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共15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
    挖空训练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   )难求;越人语(   )天姥,云霞明灭或(   )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   )之梦吴越,一夜飞度(   )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    )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活用:     )深林兮惊(活用:   )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活用:     ),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活用:    )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活用:   )瑟兮鸾回(活用:    )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     )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    )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   )九江郡司马。明年(   )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   )为(   )贾人(   )妇。遂命酒,使快(   )弹数曲。曲罢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   )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   )二年,恬然(   )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   )意。因为(   )长句(  ),歌(  ) 以赠之,凡(   )六百一十六言,命(   )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   )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  )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  )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   )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   )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   )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   )续续(  )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   )慢捻(   )抹(   )复挑(   ),初为《霓裳》(   )后《六幺》(   )。大弦(   )嘈嘈(   )如急雨,小弦(   )切切(  )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  )莺语花底滑,幽咽(  )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   )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   )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   )破水浆迸(   ),铁骑(  )突出(   )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  )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   )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   )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   )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   )妒。五陵(   )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   )不知数。钿(  )头银篦击节(  )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   )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   )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  )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   )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   )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  )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  )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   )坐促弦(  )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  )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   )湿。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道受(   )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   )道也固(   )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   )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   )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   )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   ) 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   ) 之。
    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   )绳,(   )以为轮,其曲(   )中规。虽(   )有(   )槁暴(   ),不复挺(   )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   )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   )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   )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锲(   )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 也。
     
    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   )江,水光接天。纵(   )一苇之所如,凌万顷(   )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   )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   )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   )流光。渺渺(   )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   )歌而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   )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   )千里,旌旗蔽空,酾酒(   )临江,横槊赋诗,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得,托遗响(   )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   )者如彼,而卒(   )莫消长(   )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   )非吾之所有,虽(   )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客喜而笑,洗盏更(   )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白。
    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  )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   )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   )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   )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   )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   )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   )得日或否,绛皓驳(   )色,而皆若偻(   )。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   )失。僻不当(   )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   ),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   ),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翻译画线的句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
    教师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实在,的确)难求;越人语(谈论)天姥,云霞明灭或(有时)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根据)之梦吴越,一夜飞度(渡过)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穿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活用:使……战栗)深林兮惊(活用:使……惊颤)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活用:名作动,下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活用:名作状,从中间)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活用:名作动,击鼓)瑟兮鸾回车(活用:名作动,拉着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刚才)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怎么)能摧眉折腰事(侍奉)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贬官,降职)九江郡司马。明年(第二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问其人,本长安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当时对琵琶师的通称),年长色衰,委身(托身,指嫁)为(做)贾人(商人)妇。遂命酒,使快(畅快)弹数曲。曲罢悯然(忧郁的样子),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漂泊沦落)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京官外调)二年,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意。因为(于是创作,古今异义)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歌(作歌) 以赠之,凡(总共)六百一十六言,命(命名,题名)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江边)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主人(白居易自指)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指音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悄悄地)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这里是调弦校音的动作)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低沉抑郁)声声思(悲伤、哀愁),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连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扣弦)慢捻(揉弦)抹(顺手下拨)复挑(反手回拨),初为《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后《六幺》(大曲名)。大弦(琵琶四根弦中最粗的弦)嘈嘈(声音浊杂粗重)如急雨,小弦(琵琶上最细的弦)切切(声音轻细且急促)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鸟鸣婉转)莺语花底滑,幽咽(低泣声,这里形容堵塞不畅的水流声)泉流冰下难(用泉流冰下阻塞难通来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凝滞)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内心的)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突然)破水浆迸(溅射),铁骑(带甲的骑兵)突出(突然冲出,古今异义)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四弦一声如裂帛(古时对丝织品的总称)。东船西舫(船)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默默深思的样子)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唐代官办管理音乐杂技、教练的机关)第一部(古代对歌舞队、乐队的称呼)。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唐时歌妓常用的名字,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妒。五陵(五个汉代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年少争缠头(古代送给歌伎舞女的锦帛),一曲红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不知数。钿(金花)头银篦击节(打拍子)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随随便便)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容貌,古今异义)故(衰老)。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年纪大了)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走了以后。来,语气词)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音乐,借代)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形容单调的乐声。嘲哳,形容声音繁杂,也作“啁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琵琶上弹奏的曲调),如听仙乐耳暂(突然,一下子)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退回)坐促弦(把弦拧紧)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以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掩面哭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黑色单衣。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湿。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劝请)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笼罩,覆盖)江,水光接天。纵(放任)一苇之所如,凌(越过)万顷(广阔的江面)之茫然。浩浩乎如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飞升成仙)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敲)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逆流而上)流光。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循,依)歌而和(同声相应,唱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不绝如缕(细丝)。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得分点:舞、泣)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端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同“缭”,盘绕、围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当)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斟酒)临江,横槊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何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在这里举杯来互相劝酒。在天地之间寄托自己短暂的一生,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米粒。得分点:渔樵、侣、友、属)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一下子,很轻易地)得,托遗响(余音,指箫声)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此,这里指水),而未尝往也;盈(满)虚(缺)者如彼,而卒(终究)莫消长(消减和增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竟,竟然)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如果)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客喜而笑,洗盏更(再)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即“狼藉”,凌乱)。相与枕藉(互相)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在)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得分点:以、乘、至于)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石阶),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顺着)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像门槛一样的山崖)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背)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停留)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天边)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有的)得日或否,绛皓驳(杂)色,而皆若偻(脊背弯曲的样子)。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模糊)失。僻不当(对着)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平的和方形的),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裂缝),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合乎)绳,(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以为轮,其曲(弯曲的弧度)中规。虽(即使)有(同“又”)槁暴(晒干),不复挺(直)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得分点:博学、参、省、知)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踮起脚后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劲疾)也,而闻者彰(清楚)。假舆马者,非利足(善于奔走)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用作动词,游泳)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得分点:生、假、物)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获得) ,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没有用来……的)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止息) 。锲(刻)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黄泉,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得分点:用心、一,定语后置句)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浮躁,不专心)也。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同“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疑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知道,懂得)道也固(本来)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无论地位显贵还是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得分点:是故、无,判断句)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尚且,还)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更加,越发)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大概)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糊涂)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这种人是明智的。得分点:或、遗,宾语前置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与同列,看不起),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同类的人),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超过学生,懂得道理的时间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得分点:不必、于、攻)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不受时俗的限制,跟我学习。得分点:经传、通,被动句)
    余嘉(赞许) 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赠送)之。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必修下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必修下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必修下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必修下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共55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