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游园([皂罗袍])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游园([皂罗袍])课前预习课件ppt
《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明.沈德符《顾曲杂言》寂寞空庭春欲晚游 园汤显祖《牡丹亭》故事梗概: 闺塾闹学 游园惊梦 殇情而亡 起死回生 终成眷属教学目标: 感受《游园》曲词情 、景 、戏 、思一体化的特征,从诗意之美 、个性之美 、哲理之美三个角度鉴赏《游园》。初读:疏通字词,读懂曲词【皂罗袍】原来姹( chà )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 tuí )垣( yuán )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 tè )看的这韶光贱! 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 《游园》全曲曲词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情随景摇荡。作者紧抓情景关系,融情于景,写出了主人公杜丽娘在游园过程中情绪细腻的流转变化,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征。 本节课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对《游园》进行鉴赏:诗意之美、个性之美、哲理之美。鉴赏思路:再读:感受曲词的 诗意之美 个性之美 哲理之美文本探究一:感受诗意之美——景与情(手法) 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乐府少宛转而后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王世贞《曲藻》诗、词、曲的发展一脉相承,欣赏曲词时往往诉诸于诗歌,诉诸于感性的经验与想象。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李叔同《咏菊》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王士桢《秦淮杂诗二十首》文本探究一:感受诗意之美——景与情(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文本探究二:感受个性之美思考:找出曲词中杜丽娘情感流转的词语(情感流转:遗憾 欢喜 惊诧 忧伤 哀愁)杜丽娘:一个觉醒的闺阁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而去追求自由与幸福的大家闺秀。 宝玉去看大舅了。黛玉闷闷地往回走。走到梨香院墙外,墙内传出乐曲和歌声。偶然听到两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又侧耳听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滋味。忽又想起古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和流水落花春去也,无意间,又听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这种种都凑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资料链接:黛玉眼中的杜丽娘思考:对比林黛玉与杜丽娘,你认为哪个人物的性格更有魅力?文本探究三:感受哲理之美——理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四美难并,世事难全;、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以及已知必然失去的怅惘。课堂练习:学以致用,鉴赏曲词鉴赏下面的曲词:【绕池游】梦回莺转,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本课小结: 曲词《游园》描写了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家的后花园时,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残垣相伴,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无人欣赏,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无奈,进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青春生命的无情摧残,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之情,强烈要求身心解放的愿望。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 课后作业:阅读《牡丹亭》第十出《惊梦》六支曲词,把你的鉴赏感受和同学交流。感谢各位评委老师莅临指导!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示范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牡丹亭,故事背景,汤显祖,创作背景,明晚期,程朱理学,走火入魔,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集体备课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