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演示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四气候与自然景观,本节内容,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典型区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2.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对气候形成的作用。3.运用材料,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猴面包树生长在热带草原带,请你据该地的气候特点,思考猴面包树的特性是为了适应?
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七八月间来到马赛马拉。到了10月,它们离开马赛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中下旬?为什么到了10月,它们又要回迁?
一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三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两极附近的地区常年受到极地高压带的控制,气候寒冷干燥,降水极少,形成极地气候。
暖高压控制的地区炎热干燥
冷高压控制的地区寒冷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材料: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C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西边是安第斯山脉,南、北分别是高原,东向大西洋敞开,面积广大,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图3.17), 并发育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图3.18 )。
思考:亚马孙平原为什么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赤道辐合带:赤道地区气流汇合上升的地带,也叫热带辐合带。热带辐合带由于高温高湿、气流辐合上升,利于对流云系发展,多雷阵雨。
纬度位置:位于赤道两侧,终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上升气流降水丰富。大气环流: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地形:亚马孙平原呈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湿润气流受安第斯山脉阻挡而抬升,形成地形雨。洋流:东部沿海的暖流有增温加湿作用。
规律一般来说,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信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极少,也会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规律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易凝结,降水较多。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水汽充沛;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海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形成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以欧洲西部为例
1.北大西洋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2.山脉多东西走向,横贯东西的平原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3.陆地轮廓破碎,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规律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些地区一年中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往往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
分布范围30°-40°大陆西岸
形成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热带沙漠气候(部分)
分布范围20°-30°大陆中部和西部
形成原因除了受信风带和副高单一控制,有的还受副高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但均为全年炎热干燥。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范围10°-回归线之间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降水较多,形成湿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形成干季。
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塞伦盖地区进入旱季,北侧的马赛马拉会延迟进入旱季,食草动物便追随降水迁徙到马赛马拉;10月前后,塞伦盖蒂重返雨季,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4.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
活动: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1.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1)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活动:认识气候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以北半球为例,赤道向极地,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东岸: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西岸: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2.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1)以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为例, 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大陆西岸: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变化较大。大陆东岸气温逐渐降低,并且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
(2)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例,比较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读图,说一说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1月、7月气温有什么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降水量有什么变化?
由西向东,1月气温递减,7月气温递增;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分布均匀,气温年较差小;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差最大;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气温年较差介于以上两种气候之间。
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分布的位置、范围的差异。(2)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1)位置、范围差异相对北美来讲,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纬度范围更广,北界的纬度更高。北美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沿海岸线呈带状分布,面积狭小;而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入到大陆内部,面积广阔。
(2)造成差异的原因洋流:欧洲西部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北美沿岸的北太平洋暖流则逊色一些,势力弱,因此对气候的影响力也小一些。地形:北美西海岸有高大的落基山脉,阻碍了温暖湿润的西风进入大陆内部,因此只有沿海地区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呈条带状。欧洲西部则是以广阔的平原为主,山脉也是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的长驱直入,面积广阔。
拓展: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
② 根据最冷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③ 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
④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① 根据最热月均温定南北半球
拓展: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判断半球
最高气温 出现在6、7、8月的为北半球 出现在12、1、2月的为南半球 最低气温 出现在6、7、8月的为南半球 出现在12、1、2月的为北半球
思考:这两类气候类型分别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拓展: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以温定带
最冷月> 0 ℃
最冷月< 0 ℃
拓展: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以水定型
热带雨林气候 (>2000)温带海洋性气候 (700-1000)
热带草原气候 (750-1000)热带季风气候 (1500-2000)亚热带季风气候 (1000)温带季风气候 (500-600)
地中海气候 (300-1000)
热带沙漠气候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优秀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夏季多雨冬季干燥,主要影响降水,气候模式图,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共11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d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的性质,寒冷干燥,温和湿润,高温干燥,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课堂小结,对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背景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气流下沉,气流上升,高压带,低压带,气候与自然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