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ab2)2=a2b4 B.a2+a2=2a4 C.a2•a3=a6 D.a6÷a3=a2
2.方程的解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数没有倒数 B.﹣1的倒数是﹣1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4.一块等边三角形的木板,边长为1,现将木板沿水平线翻滚(如图),那么B点从开始至结束所走过的路径长度为( )
A. B. C.4 D.2+
5.如图,两个等直径圆柱构成如图所示的T形管道,则其俯视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一、单选题
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x=1,给出下列结论:①abc4ac;③4a+2b+c0
∴abc0
∴4a+2b+c>0,
故错误;
④∵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
∴2a+b=0,
故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3个.
故选B.
7、B
【解析】
连接OB,OC.首先证明△OBC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连接OB,OC.
∵∠BOC=2∠BAC=60°,
∵OB=OC,
∴△OBC是等边三角形,
∴OB=OC=BC=1,
∴的长=,
故选B.
【点睛】
考查弧长公式,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8、C
【解析】
求出正三角形的中心角即可得解
【详解】
正三角形绕其中心旋转一定角度后,与自身重合,旋转角至少为12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掌握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的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
根据倒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的倒数等于它本身,故符合题意.
故选:.
【点睛】
主要考查倒数的概念及性质.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0、D
【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
选项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选项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选项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选项D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熟练运用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1、D
【解析】
分析:先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 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求
详解:∵
∴
∴
故选D.
点睛:考查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圆周角定理,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
12、C
【解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BE=∠E=60°,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C的度数即可.
【详解】
∵BC∥DE,
∴∠CBE=∠E=60°,
∵∠A=35°,∠C+∠A=∠CBE,
∴∠C=∠CBE﹣∠C=60°﹣35°=25°,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或
【解析】
设直线y=2x-1与x轴交点为C,与y轴交点为A,过点A作AD⊥直线y=2x-b于点D,根据直线的解析式找出点A、B、C的坐标,通过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BAD=∠ACO,再利用∠ACO的余弦值即可求出直线AB的长度,从而得出关于b的含绝对值符号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设直线y=2x-1与x轴交点为C,与y轴交点为A,过点A作AD⊥直线y=2x-b于点D,如图所示.
∵直线y=2x-1与x轴交点为C,与y轴交点为A,
∴点A(0,-1),点C(,0),
∴OA=1,OC=,AC==,
∴cos∠ACO==.
∵∠BAD与∠CAO互余,∠ACO与∠CAO互余,
∴∠BAD=∠ACO.
∵AD=3,cos∠BAD==,
∴AB=3.
∵直线y=2x-b与y轴的交点为B(0,-b),
∴AB=|-b-(-1)|=3,
解得:b=1-3或b=1+3.
故答案为1+3或1-3.
【点睛】
本题考查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问题,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转化成点到直线的距离得出关于b的方程是解题关键.
14、3
【解析】
∵△ABC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根据跳动规律可知,
∴P0P1=3,P1P2=2,P2P3=3,P3P4=2,…
观察规律:当落点脚标为奇数时,距离为3,当落点脚标为偶数时,距离为2,
∵2017是奇数,
∴点P2016与点P2017之间的距离是3.
故答案为:3.
【点睛】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题意求出P0P1,P1P2,P2P3,P3P4的值,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100 mm1
【解析】
首先根据三视图得到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在分别表示出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后减去上面的长方体与下面的长方体的接触面积即可.
【详解】
根据三视图可得:上面的长方体长4mm,高4mm,宽1mm,
下面的长方体长8mm,宽6mm,高1mm,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4×4×1+4×1×1+4×1+6×1×1+8×1×1+6×8×1-4×1=100(mm1).
故答案为100 mm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以及求几何体的表面积,根据图形看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是解题的关键.
16、3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等腰△ABC的周长为33,底边BC=5,所以AB=AC=8,又DE垂直平分AB,所以AE=BE,所以△BEC的周长为=BE+CE+BC=AE+CE+BC=AC+BC=8+5=3.
考点: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7、1
【解析】
利用对称性可设出E、F的两点坐标,表示出△DEF的面积,可求出k的值.
【详解】
解:设AF=a(a<2),则F(a,2),E(2,a),
∴FD=DE=2−a,
∴S△DEF=DF•DE==,
解得a=或a=(不合题意,舍去),
∴F(,2),
把点F(,2)代入
解得:k=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正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运用,表示出E和F的坐标是关键.
18、
【解析】
首先求得每个外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外角与相邻的内角互为邻补角即可求解.
【详解】
试题分析:正十二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是:=30°,
则每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80°﹣30°=150°.
故答案为15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原式=
【解析】
括号内先通分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然后再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最后将数个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原式=
=
=,
当a=1+,b=1﹣时,
原式==.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0、(1)①150;②作图见解析;③13.3%;(2).
【解析】
(1)①用“中评”、“差评”的人数除以二者的百分比之和即可得总人数;②用总人数减去“中评”、“差评”的人数可得“好评”的人数,补全条形图即可;③根据“差评”的人数÷总人数×100%即可得“差评”所占的百分比;
(2)可通过列表表示出甲、乙对商品评价的所有可能结果数,根据概率公式即可计算出两人中至少有一个给“好评”的概率.
【详解】
①小明统计的评价一共有:(40+20)÷(1-60%=150(个);
②“好评”一共有150×60%=90(个),补全条形图如图1:
③图2中“差评”所占的百分比是:×100%=13.3%;
(2)列表如下:
好
中
差
好
好,好
好,中
好,差
中
中,好
中,中
中,差
差
差,好
差,中
差,差
由表可知,一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至少有一个给“好评”的有5种,
∴两人中至少有一个给“好评”的概率是.
考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21、C点到地面AD的距离为:(2+2)m.
【解析】
直接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BE,CF的长,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过点B作BE⊥AD于E,作BF∥AD,过C作CF⊥BF于F,
在Rt△ABE中,∵∠A=30°,AB=4m,
∴BE=2m,
由题意可得:BF∥AD,
则∠FBA=∠A=30°,
在Rt△CBF中,
∵∠ABC=75°,
∴∠CBF=45°,
∵BC=4m,
∴CF=sin45°•BC=
∴C点到地面AD的距离为:
【点睛】
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是解题的关键.
22、(1)甲型号的产品有10万只,则乙型号的产品有10万只;(2)安排甲型号产品生产15万只,乙型号产品生产5万只,可获得最大利润91万元.
【解析】
(1)设甲型号的产品有x万只,则乙型号的产品有(20﹣x)万只,根据销售收入为300万元可列方程18x+12(20﹣x)=300,解方程即可;
(2)设安排甲型号产品生产y万只,则乙型号产品生产(20﹣y)万只,根据公司六月份投入总成本(原料总成本+生产提成总额)不超过239万元列出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y的范围,再根据利润=售价﹣成本列出W与y的一次函数,根据y的范围确定出W的最大值即可.
【详解】
(1)设甲型号的产品有x万只,则乙型号的产品有(20﹣x)万只,
根据题意得:18x+12(20﹣x)=300,
解得:x=10,
则20﹣x=20﹣10=10,
则甲、乙两种型号的产品分别为10万只,10万只;
(2)设安排甲型号产品生产y万只,则乙型号产品生产(20﹣y)万只,
根据题意得:13y+8.8(20﹣y)≤239,
解得:y≤15,
根据题意得:利润W=(18﹣12﹣1)y+(12﹣8﹣0.8)(20﹣y)=1.8y+64,
当y=15时,W最大,最大值为91万元.
所以安排甲型号产品生产15万只,乙型号产品生产5万只时,可获得最大利润为91万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23、(1)证明见解析;(2)若∠ADB是直角,则四边形BEDF是菱形,理由见解析.
【解析】
(1)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AD=BC,AB=CD,∠A=∠C,又由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可证得AE=CF,然后由SAS,即可判定△ADE≌△CBF;
(2)先证明BE与DF平行且相等,然后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再连接EF,可以证明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EF,又AD⊥BD,所以BD⊥EF,根据菱形的判定可以得到四边形是菱形.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A=∠C,
∵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
∴AE=AB,CF=CD,
∴AE=CF,
在△ADE和△CBF中,
,
∴△ADE≌△CBF(SAS);
(2)若∠ADB是直角,则四边形BEDF是菱形,理由如下:
解:由(1)可得BE=DF,
又∵AB∥CD,
∴BE∥DF,BE=DF,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连接EF,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
∴DF∥AE,DF=AE,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EF∥AD,
∵∠ADB是直角,
∴AD⊥BD,
∴EF⊥BD,
又∵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BFDE是菱形.
【点睛】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菱形的判定
24、证明见解析
【解析】
根据垂直的定义和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EA⊥AB,EC⊥BC,
∴∠EAB=∠ECB=90°,
在Rt△EAB与Rt△ECB中
,
∴Rt△EAB≌Rt△ECB,
∴AB=CB,∠ABE=∠CBE,
∵BD=BD,
在△ABD与△CBD中
,
∴△ABD≌△CBD,
∴AD=C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根据垂直的定义和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25、(1)300人(2)b=0.15,c=0.2;(3)
【解析】
分析:(1)利用合格的人数除以该组频率进而得出该校初四学生总数;
(2)利用(1)中所求,结合频数÷总数=频率,进而求出答案;
(3)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求得全部情况的总数与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详解:(1)由题意可得:该校初三学生共有:105÷0.35=300(人),
答:该校初三学生共有300人;
(2)由(1)得:a=300×0.3=90(人),
b==0.15,
c==0.2;
如图所示:
(3)画树形图得:
∵一共有12种情况,抽取到甲和乙的有2种,
∴P(抽到甲和乙)==.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树状图法求概率以及条形统计图的应用,根据题意利用树状图得出所有情况是解题关键.
26、(1)30;(2)①补图见解析;②120;③70人.
【解析】
分析:(1)由B类别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
(2)①设D类人数为a,则A类人数为5a,根据总人数列方程求得a的值,从而补全图形;
②用360°乘以A类别人数所占比例可得;
③总人数乘以样本中C、D类别人数和所占比例.
详解:(1)本次调查的好友人数为6÷20%=30人,
故答案为:30;
(2)①设D类人数为a,则A类人数为5a,
根据题意,得:a+6+12+5a=30,
解得:a=2,
即A类人数为10、D类人数为2,
补全图形如下:
②扇形图中,“A”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60°×=120°,
故答案为:120;
③估计大约6月1日这天行走的步数超过10000步的好友人数为150×=70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27、(1)证明见解析;(2)m 的值为1或﹣2.
【解析】
(1)计算根的判别式的值可得(m+1)2≥1,由此即可证得结论;(2)根据题意得到 x=±2 是原方程的根,将其代入列出关于m新方程,通过解新方程求得m的值即可.
【详解】
(1)证明:∵△=[﹣(m+3)]2﹣2(m+2)=(m+1)2≥1,
∴无论实数 m 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解:∵方程有一个根的平方等于 2,
∴x=±2 是原方程的根,
当 x=2 时,2﹣2(m+3)+m+2=1.
解得m=1;
当 x=﹣2 时,2+2(m+3)+m+2=1,
解得m=﹣2.
综上所述,m 的值为 1 或﹣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在解答(2)时要分类讨论,这是此题的易错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数学八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多项式能分解因式的是,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已知A,B两点的坐标是A,二次三项式个,已知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等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2022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计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