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四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2389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疆乌鲁木齐四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2389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疆乌鲁木齐四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2389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疆乌鲁木齐四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四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乌鲁木齐四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以下为中国古代某一王朝的兴衰示意图,和图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文景之治②贞观之治③开元盛世
B. ①光武中兴②贞观之治③安史之乱
C. ①开元盛世②安史之乱③贞观之治
D. ①贞观之治②开元盛世③安史之乱中国著名导演蔡晶盛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 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B. 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D. 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如图的著作以生动的文笔,通俗易懂地为读者展现了玄奘和鉴真两位僧侣的传奇一生。阅读此书,你能感受到两位高僧的共同之处是( )
①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②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③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④都曾经前往天竺取经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以下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 大动荡和大变革 B. 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五代十国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代”不包括下列哪一个政权( )A. 后梁 B. 后唐 C. 后周 D. 南唐如果你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以下几个关键词:精忠报国、抗金名将、莫须有,搜索出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A. 霍去病 B. 岳飞 C. 文天祥 D. 戚继光“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A. 黄巢起义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安史之乱宋朝枢密院长官皆用文人,作战时多不设主帅,将从中御,与此同时,大力抬高文臣、士人地位,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这体现了宋朝( )A. 抑制武将势力 B. 重文轻武的政策
C. 减少政府开支 D. 重视人才选拔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A. 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 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C. 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 D. 兼有监察和行政权如图不能反映的主题是( )
A. 民族政权的并立 B. 中外政权的纷争
C. 民族的交流与交融 D.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今河南开封)。”描述的社会现实是( )A. 西湖的美景 B. 杭州的富庶 C. 南宋的偏安 D. 南宋的繁荣“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高大勇武,为人光明磊落,慷慨豪迈,其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让人对古老的契丹族生出无限的好奇。请问,统一契丹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A. 元昊 B. 石敬塘 C. 阿保机 D. 阿骨打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据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说,当时(北宋)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商品的巨额流通。这说明纸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金属货币的短缺
C.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 政府的强制发行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如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
A. 南宋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对比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
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
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央视著名栏目《开心辞典》某次活动中,节目主持人王小丫作了如图中的提示,她所说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杜牧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但文天样的抗元斗争也受到了后人的敬仰,这主要是因为( )
①文天祥是一位民族英雄
②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③文天祥抗击外来侵略的抗争精神值得赞扬
④文天样抗击元军的烧杀抢掠,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有积极意义的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连线题 铁木真靖康之变元昊建元灭宋宋徽宗统一蒙古元世祖建立西夏赵构建立南宋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隋唐宋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新的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1) 材料一中宋太祖为强化皇权,在中央采取了何种措施?
材料二: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唐]杜佑《通典》(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在经济上的措施。
材料三:
(3) 材料三中图一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写出图二中纸币的名称。图三表明了南宋时期南方哪一个手工业部门非常繁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来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1) 材料一说明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你列举出唐朝时中外交流的史实至少二例。(2) 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分析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3) 《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试举出一两个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它正式创立于隋炀帝。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答案】D
【解析】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朝第二个皇帝唐太宗在位时认识到君民的关系如同舟水,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即人民可以支持你的统治,也能推翻你的统治。所以他在位期间减轻农民的负担,轻摇薄赋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等。他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唐朝中后期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当政时期,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励精图治,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盛世”。后期发生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故①贞观之治②开元盛世③安史之乱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唐朝的兴亡历史。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本题考查唐朝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属于唐朝民族关系的史实,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中国著名导演蔡晶盛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为切入点,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等知识点。
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等知识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D
【解析】鉴真是唐玄宗时期的僧人,玄奘是唐太宗时期的僧人,选项④不是他们的共同之处;①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②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③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故选:D。
本题以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
本题以唐朝的对外交往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答案】B
【解析】观察材料中的图片可知,这反映的是两宋时期的有关景象。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故选:B。
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
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
6.【答案】D
【解析】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代”不包括南唐。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涉及的政权。
7.【答案】B
【解析】“精忠报国”、“抗金名将”、“莫须有”这些成语典故直接与岳飞有关。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精忠报国,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莫须有”的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岳飞.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8.【答案】D
【解析】唐玄宗后期,发生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到衰落的转折点。故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安史之乱。
本题以“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安史之乱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安史之乱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可知北宋大力提倡文治,崇文抑武,体现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属于考试重点内容,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10.【答案】D
【解析】由材料“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有行政权,由材料“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可知,通判有监察权。
故选:D。
本题考查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了解通判的职责。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通判的主要职责。
11.【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澶渊之盟、宋夏和议、榷场”,结合所学知识,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宋夏议和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从而得出以上反映的主题是民族政权的并立、民族的交流与交融、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但是不能体现出中外政权的纷争,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片信息的解读。
注意对图片信息的提取与解读,掌握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12.【答案】C
【解析】1127年北宋灭亡,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因此,林升《题临安邸》描述的社会现实是南宋的偏安。
故选:C。
本题考查南宋的建立,知道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本题考查南宋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D
【解析】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北宋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
故选:D。
本题以“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为依托,考查赵匡胤。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朝建立和宋太祖加强君权的相关知识。
14.【答案】C
【解析】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故选:C。
本题考查契丹国的建立,知道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本题考查契丹国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C
【解析】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辽在北宋的东北方,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方。
故选:C。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知道辽在北宋的东北方,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方。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A
【解析】当时(北宋)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商品的巨额流通。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商品的巨额流通,铜钱、铁钱体积大、分量重,对于长途贩运或巨额批发贸易,十分不便。于是货币发生了突破性变革--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说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纸币,又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故选:A。
本题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说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17.【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①处的两个时间1271年至1368年可知这个王朝是元朝。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灭掉南宋,统一中国,1368年,朱元璋军攻入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因此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元朝。
故选:B。
本题以中国古代朝更替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元朝的建立和灭亡。
本题以元朝的建立和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8.【答案】B
【解析】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朝代,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动乱,隋朝则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割据,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两个王朝存在的时间都不长,都二世而亡;两个王朝都有重大的工程建造,例如秦朝有长城等,隋朝的大运河等;秦朝首创建立了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了皇帝制度等,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这些制度都对后世王朝影响深远。因此①②③④都是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
故选:B。
本题以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为切入点,考查秦朝、隋朝的统治。
本题以秦朝、隋朝的统治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能力。
19.【答案】B
【解析】由图片中的内容“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被后来称为诗史”可知这一历史人物是杜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所给四位唐朝诗人中只有杜甫被后人称为“史圣”,其作品由于反映了唐代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唐朝著名的诗人及其成就。
熟记唐朝著名诗人的成就、生活时代及人们对其赞誉。
20.【答案】D
【解析】南宋文天祥坚持抗元,抗击元军的烧杀抢掠,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有积极意义的,文天祥被俘以后,不受利诱,威武不屈,他坚贞不屈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天祥抗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文天祥抗元,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1038年(11世纪前期),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靖康之变发生时,宋朝在位的皇帝是宋钦宗。1127年金灭北宋,金军北撤时掳走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大臣等数千人,劫走金银珍宝无数,史称靖康之变。1276年,元朝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元世祖建元灭宋。
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后,北宋皇族赵构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历史上称为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故答案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昊、铁木真、宋徽宗、元世祖、宋高宗的相关史实。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元昊、铁木真、宋徽宗、元世祖、宋高宗的相关史实。
22.【答案】【小题1】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宰相的权力。【小题2】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小题3】宋朝;交子;造船业。
【解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北宋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贞观之治、北宋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等相关史实。
23.【答案】【小题1】①开放的对外政策;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小题2】①市舶司;②经济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小题3】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或者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达)。北方多战乱,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不仅给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生产经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南方各国的统治者重视经济,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和北方人民辛勤耕耘,共同开发了南方。
【解析】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唐朝对外交往,要掌握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唐朝对外交往的表现和影响、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的相关知识点,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
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唐朝对外交往,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等五地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111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