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总一轮复习每日拔高练第5练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总一轮复习每日拔高练第5练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共8页。
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第5练 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 【配套新教材】【知识点】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三角形坐标图通常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其判读的方法较多,其中判读较简单的一种如下图所示:(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中的A、B、C箭头。(2)过图中标出的点(图中的黑点)分别画出与A、B、C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3)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注意三个构成要素所占比重,数据和一定为100%)。图中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数据依次是:A轴(0—14岁)约27%;B轴(15—64岁)约46%;C轴(65岁及以上)约27%。 【习题】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2.与丁地人口增长模式最相似的国家是( )A.中国 B.德国 C.美国 D.韩国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金字塔结构为“增长型” B.乙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C.丙地人口出现负增长 D.丁地应实行计划生育读某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若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图中①地( )A.出生率较高 B.性别比失衡 C.劳动力短缺 D.宜鼓励生育5.若图中a、b、c作为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资源,则制约①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a B.b C.c D.a和b6.若图中a、b、c表示城市①主要功能区,下列说法有可能成立的是( )A.a表示住宅区、b表示商业区、c表示工业区B.a表示住宅区、b表示工业区、c表示商业区C.a表示工业区、b表示商业区、c表示住宅区D.a表示工业区、b表示住宅区、c表示商业区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8.与丁地人口增长模式最相似的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韩国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 B.乙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C.丙地人口出现负增长 D.丁地应实行计划生育2012年年末,人口大省湖南省常住人口6 638.93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约198万,预计2035年将在达到湖南人口临界点8000万以前达到人口峰值。下图示意湖南省2000年和2012年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湖南人口临界点8 000万数值最可能是指( )A.环境人口容量 B.最低人口数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土地承载力11.2000—2012年,湖南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是( )A.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小,两头大"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C.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最快 D.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2.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湖南省的影响是( )A.基础教育资源压力明显加大 B.社会抚养负担加重,阻碍经济发展C.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D.将抑制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材料一:201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流出省(市)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其他占总量比重(%)6.116.811.08.67.411.338.6流入省(市)福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其他占总量比重(%)5.16.67.66.49.036.728.6 材料二:“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表。年龄段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16.60—8.87(1)结合材料一,说出201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201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存在____________问题。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这一问题比城市严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C;2.B;3.A解析:1.读图,甲丙相比,0~14岁人口比重甲更大,表明甲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丙,且均为正值。乙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丁人口出生率小于人口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甲丙乙丁,故选C。2.丁地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增长,与日本相似,B正确。中国、美国、韩国等均未呈现负增长。故选B。3.甲人口年龄结构为正金字塔,人口增长模式可能为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型模式,A正确。乙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模式,B错。丙地少儿比重较大,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较小,不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C错。丁国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增长,应鼓励生育,D错。故选A。答案:4.A; 5.C; 6.B解析:4.由图可知,①地三个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0~14岁60%,15~59岁30%,60岁及以上10%,少年儿童比例大,说明该地人口出生率高,A正确。性别比无法知道,B错误。劳动力占比大,不短缺,C错误。应采取计划生育政策,D错误,故选A。5.若图中a、b、c作为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资源,C资源比例最小,根据木桶效应,C是制约人口容量的决定因素,C正确,故选C。6.城市功能区中,住宅区所占比例最大,a为住宅区,商业区占比最小,c为商业区,b为工业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7.C;8.B;9.A解析:7.读图,甲丙相比,0~14岁人口比重甲更大,表明甲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丙,且均为正值。乙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丁人口出生率小于人口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甲丙乙丁,故选C。8.丁地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增长,与日本相似,B正确。中国、美国、韩国等均未呈现负增长。故选B。9.甲人口年龄结构为正金字塔,人口增长模式可能为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型模式,A正确。乙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模式,B错。丙地少儿比重较大,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较小,不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C错。丁国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增长,应鼓励生育,D错。故选A。答案:10.A; 11.D;12.C解析:10. 我国人口众多,很多省份的人口数量早就超出了人口合理容量,湖南又是我国人口大省,故人口临界点指的是环境人口容量。11.读图分析可知,湖南人口年龄结构为“两头小、中间大”,其变化特点是0~14岁人口比重下降,15~64岁和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且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最快。12.人口老龄化会带动老年医疗、保险、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引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少年儿童数量减少,基础教育资源压力会有所降低;劳动力人口比例上升,社会抚养负担降低;经济发展将促进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13.答案:(1)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市)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市);从内陆省(市)流向沿海省(市)。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2)促进迁入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3)老龄化; 大量劳动适龄人口流入东部城市,导致当地人口年龄结构失去平衡,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解析:(1)人口流动的特点,要根据材料从数量、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人口主要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南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市)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市),从内陆省(市)流向沿海省(市)。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目的是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经济发达地区相对于不发达地区就业机会较多,生活环境较好,子女教育有优势等。(2)目前,引起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水平的差异。人口迁移对流出区而言,主要是缓解人地矛盾,而对流入区而言则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对流入地人口的迁移是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可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加快城市化速度、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3)现阶段我国65随以上的人口比重为8.87%,超过7%,因此人口的年龄结构存在老龄化问题,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这一问题比城市严重,是因为中西部农村地区大量适龄劳动人口流入东部城市创业或打工,尤其是青壮年的流失,导致中西部农村多以劳动力较弱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为主,因此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口比例相对上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1.2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20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之中国四大地区,共9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之中国工业,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