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t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73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t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73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t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736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t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736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t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736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t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736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t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736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t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7360/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PPT
-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翻译ppt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实词pt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文意理解pt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虚词pt课件 课件 7 次下载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祝枝山巧“断”对联,考点解读,断句步骤,“六大凭借”巧断句,真题指津,二找虚词定句读,三察对话定句读,四依修辞定句读,五辨句式定句读,六依总分定句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断句不同 意思迥异
选文标准: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断句是文言文考查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高考文言文断句题重点考查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懂文本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这一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加强考查之势。
★ 一般设题在文言文阅读的第4小题 (试卷第17题),其分值为3分。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句读(dòu):断句。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第三步:借助“特征”和方法,巧妙断句。
(一)找名(代),定句读借助名词或代词通常所在的位置来给文言文断句。
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注: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后面再出现就只有名而无姓。
2015·浙江高考《太平州学记》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2015·浙江高考《太平州学记》名词“材“ ”候“作主语,其前应断开;名词“阁”作宾语,其后应断开。
2018·浙江高考《颜太初杂文序》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2016·浙江高考《琅嬛福地记》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一些议论性语段,借助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更容易。 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矣、因、于、与、则、者、之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
(6)复音虚词——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于是、岂、岂非
(5)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
(4)疑问语气词——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感叹句末尾——哉、夫
(3)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2)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
(1)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断句时应注意以下六类虚词
2014·浙江高考《欧阳行周文集序》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微点拨]用虚词断句要灵活:(1)“者”,表示间断停顿,或“者也”连用时(非无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其后不能断句。 (2)“也” 也常用在句中,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稍加停顿(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其后不能断句。(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4)“焉”有时用作兼词、疑问代词,其后不一定断句。
关注“曰”“云”“问”“言”“道” 等标志性字词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其后把主语省略。
《鸿门宴》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比、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找顶真,定句读顶真例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据排偶,定句读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例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察反复,定句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判断句式:……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之有、 岂…… 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见(受)……于…… 固定句式:况……乎,奈……何,何以……为, 得无(无乃)……乎,如(若)……何
2016·浙江高考《琅嬛福地记》非……则……皆非……者也……
2019·浙江高考《宗子相集》序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2019·浙江高考《宗子相集》序“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句式整齐(对称句),之前和之后断开。借助句式断句
总分分总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2020·浙江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闻之先达,以谓公之文其兴虽后于欧公,屹然欧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某 自 初 读 书 即 知 读 执 事 之 文 既 思 而 思 之 广 求 远 访 以 日 揽 其 变 呜 呼 如 公 者 真 极 天 下 之 文 者 欤!
解析:文言断句要依据文意和语法,特别要注意把握句中的虚词等标志性的文字。句中“某”是作者自称,可知应断为“某自初读书”,后面应是作者读书的情况,结合文意,由文言虚词“以”“呜呼”等,可明确断句。
答案: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文本最后一段) 今 虽 谆 谆 其 词 非 求 胜 于 景 山 盖 陈 己 之 所 守 抑 未 知 景 山 以 为 非 是 也 诚 以 为 非 是 幸 亦 语 焉 襄 不 敢 惮 烦 于 屡 告 也
(2021·浙江卷) 答谢景山①书[宋]蔡襄 与景山别久,思一相见,以道所怀,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不宣。襄顿首上。(选自《全宋文》)(注)①谢景山:谢伯初,字景山,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官许州法曹,有《谢景山诗集》。②佛肸(xǐ):人名,与孔子同时。
2021·杭州4月皇甫百泉《三洲集》序风 日 之 骀 荡 则 辱 之 而 为 僭 凄 以 至 物 候 之 稍 偏 民 俗 之 稍 异 则 辱之 而 为 瘴为 疠 为 魑 魅 魍 魉 若 不 可 一 朝 居 者
风日之骀荡/则辱之而为憯凄/以至物候之稍偏/民俗之稍异/则辱之而为瘴/为疠/为魑魅魍魉/若不可一朝居者
如 使 深 居 自 闭 于 闺 闼 之 中/ 兀 然 颓 然 而 曰 知 道 知 道 云 者/ 此 乃 所 谓 腐 儒 者 也 /古 者 伯 夷 隘 /柳 下 惠 不 恭 /隘 与 不 恭 /是 君 子 之 所 不 为 也
《上两制诸公书》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如 使 深 居 自 闭 于 闺 闼 之 中 兀 然 颓 然 而 曰 知 道 知 道 云 者 此 乃 所 谓 腐 儒 者 也 古 者 伯 夷 隘 柳 下 惠 不 恭 隘 与 不 恭 是 君 子 之 所 不 为 也
断句歌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内容大意先理解,熟读精思把句断。 以于而则在句中,夫盖惟凡故在前。矣乎也哉常在后,对话多用曰云言。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名词动词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顶真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必须常实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断句 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高考文言文断句之诀窍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析考点,链真题,再来练高考题,又来经典篇目题,作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察名动,找对话,找虚词,依句式,据修辞,文言文阅读,断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