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练习(1)(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353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练习(1)(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353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练习(1)(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353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科学家深入研究发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1.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A. 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 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不需tRNA的协助C. 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D. 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D【解析】基因1和基因2在人体的所有细胞中都同时存在,A错误;①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②是翻译,需要tRNA携带氨基酸,B错误;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C错误;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只有核中的基因能决定性状B. 环境也能影响性状表现,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 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和影响多种性状D. 一条染色体上分布有许多基因,可决定和影响人体的多种性状表现【答案】A【解析】基因分布于人体的细胞核、线粒体,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均能控制生物性状,A错误;性状是由环境和基因共同决定的,B正确;性状可由一个或多个基因共同决定,有些基因可决定多种性状,C正确;一条染色体上含一个或两个DNA,一个DNA上含有多种基因,可决定人体多种性状,D正确。3.下图是基因的作用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各种RNAB. ①过程发生的场所与该基因复制的场所一定相同C. ③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D. ⑤过程可以表示酪氨酸酶与人类肤色的关系【答案】C【解析】③过程是翻译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等的参与才能完成,C项错误。4.下图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 淀粉分支酶基因R是豌豆种子细胞中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 b过程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碱基A与T,C与GC. 当R中插入一小段DNA序列后,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而使蔗糖增多,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 此图解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途径进而控制性状【答案】B【解析】基因的本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b过程为翻译,发生互补配对的物质是mRNA上的密码子对应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相对应的碱基,两种RNA上均没有T,B错误;当基因R中插入一小段DNA序列后,导致R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而使蔗糖增多,影响了细胞代谢,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正确;此图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途径进而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5.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由苯丙氨酸合成多巴胺需要多对基因控制B. 基因3不正常而缺乏酶3可能引起苯丙酮尿症C. 基因2突变而缺乏酶2将导致人患白化病D.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苯丙氨酸合成多巴胺需要基因1和基因4控制,A正确;缺乏酶3则不能合成苯丙酮酸,故不会引起苯丙酮尿症,B错误;缺乏酶2则不能合成黑色素,将导致人患白化病,C正确;图示过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6.如图为脉孢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精氨酸的合成只受一对基因的控制B.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C. 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D. 四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基因对性状控制的两种途径7.囊性纤维病患者汗液中氯离子浓度高,常造成肺部感染危及生命。由于编码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缺少一个苯丙氨酸,影响CFTR蛋白的结构,使氯离子的转运异常。该致病基因携带者表现正常。对该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囊性纤维病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B. 苯丙氨酸能够转运氯离子,方式为主动运输C. 控制囊性纤维病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均能表达D.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答案】C【解析】根据“该致病基因携带者表现正常”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A项错误;苯丙氨酸并不能够转运氯离子,而是CFTR蛋白作为载体蛋白能够运输氯离子,B项错误;控制囊性纤维病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均能表达,C项正确;囊性纤维病患者体内CFTR蛋白结构异常,转运氯离子功能异常,导致患者肺功能受损,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项错误。8.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后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复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A. 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B. 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 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 可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答案】A【解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二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9.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构造——端粒,能控制细胞分裂次数,并且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变短,而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端粒酶。据此推断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可能是( )A. 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B. 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C. 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D. 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答案】D【解析】由题干分析,细胞分裂次数的多少与端粒酶有关,因此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可能是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10.有科学家深入研究发现: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A.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B. 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 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着色性干皮症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而引起突变,这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11.下列有关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实例分析,属于直接通过控制结构蛋白合成来控制性状的是( )A. 白化病B. 苯丙酮尿症 C. 囊性纤维病 D. 豌豆粒型【答案】C【解析】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粒型都是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故A、B、D错误;囊性纤维病是属于基因直接通过控制结构蛋白合成来控制性状的,故C正确。12.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 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B. 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C.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D. 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改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答案】C【解析】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②过程是翻译,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tRNA才能完成;基因发生改变,则形成的mRNA可能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13.图1和图2是基因控制胰蛋白酶合成的两个主要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1 图2A. 图1中甲为DNA聚合酶,乙与丁所含的五碳糖不同B. 图1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只有A与T配对,G与C配对C. 图2中共有RNA,多肽和多糖三种大分子物质D. 图2中③合成后还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活性【答案】D【解析】图1中甲为RNA聚合酶,乙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丁表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它们所含的五碳糖不同;图1中有DNA双链,并发生DNA转录形成RNA的过程,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除T与A配对,G与C配对外,还有A与U配对;图2中的大分子物质有RNA、蛋白质,不含多糖;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合成后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有生物活性。14.下列物质中,不是由DNA分子的遗传信息直接控制合成的是( )A. 胃蛋白酶B. 尿激酶C. 雌性激素D. 卵清蛋白【答案】C【解析】雌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其合成不是由DNA分子的遗传信息直接控制的。15.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A. 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 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不需tRNA的协助C. 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D. 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D【解析】基因1和基因2在人体的所有细胞中都同时存在,A错误;①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②是翻译,需要tRNA携带氨基酸,B错误;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C错误;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16.油菜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甲所示,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我国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4%提高到58%。(1)据图甲分析,你认为提高油菜产油量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表示基因B,α链是转录链,陈教授及助手诱导β链也能转录,从而形成双链mRNA,试回答:①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②控制酶a与酶b合成的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转录出的双链mRNA与图乙基因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为什么基因B经诱导后转录出双链mRNA就能提高产油量?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抑制酶b合成,促进酶a合成 (2)①脱氧核苷酸 ②碱基对的数量及排列顺序不同 ③mRNA中不含T含U,五碳糖为核糖 ④双链mRNA不能翻译(不能与核糖体结合)形成酶b,而细胞能正常合成酶a,故生成的油脂比例高【解析】通过抑制酶b合成,是反应只进行a途径,达到提高油脂含量的作用。抑制酶b 的方式就是合成一条与其mRNA互补的链,两条链结合后,使其不能暴露密码子无法翻译,使酶b不能产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科学家深入研究发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共同点是,下列图示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