响,降雨时间长,强度大,B正确,A、C、D均错误。故选B。
14.据图可知,乙、丙两地纬度接近,A排除;两地都位于临海平原区,B、D错误;据材料可知,乙城1月均温12.5℃,丙城1月均温16.1℃。丙地气温高于乙地,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可知,丙地受日本暖流增温作用,因此气温较乙地高,C正确。故选C。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位置、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锋面活动、地形、洋流、植被、人为因素等。
(2020·浙江嘉兴一中高三其他模拟) 在我国西南众多的深切峡谷中分布着许多干热河谷,这些河谷往往山坡林木繁茂,而谷底植被稀疏。读中国西南地区示意图及干旱河谷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形成图中干热河谷的原因可能是( )
A.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B.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谷底植被难以存活
C.河谷深,地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D.受副高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
16.关于图中a、b两支气流叙述正确是的( )
A.气流a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
B.气流b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C.气流a从太平洋上带来充沛的水汽,使贵阳阴雨连绵
D.气流b从太平洋上带来充沛的水汽,使昆明阴雨连绵
【答案】15.C 16.B
【分析】
15.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横断山区,为季风区,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A错。干热河谷与水位季节变化大无关,B错。受南北纵列山地的影响,地处季风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发育干热河谷,C对。与副高控制时间长短无关,D错。故选C。
16.图中ab气流相遇形成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主要发生在冬季,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西南季风主要在夏季,A错。气流b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亚洲高压产生的冷气流,B对。昆明准静止锋形成主要与地形有关,降水主要发生在冷气团控制的贵阳一侧,a气流来自于冬季南移的西风带分支,不来自太平洋,b为从高纬来的冷气团,源于北冰洋等地,CD错。故选B。
(2020·浙江高三一模) 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区域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7.图示时刻( )
A.甲地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降水 B.乙地冷气团向北移动天气晴朗
C.甲地位于冷锋锋前易形成降水 D.乙地位于暖锋锋后以晴天为主
18.图示季节,受丙大气活动中心影响( )
A.北方地区寒潮多发 B.江淮地区高温少雨 C.华北地区阴雨绵绵 D.华南地区台风频现
【答案】17.D 18.A
【分析】
17.读图可知,甲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有可能为阴雨天气,但不一定产生降水,A错。乙地为暖锋锋后,在暖气团推动下向北移动,B错。甲位于冷锋锋后,C错。乙位于暖锋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以晴朗天气为主,D对。故选D。
18.读图可知,丙为高压中心,为亚洲高压,是由于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冷高压,在其影响下北方地区多发寒潮,A对。冬季江淮地区低温少雨,B错。高压控制下,降水少,C错。华南地区台风为气旋系统,与图丙的高压中心无关,且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D错。故选A。
【点睛】冷锋降水主要出现在锋线后及附近,雨区狭窄;而暖锋降水全在锋线前,雨区范围较宽。
B组 专题综合练
一、 基础题
(2020·浙江高三月考) 下图1为甲地位置图,下图2为甲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沟位于甲地所在岛的方位及所处板块边界类型分别是( )
A.东侧 生长边界 B.东侧 消亡边界
C.西侧 消亡边界 D.西侧 生长边界
2.甲地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B 2.A
【分析】
1.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之处,日本群岛为板块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而形成的岛弧链,因此板块的消亡边界位于岛屿的东侧。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甲地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所处热量带为温带地区。夏季高温,冬季为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夏季盛行东南风,降水偏少,因此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和气候类型的判读。从经纬网进行定位,明确位置,结合全球板块构造的分布,分析该地所处的板块交界的类型。再根据海陆位置,分析冬夏季风对岛屿东西两侧降水的差异,并结合气温降水柱状图,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
(2020·浙江月考)马来西亚沙巴傍晚时分落日的红霞壮美而灿烂,被誉为世界三大最佳日落观赏地之一。读沙巴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沙巴日落时漫天红霞的成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反射 B.折射 C.散射 D.吸收
4.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A.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 B.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低
C.橄榄等农作物广泛种植 D.多采用谷物和牧草轮作
【答案】3.C 4.A
【分析】
3.霞是日光斜射在天空中,由于空气的散射作用而使天空和云层呈现黄、橙、红等彩色的自然现象,多出现在日出或日落的时候。因此沙巴日落时漫天红霞的成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日落时漫天红霞的成因与反射、折射、吸收关系不大,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4.图中显示,甲地所在岛屿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现代农业属于(企业化)热带种植园农业,该农业地域类型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A正确;热带种植园农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B错误;橄榄等农作物广泛种植在地中海农业区,与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不同,C错误;多采用谷物和牧草轮作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与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D错误。故选A。
(2019·浙江高考模拟)读“地球大气中臭氧浓度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5.臭氧主要分布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外层大气
6.近几十年来,局部地区的臭氧浓度逐年下降,该现象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B.地面辐射减弱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D.大气逆辐射增强
【答案】5.B 6.C
【分析】
5.臭氧主要分布在高于对流层顶部50-55千米处的平流层,B正确。
6.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于收到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影响,臭氧浓度下降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会对地面生命的生存造成影响。C正确。
(2020·浙江其他模拟) 2019年3月,某国全境出现了持续10多天的强降雨天气。如图示意该国位置及3月份某日某次降水前后的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国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温和多雨 B.冬冷夏热,降水量较少
C.全年高温多雨 D.常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8.控制该国强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暖锋 C.冷锋 D.反气旋
9.监测引发该国强降雨的天气系统云系统的动态变化,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GPS C.RS D.VR
【答案】7.B 8.A 9.C
【分析】
7.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可以判断出该国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该国的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降水较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根据天气过程中气压变化特征可知,过境时气压最低,可知此次暴雨为低压(气旋)系统过境所致,A正确,ACD错误。故选A。
9.RS(遥感)可以感知地表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信息,监测引发该国强降雨的天气系统云系统的动态变化应该采用RS技术,C正确。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AB错误。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ABD错误,故选C。
(2020·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三其他模拟) 下图为某日某区域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 )
A.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B.乙地狂风暴雪
C.丙地有连续性降水 D.丁地雨过天晴
11.能反映乙处天气系统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10.C 11.B
【分析】
10.读图分析,该区域为北半球,甲位于低压中心的南侧,风向为西南风,A错误;乙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B错误;丙位于暖锋锋前,多出现连续性降水,C正确;丁位于冷锋锋前,冷锋即将过境,将出现阴雨天气,D错误。故选C。
11.读图可知,乙为北半球的高压反气旋。A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为北半球的低压气旋;B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为北半球的高压反气旋;C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合,为南半球的低压气旋;D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为南半球的高压反气旋。故选B。
【点睛】天气形势图的判读流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秋田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3.秋田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B.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C.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D.越过海洋的冬季风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
【答案】12.C 13.D
【解析】
12.图中显示,秋田位于45°N、140°E附近,结合岛屿形态判断,秋田应位于日本本州岛西北部,根据地理位置判断,秋田的气候类型应为温带季风气候,选项C符合题意。秋田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岸,而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大陆西岸,而且秋田气温降水柱状图显示,秋田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与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不符,排除A、B。秋田气温降水柱状图显示,秋田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因此不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排除D。
13.图中显示,秋田纬度约45°N,不可能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A不符合题意。秋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明显,不受盛行西风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秋田纬度约45°N,而副极地低气压带一般位于60°附近,因此秋田不可能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C不符合题意。秋田西侧为日本海,此时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时,海洋给冬季风增温增湿,变得湿润的气流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因此秋田冬季降水较多,D符合题意。
下图为2018年2月20日9:10长三角自动站实况气温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造成甲、乙、丙、丁四地此时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地形、天气系统、海陆位置 B.地形、海陆位置、纬度、天气系统
C.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天气系统 D.地形、天气系统、纬度、海陆位置
15.杭州未来几小时内( )
A.天气逐渐转晴 B.出现持续性的降水
C.风力开始加大 D.非常适合清洗汽车
【答案】14.D 15.C
【分析】
14.图中显示,甲处等温线闭合,气温比周边地区低,该处应为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区,气温低于周边地区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排除A、C。乙地等温线密集,温度梯度大,表明该地为冷暖气团的交汇处,即锋线附近,因此导致乙地气温空间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系统,排除B。四地中,丙地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当地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表明该地气温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丁地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说明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15.根据上题判断可知,目前乙处有锋面经过。题意表明此日为2018年2月20日,为冬季,寒冷气流势力较强,由此判断,乙处的锋面为冷锋,应向南推移,杭州未来几小时内要经历一次冷锋天气,可能出现大风、降温和降雨天气,选项C符合题意。冷锋过境,杭州未来几小时内不可能天气逐渐转晴,排除A。冷锋移动速度较快,一般不会出现连续性的降水,排除B。因为冷锋过境,可能出现降雨天气,不适合清洗汽车,排除D。
二、提高题
(2020·浙江高三月考) 位于非洲西海岸的塞拉利昂渔场、几内亚渔场和几内亚比绍渔场的渔汛期受陆地影响显著,每年不同季度的捕鱼量和渔场重心位置均有一定变化,下表是2011~2017年三个渔场不同季度的渔场重心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季度
塞拉利昂渔场
几内亚渔场
几内亚比绍渔场
纬度
经度
纬度
经度
纬度
经度
一
8°06′N
13°17′W
9°40′N
14°54′W
11°24′N
16°45′W
二
8°11′N
13°26′W
9°44′N
15°27′W
10°53′N
16°45′W
三
8°16′N
13°26′W
9°47′N
15°36′W
10°54′N
16°42′W
四
8°04′N
13°20′W
9°41′N
15°16′W
11°12′N
16°39′W
1.三个渔场相互之间的重心( )
A.在第一季度间隔最大 B.在第二季度间隔最小
C.在第三季度温差最大 D.在第四季度温差最小
2.三个渔场的渔汛期集中在5~10月,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海水温差大对流旺 B.进入雨季,陆上径流汇入量大
C.光照充分,水生藻类生长迅速 D.离岸风强,底部营养物质上翻
【答案】1.A 2.B
【分析】
1.通过对表格中三个渔场的位置分析,三个渔场相互之间的重心在第一季度纬度和经度相差最大,间隔最大,温差最大;在第三季度纬度和经度相差最小,间隔最小,温差最小。故A对,BCD错。故选A。
2.三个渔场均位于北半球低纬度,非洲西海岸,在5~10月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西南风为迎岸风,带来大西洋丰富的水汽,当地进入雨季,陆上径流流量较大,带来陆地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充足,形成渔汛,故B对,D错。5~10月气温升高,表层海水水温上升,对流减弱,A错。5~10月降水较多,光照较弱,C错。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非洲西海岸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熟悉并理解。
(2020·浙江嘉兴·高三月考) 奥克兰为新西兰最大的港口城市,1865年新西兰把首都从奥克兰迁至惠灵顿。下图为新西兰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洋流 C.地形 D.板块分布
4.新西兰将首都迁往惠灵顿的原因,是惠灵顿( )
A.年降水量更加丰富 B.利于南北均衡发展
C.海运交通更加便利 D.气候条件更加温暖
【答案】3.C 4.B
【分析】
3.读图可知,新西兰南岛位于中纬西风带,中部山脉呈南北走向,甲地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乙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因此影响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而海陆位置、洋流、板块分布对两地降水差异影响较小,故C对,ABD错。故选C。
4.读图可知,奥克兰和惠灵顿年降水量差异不大,海运交通都很便利,惠灵顿纬度较高,气候不如奥克兰温暖,故ACD错。奥克兰位于新西兰国土的最北端,惠灵顿位于新西兰国土的中部,因此惠灵顿更有利于南北均衡发展,B对。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读图,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试题解答。
(2020·浙江高三月考) 烧芭原指焚烧芭蕉树的农耕方式,现今指农民焚烧森林,以利清出空地用于耕作。下图为2017年某日该区域近地面风场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图表示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3月 C.6月 D.11月
6.影响农民烧芭时机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力 B.气温 C.地形 D.降水
【答案】5.C 6.D
【分析】
试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风向可看出,该月份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可判断出该月份为北半球夏季,最可能为6月,C正确。
6.从图中可读出,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不利于烧荒。由材料“农民焚烧森林,以利清出空地用于耕作”可知,农民烧芭为了获得耕地,因此应选择降水少的季节烧芭,影响因素是降水,D正确。
【点睛】南亚和东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2020·浙江高三期中)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分布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城市降水在8月份常出现第二次高峰值,主要是因为( )
A.锋面雨带移动 B.台风活动多发 C.日本暖流增强 D.厄尔尼诺影响
8.该城市最有可能为( )
A.拉萨 B.昆明 C.西安 D.温州
【答案】7.B 8.D
【分析】
7.读图可知,该城市在6月降水量较大,而7月降水量较小,最可能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多伏旱天气,降水较少,而8月锋面雨带主要位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该地区在该月份受台风的影响较强,台风带来一定的降水,所以该城市降水在8月份常出现第二次高峰值,A错,B正确;该城市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日本暖流的影响很小,C错;与厄尔尼诺现象关系不大,D错。故选B。
8.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城市在7月受伏旱的影响降水相对较少,8月受台风影响,出现降水的第二次高峰,选项四城市中,温州受台风的影响较强,D正确;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昆明地处云贵高原,西安地处关中地区,不受台风的影响或者影响很少。故选D。
【点睛】我国雨带推移的规律:南岭五,江淮六,两北七八,九回头。意思是正常年份下,每年五月前后,雨带登陆我国两广地区;六月,雨带继续北移到江淮地区,此时来自南方的暖气团和来自北方的冷气团在江淮一带势力相当,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天气连绵阴雨,俗称“梅雨”;七八月,雨带继续北移至东北、华北地区,此时我国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形成“伏旱”天气;九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加强,雨带逐渐退出我国大陆。
(2020·浙江高三期中)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右图为马耳他戈佐岛西北角分布的著名景点“蓝窗”。完成下面小题。
9.一年中,“蓝窗”受自然界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马耳他岛上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盐碱化严重 B.大风天数多,水分损失明显
C.夏干冬湿,水热配合差 D.地表土层薄,缺水现象突出
【答案】9.D 10.D
【分析】
9.由材料分析可知,“蓝窗”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海浪较大,海水侵蚀作用较强,破坏最强,故D正确,A、B、C错误。
10.马耳他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降水较多,但由于该岛的陆地面积较小,少河流与湖泊,而且岛上石灰岩广布,水体容易下渗,因此地表水体较少,水资源短缺,植被难以存活,故D正确,石灰岩地貌,地表不平,故A错误,在地中海中部,大风天数较少,故B错误,冬季温和湿润,热量较充足,适合植被生长,故C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气候知识,解答问题。
(2020·浙江期中) 河流湖泊水量和数量会受到降水的影响,下图为西亚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流域东部边界山脉的主要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西走向
12.两河流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南少北多、东多西少
C.南多北少、东少西多 D.南少北多、东少西多
【答案】11.C 12.B
【分析】
11.河流R2东部多支流分布,且流向相近,根据河流源头可以判断,流域东部边界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2.从纬度位置可以看出,该地河流主要补给为降水补给,且位于北纬30度以北,受西风影响形成降水较多,越往北受西风影响越大,故降水南少北多;东部有山脉,为西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东多西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以西亚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分布示意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020·浙江期中) 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四地中,近地面风向与其他三地明显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此时①地最可能( )
A.暴雨倾盆水难排 B.气流下沉尘满天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雨雪纷飞车难行
【答案】13.C 14.A
【分析】
13.读图可知,①为西北风,②为西北风,③为东南风,④为西北风,故③地近地面风向与其他三地明显不同,C正确,故选C。
14.读图可知,此时①地东侧有一个势力强劲的低压中心,极有可能是为台风,受台风影响,①地为狂风暴雨天气,加上①地位于恒河三角洲,可能导致暴雨倾盆水难排,故A对,BCD错。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海平面等压线图的判读。
(2020·浙江一模) “旗云”是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当太阳光照射在山坡碎石上,空气受热上升后冷凝于山脊或山峰附近形成云,朝一个方向飘动,因形状如旗帜而得名。下图为珠穆朗玛峰旗云景观图,图中山上白色为积雪。完成下面小题。
15.导致图中北坡雪线高低差异的是( )
A.坡度 B.纬度 C.坡向 D.降水
16.旗云的形成原理类似于( )
A.夜间山风 B.山地谷风 C.山区焚风 D.东亚季风
【答案】15.A 16.B
【分析】
15.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坡雪线高低主要受坡度影响,坡度大的地方,积雪更容易下滑,雪线较高;坡度小的地方,积雪不易下滑,雪线较低。A正确。同处于北坡,纬度、坡向和降水的差异非常小,BCD错误。故选A。
16.当太阳光照射在山坡碎石上,空气受热上升后冷凝于山脊或山峰附近形成云,可知山坡受热较快,气温较高,空气受热上升;而较低海拔的地方,升温较慢,气温低,近地面气流由低海拔地区向山坡流动,类似于山地的谷风。A错误,B正确。焚风发生在山地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所导致,C错误。东亚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导致冬夏季风向的改变,D错误。故选B。
【点睛】通过文字材料,分析旗云的形成过程,类型于热力环流。接着观察景观图,找出同一坡向上雪线的高低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解密04 气候(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解密04 地表形态的塑造(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解析版),共22页。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解密04 大气环境(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