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线上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青海省海东市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线上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东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一、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 )①地缘关系 ②同学关系 ③业缘关系 ④血缘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对于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同学的看法正确的是( )A.中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养成亲社会行为B.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会影响学习C.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不具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D.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利于我们健康成长3.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 )①知识技能不断丰富 ②能力不断提高 ③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④价值观念日渐养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A. 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 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C.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 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5.李某用手机发布恐怖信息,导致机场航班延迟起飞,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告诉我们(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公民的行为要遵守法律的规定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④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要受到相应处罚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6.两会期间,全国各地的网民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在人民网等各大网站对自己较为关注的问题表达心声和意愿,极献计献策。这表明(①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②网络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唯一渠道③网络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与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④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尊重从我做起,尊重他人就要做到(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 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自2007年起,黑龙江省建立高考考生诚信档案,所有违规考生情况被如实记录到其诚信电子档案中,并且无论今后哪年再参加高考,这一污点都将永远记入到违规失信的档案中。之所以要求学生讲诚信,这是因为( )①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③不讲诚信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④这是建设诚信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14岁少年扈某持刀将两名同学先后捅成重伤、捅死,被判有期徒刑17年,后因当地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扈某近日被改判为无期徒刑。扈某的行为(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是一般违法行为 ③应受刑罚处罚 ④表明其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淡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下面刑罚中属于附加刑的有( )①无期徒刑 ②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③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④罚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20分)1.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2.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没必要关心国家发展。( )3.参加公益活动是亲社会行为的唯一表现方式。( )4.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中学生要远离网络。( )5.我们要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6.网络是虚拟的,我们可以在网上为所欲为。( )7.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8.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 )9.自由与规则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10遵守社会规则是一种自觉行为,要根据自己的意愿执行。( )11.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和挫败感。( )12..尊重他人就是要满足对方的各种需要。( )13.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 )14.是否文明有礼只关乎自身的形象,与国家的形象无关。( )15.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16诚信只是一种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并不具有强制力,人们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 )17.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灵活运用诚信的智慧,遵循自己的个人意愿去做。( )18.法律也是一种社会规则,但它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19.违法行为和犯罪都触犯了法律,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必然违法,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20.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1.人的身份是在 中确定的。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 中养成。3.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 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4.网络为 注入新的活力。5.恪守 、遵守 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6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 。7.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 。8.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 。9.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 。10.文明有礼是一个人 的前提。1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 ,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12.诚信是一个人 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 。13.违法行为按违反法律的类别分为: 、 、 。14.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 。15.刑罚分为 和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2.A3D.4.C5.B6.B7.D8.B9.D10.B二、判断题1.× 2.× 3.× 4.× 5.√ 6.x 7.√ 8.√ 9.√ 10.x 11.√ 12.x 13.√ 14.x 15.√ 16.x 17.x 18.√ 19.x 20.√三、填空题1.社会关系2.社会实践3.信息传递4.经济发展5.道德 法律6.保障7.内容 实现 8.边界 保障9.外在表现10.立身处世11.价值准则 民法原则。12.安身立命 通行证13.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14.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示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