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37895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37895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37895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情景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六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1.(3分)____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A.道德 B.法律 C.民法2.(3分)张明在放学回家途中被一条小狗咬伤,他们全家对此事展开了讨论,你认为下列说法有道理的是( )A.妈妈说:“以后可千万要小心,这次就自认倒霉吧!” B.奶奶说:“这是老李家的狗,我明天就去找他们算账!” C.张明说:“我们刚在道德与法治上学的法律,我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3分)(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A.宪法 B.社会法 C.刑法4.(3分)“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张某,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向张某公开赔礼道歉。”这件事对应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A.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B.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C.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5.(3分)下列人员中,不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小红父母都是中国公民,她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B.李阿姨出生在中国,丈夫是德国人,现在李阿姨申请加入了德国国籍 C.小明父母一方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美国,具有中国国籍6.(3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小辉主动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B.小强嘲笑外国的风俗习惯 C.亮亮说中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要遵守中国境内法律7.(3分)关于身份证的用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B.接种新冠疫苗 C.去菜市场买菜8.(3分)“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这件事对应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A.物质帮助权 B.休息权 C.平等权9.(3分)下列做法中,____是公民履行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义务。( )A.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B.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C.沈一诺的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10.(3分)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于是,在许多国家的努力下;承诺“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的公约﹣﹣( )诞生了。A.《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 B.《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C.《儿童权利公约》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的对“√”错“x”)11.(2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判断对错)12.(2分)对社会而言,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规则。 (判断对错)13.(2分)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判断对错)14.(2分)世界各国只有中国设立了宪法日。 (判断对错)15.(2分)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一样。 (判断对错)16.(2分)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 (判断对错)17.(2分)我们青少年维护宪法权威,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宪法。 (判断对错)18.(2分)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判断对错)19.(2分)配合人民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判断对错)20.(2分)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判断正误)21.(2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判断对错)22.(2分)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判断对错)23.(2分)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判断正误)24.(2分)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判断对错)25.(2分)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是大人们的事情,暂时与小学生无关。 (判断对错)26.(2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判断对错)27.(2分)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判断正误)三、填空题。28.(3分)与纪律、道德不同, 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29.(3分)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 。30.(3分)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31.(3分)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32.(6分)搭配题。(为下列情景选择对应的公民基本权利)(只选序号)①批评权建议权②物质帮助权③受教育权(1)今年6周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3)吴立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五.连线题。(将下列生活场所与其对应的法律连起来)33.(8分)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六、情景探究题。34.(10分)刘丽家在二楼,家在三楼的王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王叔叔让装修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加班加点赶工期。可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邻居都睡不好觉。刘丽爸爸多次我王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可王叔叔却理直气壮的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就这一事件,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甲同学:王叔叔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乙同学:刘丽及家人也应享受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丙同学:王叔叔装修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1)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同意谁或不同意谁的观点并说出理由)(2)如果你是刘丽,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六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1.(3分)____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A.道德 B.法律 C.民法【解答】民法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选:C。2.(3分)张明在放学回家途中被一条小狗咬伤,他们全家对此事展开了讨论,你认为下列说法有道理的是( )A.妈妈说:“以后可千万要小心,这次就自认倒霉吧!” B.奶奶说:“这是老李家的狗,我明天就去找他们算账!” C.张明说:“我们刚在道德与法治上学的法律,我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答】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选项A、B表述均是法律意识差的体现,不合题意;选项C表述是法律观念强的体现,符合题意。故选:C。3.(3分)(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A.宪法 B.社会法 C.刑法【解答】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4.(3分)“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张某,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向张某公开赔礼道歉。”这件事对应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A.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B.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C.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解答】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张某,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向张某公开赔礼道歉是依据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B正确,符合题意;AC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5.(3分)下列人员中,不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小红父母都是中国公民,她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B.李阿姨出生在中国,丈夫是德国人,现在李阿姨申请加入了德国国籍 C.小明父母一方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美国,具有中国国籍【解答】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AC属于中国公民,不符合题意;B不属于中国公民,符合题意。故选:B。6.(3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小辉主动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B.小强嘲笑外国的风俗习惯 C.亮亮说中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要遵守中国境内法律【解答】A、小辉主动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做法正确;B、小强嘲笑外国的风俗习惯,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做法错误;C、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做法错误。故选:A。7.(3分)关于身份证的用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B.接种新冠疫苗 C.去菜市场买菜【解答】根据生活常识可知,身份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证明,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证号码。身份证的用途很广,比如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接种新冠疫苗等;而去菜市场买菜不用使用身份证。因此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选:C。8.(3分)“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这件事对应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A.物质帮助权 B.休息权 C.平等权【解答】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这是侵犯了公民的休息权,与物质帮助权、平等权无关。所以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A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9.(3分)下列做法中,____是公民履行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义务。( )A.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B.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C.沈一诺的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解答】选项A对应公民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符合题意;选项B对应公民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符合题意;选项C对应公民享受的物质帮助权利,不符合题意。故选:A。10.(3分)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于是,在许多国家的努力下;承诺“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的公约﹣﹣( )诞生了。A.《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 B.《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C.《儿童权利公约》【解答】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于是,在许多国家的努力下;承诺“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的公约﹣﹣《儿童权利公约》诞生了。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的对“√”错“x”)11.(2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 (判断对错)【解答】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表述正确。故答案为:√。12.(2分)对社会而言,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规则。 × (判断对错)【解答】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不仅需要法律给予保障,还需要道德等其他社会规则,本题观点错误。故答案为:×。13.(2分)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故答案为:√。14.(2分)世界各国只有中国设立了宪法日。 × (判断对错)【解答】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宪法日,如6月5日是丹麦的宪法日;9月17日是美国宪法日;俄罗斯的宪法日是每年的12月12号。故答案为:×。15.(2分)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一样。 × (判断对错)【解答】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题干错误。故答案为:×。16.(2分)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 √ (判断对错)【解答】结合相关法律知识可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它法律的立法依据,其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故答案为:√。17.(2分)我们青少年维护宪法权威,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宪法。 √ (判断对错)【解答】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题目观点正确。故答案为:√。18.(2分)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 (判断对错)【解答】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无论他居住在哪。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故题干错误。故答案为:×。19.(2分)配合人民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检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的义务。观点正确。故答案为:√。20.(2分)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 (判断正误)【解答】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表述正确。故答案为:√。21.(2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 (判断对错)【解答】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故表述错误。故答案为:×。22.(2分)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 (判断对错)【解答】行使权利有界限,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故答案为:√23.(2分)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 (判断正误)【解答】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故答案为:√。24.(2分)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 (判断对错)【解答】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故答案为:√。25.(2分)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是大人们的事情,暂时与小学生无关。 × (判断对错)【解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小学生也不例外,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必须履行的义务。故题干错误。故答案为:×。26.(2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 (判断对错)【解答】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说明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故答案为:√。27.(2分)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 (判断正误)【解答】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题干正确。故答案为:√。三、填空题。28.(3分)与纪律、道德不同, 法律 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解答】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故答案为:法律。29.(3分)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 宪法 。【解答】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率、法律权威、法律地位。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故答案为:宪法。30.(3分)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公民 。【解答】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都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故答案为:公民。31.(3分)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基本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基本义务 。【解答】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义务。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故答案为:基本权利;基本义务。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32.(6分)搭配题。(为下列情景选择对应的公民基本权利)(只选序号)①批评权建议权②物质帮助权③受教育权(1)今年6周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③ (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① (3)吴立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② 【解答】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平等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受教育权利、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等。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必须履行的义务。联系实际生活及相关法律法规填空。故答案为:(1)③;(2)①;(3)②。五.连线题。(将下列生活场所与其对应的法律连起来)33.(8分)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解答】了解生活与工作中常见的法律,工厂里劳动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道路上行驶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超市内购物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校中学习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故答案为:六、情景探究题。34.(10分)刘丽家在二楼,家在三楼的王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王叔叔让装修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加班加点赶工期。可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邻居都睡不好觉。刘丽爸爸多次我王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可王叔叔却理直气壮的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就这一事件,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甲同学:王叔叔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乙同学:刘丽及家人也应享受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丙同学:王叔叔装修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1)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同意谁或不同意谁的观点并说出理由)(2)如果你是刘丽,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解答】(1)本题是对正确行使权利相关知识的考查。公民享有的权利不是想怎样做就怎样做,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其行为是错误的;同意乙和丙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2)本题是对依法维权等相关知识的考查。联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所学和生活实际可知,刘丽要采取正当的手段依靠法律的力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答案为:我同意乙和丙同学的意见,刘丽和他的父母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同时王叔叔装修房子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不同意甲同学的看法,王叔叔是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但权利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如果我是刘丽,我会找王叔叔协商,让王叔叔尽量错开休息时间装修房子,在不影响别人休息的同时,抓紧时间赶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4,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看图归类,看图判断,情景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五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2-2023学年 六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连一连,简答题,材料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