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第4节第1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5668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第4节第1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5668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第4节第1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5668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第4节第1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第4节第1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昼夜更替 ❶,地方时,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标内容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利用图像,从区域的视角认知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综合思维:结合经纬网图和太阳光照图,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时、区时的产生,并掌握计算方法。地理实践力:综合实际,在地图上推演时差,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现象及其影响。人地协调观:从地理环境对人类影响的角度,理解地球自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体系导图]一、昼夜更替 ❶1.昼夜现象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即分为夜半球和昼半球。2.昼夜界线——晨昏线(昼夜分布图如下) ❷(1)由昼进入夜为昏线,如图乙中的,图丙中的。(2)由夜进入昼为晨线,如图甲中的,图乙中的,图丙中的。3.昼夜交替(1)产生: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2)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3)意义:影响人类的起居作息。二、地方时1.地方时(1)定义: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线上,东边比西边时刻早。(2)特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3)计算:东加西减。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2.时区和区时 ❸(1)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该时区的标准时,如东八区以120°E的地方时作为区时。3.日界线(1)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2)人为日界线:又称“国际日界线”,大致以180°经线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三、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具体如下图所示: ❹3.产生影响:地转偏向力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如我们平常看到的龙卷风、台风、水流的漩涡。北半球台风中心附近的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河流的右岸易被侵蚀,南半球河流的左岸易被侵蚀。❶昼夜现象≠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主要是由地球的不透光性决定的。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2)昼夜的形成与地球运动无关。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❷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过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的是晨线,过18时的点的是昏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❸两个特殊时间(1)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而不是北京(116°E经线)的地方时。(2)世界时(国际标准时间)为0°经线地方时或零时区的区时。❹可用“手势”记忆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方法: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手心向上,“南左北右”,四指指向运动方向,拇指所指方向即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 考点一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2018·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问题。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获取信息】①南极附近部分区域图。②已知恩克斯堡岛2018年2月7日正午时,求东八区的区时。【尝试解答】A 解析:南极地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顺时针经度增大的为东经度,经度减小的为西经度,因此可判断恩克斯堡岛的经度约为165°E,为东十一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早3个小时,当恩克斯堡岛为2月7日正午时,即12时,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2月7日9时。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1.定“基准时间”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在光照图上,特殊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已知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经线位置确定地方时图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12时ND夜半球的中央经线24时(或0时)NB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6时NC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18时NA2.定“东西方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3.定“相对时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4.定“时间数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15: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 区时的计算方法1.时区计算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2.区时计算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①“+、-”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据此完成1、2题。1.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20年4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A.2020年4月1日19时B.2020年4月1日8时C.2020年3月31日21时D.2020年3月31日19时2.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A.8—9时 B.14—15时C.15—16时 D.20—21时1.C 2.B 解析:第1题,首先计算出圣保罗的区时是西三区,然后根据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该题的答案是4月1日8时-(8+3),即3月31日21时。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计算出伊斯兰堡位于东五区,利雅得位于东三区,东京位于东九区,悉尼位于东十区,底特律位于西六区,圣保罗位于西三区。该题可以用演算的方法解答,如北京时间是8—9时时,伊斯兰堡、利雅得、东京、悉尼、底特律、圣保罗对应的时间分别是5—6时、3—4时、9—10时、10—11时、18—19时、21—22时,然后看能否找出4个地方时在9—17时之间的海外分支机构。依次计算可以得出答案为B项。考点二 地球上日期的变更(2018·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题。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是(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C.等于2/3 D.多于2/3【获取信息】①海口的经纬度位置。②海口正午,地方时为12时。【尝试解答】D 解析:通常以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界将全球划分成两个日期,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图中海口的经度约为110°E,所以当地1月1日正午即110°E的地方时为12时,因此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70°W。即70°W向东至180°共250个经度进入新年,250/360>2/3。 日期的划分方法 自然日界线人为日界线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180°经线附近特点经线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动日期分割日期变化自然过渡向东减1天,向西加1天 日界线的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日期增加一天的界线为0时所在经线,日期减少一天的界线为国际日界线,即180°经线。1.经线展开图示2.极地投影图示 日界线的相关计算1.新旧日期的范围判断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因此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2.新旧日期比例计算新一天占全球的比例=180°经线的地方时/24=新一天所占经度范围值/360°;旧一天占全球的比例=(24-180°经线的地方时)/24。下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1、2题。1.此时A点的区时是(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2.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1.C 2.B 解析:第1题,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180°和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据此和题意,判断(如下图):0时经线为90°W,A点(0°)为6时(东加西减,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第2题,由上题得出0时经线为90°W,故北京时间(120°E)为14时,日期为8日。考点三 晨昏线的判读及分析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题。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 B.15点C.18点 D.21点【获取信息】①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②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尝试解答】C 解析: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可知,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75°E地方时为6点,从而推知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9点,飞机飞行时间为9小时,从而推知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点。 晨昏线的特点及判断方法1.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晨昏线是以地球球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α=∠β。(5)晨昏线与赤道的夹角等于与其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2.晨昏线走向的判断方法(1)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图甲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图乙中CD)。(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图丙中EF),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图丁中PQ)。 晨昏线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2.确定日期和节气晨昏线特征对应节气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春分或秋分前后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且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夏至前后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冬至前后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确定方法举例确定纬度直射点的纬度=90°-出现极昼的最低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图中太阳直射Q地,纬线AF以北出现极昼,α为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确定经度地方时为正午12时的经线度数图中Q点所在的平分昼半球的经线,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数4.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下图中O为极点,弧PR为晨昏线一部分,且与极圈相切于P点;R点地方时为8时。读图,完成1、2题。1.有关图中各点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O、P、Q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B.P、Q两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也相同C.P点线速度大于R点D.R点角速度大于Q点2.若P点经度为45°W,则北京时间是( )A.6月22日9时B.6月22日23时C.12月22日9时D.12月22日23时1.B 2.B 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图中O为极点,故O点角速度与线速度都为零;P、Q两点角速度相同,又因位于同一纬线圈极圈上,因此线速度也相同;R点纬度较P、Q点低,故P点线速度小于R点;R点角速度等于Q点。第2题,由题意可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点,R点地方时为8时,P点地方时为12时(图中P与R经度差小于90度,时差小于6小时,若P点为零时,则R点不可能为8时),故可求得北京时间为23时;再根据P点的地方时早于R点的地方时可知,O点为南极点,PQ为南极圈,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发生极夜(P点地方时为12时),时间为6月22日。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国四大区域地理特征,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第1节中国地理概况学案,共2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经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及其发展变化,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