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最基本的有规律的运动形式,它们的特点也影响了地球上最基本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完成1-3题。1.下列能够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地理现象是( )A.月球西升东落 B.昼夜长短变化C.太阳东升西落 D.河岸对称分布2.同一纬线上,在不考虑地形起伏的情况下,大致相同的是( )A.太阳方位 B.昼夜长短 C.太阳高度 D.地方时3.下列哪一项地理现象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直接影响( )A.地球表面大气厚度适中 B.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小C.赤道昼夜长短变化最大 D.北极点极夜期极光绚丽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2017年小暑节气是7月7日。据此完成4-5题。 4.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今年小暑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15° B.105° C.195° D.285°5.若一年中某一天的昼长等于另一天的夜长称之为昼夜相反,下列各组节气中,济南的昼长与夜长大致相反的是( )A.清明、白露 B.霜降、立春 C.小雪、大寒 D.立春、立夏下图的中心点为极点,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读图回答6-8题。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球坐标是( )A.0°,70°E B.23°26′N,20°W C.0°,110°W D.23°26′S,100°E7.若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逐渐加快的阶段,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15时20分 B.3月21日8时40分C.9月23日15时20分 D.9月23日8时40分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南半球 B.此时扬州的昼长和夜长比值为1 C.此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值 D.此时华北平源可能正值小麦收获期 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AS虚线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完成9-10题。9.此时甲地地方时为( )A.7日21时 B.6日9时 C.6日21时 D.7日9时10.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AS线为晨线 B.BC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 D.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图为一位游客某日20:55拍摄的敦煌鸣沙山(40°05′N,94°40′E)日落景观。据此完成11-13题。11.该游客拍摄照片时朝向(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12.推测该日该地昼长最接近( )A.12小时 B.14小时 C.14小时30分 D.15小时13.若该日为7月12日,则该游客一年内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可拍到该景观的日期大约为( )A.1月12日 B.6月2日 C.8月2日 D.12月2日一名中国游客在P点拍摄到海上日出,照片显示拍摄时间为3时16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4-16题。14.拍摄时,太阳的方位为( )A.正东 B.东南 C.正南 D.东北15.此日北京昼长约为( )A.14小时 B.12小时 C.10小时 D.9小时16.符合M处①②两河岸断面坡面的是( )A. B.C. D.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均设计了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下图(甲图)所示。读图完成17-18题。17.若福州楼盘每层2.8米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米。乙图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A.6个月 B.4个月 C.2个月 D.1个月18.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乙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A.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 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C.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读五带分布图,完成19-20题。19.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A.热带 B.北温带 C.南寒带 D.北寒带20.假设黄赤交角为30°时,则地球上( )A.寒带的范围变大 B.温带的范围变大 C.热带的范围变小 D.寒带的范围变小我国某市(32°N,121°E)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11:30鸣枪开赛。下图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经过跑道某点时的素描图,当运动员到达该地点时,其身影指向自己的左前方(正北),影长大致与身高相等。据此完成21-23题:21.当运动员身影如图所示时,运动员位于图中的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22.此时,运动员已经奔跑了约( )A.12分钟 B.18分钟 C.26分钟 D.30分钟23.该运动会举办的日期可能是( )A.1月8日前后 B.5月18日前后 C.8月8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读所给经纬网图,完成24-25题。24.一架飞机从B地起飞到C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25.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 )A.一半 B.等长 C.1.5倍 D.2倍下面A、B、C、D的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位于我国境内,据此完成26-28题。26.符合上述的该点点P地是( )A. B.C. D.27.该点P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28.考察队员从赤道出发,先向正南,再向正东、正北、正西方各前进100公里,此时考察队员位于出发点的( )A.原地 B.正东方向 C.东南方向 D.正西方向读南半球某地经纬线图,完成29-30题。29.图中②地的经纬度是( )A.20°N,40°E B.20°S,40°W C.40°N,20°W D.40°S,20°E30.图中④地位于③地的(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且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1980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读图完成31-33题。31.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西部水量大 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C.湖泊西部水温高 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32.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 )A.丰水年份夏季 B.枯水年份冬季 C.丰水年份冬季 D.枯水年份夏季33.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 C.水质恶化 D.湖口水闸建设在旧金山与夏威夷之间的广阔太平洋水域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约有138万平方千米。科学家们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这座“垃圾岛”一直在“茁壮成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座“垃圾岛”的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要清除这个海洋垃圾站,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据此完成34-35题。34.形成“太平洋垃圾岛”的垃圾主要来自( )A.航行于海上的各类船只 B.陆地上的生产活动C.陆地上的生活垃圾 D.废弃船只上难以分解的塑料制品35.海洋上的“垃圾岛”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危及海洋动物的生命 B.改变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C.严重阻碍海上船只航行 D.增加海洋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伦敦上空形成厚达上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剧增,在烟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共有4000余人丧生,数周后又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超过10万人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据此完成36-38题。36.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源是( )A.汽车尾气 B.化工厂泄漏的有毒气体C.核电站泄漏的有害气体 D.工厂、家庭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37.伦敦烟雾事件对英国产生的影响是( )①摧毁基础设施②大批航班取消③引发政治危机④社会秩序变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8.为防止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等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下列措施合理是(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②全面禁止烧煤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读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图)。完成39-40题。39.图中四个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中( )A.①区封沙育草,涵养水源 B.②区控制开发强度,保护湿地C.③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D.④区禁止超载放牧,退林还草40.图中四区虽为限制开发区,但适度的经济行为还是允许的,其中③区最适宜发展( )A.沙地旅游业、畜牧业 B.水产养殖业、采矿业C.沙地旅游业、采矿业 D.水稻种植业、畜牧业 二、综合题(40分)41.读二分二至图(左图)与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共26分)(1)在上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使用黑色碳素笔画出公转方向,用○标注出近日点的位置。(2分)(2)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左图中________点附近,此时是________节气。地球从④点运行到②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6分)(3)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________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当地球运行到①点时,威海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___________。(4分)(4)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A、B、C三地黑夜由长至短排列顺序是________。(4分)(5)如右图所示,该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上,此后开始向________移动。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B点昼长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落。(10分) 4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据相关资料显示,现在我国每年农业产生秸秆7亿多吨,这样一笔巨大的资源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运用。大量的秸秆堆积,给春耕工作造成许多不便。近年来,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绿色农业的发展,各地已经不提倡或是禁止焚烧秸秆在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人民日报》记者蒋建科看来,粮食和秸秆就相当于手心和手背,秸秆产业大有潜力。(1)请分析秸秆儿焚烧现象频繁发生的原因。(8分)(2)应对秸秆焚烧问题,政府应采取哪些经济措施。(6分)
高二月考地理答案1.C 2.B 3.B 4.B 5.D 6.A 7.C 8.B 9.C 10.D11.A 12.C 13.B 14.B 15.C 16.B 17.D 18.C 19.B 20.A21.D 22.C 23.D 24.C 25.B 26.D 27.A 28.B 29.D 30.C31.B 32.A 33.D 34.C 35.A 36.D 37.C 38.D 39.B 40.A41.(60°S,10°E) (70°N,170°W) (80°N,30°E) 丁 乙 正东 西南 先往西南后往西北 小于 42.(1)(2) ③ 夏至 先快后慢 (3)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昼短夜长 (4) B、C、A B、C、A (5) 南回归线 北 66°34′ 14 19 43.(1)农民环保意识淡薄,违规燃烧;秸秆农业技术落后,秸秆儿利用成本高,处理难度大;长期堆放秸秆,影响来年耕种。政府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政府技术支持力度不够,投入处理秸秆的资金少。(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秸秆利用技术;加大农业补贴,减轻农民压力;研究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提高秸秆的经济价值,变废为宝;加大秸秆有效利用的奖励措施,鼓励农民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省双鸭山一中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光年,此次地震震源位于,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中甲为,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