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巩固练习4 产业与区域发展 学生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2868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巩固练习4 产业与区域发展 学生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2868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巩固练习4 产业与区域发展 学生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2868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巩固练习4 产业与区域发展 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巩固练习4 产业与区域发展 学生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9%,8万亿元,成为发展的强劲引擎,17,2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例1
(2020山东高考)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
A.安庆—池州B.合肥—巢湖C.亳州—阜阳D.芜湖—铜陵
(2)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例2
(2020浙江高考)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1)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我国四大地区中( )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人口超千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城市,2019年城市化水平达80.49%。武汉市区位优势突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汇聚,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下图为武汉市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1~2018年,武汉市产业结构特点是( )
A.第三产业比重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C.第一产业保持稳定D.产业结构越来越不合理
2.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汉市( )
A.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B.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减少
C.城市常住人口不断下降D.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下图为石家庄发展变化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读图分析,促使石家庄由小村庄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气候B.交通C.河流D.地形
4.关于现在的石家庄市与过去对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降低 B.城市职能减少
C.城市腹地范围扩大 D.辐射能力减弱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比较劳动生产率高说明产业效益高,相应的国民收入也高。读1988~2018年青海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5.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青海省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路径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6.二十一世纪以来,青海省( )
A.农业的投入与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B.三次产业间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
C.第三产业劳动力的增加小于产值的增加
D.经济与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地优化
数字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具体包括软件业、电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等。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成为发展的强劲引擎。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数字经济发展规模继续领先全国。如图为我国数字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问题。
7.从图中可知我国数字产业( )
A.电信业增长速度较慢B.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持续下降
C.软件产业增长速度减缓D.互联网业产值不断增加
8.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规模领先全国,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数字经济发达原因是( )
A.人才力量雄厚 B.市场需求量大
C.技术优势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高
城市首位度计算方法:S=P1/P2,式中S为首位度,P1、P2分别代表最大城市和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下表为两城市的首位度与城市发展状况分析。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首位度研究体系以规模、经济、科技、社会、产业和对外开放为一级指标。下图为南京都市圈城市首位度指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表为两城市的首位度与城市发展状况分析
9.结合材料可知,南京( )
A.对周边城市集聚能力很强B.急需提升科技影响力
C.城市规模的等级体系平衡D.其引领功能不够健全
10.南京都市圈建设,对“圈”中各城市的影响不包括( )
A.城市间的差距 B.产业同质化 C.城市热岛效应 D.同城化进程
珠三角城市群是推进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的前沿阵地,区域内各城市,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迫在眉睫,下图为2010到2020年珠三角一些城市部分产业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题。
11.珠三角地区城市工业发展中( )
A.广州工业结构最合理B.佛山工业化水平最高
C.东莞工业产值下降快D.深圳新兴工业发展快
12.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A.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B.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C.环境污染严重 D.劳动力严重短缺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潭新城位于南京主城区东约35公里,南京、镇江和扬州三市交界处,定位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规划形成“横向布局、组团推进”的“港口、产业、城市服务”三大功能板块的弹性生长结构,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产业发展方面,规划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航运服务和以装备制造与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适度发展综合服务和以新材料与新能源为主的新兴产业,限制重化工业的发展。下图为龙潭新城空间布局结构图。
(1)推断甲、乙、丙三大功能板块名称,并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分别指出龙潭新城定位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
(2)试从产业依托、产业结构和环境影响角度,说明龙潭新城产业发展定位的合理性。
(3)简述龙潭新城“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意义。指标
四大地区
甲
乙
丙
丁
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
8.2
10.7
9.5
71.6
人口占全国比例(%)
7.7
26.5
38.6
27.2
人均GDP(万元)
4.7
5.9
9.4
5.4
年份
各行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8
0.45
2.17
1.44
1994
0.42
2.48
1.30
2000
0.27
3.28
1.38
2006
0.24
2.67
1.15
2012
0.25
2.41
0.85
2018
0.26
1.98
1.10
首位度
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二地理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4产业与区域发展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9%,8万亿元,成为发展的强劲引擎,17,2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巩固练习8 中国地理——区域发展 学生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民居最可能分布在,新疆棉花生长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巩固练习5 区域协调发展 学生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8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