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第1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第2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第3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第4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第5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第6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第7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第8页
    还剩4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集体备课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百合花,茹志鹃,小说三要素,主人公是谁,我是不是主人公,他是主人公吗,她是主人公吗,小说的表现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四大文学体裁一、关于小说的常识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小说按照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或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小说、历史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悬疑小说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传记体小说等。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1.人物2.情节3.环境
    人物: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细节描写
    情节:序幕:在情节尚未展开之前,先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时间、地点等;开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 发展: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高潮: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结局: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尾声:在冲突结束之后,进一步交代人物的生活状况和归宿,或展示未来的生活图景。
    环境: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及景物。 起到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的作用。 社会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社会背景。 起到交代时代背景的作用。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 《项链》《羊脂球》契诃夫 《套中人》《变色龙》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式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作家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用:刻画人物形象,丰富故事内容。
    从考试角度来说,小说读什么?
    1、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感知情节)2、塑造的人物性格特点是什么?(分析人物形象)3、这个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是什么?(了解背景)4、表现了什么主题?(把握作品主题)5、通过哪些方法塑造人物、突出主题?(艺术特色)
    叙述顺序的运用及作用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增强文章生动性,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平铺直叙。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说明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主题更鲜明。补叙:增强文章审美。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概括小说情节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括为一件事
    重点情节的分析开头:①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定下感情基调 ②为下文做铺垫 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背景,引出主人公出场。结尾:①扣题 ②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③议论抒情,升华主题,引起读者共鸣,交代故事结局。过渡段: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推动情节发展。高潮段:①故事主题、矛盾的集中体现 ②体现人物性格,细节描写人物性格的重点段落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角度A.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气质等(静态)B.通过人物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揭示感情性格(动态)C.放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理解D.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茹志鹃(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浙江杭州人。 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 ,王安忆的母亲。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己解决字词
    明确:1946年的中秋,在打海岸的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故事。
    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我 通讯员 小媳妇
    “我”年轻的女文工团员,大战前夕,被派到前线包扎所帮忙。热情开朗,善于作群众工作。在与通讯员同行和借被子的过程中,对这个憨厚质朴的小同乡产生了一种比同志、比同乡更为亲切的感情。在包扎所帮助照顾伤员时,她心中还时不时想到通讯员,担心他在战场上会不会受伤,受了伤会不会被落下 。
    不是,是行文的线索,是故事的讲述者。
    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第一人称主要是以“我”的口吻表达出来的,以自己亲身经历去叙述的一种写法,使文章的主观色彩更浓厚,人物心理刻画更细腻,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拉近与读者距离,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通讯员在战斗开始前奉命护送女文工团员去包扎所。他是一个刚参军一年、只有19岁的农村青年,稚气未脱,憨厚、不善言辞,更怯于与陌生女性交往。他热爱生活,关心同志,体贴别人。在战斗中,当一颗手榴弹在担架队员们中间冒烟乱转时,他毫不迟疑地扑了上去,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解除了人民群众的危难。
    新媳妇刚过门三天的农村媳妇。好看善良,纯朴开朗,也有着新嫁娘的矜持羞涩。一条印着白色百合花的新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所以她十分珍惜这条被子。小通讯员来借被子时,她没好意思说出不借的原因,只一味地表示不借,让本来就拙于与女性打交道的小战士很为难。经过女文工团员做工作,她同意借被子,同时心里对小通讯员充满了歉意。
    如何判断一个人物是不是主人公?
    判断小说的主人公的依据1、 小说情节、结构围绕该人物展开; 2、 是矛盾冲突的主体; 3、 是作者着力刻画的的中心人物; 4、 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小说围绕这三个人物展开了什么情节?
    ↗小通讯员:带路—借被—牺牲—盖被 “我” (全文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新媳妇: 借被—缝衣—献被
    作品将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设为场面,讲通讯员壮烈牺牲的情景通过担架员的叙述从侧面表现出来,就连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碰壁的冲突也没有作正面描写,可以看出作者选材讲究。
    1、 通讯员插在枪筒里的那几根树枝,后来又添了一枝野菊花,他衣肩上的破洞,给“我”的两个馒头,以及那条百合花被子等细节都在作品中重复出现,前后呼应,这些描写不仅烘托气氛,而且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作品极富感染力。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请同学们一一找出来
    二、细节描写生动----心理刻画细腻
    2、 作者通过细致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例如作品中的“我”对通讯员随着认识的加深,心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刚接触时的生气,到对他奇怪的保持距离的做法“产生了兴趣”,再到对小同乡的“亲热”,甚至是“从心底上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一直到最后,对牺牲了的通讯员充满了崇敬小说通过“我”一系列的心理变化,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淡而浓地刻画和凸显了通讯员动人的形象。
    作品以新媳妇的百合花被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人物的美好心灵,使人物的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以小见大,意味深长。 百合花,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本文题目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百合花,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即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 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
    思考:诗意的语言不仅体现在人物对话里 还体现在作者对战争场面的处理上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战争离不开武器,现代化战争离不开枪,强势战士用来消灭对手的主要工具,而小说中通讯员的枪又是什么样的呢?
    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 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再看其他人的枪,小说里还写了谁的枪?
    一个乡干部 他一肩背枪,一肩挂了一杆秤;左手挎了一篮鸡蛋,右手提了一口大锅,呼哧呼哧的走来。
    杀人的武器成了插花插草的器具 成了乡干部手中可有可无的道具
    故事的背景是淮海战役,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 应该是图片描绘的这种场景 但是我们在小说里读到的是不是这样的呢?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
    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作品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中发生的故事。但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和渲染站在的严酷,而是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写了卫生员和通讯员之间略带喜感的交往过程,以及小战士和新媳妇之间朦胧有纯真的大爱。虽有战争场面,但是都是为人物活动做陪衬,战争的残酷和冷血被弱化。战争和流血是为主题服务的。
    要想了解小说的主题,还要要明确百合花的含义,请同学们思考并探讨
    “百合花”的意蕴丰厚,一方面,它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只是一个图案;另一方面,它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纯洁无瑕。新媳妇的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通讯员战士的脸,暗含着农民与战士融为一体,既写出了年轻战士的勇敢与牺牲的伟大精神,又写出了新媳妇对革命的理解及对战士纯洁的感情。
    《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并非来自真人真事,但小说里描写的战斗及战斗的时间地点是真实的。1946年中秋节,总攻海岸之战打响,茹志娟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做战勤工作。她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去借被子。战斗开始后,她负责记录那些牺牲的战士的姓名单位,在这过程中不禁设想他们的家庭亲友、他们生前的愿望,以及他们心中的秘密。当时的情景和想法她一直没有忘记 。1957年前后,茹志娟的丈夫王啸平被错划为“右派”。丈夫处于岌岌可危之时,茹志娟却无法救他,而且由于她与丈夫在具体的工作问题上常常站在同一战线上,她也不得不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一遍一遍地检讨自己的思想 。

    相关课件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3.1 百合花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3.1 百合花评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花连事理情节,理情节,你的掌声送给谁,花衬人赏形象,花有情析主旨,有无爱情,环境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统编版3.1 百合花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3.1 百合花示范课ppt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