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二 科普类文本阅读课件PPT

    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二 科普类文本阅读课件PPT第1页
    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二 科普类文本阅读课件PPT第2页
    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二 科普类文本阅读课件PPT第3页
    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二 科普类文本阅读课件PPT第4页
    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二 科普类文本阅读课件PPT第5页
    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二 科普类文本阅读课件PPT第6页
    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二 科普类文本阅读课件PPT第7页
    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二 科普类文本阅读课件PPT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二 科普类文本阅读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二 科普类文本阅读课件PPT,共26页。
    科普文章,指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包括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和数学等,以及它们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分支。近几十年来,众多的边缘学科的形成,更使这一领域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因此,科普文章的阅读成为新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什么,关注什么——文体必备知识系统构建(一)科普文章的类别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大多采用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是带有文学色彩的科技说明文,形式简短,内容通俗,语言既准确简明又形象生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这里主要介绍科学小品的相关知识。1.科学小品的概念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2.科学小品的主要特点(1)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比如,有科学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室内过夜”,理由是植物在夜间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室内过夜,有害人的健康。事实上,每 300 平方米叶面呼出的二氧化碳才相当于一个人的呼出量。可见,几盆花放在室内过夜,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要使文笔生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要善于穿插趣闻,三要善于运用修辞。(3)内容的通俗性科学小品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
    (二)科普文章的结构特点科普文章的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首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或新问题、新挑战,然后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的形态、构造、成因、功用、原理、演变、发展、现状、评价等。(三)科普文章的说明顺序一般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原因到结果、主要到次要、整体到部分、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特点到用途、总分总等)。科普文的整体布局一般有漫话式、试问式、穿插式、拟人式、问答式等多种形式,局部安排一般有引用材料、讲述故事、设置悬念、留下问题等。
    (四)科普文章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作诠释、引资料、摹状貌等。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然后在阅读时将它们标注出来,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其作用。(五)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科普小品文要以优美的画面、富于诗意的形象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科学的内容。它避免教科书式的平板、枯燥的说教而常常采用口语化的语言,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阅读过程中应该关注其语言特点,命题者常会在这些地方设置考题。
    二、考什么,怎么做——特色题型重点研究特色题型一 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科普文章的语言”要和“文体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科普文章的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所以它的语言除了准确严谨外,往往还具有趣味性、形象化、通俗易懂的特点,以便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轻松愉快地理解科学知识。科普文章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这也是由其科学性决定的。由于展现的科学内容需要具备客观性和科学性,因而语言就必须严谨准确。这不仅体现在用词、造句方面要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而且所运用的专业术语、科学解释也必须准确无误,毫无歧义。
    但是,语言的严谨性并不代表一定要板着面孔说话,科普文章重在普及科学。介绍某一现象,解说它所包含的科学原理,是为了让不了解这一知识的人更方便地获取相关知识,语言生动可以帮助读者克服阅读障碍,在自然轻松中获取相关知识。因此,对科普文章语言的考查,侧重两个角度: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性,科普文章语言的生动性。有时又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考查,所以,答题时应根据题干要求,辨明方向。
    〖解题技法〗科普文章语言风格“三思路”1.如果要感受语言的整体风格,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雅致,或通俗。2.如果要品析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1)从记叙和描写方面考虑。记叙的曲折生动,描写的精彩等。(2)从穿插趣闻方面考虑。(3)从运用的修辞方面考虑。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品味。(4)从语言的语体方面和句式方面考虑。如口语的活泼、短句的干净利索等。
    3.如果要赏析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严谨)、简明,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1)从遣词造句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方面考虑。高考选入的文章在介绍科技成果时,或展望推广应用后的情景,或预示向纵深发展的前景,因而较多地运用“如果”“假如”“可能”“将会”等预测性词语,有时也会运用“基本”“根本”“重要”“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这些都是分析语言的准确性需要关注的。(2)从所运用的专业术语、科学解释准确无误、毫无歧义方面考虑。(3)从所引用的事实确凿、数字具体方面考虑。 
    〖典例精析〗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古怪的重水叶永烈①1942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在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 这家小工厂里, 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只有来自当地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1944 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但那些产品最终还是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的水差不多,也是那样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它似水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 立方米重水要比 1 立方米普通水重 105.6 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谁都知道,在标准条件下,普通的水在 0 ℃结冰,在100 ℃沸腾。然而,重水却在3.8 ℃结冰,在101.42 ℃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4 ℃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 ℃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 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有1个氧原子和 2个氢原子组成的。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④在大自然中,普通的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 吨水里大约只含有 7.5 公斤重水。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据统计,提炼一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⑤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当年德国人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
    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子能开始被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人们建造了原子能反应堆。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⑦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氘来自重水。这样一来,重水更加身价百倍。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⑧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力大,发电量大,更重要的是,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洪湖河海的水中,有数以万吨计的重水,可以大量提取氕。正因为这样,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 ,有删改)
    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严谨。运用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准确、严谨地说明了重水的特性和功用。②简明。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明白。如“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③朴素。语言朴素自然,平实客观。如“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读起来亲切自然。④生动。有些句子运用了修辞,如“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
    特色题型二 探究科普文章的标题一般人阅读科普文章的习惯是先浏览标题,如果标题能引起自己的阅读兴趣,才会去仔细阅读全文。所以,标题的吸引力、感染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普文章的利用率。因此,高考常常在标题方面设题。
    〖典例精析〗阅读上面文章(《古怪的重水》),完成下面题目。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示例一)合适。①“古怪”一词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兴趣。②“古怪”准确地表现了重水稀奇少见的特点。③正文重点写重水与普通水在特性、功用方面的巨大差异,文题一致。④重水有多种用途,它既可以用来制造武器,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可以用于工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答出两条即可)(示例二)不合适。①虽写了重水与普通水不同的一些特性,但最终目的是写重水的用途,题文不符。②科技说明文应讲究客观性,而“古怪”一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③重水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物质,具有它自身的特性,无所谓“古怪”。④重水与水相似,却比水重,所以称为“重水”并不“古怪”。(答出两条即可)
    特色题型三 科普文章的说明方法
    〖典例精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生命的微尘腊尽春回,百花盛开。植物开花的本意,是为了繁衍后代。当你摘下一朵美丽的鲜花时,你是否注意到同时散落的一些淡黄色的粉末?这就是种子植物的雄性繁殖器官——花粉。花粉是极微小的生命体,需用显微镜放大几百倍甚至数千倍才能弄清它们的面目。最大的也不过200多微米(大约是一粒芝麻的五分之一),最小的只有几微米,所以,人们都称它为“生命的微尘”。
    植物花粉的数量,通常都是很多的,有的多得惊人:一株玉米的花粉,竟达5000万粒;松树的一个花序,就有花粉16万粒;一朵苹果花有5.7万粒,一朵芍药花多达365万粒。有趣的是,松柏类植物的花粉还背着气囊,能随风升至2000米以上的高空和飘移到1000多公里以外去远游。因此,每当松树盛花之际,经风一卷,花粉便飞舞在松涛林海上空,宛如淡黄色的“轻雾”;若遇春雨,便降金色的“花粉雨”,构成春天一奇观,增添了无限春意。花粉虽小,但其形态结构复杂,每一种植物的花粉,都有它自己独有的形态结构,通过鉴定,可推知其原植物。如小麦的花粉像个皮球,松树的花粉像个元宝。有的像鸡蛋,有的像哑铃,有的呈三角形,有的像个精致的花瓶;有的外表平滑,有的具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有的鲜黄,有的青、绿,有灰色的,也有暗棕色和暗红色的……
    花粉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酶类等,可做高级营养品或用于提取维生素,还可以酿酒和食用。花粉与人类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有的花粉可供药用,例如马尾松的花粉,中医称为松花粉,有润肺、益气、止血之效;香蒲的花粉称蒲黄,有消炎利尿之功。但是,也有对人体有害的花粉,这是需要注意的,例如洋紫荆、细叶紫荆的花粉,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有抗原性),飘浮在空气中,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哮喘病患者),一旦吸入了这种花粉,则产生过敏反应,轻者像感冒,重者气喘不止,称为枯草热或花粉病。还有少数植物,如断肠草、闹羊花、藜芦、乌头等的花粉,含有有毒的生物碱及其他成分,被人误食可引起中毒:混有这些植物花粉的蜂蜜,吃后也会中毒。“蜂儿酿造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花粉与养蜂业的关系更加密切。蜜蜂在采蜜过程中,同时采集花粉作为蜂粮。通过花粉分析,就可知道哪些是荔枝蜜、枇杷蜜、紫云英蜜,知道是否含有毒花粉,知道蜜蜂采访区的蜜源植物情况等。
    为了清楚地说明事物,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列举三种说明方法,并分别举例说说它们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第一段:当你摘下一朵美丽的鲜花时,你是否注意到同时散落的一些淡黄色的粉末?这就是种子植物的雄性繁殖器官——花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抓住了花粉的本质。(2)第二段:一株玉米的花粉,竟达5000万粒;松树的一个花序,就有花粉16万粒;一朵苹果花有5.7万粒,一朵芍药花多达365万粒。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花粉的数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第二段:每当松树盛花之际,经风一卷,花粉便飞舞在松涛林海上空,宛如淡黄色的“轻雾”;若遇春雨,便降金色的“花粉雨”,构成春天一奇观,增添了无限春意。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且使文章有文采,增强了读者阅读兴趣。(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2 连续性文本阅读科普类(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2 连续性文本阅读科普类(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七 学案二 考点六 文本探究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七 学案二 考点六 文本探究课件PPT,共60页。

    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年高中语文全复习(新教材)专题六 学案二 考点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的论证方法,论述文的章法知识,答案C,答案A,答案D,二论据,并列论据,四总分式,材料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