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1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1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I卷(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出现了中国缺乏距今10万到3万年之间古人类活动遗址的考古  发现,所以,不能构成否认东亚地区现代人的祖先来自东非证据的观点,对此我们应该(    )  A.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证明我国的史前文化在自身的基础上产生的  B.根据《史记》等丰富的文献资料证明我国史前文明是土生土长的  C.因国际学术界的观点触痛民族自尊而痛斥  D.因国际学术界的观点荒诞不经而不予理睬2.《墨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日: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上之所非,必  皆非。与该观点最相近的是    (    )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3.春秋始,君主及各级封主均以社为单位来封赐,此时户口仍为私家性质……秦献公+为户  (户口)籍(籍贯)相伍(五家为一伍),将户籍编制与人户伍的行政编制统一起来。由此可知,  秦国的户籍制度有助于    (    )  A.人口逐步增长    B.民众转化为国家臣民  C.抑制土地兼并    D.民众迁徙和阶层流动4.汉儒治经,偏重注解,名物古训;唐儒治经,上承汉儒,依注作疏。……不仅以疑经为背道,而  且以破经为非法。这反映了汉唐以来    (    )  A.儒家习惯于依注作疏    B.儒学面临着信仰危机  C.儒学扼杀了思想自由    D.儒学逐渐走向了僵化5.欧洲中世纪一般的收获量最低是播种量的一倍半到二倍,通常是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  是六倍。关于我国,从云梦秦简的材料看,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再据《汜胜之  书》《齐民要术》记载,则已达几十倍至上百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中出现的情  况最主要得益于    (    )  A.曲辕犁的使用    B.精耕细作模式  C.水利灌溉工具    D.政府重农抑商6.讽喻诗被唐代诗人应用的前无古人。因而,也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白居易曾强调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这  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  A.经世致用的诗风    B.唐代的政治环境开明  C.唐代的文化教育繁荣    D.唐代庶族阶级的崛起7.宋时平均每年的铸币数量为13万至31万贯,10世纪晚期达到88万贯,到了11世纪高达183  万贯,但即便如此仍是供不应求。曾出使辽国的苏辙说过:北界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  朝铜钱。宋朝纸币的使用    (    )  A.是封建社会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B.主要因向辽国输出铜钱导致供应紧张所致  C.促使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流通币种  D.解决了北宋中期三冗导致的财政困难8.王阳明曾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  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他还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  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其言论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鼓励独立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    B.掀起了明清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  C.隐含了王阳明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D.挑战了孔子、朱子等儒学的权威9.下表为1893年中国城市的相关情况,由此可知晚清    (    )  A.实行了行省制度    B.市镇经济在全国占据重心地位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市镇在城市化中具有重要地位10.下图为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    )  A.封建正统思想摇摇欲坠    B.知识分子传播新的思想  C三从四德已经崩塌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1.袁世凯:我国虽弱,苟侵及我主权,束缚我内政,如第五号所列者,我必誓死力拒……至不得  已接受日本通牒之要求,是何等痛心!何等耻辱!这反映了    (    )  A袁世凯主张维护民主    B袁世凯感到无奈痛心  C北洋时代走向近代化    D北洋政府虚伪的面目12. 1918年,严复在《与熊纯如书》中说到: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国民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  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  地,泽被寰区。由此可知,当时严复    (    )  A.放弃了进化论    B.找到了崭新的救亡道路  C.主张学习西方    D.背离了当时的思想主流13.土地是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根据右图所示土地分配证所示信息,该时期土地分配能够(  )  A.调动农民阶级抗战的积极性  B.使翻身农民积极踊跃支援解放战争  C.具体实践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实现使土地私有制改变为土地公有14.邓小平说: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  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  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经济方面最主要的进步之处是    (    )  A.建国初经济恢复和发展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形成完整国民经济体系    D.建成东北重工业基地15.古代希腊罗马神与人的契约构建了人与神的权利义务,也规制着人与人的关系处理的原则,  这些原则都是出自于神,不是人类的产品,不守法就是渎神。因此,由于对神的敬畏,城市人  们有着很强的守法意识。据此可知,古希腊罗马    (    )  A.蕴含人文精神  B.人与神的契约体现了法治源头  C.实行法律至上  D.对后世的法治观念产生了影响16. 1215年,英国贵族在教会的支持下,逼迫国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明确规定国王必须遵守  的各种具体法律规范。材料表明英国    (    )  A.确立君主立宪  B.实践启蒙思想制定资产阶级成文法  C.法律体系完善  D.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17.汉武帝时期人们眼中的世界是中原的中国或中国的中国;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欧洲人眼中  的世界以地中海为中心;印第安人眼中的世界是中美洲那片相对独立的乐土。这一现象反映      (    )  A各区域文明物质生产水平低下  B各民族区域都自认为是世界中心  C世界普遍存在地域性闭塞的状态  D各民族区域间活动开拓范围有限18.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19.林肯颁布最后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称自己在合众国政府遭受武装叛乱时期,依据合众  国陆海军总司令职权,为剿灭上述叛乱而采取适当的与必要的军事手段,正式解放叛乱各地  的黑奴。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    )  A.实施民族压迫政策    B.战争形势开始利于北方  C.奉行三权分立原则    D.危机时期行政权力扩张20.根据下表可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  A.大危机爆发前已经建立协调机制    B.争夺制定世界经济秩序的主导权  C.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诱发经济危机    D.努力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1.千百万贫农群众加入集体农庄,在农庄中使用着最好的土地和最好的生产工具,他们从前过  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如今在农庄里上升到中农的水平。(《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1938年出  版)上述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描述    (    )  A.夸大了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热情  B.说明苏联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C.表明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最佳途径  D.体现了苏联政府对农业大力支持的态度22. 1950625,朝鲜内战爆发。26日,美国出兵朝鲜。77联合国军赴朝参战,朝  鲜内战变成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后迅速将联合国军打到三八线以南。  19512月下旬联合国军反攻至三八线附近,此后战事进入胶着状态,这一基本格局一直  持续到19537月达成停战协定。志愿军赴朝作战    (    )  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改变了朝鲜半岛的政治版图  C.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形象    D.使冷战重点转移至亚洲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上述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农业、工业就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  B.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C.新经济的出现导致了工人结构变化  D.科技革命带来阶级关系变化24.毕加索对于《格尔尼卡》这幅作品曾这样解释:牛代表残暴,马则代表人民。不错,我在那画  里用了象征主义,但并不是在其他画里都这样做……那副画是存心向人民呼吁,是有意识的  宣传……”。由此可知,这幅作品    (    )  A遵循了写实的原则    B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  C挖掘了人类的感情    D反映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卷(非选择题  5 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520分,2612题,2720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中国糖业自唐代引进印度制糖术,至宋朝发明冰糖,形成专门醣坊,糖业已具  相当规模。1 4 0 0年前后中国与地中海地区为世界主要产糖区,到十六世纪中期左右中国  与西方均已掌握熬制白糖的技术,这在世界糖业史是一次革命性的进步。此后糖业伴随着  欧洲的对外经济扩张产生了飞速的发展,糖也从官僚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渐渐普及民众,糖量  大大增加。    欧洲扩张主义者从巴西等美洲殖民地运输大量蔗糖到欧洲市场,获得暴利。此时,中国糖也  参与国际蔗糖贸易.其市场主要包括欧洲、波斯和日本。中国糖运入欧洲市场具有其偶然  性。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欧洲当时的主要蔗糖供应地巴西卷入战争,使  其产糖量骤减,导致欧洲市场蔗糖供应不足,糖价上涨,荷兰人趁机利用东印度公司的以中  国为主的蔗糖贸易把中国糖输入欧洲,多时竞至三百万磅,中国白砂糖的赢利额有时高达  7.6 5倍。                  ——摘编自陈绍刚《十七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糖业及对外蔗糖贸易》  材料二  由于欧洲人对的蔗糖需求源源不断,蔗糖很快在欧洲市场上获得了价格优势,种植  园主们也顺应形势变化,逐渐转向种植和生产蔗糖。西印度人很快发现他们更大的利润来  自甘蔗,因为烟草。因此,尽管圣基茨、巴巴多斯和马提尼克这些地方最先种植的作物是烟  草,但是到17世纪中期时,殖民者们已经普遍放弃它而选择种植甘蔗了。                    —— 摘编自王倩《蔗糖革命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制糖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世界近代以来蔗糖生产与传播产生的影响。(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古代史》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请在任意三类历史现象中选取相互关联的2个现象,据此提炼  一个观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关联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鲁国(今山东曲阜),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原来商代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奄国也  是周公东征的主要讨伐对象之一。鲁国的受封是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而鲁侯伯禽受  封的六个殷人民族,就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这六个殷人民族和伯禽所带的周人氏族,构  成鲁人的主体。以往的国都都是因氏族的自然聚落而形成的,偏重于血缘关系,这个时候的  国就有了地域的概念。                         ——社科院版《中国通史》  材料二  在经历了共和国后期的严重危机局面后,帝国前期又出现两个世纪左右的相对稳定  和经济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空前发展。那时,阶级关系、政治和法律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皇帝权力高度集中,同时,为了适应新的阶级关系和缓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和罗马之间的矛盾,  扩大帝国的社会基础,罗马皇帝逐步授予各行省臣民以公民权(意大利人早在公元前一世纪  起义后就已获得公民权)。最后,到公元二一二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救令,授予一般臣  民以公民权,除奴隶外,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l)根据材料一中鲁国受封的特点,指出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治措施指出其对当时的影响。(8分)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对国家治理得启示。(4分)  1A2C3B4D5B6A7A8A9D10A11C12D13C14C15B16D17A18A19D20B21A22C23D24B    

    相关试卷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王韬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共7页。

    2022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安徽省江南十校2022届高三3月一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docx、2022届“江南十校”一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