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中原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中原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7页。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中原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3分)下列温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冰的温度一定是0℃
B.人的正常体温是38℃
C.海南的年平均气温约为5℃
D.泡脚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
2.(3分)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制冰新技术:用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管外的水结冰。该技术中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3.(3分)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听文物致敬百年风华。建党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听众辨别出讲述人是哪位播音员,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4.(3分)坐过山车时,你感觉天旋地转,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上的树 B.大地 C.太阳 D.自己
5.(3分)下列描述中,属于噪声的是( )
A.图书阅览室里的吵闹声
B.每分钟振动300次的蝴蝶翅膀发出的声音
C.林间树叶微动发出的声音
D.运动会上拉拉队震天的加油声
6.(3分)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7.(3分)用相等质量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食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冰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效果好,因为水容易流动
C.用冰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吸热
D.效果都一样,因为它们温度相同
8.(3分)关于水的三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温度很高,小心烫伤
B.极寒地区,水只能是固态
C.寒冬,窗户上的白色冰晶是水凝固形成的
D.0℃时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9.(3分)生活中的现象:现象一,夏天,打开空调,单层玻璃窗会出现水雾;现象二,寒冷的冬天开车时车窗上也有水雾出现,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这两种现象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
B.现象一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玻璃窗的内壁上
C.现象二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车窗的外壁上
D.现象一中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现象二中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
10.(3分)某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其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据图可知( )
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
B.物体在2﹣4s内做匀速运动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大小相等
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1.(2分)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 ;小明同学多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得出其长约2.572 (填单位符号)。
12.(2分)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 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 传播。
13.(2分)汽化的两种方式,如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会干,这种汽化的方式叫 ;又如烧开水,水慢慢的会烧干,这种汽化的方式称为 。
14.(3分)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 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 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 不同。
15.(1分)红绿灯路口常见大量交警在指挥交通。当红灯亮时,交警吹出四声短促的哨音加上一个长音,即“嘟、嘟、嘟、嘟、嘟——”,告知行人及车辆停止通行;当绿灯亮时,交警吹出一声长哨音,即“嘟——”,告知行人及车辆可以通行。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6.(2分)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飞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17.(3分)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水银的熔点是 ℃;
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水沸腾实验中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18.(2分)小红通过某运动软件监测自己的运动情况,当她绕操场快走一圈时,软件截屏如图所示,1公里即为1km。则她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m/s,软件上的“配速”指的是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若她跑步的速度是7.5km/h,则她跑步的配速是
s。
三.识图题.(本题共4小题,共8分)
19.(3分)如图甲所示,测得此枚纽扣的直径是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20.(2分)如图所示,为某段声音的波形,其中, (选填“A”或“B”)位置响度大, (选填“A”或“B”)位置音调高。
21.(2分)如图是小英在不同时刻拍摄的两张照片,通过观察甲、乙两组照片可知,能判断是大车在运动还是小车在运动的是 图(选填“甲”或“乙”)。若以小车为参照物,大车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
22.(1分)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玻璃凝固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图象是 (选填“A”或“B”)。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23.(8分)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1)【实验原理】 。
(2)【实验器材】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
(3)【实验步骤】
①在长80cm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水,内留一个小气泡,倒转玻璃管,保持竖直。
②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从某一位置开始计时,每隔2s在玻璃管上用记号笔记录小气泡的位置。
(4)【分析论证】①如图所示为根据气泡位置绘制出的s﹣t图象。
②通过图象可知气泡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5)【交流合作】小气泡2.3s至8.9s内通过的路程是 m。
24.(8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温度计放入冰中,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能使试管中的冰 ,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如图乙所示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由图乙可知,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第13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25.(10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图甲中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2)下列选择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4)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丙中 图(选填“a”或“b”)。
五.计算与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19分.简答部分要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部分要有主要公式及数值代入过程,计算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6.(4分)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听不到它飞行的声音,而蜜蜂飞行的“嗡嗡”声却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当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300Hz,而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440Hz,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27.(7分)寒假,晓宁同学和爸爸妈妈去桂林游玩,在漓江泛舟,若船以5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晓宁开心的大喊一声,经2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求:
(1)2s时船和声音走的距离各是多少?
(2)晓宁大喊时与高山的距离是多少?
(3)晓宁听到回声时与前方高山的距离是多少?
28.(8分)世界第二跨海长桥为我国的青岛胶州湾大桥,其全长约36.48公里。桥上某一段测速区间长约500m,该区间设有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某小轿车匀速通过该测速区间用时20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小轿车是否超速。
(2)若有一辆长为60m的超长大巴,以8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该测速区间,则所需时间是多少秒?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中原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3分)下列温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冰的温度一定是0℃
B.人的正常体温是38℃
C.海南的年平均气温约为5℃
D.泡脚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
【考点】摄氏温度.版权所有
【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A、冰的温度可以是0℃,也可以低于0℃,故A错误;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变化幅度很小,故B错误;
C、海南的年平均气温为22~27℃,故C错误;
D、泡脚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温度的估测,对物理量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3分)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制冰新技术:用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管外的水结冰。该技术中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版权所有
【分析】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解答】解: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属于汽化现象。
故选:A。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3.(3分)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听文物致敬百年风华。建党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听众辨别出讲述人是哪位播音员,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考点】音色.版权所有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听众辨别出讲述人是哪位播音员,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4.(3分)坐过山车时,你感觉天旋地转,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上的树 B.大地 C.太阳 D.自己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版权所有
【分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据此来分析“天旋地转”所选择的参照物。
【解答】解:
当过山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时,车上的人会感觉“天旋地转”,说明“天”“地”是运动的,而它们只有相对于高速行驶的过山车(或乘坐的人)之间的位置才发生变化。故所选的参照物为过山车(乘坐的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时,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再看研究对象相对于谁的位置在发生变化,进而确定参照物。
5.(3分)下列描述中,属于噪声的是( )
A.图书阅览室里的吵闹声
B.每分钟振动300次的蝴蝶翅膀发出的声音
C.林间树叶微动发出的声音
D.运动会上拉拉队震天的加油声
【考点】噪声及其来源.版权所有
【分析】从环保角度来看,凡是影响到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答】解:从环保角度来看,图书阅览室里的吵闹声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属于噪声;每分钟振动300次的蝴蝶翅膀发出的声音、林间树叶微动发出的声音、运动会上拉拉队震天的加油声都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都不属于噪声,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噪声的概念,属基础题目。
6.(3分)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考点】声音的产生.版权所有
【分析】此实验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
【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条件的了解及转换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7.(3分)用相等质量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食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冰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效果好,因为水容易流动
C.用冰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吸热
D.效果都一样,因为它们温度相同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版权所有
【分析】因为0℃的冰熔化为0℃的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0℃不变,当冰全部熔化后,再吸热,水才能升温;而0℃的水吸热后直接升温,因此不难判断谁的冷却效果好。
【解答】解:0℃的冰熔化为0℃的水还要吸收热量,所以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食物,冰的效果好一些。
故选:C。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8.(3分)关于水的三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温度很高,小心烫伤
B.极寒地区,水只能是固态
C.寒冬,窗户上的白色冰晶是水凝固形成的
D.0℃时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考点】水的三态变化.版权所有
【分析】水蒸气的温度可能低于0℃或者高于100℃,也可能高于0℃低于100℃;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0℃时水可能是固态冰、液态水,也可能是气态的水蒸气。
【解答】解:A.水蒸气的温度可能低于0℃或者高于100℃,也可能高于0℃低于100℃,温度不确定,所以无法判断是否会烫伤,故A不符合题意;
B.极寒地区,水除了固态也有气态水蒸气的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寒冬,窗户上的白色冰晶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0℃时水可能是固态冰、液态水,也可能是气态的水蒸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三种状态,属于物态变化章节的常规考查。
9.(3分)生活中的现象:现象一,夏天,打开空调,单层玻璃窗会出现水雾;现象二,寒冷的冬天开车时车窗上也有水雾出现,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这两种现象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
B.现象一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玻璃窗的内壁上
C.现象二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车窗的外壁上
D.现象一中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现象二中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
【考点】液化及液化的放热特点.版权所有
【分析】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要判断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要看房间内外的温度高低情况:
①如果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高,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内侧。
②如果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低,室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外侧。
【解答】解:ABC、夏季,在有空调的房间里的温度较低,而房间外面的空气温度较高,所以外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凉的玻璃时会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故水滴在玻璃的外侧;寒冷的冬天开车时车窗上也有水雾出现,车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附着在车窗的内壁上,故A正确,BC错误;
D、两种现象中都要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液化现象,通过分析实例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知道液化的条件,是室内还是室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是解本题的关键。
10.(3分)某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其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据图可知( )
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
B.物体在2﹣4s内做匀速运动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大小相等
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版权所有
【分析】(1)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
(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
(4)根据题意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0﹣2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12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也是12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物体距出发点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所以运动方向是相反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1.(2分)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 减小误差 ;小明同学多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得出其长约2.572 dm (填单位符号)。
【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版权所有
【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的误差;估测物理课本的长度,再根据单位换算填上合适的单位。
【解答】解: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5cm左右,1dm=10cm,因此,小明同学多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得出其长约2.572dm。
故答案为:减小误差;dm。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和长度的估测,在估测时要进行必要的单位换算。
12.(2分)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 骨 传播。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版权所有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失聪的人可以通过骨传导听到声音。
【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其中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别人嚼脆饼干时,我们是通过空气听到声音的,而当我们自己嚼脆饼干时,是通过骨头传播到我们的听觉神经,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比气体强。
故答案是:空气;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和骨传声,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而且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比气体强。
13.(2分)汽化的两种方式,如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会干,这种汽化的方式叫 蒸发 ;又如烧开水,水慢慢的会烧干,这种汽化的方式称为 沸腾 。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沸腾及沸腾条件.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对蒸发和沸腾异同点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物质由液体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会干,这种汽化的方式叫蒸发,过程缓慢;烧开水,水慢慢的会烧干,这种汽化的方式称为沸腾,过程剧烈。
故答案为:蒸发;沸腾。
【点评】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过程中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即蒸发和沸腾;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一共有三个,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2)根据沸腾的定义、沸腾的特点和条件分析;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沸腾具备的两个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14.(3分)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 响度 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 音调 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 音色 不同。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版权所有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由题知,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
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即播放出来的声音和直接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可以相同,所以不是声音的响度不同;
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声音没有跑调,说明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
播放出来声音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是因为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音色。
【点评】明确乐音的三个特征的概念是分析乐音特征问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
15.(1分)红绿灯路口常见大量交警在指挥交通。当红灯亮时,交警吹出四声短促的哨音加上一个长音,即“嘟、嘟、嘟、嘟、嘟——”,告知行人及车辆停止通行;当绿灯亮时,交警吹出一声长哨音,即“嘟——”,告知行人及车辆可以通行。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选填“信息”或“能量”)。
【考点】声与信息.版权所有
【分析】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红绿灯路口指挥交通的交警,通过哨音告知行人及车辆停止通行或可以通行,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信息。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与信息,是一道基础题。
16.(2分)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飞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响度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响度.版权所有
【分析】(1)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及人耳处减弱这三个环节进行。
(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答】解:特种兵所穿的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从声音的三个特征来分析时,这主要是减小声音的强度,即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故答案为:声源;响度。
【点评】知道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并熟悉声音的三个特征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7.(3分)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水银的熔点是 ﹣39 ℃;
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 酒精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水沸腾实验中应选用 水银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考点】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判断出水银的熔点;
(2)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是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被测量的温度一定在液体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否则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进行工作。
【解答】解:由表格数据知:水银的熔点是﹣39℃;
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如果选择水银温度计,﹣50℃的水银低于凝固点,在﹣50℃时水银是固体,水银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工作。如果选择酒精温度计,﹣50℃在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酒精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工作;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此时酒精已沸腾,因此不可以用酒精温度计;而水银的沸点较高,在此时,水银仍为液态,应该选择水银温度计。
故答案为:﹣39;酒精;水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温度计的原理,以及物体的状态与凝固点和沸点的关系。是中考的热点。
18.(2分)小红通过某运动软件监测自己的运动情况,当她绕操场快走一圈时,软件截屏如图所示,1公里即为1km。则她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1.5 m/s,软件上的“配速”指的是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若她跑步的速度是7.5km/h,则她跑步的配速是
480 s。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版权所有
【分析】(1)已知跑步路程和所用时间,根据速度公式v=求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根据配速定义结合速度公式v=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小红跑步路程s=0.3km=300m,用时t=3min20s=200s,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v===1.5m/s;
(2)配速是指跑每公里所用的时间,若她跑步的速度是7.5km/h,则配速:t′====480s
故答案为:1.5;480。
【点评】本题考查题速度公式的运用及数据分析和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识图题.(本题共4小题,共8分)
19.(3分)如图甲所示,测得此枚纽扣的直径是 1.20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140 s;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37.2 ℃。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版权所有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使用体温计读数时,要确定体温计的分度值,再观察液柱的液面对应的刻度。
【解答】解:图甲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8.00cm对齐,右侧与9.2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1.20cm;
图乙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2min和3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5s,而大盘指针在20,因此停表读数为2min20,即140s;
图丙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35~42℃,示数是37.2℃。
故答案为:1.20;140;37.2。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停表、体温计的使用,属于基础知识。
20.(2分)如图所示,为某段声音的波形,其中, B (选填“A”或“B”)位置响度大, B (选填“A”或“B”)位置音调高。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版权所有
【分析】(1)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可以比较频率大小,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解:比较A、B两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不同,B振动次数多,频率大、音调高;偏离原平衡位置距离不相等,故B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大,振幅大、响度大。
故答案为:B;B
【点评】通过物体振动的波形图,判断物体振动频率的大小,判断物体的振幅,从而判断音调和响度。
21.(2分)如图是小英在不同时刻拍摄的两张照片,通过观察甲、乙两组照片可知,能判断是大车在运动还是小车在运动的是 乙 图(选填“甲”或“乙”)。若以小车为参照物,大车向 左 (选填“左”或“右”)运动。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版权所有
【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进行机械运动,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要想准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要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解答】解:通过观察甲、乙两组照片可知,要判断大车和小车的运动情况,就要选取同一个参照物,图乙以树为参照物,大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小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若以小车为参照物,小车相对于树向右运动,与大车的距离越来越大,故大车向左运动。
故答案为:乙;左。
【点评】此类看图的题目,要根据图形展示的情景分析确定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大车还是小车与这个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22.(1分)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玻璃凝固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图象是 B (选填“A”或“B”)。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像.版权所有
【分析】凝固是一个放热降温的过程,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图象中同样有一段是呈水平的,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一边放热、一边降温、一边凝固,据此分析。
【解答】解:首先明确玻璃是非晶体,
图中B图象物质整体降温,是凝固图象,但从图线看,没有一定的凝固点,随着放热温度一直下降,因此B是非晶体玻璃在凝固。
另一个A图象物质整体降温,是凝固图象,但从图线看,有一定的凝固点,是晶体在凝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看有没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明确物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23.(8分)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1)【实验原理】 v= 。
(2)【实验器材】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停表 。
(3)【实验步骤】
①在长80cm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水,内留一个小气泡,倒转玻璃管,保持竖直。
②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从某一位置开始计时,每隔2s在玻璃管上用记号笔记录小气泡的位置。
(4)【分析论证】①如图所示为根据气泡位置绘制出的s﹣t图象。
②通过图象可知气泡做的是 匀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5)【交流合作】小气泡2.3s至8.9s内通过的路程是 0.33 m。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运动图像.版权所有
【分析】(1)(2)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的原理:v=;据此分析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
(4)气泡通过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为一过原点的直线,据此分析;
(5)气泡在前6s通过的路程为30cm,根据v=求速度大小;根据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公式计算出小气泡2.3s至8.9s内通过的路程。
【解答】解:(1)(2)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的原理:v=;测量s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t的工具是停表;
(4)气泡通过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为一过原点的直线,故可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5)气泡在前6s通过的路程为30cm,速度是v===0.05m/s。
小气泡2.3s至8.9s内通过的路程:s′=vt′=0.05m/s×(8.9s﹣2.3s)=0.33m。
故答案为:(1)v=;(2)刻度尺;停表;(4)匀速;(4)0.33。
【点评】本题考查测量速度的原理、器材选择、s﹣t图象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4.(8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温度计放入冰中,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能使试管中的冰 均匀受热 ,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如图乙所示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冰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由图乙可知,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10 min,第13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考点】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版权所有
【分析】(1)将固态物质放入试管中用水浴法或空气浴法加热,这样不仅受热均匀,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观察;
(2)是否有固定的熔点或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升高;
(3)晶体在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
【解答】解(1)实验中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目的是能使试管受热均匀,由于水的温度上升缓慢,所以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
(2)由图丙可知:冰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
(3)从图中可知,冰从第5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5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10分钟;第13分钟时,处于熔化过程,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1)均匀受热;(2)晶体;(3)10;固液共存。
【点评】本题是探究晶体的熔化特点,难度不大。
25.(10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图甲中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68 ℃。
(2)下列选择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B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 。
(4)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丙中 a 图(选填“a”或“b”)。
【考点】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版权所有
【分析】(1)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根据外焰高度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据此分析即可。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60℃~70℃之间,可得温度值;
(2)温度计使用时,温度计的液泡要完全进入被测物质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侧壁;
(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4)水沸腾时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解答】解:(1)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根据外焰高度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60℃~70℃之间,所以温度值为68℃;
(2)温度计使用时,温度计的液泡要完全进入被测物质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侧壁。故正确的是B;
(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4)水沸腾前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因为温度降低,气泡里面的水蒸气液化进入水中,使气泡逐渐变小。水沸腾时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所以图a是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68;(2)B;(3)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4)a。
【点评】此题考查实验器材的安装顺序、温度计的读数和正确使用、水沸腾后的特点等知识,属于综合题目。
五.计算与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19分.简答部分要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部分要有主要公式及数值代入过程,计算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6.(4分)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听不到它飞行的声音,而蜜蜂飞行的“嗡嗡”声却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当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300Hz,而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440Hz,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人耳的构成和听觉形成的过程.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看蝴蝶和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不是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解答】答: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高于20Hz,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低于20Hz,所以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由于蜜蜂翅膀平均振动频率不同,它发出音调高低也不同,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300Hz,频率低音调低;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440Hz,频率高,音调高;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现象的能力。
27.(7分)寒假,晓宁同学和爸爸妈妈去桂林游玩,在漓江泛舟,若船以5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晓宁开心的大喊一声,经2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求:
(1)2s时船和声音走的距离各是多少?
(2)晓宁大喊时与高山的距离是多少?
(3)晓宁听到回声时与前方高山的距离是多少?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1)已知声音传播的速度、船的速度,根据v=可求出2s时声音和船走的距离;
(2)船和声音通过的距离之和的一半就是晓宁大喊时与高山的距离;
(3)晓宁大喊时与高山的距离和船走的距离之差就是晓宁听到回声时与前方高山的距离。
【解答】解:(1)由v=可知2s时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2s=680m,
船走的距离为:s船=v船t=5m/s×2s=10m;
(2)晓宁大喊时与高山的距离为:s===345m;
(3)晓宁听到回声时与前方高山的距离:s′=s﹣s船=345m﹣10m=335m。
答:(1)2s时船和声音走的距离各是10m和680m;
(2)晓宁大喊时与高山的距离是345m;
(3)晓宁听到回声时与前方高山的距离是335m。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知道船和声音通过的距离与晓宁大喊时离高山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28.(8分)世界第二跨海长桥为我国的青岛胶州湾大桥,其全长约36.48公里。桥上某一段测速区间长约500m,该区间设有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某小轿车匀速通过该测速区间用时20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小轿车是否超速。
(2)若有一辆长为60m的超长大巴,以8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该测速区间,则所需时间是多少秒?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1)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小轿车匀速通过该测速区间的速度,与限速相比可知是否超速;
(2)超长大巴完全通过测速区间所通过的路程等于大巴长度加上测速区间长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完全通过测速区间所需的时间。
【解答】解:(1)小轿车匀速通过该测速区间的速度:v===25m/s=90km/h,
由交通标志牌可知,此路段的最大限速为100km/h,小轿车的行驶速度小于最大限速,所以小轿车没有超速;
(2)超长大巴完全通过测速区间所通过的路程:s′=60m+500m=560m,
小轿车的速度:v′=80km/h=m/s=m/s,
由v=可知,大巴完全通过测速区间所需的时间:t′===25.2s。
答:(1)小轿车没有超速;
(2)若有一辆长为60m的超长大巴,以8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该测速区间,则所需时间是25.2s。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知道超长大巴完全通过测速区间所通过的路程等于大巴长度加上测速区间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中原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3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