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2020.10)9.27(1).docx
    • 答案
      高二语文10月月考参考答案(2020.10)9.27.docx
    • 练习
      高二语文10月月考(答题纸).doc
    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2020.10)9.27(1)第1页
    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2020.10)9.27(1)第2页
    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2020.10)9.27(1)第3页
    高二语文10月月考参考答案(2020.10)9.27第1页
    高二语文10月月考参考答案(2020.10)9.27第2页
    高二语文10月月考(答题纸)第1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2020109271docx、高二语文10月月考参考答案202010927docx、高二语文10月月考答题纸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 B【解析】A项曲解文意,“夏商周……实现了形式上的一统”于文无据。C项原因错误,原因应该是“从秦汉到唐宋这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都就建在黄河中游地区”。D项应当是反映了“整个中华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2.B【解析】扩大范围,“自古以来”应改为“从中国文明诞生伊始到唐宋时期”3.C【解析】材料二中的新发展理念侧重于黄河文化与产业融合,特别是与旅游业融合。C项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范畴4.(1)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组织全文。(1分)(2)首段总述“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提纲挈领地提出看待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的角度;然后分别从文明的诞生、文化基因的养成、“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对“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展开具体论述。(2分)5.同:二者都属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范畴。(2分)异:材料二中的新发展理念侧重于黄河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1分)而材料三中的新发展理念侧重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1(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6. B【解析】“是因为我看到车夫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爬上了坡,我便不再担忧”错误,从文中来看,应是对独腿车夫与命运抗争精神的敬佩和赞赏。7.(1)独腿车夫留百十米距离不走这一情节,有利于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他这样做不是怠惰,而是出于关心。朋友不理解车夫的用意妄加揣测,我因而不满,坚决要走。(2)有利于丰富人物形象。小说插叙带韩国人逛成都这个情节,让独腿车夫用幽默轻松的语调自述,从而将独腿车夫善良、乐观、坚强的一面展现出来,使独腿车夫的形象更生动丰满。(3)有利于深化本文主旨——面对艰难的人生,也要自信自豪地生活。(5分,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8. 纵观全文,独腿车夫拥有的“一种圣洁的东西”,便是他身上所具备的美好的精神品质。(1)为人诚恳、善良。例如:当我最终以3元钱坐上了他的车,车夫诚恳的告诉我以后要再往前一站再下车,即使是知道价钱不合理,也依然答应载我去朋友家,哪怕觉得我当时误解了他也不改他的柔和语气。(2)身残志坚、与命运抗争。例如:在上一段缓坡的时候,即使我提出下车推车,他仍然坚持要骑上去,即使独腿蹬车艰难前行也要坚持,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证明了自己。(3)乐观自信、自尊自爱。例如:两个韩国人,不怀好意偏要坐他的车,但他自尊自爱,积极应对,乐观自信的心态让他改变了两个韩国人的态度,也使读者深受感染。(5分,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9.B。  10.B【解析】“亲”应只指父母双亲。11.A【解析】希望他留任一事只是发生他在蔡州任职时。12.1太宗拍着大腿称好,并说:“要不是爱卿,几乎误了我的大事。”就采用了他的计策。3分2宋真宗登基后,垂帘引见诸位大臣,吕端请求皇上卷帘,走上前去仔细查看,这样之后才走下台阶,率领群臣跪拜并高呼万岁。4分3禹为先父鲧因治水无功而受严惩深感痛心,因此劳神苦思,在外十三年,经过自己家门也不敢进入。(3分)参考译文: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太祖即位之后,吕端管理浚仪县,同判定州。吕端治理政务清正简约,远处的人也感觉到便宜。十年,出京管理蔡州,因为善于管理政事,官吏百姓排着队上奏请求朝廷让他留下来。时逢秦王赵廷美担任京城的府尹,太宗征讨河东,赵廷美将可能接到留守京城的命令,吕端对赵廷美说:“皇上不顾风雨辛苦奔波,慰问百姓,讨伐罪人,大王您处于皇上的亲人和贤臣的地位,应当上表奏请随从护驾。如果主持留守事务,是不合适的。”赵廷美因此恳请跟从随行。太宗想任命吕端为宰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不糊涂。”拿定主意要任命吕端为相。在这之前,寇准担任参知政事。吕端做了宰相后,他考虑与寇准同在朝班,而自己先居宰相之位,担心他内心不平,就奏请参知政事和宰相分开日期轮流统领群臣,主持朝政,一起登政事堂,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一般同事上朝奏对时,大多发表独特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倡议。一天,宫内传出皇帝的手书,命令说:“从今以后中书省的事务必须经过吕端详细斟酌,才能上奏皇帝。”吕端更加谦让不敢承当。当初,李继迁骚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报说捉住了李的母亲。此时太宗想处死李母,因为寇准任枢密副使,便单独召见,跟他商量此事。寇准回去时,经过宰相办公之处,吕端猜想是商议大事,便邀他说:“边境上的日常事务,我不必参与知晓。如果是军国大事,我位居宰相,不能不知道。”寇准就告诉了事情的原委。吕端说:“怎么处理这件事?”寇准说:“想要在保安军北门外将李母斩首,以此来惩戒凶贼逆臣。”吕端说:“如果一定要这样办,可真不是合适的办法。希望您暂缓办理,我将再去上奏。”进了朝堂,他就说:“从前项羽抓住了太公(刘邦之父),想要烹煮他,高祖说:‘(如果你一定要烹他)希望能分给我一杯肉羹。’做大事的人是不会顾及他的亲属的,何况李继迁这种叛逆的人呢?陛下今日杀掉她,明天可以抓到李继迁吗?如果事情不是这样,白白地让他坚定反叛之心罢了。”太宗说:“那怎么办呢?”吕端说:“依照臣的愚见,应当在延州安置李母,让人优厚地服侍她,以便招降李继迁。即使不能立即招降他,最终可以牵住他的心,而他母亲的生死又掌握在我们手里。”太宗拍着大腿,连连称好,并说:“要不是爱卿,几乎误了我的大事。”就采用了他的计策。李母后来病死在延州,李继迁不久也死了,李继迁的儿子终于投诚,这是吕端的功绩啊。宋太宗身体不好,宋真宗当时是皇太子,吕端每天都和太子一起入朝面圣。等到宋太宗的病情加剧,内侍王继恩畏惧皇太子的英明,私下里与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计划立先前的楚王元佐。宋太宗驾崩,李皇后让继恩把吕端叫来,吕端感觉不对,于是就把继恩锁在阁内,让人看着他然后才去见李皇后。皇后说:“皇帝已经晏驾,应立皇长子为继任皇帝,这是顺应天意的,(你说)现在该怎么办吧?”吕端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为了今天这种状况,现在皇帝才弃天下而去,怎么能急着违抗先皇遗命呢?”宋真宗登基后,垂帘引见诸位大臣,吕端请求皇上卷帘,走上前去仔细查看,然后走下台阶,率领群臣跪拜并高呼万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8分)13.B【解析】“使归船受到阻碍”错,原诗是说西风已使归帆加快,但诗人还是嫌它迟缓。(3分)14.(1)寒月当空,芭蕉叶上结满了露水,冷泠滑落,给人凄凉之感。(1分)(2)“漓漓"可以让人联想泪落的样子,渲染忧伤之重;“露漓漓"暗示夜已深,又以响衬静,以夜深难眠体现诗人寂寞孤独。(2分)(3此句融情于景,以景衬情,尽显凄凉。(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5.(1)屈原放逐,乃赋《离骚》;1分《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1分(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分3)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1分4天下为公1分三、名著阅读(13分)16.B。1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错一个字扣1分)18.孔子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本原则,认为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能使百姓守使百姓有知耻之心并且懂得按照规矩办事(3分),但他又忽视了法制在治理国家中作用(1分)。19.(1)孔子强调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仁义礼信等道义上,而不是去学习种地和种菜。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救世济民的管理者,而樊迟只是热衷学习种田和种菜这类小的技术,因此,孔子说樊迟是个小人。 (2分)(2)强调个人的内在修为没有错,但劳动及劳动教育也不可忽视(意思对即可,2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D【解析】第一空,百宝箱指装各种珍宝的箱子。也称首饰箱(匣子)制作精巧,主要供存放金银首饰与珠宝等。比喻蕴藏丰富资源的地区。聚宝盆,传说中装满金银珠宝而且取之不尽的盆,比喻资源丰富的地方。此处“百宝箱”与诸子百家各抒己见的语境相契合。第二空,相辅相成: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相反相成:意思是指两个对立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成,即相反的东西也相互依赖,具有同一性。语境中指,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应选“相辅相成”。第三空,讲究:注重,探究,力求完美;讲求:追求,重视。语境中,“入世”的进取型思想,是儒家的追求,选“追求”能与下文“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相一致。第四空,激发:刺激引发;焕发:振作,充满或显示出热情洋溢、精神愉快。语境中,与句中“潜能”相搭配,应选“焕发”。21.B【解析】前文讲的是儒家以“修齐治平”为己任,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下面是对这种“相配合”的具体解释,处应使用冒号。“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与“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语意并列,因此,处使用逗号,处使用分号,处使用逗号,处使用句号。分析可知,B项的标点符号,全都恰当。故选B。22D【解析】A项,“展望”与“另一面”搭配不当。B项,开头主语是“疫情”,第二句的主语是“我们”,中途易辙。C项,开头主语是“爆发”,第二句的主语是“我们”,中途易辄。故选D。23.A24.C【解析】A“葆”同“宝”;B“匮”同“柜”;D“纂”同“缵”。五、作文(60分)25.题目的核心概念为“免疫力”。“机体失去免疫力,健康就没有了保障”,这是谈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思想失去免疫力,精神大厦就会坍塌……”这是谈精神免疫力的重要性。“机体免疫力”是浅层意义,“思想免疫力”则是深层意义;材料的意义重心在最后一句上,这是审题立意的方向所在。写作时可从对“机体免疫力”的认识,升华到对“精神免疫力”的理解,突出只有具备精神免疫力才能抵抗住各种不健康事物的诱惑。考生可以谈精神免疫力的重要性,可以谈失去精神免疫力的严重后果,也可谈如何增强精神免疫力等等;可从个人层面谈,可从集体、国家层面谈,也可以综合来谈。        

    相关试卷

    2024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共12页。

    2023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语文月考试卷无答案doc、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语文月考答案和解析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