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同步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 第1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 第1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原卷版).docx
    • 解析
      【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 第1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解析版).docx
    【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  第1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原卷版)第1页
    【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  第1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原卷版)第2页
    【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  第1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原卷版)第3页
    【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  第1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解析版)第1页
    【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  第1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解析版)第2页
    【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  第1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堂检测,文件包含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第1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原卷版docx、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第1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课后培优练级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多选). 如果打点计时器用50Hz的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
    B.每隔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04s
    C.每隔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1s
    D.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汁数周期为0.1s
    2.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 、导线、 电源.
    3.实验过程:
    (1)按照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 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 ,后 ;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 ,取下纸带;
    (5)更换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4.数据处理:
    (1)求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
    ①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n= =.
    ②利用 图象求加速度
    a.作出 图象,通过图象的 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5.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实施了以下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步骤是(  )
    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B.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车,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直流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两次
    D.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起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起始点下面记作0,第六个点作为计数点1,依次标出计数点2、3、4、5、6,并测算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根据公式求出a
    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逐个测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这样便于记录
    B.为使测量更为严谨,应把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
    C.为了便于测量,应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D.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0.1 s
    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作v-t图象时,必须用圆滑曲线连线且经过每一个点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牵引小车的钩码越多越好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8.某人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利用打出的一条纸带画出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秒打一个点
    B.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在秒时的速度大小是
    D.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9.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张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要求测出D点瞬时速度,本实验采用包含D点在内的一段距离中的平均速度来近似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已知电源频率50Hz,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  )

    A., B.,
    C., D.,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0.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匀加速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光电门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3.0 s,则遮光板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 ,光板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 ,滑块的加速度约为 。(每个空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上,选取一段如图所示,实验员告知同学们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图中每两点中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用刻度尺量得A到B、C、D、E各点的距离依次为:1.23 cm、3.71 cm、7.44 cm和12.42 cm,则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m/s2.(以上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实际上交流电的频率为51 Hz,则上面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实际值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12.有一冲刺时身高为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国际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路道终点旁边的摄影记者使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运动,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得到照片后测得其人的高度为,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的(  )
    A.成绩 B.冲刺速度
    C.内平均速度 D.最后1s内的位移
    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点的瞬时速度,描点作图后,关于加速度的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量出图线的倾角θ,由公式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选取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个点,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D.依次选择2个计数点速度计算出多个加速度,然后算出这些加速度的平均值
    14.在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实验中,某同学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槽码、纸带、细线组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槽码拉动小车,使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纸带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标出。

    某同学操作实验步骤如下,有错误或不需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并连接好电路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适当抬高长木板的左端,在不挂槽码的情况下,轻推小车,小车能匀速运动
    D.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槽码
    E.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F.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15.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加速度不变的加速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在打出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6.在做“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02 s的交流电源。

    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表所示:
    对应点
    B
    C
    D
    E
    F
    速度/(m·s-1)
    0.122
    0.164
    0.205
    0.250
    0.289
    (1)计算vF的公式为vF=________(用已知量字母表示)。
    (2)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作出v-t图像,令B点为计时起点,并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在实验中,利用纸带上的数据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以速度v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某次实验中某同学描出的点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上一共描出了10个点。

    下列思考有道理的是(  )
    ①这10个点无论如何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小车运动的v-t图线不可能为一条直线,而应为一条光滑的曲线
    ②这10个点中有6个点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它们在一条直线附近,只有F和B两点离这条直线太远
    ③在8个点当中只有4个点能画在一条直线上(A、D、G、I),有6个点不在该直线上,这条直线肯定不能表示小车运动的规律
    ④与直线偏差较小的点(C、E、H、J)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而与直线偏离较大的点(B、F)则可能是实验中出现错误造成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8.(多选).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的原因是( )
    A.复写纸放反   B.振针过短
    C.使用了直流电压 D.纸带运动过快
    19.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原为50Hz,若某次实验中交变电流的实际频率偏小而未被发觉,则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与真实值比较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
    20.(2020·江苏高考)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小明同学在家自主开展实验探究。用手机拍摄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得到分帧图片,利用图片中小球的位置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家中有乒乓球、小塑料球和小钢球,其中最适合用作实验中下落物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①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
    ②捏住小球,从刻度尺旁静止释放
    ③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位置
    ④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开始摄像
    (3)停止摄像,从视频中截取三帧图片,图片中的小球和刻度如图所示。已知所截取的图片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由此测得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m/s2。

    (4)在某次实验中,小明释放小球时手稍有晃动,视频显示小球下落时偏离了竖直方向。从该视频中截取图片,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用(3)问中的方法测出重力加速度。
    21.(2018·北京卷·21改编)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中A、B、C、D、E、F……所示.

    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1、v2、v3、v4、v5……
    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所示.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变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含砝码)
    (2)在上图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像.
    (3)观察v-t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v-t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4)描绘v-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_______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参考答案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多选). 如果打点计时器用50Hz的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
    B.每隔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04s
    C.每隔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1s
    D.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汁数周期为0.1s
    答案:AD
    2.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 、导线、 电源.
    答案:刻度尺 交流
    3.实验过程:
    (1)按照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 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 ,后 ;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 ,取下纸带;
    (5)更换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答案:(1)无滑轮 (3)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4) 断开电源
    4.数据处理:
    (1)求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
    ①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n= =.
    ②利用 图象求加速度
    a.作出 图象,通过图象的 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答案:(1) ① vn= ② 速度—时间 a. 速度—时间, 斜率
    5.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实施了以下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步骤是(  )
    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B.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车,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直流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两次
    D.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起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起始点下面记作0,第六个点作为计数点1,依次标出计数点2、3、4、5、6,并测算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根据公式求出a
    答案:C
    【解析】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由于小车通过细绳连接重物且跨过定滑轮,所以要使滑轮伸出桌面,为了更好的利用纸带的长度,所以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故A项与题意不相符;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为了使得小车的速度不会太快,所以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且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车,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故B项与题意不相符;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交流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两次,故C项与题意相符;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去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和每5个点取一计数点,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
    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逐个测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这样便于记录
    B.为使测量更为严谨,应把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
    C.为了便于测量,应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D.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0.1 s
    答案:C
    【解析】测量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时,应该用毫米刻度尺的零刻度对准计时起点,一次读出各计数点对应的刻度值,然后逐一相减,得到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距离的数值,故A错误;纸带上开始时打的点比较密集,点距过小,测量误差较大,故应舍去,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故B错误,C正确;选取计数点,可增加测量距离,减小测量过程所产生的误差,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不一定取0.1 s,故D错误。故选C。
    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作v-t图象时,必须用圆滑曲线连线且经过每一个点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牵引小车的钩码越多越好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答案:D
    【解析】作v-t图象时,应用刻度尺作出直线,穿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故A错误;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故B错误;牵引小车的钩码不能太多,故C错误;为充分利用纸带,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故D正确。故选D。
    8.某人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利用打出的一条纸带画出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秒打一个点
    B.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在秒时的速度大小是
    D.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C
    【解析】由于电源频率为时,打点计时器每隔秒打一个点,故A错误;据图象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的速度大小是,直线的
    9.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张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要求测出D点瞬时速度,本实验采用包含D点在内的一段距离中的平均速度来近似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已知电源频率50Hz,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计算瞬时速度时,所取位移越短,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所以选项A、B、C不合适;间含两个打点间隔,即
    选项D正确。故选D。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0.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匀加速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光电门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3.0 s,则遮光板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 ,光板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 ,滑块的加速度约为 。(每个空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 遮光板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 m/s=0.10 m/s,遮光板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 m/s=0.30 m/s,故滑块的加速度a=≈0.067 m/s2.
    1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上,选取一段如图所示,实验员告知同学们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图中每两点中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用刻度尺量得A到B、C、D、E各点的距离依次为:1.23 cm、3.71 cm、7.44 cm和12.42 cm,则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m/s2.(以上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实际上交流电的频率为51 Hz,则上面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实际值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答案 0.311 1.25 小
    解析 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物体在BD间的平均速度:vC= m/s≈0.311 m/s
    AB间的距离s1=1.23 cm,BC间的距离s2=3.71 cm-1.23 cm=2.48 cm,CD间的距离s3=
    7.44 cm-3.71 cm=3.73 cm
    DE间的距离s4=12.42 cm-7.44 cm=4.98 cm.
    利用v-t图像求加速度可得:a=1.25 m/s2
    由题意知:f测T实,a测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版 (2019)6 超重和失重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6 超重和失重精练,文件包含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第6课-《超重和失重》原卷版docx、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第6课-《超重和失重》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自由落体运动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自由落体运动课堂检测,文件包含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第4课-《自由落体运动》原卷版docx、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第4课-《自由落体运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4 力的合成和分解测试题: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4 力的合成和分解测试题,文件包含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第4课-《力的合成和分解》原卷版docx、分级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分级练第4课-《力的合成和分解》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