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试题(二十)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708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试题(二十)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708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试题(二十)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708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试题(二十)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试题(二十),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脱贫是我国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B.2019年国庆前夕,中国女排辉煌取得了十一连胜的战绩。
C.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
D.只要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青年,更能认识创新之于国家的意义。”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认识意义”。
B.“振兴中华”“声名狼藉”“衣冠楚楚”是同一结构的短语。
C.“今天下午你是打球,还是游泳?”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
D.“每个人勇于开拓创新,‘中国制造’就能更上层楼。”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就像 的战士, 的渔夫, 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大自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探求着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
A.搏击风浪 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B.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搏击风浪
C.坚守阵地 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D.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坚守阵地
4.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和电影的普及提供可能。
②目前,用手机在线玩VR游戏、看VR电影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
③5G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等特点,应用前景空前广阔。
④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未来5G网络的峰值甚至可达20Gb/s。⑤这一问题将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迎刃而解,未来,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A.③②④①⑤B.③④①②⑤C.②④①⑤③D.②③④⑤①
二、基础知识综合
5.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zà。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者写汉字。
烦zà( ) 须臾( )
(2)“照耀”中“耀”的意思是
A.光线强烈地照射B.张扬;显示出来C.光荣D.光芒
(3)请把文段中画线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4)文段选自《儒林外史》。请结合原著回答:①请概述王冕的性格特点。②作者塑造王冕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用意?
三、综合性学习
6.在读书节活动中,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戏剧社的几个同学将《邹忌讽齐王纳谏》搬上了舞台,请你也来出谋划策。
第一幕
(舞台上的邹忌站在一堵白墙前自信满满,其妻正为他整理衣冠。)
邹忌(上下打量着自己,问身边的妻子):爱妻啊,你觉得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
妻子(不假思索):当然是你啊,夫君你太美了,徐公怎能和你比啊!
(这时,小妾低着头,从一旁小步走到舞台边上。)
小妾:老爷,有客到。
邹忌(转过身来):嗯,嗳,你说说看,我和徐公,谁美?
小妾(______):徐公哪有您美呢?
邹忌(迟疑,想起有客来访):随我去招呼客人。
(邹忌下,小妾紧随其后。客在厅中踱步,邹忌从另一侧上台,寒暄作揖。)
邹忌:听闻城北徐公乃我大齐闻名的美男子,敢问贵客,我和他相比,谁美?
客(心有盘算,谄笑道):徐公虽美,却不及您风度翩翩啊!
(1)担任剧务的同学觉得在第一幕开头舞台说明部分缺少了一样重要的道具,请你帮忙添加一下。
道具: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课文内容,请在“小妾”的台词前面补写舞台说明,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幕
旁白:第二天下午,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徐公因事到邹府登门拜访,邹忌闻言前来接待。
邹忌(远远看到,不敢置信,疾步上前):您就是……徐公?(上下打量着,由衷赞叹)果然是我大齐美男子!徐公驾临贵府,真是蓬荜生辉啊!
徐公(谦恭作揖):不敢不敢,前来叨扰,多谢款待!
旁白:二人相谈甚欢,不觉日暮,徐公起身告辞,邹忌亲往相送。望着徐公洒脱的背影,邹忌陷入了深思……于是,他决定明天上朝拜见齐王。
(3)请你在第二幕划线句中的省略号处,为邹忌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后人依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撰写了许多精妙的对联,如:“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戏剧社的同学也想创作一副对联来,上联已定,请你根据所学课文写一个下联。
上联:邹忌比美谈政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出师表》)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性行淑均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后值倾覆 (4)以告先帝之灵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乙】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享,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下视其辙B.陛下慢而侮人 /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C.此所以失天下也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愚以为营中之事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列 侯 诸 将 无 敢 隐 朕 皆 言 其 情 吾 所 以 有 天 下 者 何 项 氏 所 以 失 天 下 者 何
11.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2)甲文中诸葛亮多次提到先帝的目的是什么?乙文中高起提到项羽的目的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是一盏灯
崔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 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色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闪着一双绿光的狼、碗口粗的蟒蛇、吸血的蝙蝠,各种千奇百怪的野兽,还有……
儿子想哭。儿子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儿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突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
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到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 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了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种: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突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钱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 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选自《2017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2.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13.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微弱的月色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2)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14.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
1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6.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
记叙文阅读
黄蜂筑巢
周涛
①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②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③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④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天里。
⑤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⑥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
⑦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拔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⑧小家伙!
⑨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
⑩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你的屁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黄蜂尾上针么,我至今记得童年捅马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
⑪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知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闷”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我说。
⑫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
⒀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象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
⑭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
⑮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⑯明日立冬。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啊,小家伙!
17.文中两次详细地写黄蜂走向死亡时的“举动”,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18.细细品味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19.“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结合文章内容,请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六、作文
21.作文。
梦想,若耀眼的火炬,点燃我们奋斗的激情;像深邃的星空,激发我们奋进的壮志;似皎洁的皓月,照亮我们拼搏的征途……也许逐梦的岁月异常艰苦,逐梦的道路坎坷不平,但只要我们心底深藏梦想,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止,梦想之花就一定会绚烂绽放。
请以“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美观,卷面整洁。(3)要求感情真挚,内容真实,语句生动,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黄蜂的举动
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
怜惜(不忍、同情)
第二次
整理触须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1) 躁 yú
(2)A
(3)示例:王冕放牛倦了,不得不在绿草地上坐着。
(4)①懂事孝顺,勤奋好学;性情孤傲,蔑视权贵。
②王冕是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典型,是作者在作品中树立的一个标杆,设置的一面镜子,与书中那些被科举制度引入歧途的追名逐利、迂腐固陋之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
6.(1)镜子
(2)声音低低的,不敢抬头/眼角偷偷打量着邹忌的神色;理由:小妾的地位低下,对主人充满逢迎和畏惧之心,所以言行应该是拘谨的。
(3)示例:徐公之美,远在我邹忌之上,然而妻妾与客都认为我美,是因为他们或偏爱或惧怕或有求于我,所言皆非事实;我犹如此,坐拥天下的大王所受蒙蔽当然更甚。
(4)示例:齐王纳谏振国威
7.(1)善良 (2)奔走效劳 (3)覆灭,颠覆,这里指兵败 (4)祭告 8.(1)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2)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9.C 10.列侯诸将无敢隐朕 / 皆言其情 /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 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 11.(1)相同之处:他们都重视人才,且知人善任、用人所长。不同之处: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
(2)表达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希望以先帝创业的艰难来激励刘禅,言辞恳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将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高祖睿智英明的形象。
12.①儿子(14岁时)贪玩(在森林中)迷路,在父亲带领下走出森林。②儿子无力还贷,父亲卖房帮助他走出困境。 13.(1)(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森林的黑暗和恐怖,烘托了儿子害怕的心理。(2)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松。(或:外貌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的艰辛。) 14.父亲没有看到灯光。理由:父亲说看到了灯光,不过是对儿子的安慰。①父亲的身高只比儿子高半个头;②从迷路到小木屋的漫长过程中,儿子多次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都是黑乎乎的;③父亲进小木屋时,“长舒了一口气”,表明他心里一直没有底。 15.示例:①沉着镇定。面对困境,父亲并没有表现出惊慌,而是一直安慰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②充满智慧。迷路后,父亲用善意的谎言“前面有灯光”激励着儿子跟着走出森林。(或:乐观坚强、有担当、对儿子有着深沉的爱……) 1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儿子在成长困境中的引领作用,如一盏灯,照亮并温暖儿子一路前行,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17.
18.这里使用了拟人、比喻修辞,把马蜂比作芭蕾舞演员,并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它的身形和状态,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即将逝去的马蜂的怜爱、同情及不舍之情。 19.它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文章表达的主旨所在。它在文中反复出现,既是文章叙事线索的需要,又是作者在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感情——作者借物言情,歌颂生活的美好,呼唤人们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不要去叹息那些没必要的伤悲。 20.感悟有:作者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美的人;作者是一个包容于人,善良有爱心的人;我们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人生的寒冬等等不如意,我们应该用享受生活美好的态度,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事,爱好每个人……
21.范文:
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
我撩开云雾,想看清前方的路途,没想到云雾的下一层依然是云雾,我看不清方向,像一个迷路的小孩找不到家。不知道前方等着我的有哪些挑战。我迷惘了,把头埋在腿上,暗暗的哭泣……
我抬头仰望天空,看见的天很蓝,白色的云仿佛在飘,形成了一幅极美的画卷。我的青春,我的梦,将在这一刻开启。
以前,我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梦想,总是走一步看一步,使我很迷茫,遇到了问题也总是模模糊糊的应付过去。有的时候我在问自己我的梦想是什么?我说大概不知道吧。很可笑吧,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她有一个很美丽的梦想--当芭蕾舞演员。她很努力的练功,每一天都在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奋斗。可是天降灾祸,一场地震夺去了她的双腿,她不能实现她的梦想了。女孩变得郁郁寡欢,对生活放弃了希望。她的母亲看见女儿此时的状态心情也不好,她找了很多残疾人励志的故事,每天念给女儿听。女儿起初对这些都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睁着一双没有任何色彩的眼睛,活生生像一个没有灵魂的布娃娃。可是,母亲没有放弃,她依然给女儿读着故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的眼睛闪过一丝光芒,被细心的母亲捕捉到了。母亲燃起了希望,女孩一天天好起来。直到现在,女孩已经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念,她说她想当一名作家,写很多的故事给那些像她当初一样对生活失望的残疾人,鼓励她们好好活下去,这就是她现在的梦想。读完这篇小故事,我为女孩而感到骄傲,她曾有一个很美丽的梦想,虽然她永远实现不了这个梦想了,可是她并没有放弃追梦的脚步,而是一直为了这个梦而拼搏着。
我相信或许你现在正在为梦想而奋斗,也或许像我一样在追梦的路途上迷茫着。但是我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梦,不要停下脚步!
我或许看到了,看到了梦想之灯在为我指引前方的道路,我绝不会放弃,也绝不会不会停止——在这迷雾中,我找寻属于我的前方。
——后记
黄蜂的举动
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
紧抓住扫帚尖
怜惜(不忍、同情)
第二次
整理触须
欣赏赞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试题(十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试题(十八),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复习试题(三),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