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7884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7884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7884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78840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78840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78840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78840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78840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断句方法,方法三找文言虚词,方法四看对称结构,方法五看特殊句式,方法六看对话,实战演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方法一:找名词、代词方法二:找动词、形容词方法三:找文言虚词方法四:看对称结构方法五:看特殊句式方法六:看对话策略:客观题先易后难,排除法。
我们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第一步往往是先边读边找出名次或代词,因为很多的名次不需要翻译。而这些名词或代词往往做句子的主语或宾语的成分,所以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句了。常见的名词:人名、地名、时间、官职名称、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等。常见的代词:人称代词:吾、予、余、臣、仆、妾、朕、孤、寡人/尔、汝、若、而、子/君、公、阁下、足下/陛下、殿下指示代词:是、斯、兹、其、彼。疑问代词:谁、孰、奚、何、曷、安、焉。
1、用“/”给下面的文言短文断句。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选自《太平州学记》)(方法):我们可以先找出名次和代词,这里面“郡”“材”“侯”都可以作主语,前面应该断开。虚词“之”应注意是做宾语还是其他。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2、贵与杨镐督左右协兵专攻清正。策驻宜宁,东援两协,西扼行长。诸军至庆州,倭悉退屯蔚山,如梅诱败之。清正退保岛山,筑三寨自固。游击茅国器率死士拔其寨,斩馘六百五十,诸军遂进围其城。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俱溃既而败状闻,责贵以功赎。与刘缒、陈璘、董一元分四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兵/俱溃/B.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兵俱溃/C.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兵俱溃/D.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兵/俱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兵/俱溃/B.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兵俱溃/C.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兵俱溃/D.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兵/俱溃/1.B(“城新筑以石”为状语后置,意为“岛山城刚用石筑成”,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A、C两项;“行长来援,兵俱溃”意为“行长来增援,明朝军队都被击溃”,不能理解为“行长来了援兵”,据此排除D项)
文言文中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常用来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根据句子成分规律,“谓前为状”,“主谓宾”的结构判断该句的断句。
方法二:找动词、形容词
1、用“/”给下面的文言短文断句。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选自《欧阳行周文集序》)
1、用“/”给下面的文言短文断句。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选自《欧阳行周文集序》)方法:先找动词和形容词。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有“加、动、逾、知、深、腾、达、谓、识”。根据前后意思判断出断的位置。答案: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2、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三一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B.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C.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D.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B.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C.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D.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中,“以道阻不罪”,“以道阻”介宾短语,不能断开,排除D;“寻会俞大猷兵”,“俞大猷”人名,是“兵”的定语,不能断开,排除AC。本句译为: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未能及时援救,由于是道路阻塞所致,所以不加罪。不久,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因此被撤官,(被责令)戴罪惩办敌人。故选B。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古代汉语中有些虚词在文句中出现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或在句首,或在句末,或与特定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固定结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虚词:
句首发语词:夫、唯、斯、盖、至若、惟、唯、盖、盍、凡、窃、请、敬。(一般其前面续断开)句首关联词:虽然、虽、苟、纵、于是、向使、然而、且夫、若夫、无论、 至于、至若、是以、是故、继而、纵使、然则。(一般其前面需断开)句首时间词:“顷之” “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一般前后都断开)句末语气词:乎、哉、也、矣、欤、焉、邪、耶。(一般其后面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曷、安、孰、孰与、何如、奈何、奚、焉、盍、若之何、如之何。(一般其前面断开)
其他:“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C“吴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门下”作“召置”的宾语,应与后面断开,排除B项;“于郡中”是“闻”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2、(2021 全国新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文,完成下列小题。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作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 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1.B 第一步,排“同”。“初”“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相同,可以忽略。第二步,聚“异”。所断不同之处:①“宗室”与“以”的连与断,②“天下”与“故皇”的连与断,③“故皇”与“再从”的连与断,④“兄弟之子”与“虽童孺”的连与断,⑤“虽童孺”与“皆为王”的连与断.⑥“宗子”与“于天下”的连与断,⑦“于天下”与“利乎”的连与断。第三步,破“难”。“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意为太上皇(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震慑天下,“以”为表目的关系的连词,翻译为“来”,故“宗室”与“以镇天下”不能断开,排除A、D 两项。“虽童孺皆为王”意为即使是儿童也都封为王,语意连贯,且“虽”一般为句首关联词,其前应断开,由此可排除 C项。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子的对称,或者两个句子之间讲究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断句。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举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明确: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1、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迭起之势光宗受禅,时传金使入界使名未正,叔似奏:“自寿皇一正匹敌之礼,金人常有南顾之虞,使名未正而遽受之,只以重其玩侮。”翼日复奏:“谋国者畏敌太过。”上奋然开纳。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迭起之势/B.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迭起之势/C.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迭起之势/D.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迭起之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迭起之势/B.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迭起之势/C.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迭起之势/D.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迭起之势/答案:B解析:画波浪线句子中“属”是“适逢,恰好”的意思,“殂”指“死亡”,“属金主殂”不能断开。“金主殂”“叔似奏”均为主谓结构,句式对称,两者之间要断开。“规模果定”“规模不存”语意相对,是两个方面的前提;“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则恐成五胡迭起之势”分别为前两个前提下出现的结果,它们之间要断开。故选项B正确。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 分)A.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 B.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C.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D.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答案:A “命也”与后面的“亦命也”相照应,都独立成句,表示判断,前后均需断开,排除 C、D两项;“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是对称句,结构一致,中间需要断开,排除B项。
判断句:“……者,……也”(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被动句:“为……所……”“受……于……”“……受……”“见……于……”等。反固定句式:“不亦……乎”“何……之有”“如……何”“何(以)……为”“何……之为”“无乃……乎”“得无……乎”“况……乎”;“孰与……乎”;“其……乎”;“安……哉”。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徐渭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迄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答案】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面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断句方法:通读文段,弄懂大意。断句总则: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升的先断开,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然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根据虚词进行断句:根据固定句式断句: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断句。“明皇”“实甫”是两个人名,“明皇”是前一句的宾语,“实甫”应该和前文断开,做后一句的主语:“彼拾遗者”为“一见而辄阻”的主语,应和前文断开:“仅……而已"为一句,句末语气词,其后当断:""悲歌慨慨""苦不胜述"是两个各独立成意的词语,中间断开。
2(2021浙江卷)与景山别久,思一相见,以道所怀。今虽谆享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已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告也。不宣。襄顿首上。(选自《全宋文》)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答案: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解题思路 “今虽谆谆其词”“谆谆其词”意思完整,其后断开:“非求胜于景山”,状语后置句,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盖陈己之所守”“盖”是句首发语词,前面断开;“陈”为动词,作谓语,“己之所守”作宾语,动宾结构,后面断开;“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抑……也”,固定结构,前后断开;“诚以为非是”,“以为非是”,动宾结构,其后断开;“幸亦语焉”,“焉”为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为标志。注意:两人对话时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之后则省略主语,直接用“曰”“云”等。
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答: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2、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己意 、嵩衔之。会推辽东巡抚,列布政使张臬、谢存儒 以上。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寻进太子少保。未几,复命兼翰林学士。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项是(3分) ( ) A.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B.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人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C.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D.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项是(3分) ( ) A.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B.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人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C.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D.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1.C “默掌铨仅七月”,“默”,指李默,是本句的主语,前面应断开,排除 A、D;“命入直西内”“入直西内”是“命”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一、2020 全国新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小题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词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无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1、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无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1.B “劾”,弹劾,是动词,一般作谓语,名词“忠贤”和“魏广微”同为其宾语,“及”是连词,表并列,连接“忠贤”和“魏广微”,“及”前不能断开,故排除 A、C两项;“拟十一月二日上之”为语意完整的句子,意思是“打算在十一月二日呈上”,“上之”前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河东平阳人。骠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还,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上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B.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C.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D.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B.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C.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D.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答案:“年老”是“上”的形容词谓语,不带宾语,也不修饰后句,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B两项。“黄门画者”作“画”的主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C。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代词动词,明动词,②明虚词,③看对话,④据修辞,⑤找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总结 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六大凭借”巧断句,找虚词定句读,断句口诀,看对称定句读,断句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回顾,考点解读,高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