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1 功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1 功教案,共3页。
第1节 功1教学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重点难点(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教学过程(一) 力学中的功用细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作出它的受力示意图,哪个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 在力学中,我们把对木块的移动作出贡献的这个力,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探究一〗: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1.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1.1-2中力做功和11.1-3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小组内讨论总结。观察课本图11.1-2中二个图,找出二个实例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图11.1-3中, 二力都没有做功,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以下事例中力做功的有:___________不做功的有:___________
(a) 女孩把一箱报纸搬起来,她的提力对箱子做功了吗?(b)虽然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车还是纹丝不动,司机的推力对车做功了吗?(c)人端着盘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人对盘子的支持力做功了吗?(d)花样滑冰运动员将同伴举在空中某一高度不变,向前滑行的过程中,他对同伴的支持力做功了吗?(e)小明推动箱子后,箱子独自在光滑的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中,小明做功了吗? 〖归纳〗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功的计算1.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功等于 与 的乘积(2)功的计算公式W=(3)如果F表示 ,单位 ; S表示 ,单位 ; W表示 , 单位 ,简称 ;(4)1焦耳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本例题,【注意】1、要明确哪个力做功。2、要注意解题格式及单位的统一。功的解题技巧步骤:1、明确物体移动的方向; 2、在物体移动的方向找出力;3、利用公式计算★ 演练提升★例:在平地上,用50牛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牛的箱子,前进了10米,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米,他做了多少功? ★巩固提升★1、物理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 ;② 。2、功的计算公式:W= ,其中W表示 ,单位F表示 ,单位 S表示 ,单位★达标检测★1.下列关于功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就一定做了功B只要物体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2. 判断下列情况是否做功:(1)你把书包举高过程的中是否对书包做功?(2)举在高处停留不动的过程中是否做功?(3)张明同学提着书包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张明对书包做功了吗?(4)李强同学用脚踢足球,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了一段距离,脚对足球做功了吗?(5)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3.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1 功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力学中的功,功的计算,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11.1 功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11.1 功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