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讲信息筛选整合 (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讲信息筛选整合 (含详解),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讲信息筛选整合,对点例证,对点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十 论述类文本阅读
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题“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考查的就是考生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的能力,四个选项在原文中都有明确的对应句子或区域,因此,判断选项的正误必须将选项表述与原文信息细加比对。
1.比对的方法——切片法(1)为什么切:因为选项是对文中多个信息点的概括、归纳和整合,一个选项包含了文中多个信息点,其中一般会有信息点被设误。这多个信息点我们都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若不细切分,就不能细比对,易因错误信息点的“漏网”而误判。(2)如何切:基本原则是将选项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断。如果是切分复句,一般以一个分句为一个片断;如果是切分单句,可以按照句子主干(主谓宾)的结构切分;有时将较长单句中的某些短语(多充当修饰重要概念的成分)切为片断。
(3)如何找:总的原则是依据切片中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源。而实际情况是,有的选项(或选项中的分句)概括程度较低,与原文中的信息对应程度强,切片后能直接迅速地找到信息源;有的选项(或选项中的分句)概括性强,是跨句子、跨段落的信息整合,不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词句,切片后须先将原文相关的关键词句的意义提炼压缩,然后再确定信息源。
2.比对的角度——三级比对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在先秦时期即逐渐沉淀成为具有文化与文学双重特质的经典。到汉代以后,《诗》与《骚》成为文人士子的必读之书。在安身立命和文章写作等多方面,历代文人对《诗》《骚》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和接受,由此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意义阐释系统——“诗骚传统”。从这一角度来说,《诗》《骚》的源头性和经典化,是其成为“传统”和典范的内在原因。
《诗》《骚》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但又构成互补关系的文化类型。《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周颂》和《大雅》之诗均是礼乐制度的表征形式。而《小雅》中的大部分及《国风》之全部则是因对现实的关注与讽谏的功能而进入《诗》文本的。《骚》为南楚文化所孕育。《离骚》《九章》等作品完全呈现了个体生命的体验,充满了对现实的质疑和探索,充满了悲剧性与崇高感。综合来看,《诗》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二者比肩互补,具备了源头的气质和个性。
“诗骚传统”形成中的最重要的环节是《诗》《骚》的经典化。事实上,《诗》的经典化在《诗》文本的结集过程中就开始了。《诗》文本经历了数次编辑和较长的时间跨度,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精神与诗学思想。《诗》文本的结集过程本身就是其多重性意义结构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诗》经典化的过程。
春秋时期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使《诗》成为士大夫君子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在时人观念中,《诗》与《书》《礼》《乐》一样,是德义所在,是治国修身的根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外交场合的赋《诗》言志、歌《诗》观志、引《诗》足志活动,使《诗》进一步具备了礼仪的、政治的、哲学的、伦理的、预言的等多重阐释可能性。《诗》文本变得空前的重要,成为春秋世族文化身份和君子“风雅”的代名词。加之孔子以《诗》为教,以《诗》兴、观、群、怨,《诗》的文化意义趋于最大化,成为征引、取资的文化资源。这标志着《诗》已被经典化了,正式成为一种代表着社会公共文化理念的经典。
与《诗》不同,《骚》的经典化完全是因为屈原自身的独特遭际、《离骚》所创造的“发愤抒情”的人生悲剧的消解方式。屈原第一次把诗歌创作与人生遭际导致的悲剧命运升华结合在一起,将诗歌创作作为人生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式,并在诗歌中用形象的语言探讨了人格、理想,以及个体命运与群体利益的关系等重大人生问题。因此,在屈原之后,《诗》《骚》就成为一种浪漫雄奇的文学传统,也成为一种追求理想、超越悲剧的生存哲学的传统。(摘编自韩高年《论“诗骚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骚传统”是《诗》和《骚》在先秦时期就逐渐沉淀形成的意义阐释系统。B.《诗》维系群体利益,《骚》呈现个体生命体验,这两种文化类型比肩互补。C.《诗》文本的编成标志其经典化的开始,而被征引、取资标志其经典化的完成。D.屈原用“发愤抒情”的方式升华人生苦难和悲剧命运,实现了《骚》的经典化。
解析 A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诗骚传统”不是《诗》《骚》本身形成的,而是在历代文人的解读和接受中形成的。C项,混淆时态,根据原文第三段可知,经典化开始于《诗》结集的过程中而非完成时。D项,偷换概念,这只是《骚》经典化的原因,不是《骚》经典化的实现方式和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诗》《骚》的源头性和经典化两个方面分析了“诗骚传统”形成的原因。B.文章第二段比较《诗》《骚》不同的文化内涵,证明了《诗》《骚》具有源头性。C.文章第四段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诗》成为士大夫君子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的原因。D.文章比较了《诗》《骚》经典化过程的异同,并指出了“诗骚传统”的具体内涵。
解析 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梳理《骚》经典化的过程,也就没有比较二者经典化过程的异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诗》《骚》没有成为历代文人士子的必读之书,就不会形成“诗骚传统”。B.《诗》与《骚》代表的文化类型完全不同,因而《诗》没有《骚》中的浪漫表达。C.人们在外交场合赋《诗》、歌《诗》、引《诗》,丰富了《诗》的内涵和文化意义。D.《诗》《骚》具有文学与文化的双重特质,既能给人以审美享受,也能给人以人生启迪。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文本信息 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筛选整合信息,板桥题画郑燮,作家作品,板桥画竹欣赏,板桥书法欣赏,文与可《墨竹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论述类文本阅读总 (含详解),共32页。
这是一份(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论述类文本阅读第4讲观点分析推断 (含详解),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4讲观点分析推断,解题锦囊,对点例证,对点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