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语文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210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语文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210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语文试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210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语文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2103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语文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2103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语文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2103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成都蓉城高中教育联盟高一6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成都蓉城高中教育联盟高一6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语文试题docx、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度下期高中2019级6月联考语文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栖居”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向往的时候,我们回顾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和人文情怀,这种追求诗性、寻求心灵轻盈与静谧,乃至回归明净无瑕精神家园的思想与之异曲同工。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更早地追求着以诗性和精神家园为目标的人居理想。强调诗性、追求精神居所和理想家园的情怀,使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思想能超然于现实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静默和融合。②《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诗性智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如《诗经.硕鼠》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到“乐国”“乐郊”,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再也不会过哀伤悲叹的日子,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有似后世的《桃花源记》所期待的蓝图。从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讲,中国古代文人山水诗、山水画所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就足以反映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③山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田园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主,创造出_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以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实现心灵的皈依。东晋陶渊明的作品,经典地表达了古代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理想。他的田园诗,是其人格精神的外化,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恬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出浑然天成的大境界。因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以,著名的《桃花源记》便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髻,并怡然自 乐”“自给自足”“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之境,成为中国古人追求自然本性的社会梦想。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是同源的,经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欧阳修提到:“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明代画论专家李贽也有这样的评价:“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究竟什么样的画最能表达“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宋代山水画论专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一段话给我们很好的启迪,他说:“世人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凡画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很明显,可居、可持的画境,是笃爱山水的人们实现自身理想和满足自身精神欲望的理想境界。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的《于里江山图》,描绘了大大小小几百个村落形态,多为可居可特之境,充分表达出理想居住之境的引人入胜和优美宜人。古代众多的山水画和村居图中表达的居住胜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望。(摘编自刘沛林《诗意栖居:中国传统人居思想及其现代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追求诗性、寻求心灵轻盈与静谧,乃至回归明净无瑕精神家园的思想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思想情怀异曲同工。B.《诗经•硕鼠》中表现的“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幸福,与后世的《桃花源记》所期待的理想生活蓝图大体相同。C.陶渊明追求的平和悠闲的心境与恬淡朴素的物境相融合的田园诗,经典地表达了古代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理想。D.山水画若能表达“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画家需要在画中展现山水的可行,梅花的可望,房屋的可居,村落的可游。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从海德格尔的名言写起,引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晚于西方文化追求以诗性和精神家园为目标的人居理想这一观点。B.文章第二段以《诗经•硕鼠》为例,指出中国传统居住文化智慧深刻影响着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C.文章第三段从山水田园诗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的角度,从对比中论述了古代中国人对“诗意栖居”的理想的追求。D.文章第四段是从山水画可居可游的画境引人入胜和优美宜人的角度来充分表达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望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了《诗经•硕鼠》《桃花源记》《千里江山图》等成功的诗画作品,就能证明中国人几千年来拥有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B.明代李贽的评价“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是同源的观点提供了佐证,同时也直接证明了山水画能够表达“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C.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所描绘的可居可游之境,并不能表达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望。D. “诗意栖居”自古及今都是人们追求的一种人居理想,人们会借助山水田园诗、山水画来表达对能超于现实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静默和融合的理想。(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物联网加速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与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度交汇,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我国物联网发展又面临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核心产品全球化、应用需求本地化的趋势更加凸显,机遇与挑战并存。万物互联时代开启。物联网将进入万物互联发展新阶段,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形成海量数据,应用呈现爆发性增长,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进_步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智能、高效。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窄带物联网(NB-IoT)等新技术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万物互联的泛在接入、高效传输、海量异构信息处理和设备智能控制,以及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等,都对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需求全面升级。物联网万亿级的垂直行业市场正在不断兴起。制造业成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相关国家纷纷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我国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信息物理系统(GPS)为代表的物联网智能信息技术将在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等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车联网、健康、家居、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等消费市场需求更加活跃,驱动物联网;其它前沿技术不断融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热点,物联网是智慧城市构架中的基本要素和模块单元,已成为实现智慧城市“自动感知、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支撑。产业生态竞争日趋激烈。物联网成为互联网之后又一个产业竞争制高点,生态构建和产业布局正在全球加速展开。国际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互联网服务、整机设备、核心芯片、操作系统、传感器件等产业链布局,操作系统与云平台一体化成为掌控生态主导权的重要手段,工业制造、车联网和智能家居成为产业竞争的重点领域。我国电信、互联网和制造企业也加大力度整合平台服务和产品制造等资源,积极构建产业生态体系。(摘自工信部《物联网的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材料二
材料三智能家居并不算是个新概念,早在上个世纪,不少科普文章就为我们描绘了智能调节室温、灯光亮度等美好场景。不过,在智能家居被提出的几十年后,由于成本和;性等问题,大多数人却仍停留在“听说过没见过”的阶段。这种情况,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发生改变。近日,小米与美的魅族与海尔先后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互联网企业的加入为智能家居产业带来了新玩法智能插座、智能灯泡、智能空调等产品以较低的价格相继推出。虽然这些产品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半智[产品,产业自身也仍存在标准不统一,生态链不完善等问题,但智能家居的美好设想毕竟离我们又近了一步。晓凡最近买了一个智能插座,因为她睡前要在床头给手机充电,老担心不安全智能插座的定时开关功能解决了她的忧虑。晓凡觉得,这个产品抓住了她的“需求痛点”近期,科技领域推出的类似智能家居设备还有不少,如智能摄像头、智能空调,这些设备一般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手机连接,或多或少都解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需要。 一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重要的应用场景,智能家居市场日渐兴起,不断吸引着相关从业者参与其中。近日,小米公司发布了“智能家庭套装”。这款通过zigBee(紫峰)协议连接的设备,包括多功能网关、人体传感器、门窗传感器、无线开关等模块,通过这些传感器,能够捕捉人或者动物的移动,自动探测、提醒家中情况。并与后台管理平台小米云连接,将监测的数据上传,从而达到对家庭信息的管理。据小米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晓君介绍,相比WiFi协议,ZigBee协议更稳定,安全系数更高,能够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实现相互协调通信,更适合智能家居的应用。(摘自人民网)4.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物联网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来临。B.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C.2018年和2020年物联网的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说明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D.万物互联在推动海量设备接入,将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不断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推动物联网发展的同时,对于潜在的安全风险不能不引起重视。B.国际企业利用其产业链全球布局的优势,掌控生态主导权,给我国物联网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C.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重要的应用场景,但目前有的产品只是简单地将家居用品与手机相连,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家居。D.紧跟他国的步伐,我国也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计划,并发挥物联网智能信息技术在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等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6. 根据材料三,在物联网的背景下,智能家居如何更好地发展?请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敦煌莫高窟高尔泰①要到莫高窟,先到敦煌城。据说现在的敦煌,已成了国际旅浒城市。高楼林立,夜市通宵达旦。还筑了飞机场,客运繁忙。可三十五年前的那时,只有横七竖八一簇簇灰黄色的土屋。一般是平房,顶多两层楼。街上坑坑洼洼,行人稀少,满地畜粪,车过处黄尘滚滚。一丁点儿也看不出,它曾经是古代欧亚大陆桥一丝绸之路上总管中西交通的重镇。想当年异国商贾云集,周边羌胡来归,毡庐于帐,土屋万家,鸣驼啸马,绿酒红裙,繁华真如一梦。②城外沙漠中,残留着一些陈迹。西面有汉代的阳关遗墟和沙洲故城遗墟;北面有汉代的玉门关遗墟;南面沿着疏勒河,有一条高低断续的土墩,是长城烽燧的残余;东面平沙中发现了一些木简、农具、钱币和箭钺,折戟况沙铁未消,说明它曾是东汉以来戍边士卒的屯田。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就在东南面鸣沙山和三危山之间峡谷里的悬岩上。③可以想象,万里流沙中这些壁立千初的悬岩,是洪荒时代雷鸣般的浊流冲刷出来的。但是为什么,那亘古不息、摇天撼地的寥寥长风,那水一般流动着的、填平一切的沉重黄沙,到这个悬岩边上就停止了,宁肯在一旁聚成消长无凭的高高沙山,也不肯进入这小小的峡谷?④峡谷从南到北,狭长一千六百多米。有一股地下水从南端冒出来,到北端又没入地下。中间无数百年老树,拔地参天,郁郁森森,掩映看几座古寺。岩壁上古洞(现存四百八十多窟)高低参差,上下五层。保存着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窟四百九十多个。壁画总面积四万五千多平方术,彩塑两于四百多身,还有经卷写本数万,唐宋窟檐若干。据说这些,都只是残留下来的部分,其盛时有窟千余。具体如何,已无可考。不论如何,它不可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王朝的作品。只有无数人千余年间代代相继层层累进,才有造成这样的宏构巨制的可能。⑤如果没有佛教的东来,没有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马其顿东征带来的希腊文化随着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在这里和月氏、乌孙、匈奴人留下的本土文化,以及汉廷的西征健儿、移徙流民,被贬黜的官吏和迁谪文人带过来的中原华夏文化交汇融合,而产生出一种野性的沽力,激活了人们创造的潜能,并为之提供了宣泄的渠道,则这种可能性也不会向现实性推移。⑥所以莫高窟艺木,如果说它是一件集壁画、建筑与雕塑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的话,那么应该说,历史和自然都参与了它的创造。那荒野神奇而又深藏若虚的自然景观,不是更增添了它慑人心魄的艺木魅力吗?那些壁画积淀着岁月递嬗的痕印,或深或浅都成了黄调子。加上部分变色、褪色,斑驳剥落,隐显之间,倒反而更加丰富,更加奇幻。其沉郁浑厚处,光怪陆离处,更是出乎意表,非人力所能及。正如当年锃亮闪光俗不可耐的祭器,后来变成了绿锈斑驳古朴凝重的青铜文物。大自然的破坏力量,在这里变成了创造的力量。鬼斧神工,此之谓乎?⑦被那斑斓万翠的洪流带着,在千壁画林中徘徊而又徘徊,我有一种梦幻之感。想到历史无序,多种机缘的偶然遇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为创造这些作品提供的保证多么难得;想到岁月无情,它历经千百年风沙兵燹保存至今更不容易;想到世事无常,我家破人亡死地生还犹能来此与之相对尤其幸运,心中就不由得充满着_种深深的感激之情。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由现实回溯往昔,由现代新貌遥想曾经灿烂辉煌而如今繁华不再的历史旧梦。运用对比手法,意在赞美敦煌现在的繁华热闹。B.本文并没有把敦煌莫高窟文化作为一个静态景观推到读者眼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突出了多种因素的合力创造。C.作者从文化交融中洞见一种极具生命质感的“野性的活力”。 “野性的活力”是人的生命力在自由状态下的恣意彰显,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人的创造空间。D.本文文字清丽而又饱满,质朴而又精炼,具有诗情诗意和画面感,看似平淡,却又沉重,满含深情。8.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以赏析。(6分)想当年异国商贾云集,周边羌胡来归,毡庐千帐,土屋万家,鸣驼啸马,绿酒红裙,繁华真如一梦。9.结合全文,概括莫高窟艺术文化的成因。(6分)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也。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士燮既附孙权,召综为五官中郎将,除合浦、交址太守。时交土始开,刺史吕岱率师讨伐,综与俱行,越海南征,及到九真。事毕还都,守遏者仆射。西使张奉于权前列尚书阐泽姓名以嘲泽,泽不能答。综下行酒,因劝酒曰:“蜀者何也?有犬为独,元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奉曰:“不当复列君吴邪?”综应声曰:“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于是众坐喜笑,而奉无以对。其枢机敏捷,皆此类也。吕岱从交州召出,综惧继岱者非其人,上疏曰:“牧伯之任,既宜,青能,荒流之表,祸福尤甚。如但中人,近守常法,无奇数异术者,则群恶日滋,久远成害。故国之安危,在于所任,不可不察也。窃惧朝廷忽轻其选,故敢竭愚情,以广圣思。“黄龙三年,建昌侯虑为镇军大将军,屯半州,以综为长史,外掌众事,内授书籍。虑卒,入守贼曹尚书,迁尚书仆射。时公孙渊降而复叛,权盛怒,欲自亲征。综上疏谏曰: “中国一平,辽东自毙,但当拱手以待耳。今乃违必然之图寻至危之阻忽九州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计又开辟以来所未尝有斯诚群僚所以倾身侧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者也 惟陛下抑雷霆之威,忍赫斯之怒,遵乘桥之安,远履冰之险。则臣子赖社,天下幸甚。”时群臣多谏,权逐不行。赤乌三年,徙选曹尚书。五年,为太子少傅,领选职如故。六年春,卒。凡所著诗赋难论数万言,名曰《私载》,又定《五宗图述》,《二京解》,皆传于世。(节选自陈寿《三国志》)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乃违必然之图寻/至危之阻/忽九州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计/又开辟以来所未尝有/斯诚群僚所以倾身侧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者也/B.今乃违必然之图/寻至危之阻/忽九州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计/又开辟以来所未尝有/斯诚群僚所以倾身侧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者也/C.今乃违必然之图/寻至危之阻/忽九州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计又开辟以来所未尝有斯/诚群僚所以倾身侧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者也/D.今乃违必然之图寻/至危之阻/忽九州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计又开辟以来所未尝有斯/诚群僚所以倾身侧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汉武帝始置,分中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巡行郡县,检核问事,澄清吏治。B.卒,大夫死叫卒,古代强调等级秩序,对死亡依据不同身份赋予不同称谓,如士人死亡称为不禄。C.二京,指汉代的东京和西京,即是洛阳和长安,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D.少傅,辅导太子的宫官。太子太傅教文,太子太师教武,太子少师、太子少傅是辅佐他们的副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综思维敏捷,才智过人。西蜀使者张奉在孙权面前拆尚书阚泽姓名的字形来嘲弄阚泽,薛综起座利用劝酒的机会应声对张奉进行回击,张奉无话可对。B.薛综重视官员选拔,忠心为国。吕岱调离交州,薛综担心继任者不是合适的人选,上疏强调州牧郡守人选需清廉能干之人,边远之地更应重视官员选拔。C.薛综为政富有远见,善于劝谏。薛综担任尚书仆射时,皇帝因忿怒想亲自出军征讨,薛综上表从历史发展规律、百官、百姓等角度劝谏,于是孙权放弃出兵。D.薛综深受皇帝重视,著作众多。薛综深受重视,晚年被皇帝选拔入宫教授太子,并照旧兼任其他职位。一生写作诗歌、赋等数万字,多部著作流传于世。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窃惧朝廷忽轻其选,故敢竭愚情,以广圣思。(2)惟陛下抑雷霆之威,忍赫斯之怒,遵乘桥之安,远履冰之险。(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公安县怀古①杜甫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洒落”不受拘束。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构思巧妙,用笔着力表现出 “山野” 之 “旷” , “江水” 之 “深” 。B.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C.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D.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眼前实景,后抒怀古情思。15. 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名句默写(本题共3个小题,6分)(1)《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屈原在《离骚》描写当时社会流行投机取巧的时俗和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的恶劣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俗不合的性格,也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瞿塘峡如果说像是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势奇绝, 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 ,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命名,显然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的峡急江陡,江面布满大大小小的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 的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升起的一层青色的雾,使得三峡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黄昏中,两岸哨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心上面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瞿塘峡如果说像是一道闸门,巫峡那么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B.如果说瞿塘峡像是一道闸门,巫峡那么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C.如果说瞿塘峡像是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D.不仅说瞿塘峡像是一道闸门,而且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连绵不断 姿态 变幻无穷 充裕B.络绎不绝 形态 神秘莫测 充足C.络绎不绝 姿态 变幻无穷 充裕D.连绵不断 形态 神秘莫测 充足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长江后浪催前浪,轰轰烈烈地流向远方B.长江平静而缓慢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C.长江像一条五彩的带子在夕阳里显得悠悠飘飘,变得如此驯良D.长江像一条巨蟒,翻滚着,呼啸而去20.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但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字数不少于80字)(5分)'旳(1)觉慧《家》 (2)武松《水浒》 (3)米开朗琪罗《名人传》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口罩只能在特殊的环境中戴用,例如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当然,在野外行走。为抵御风沙和寒冷,或在有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活动,是需要戴上口罩的, ② :外,在流感流行季节,去可能存在大量病原菌的公共场所,也该戴上口罩戴口罩只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之一, ③ 。 四、作文(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今年疫情导致我们复学延迟,我们回到校园后仍惊喜的发现许多花儿仍在尽情绽放以他们最美的姿态向我们告白着些什么…… ' '请以“又见______绽放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语文答题卡doc、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语文双向细目表doc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7页。
这是一份2021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2页。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