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十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281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十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281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十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281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十二)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十二),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张华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B.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C.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D.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马医生说:“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2.下面一段话中,标点符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①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②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③连续进行多次战役,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全国各族人民由衷称赞志愿军将士为“最可爱的人”④
A.①句号②逗号③逗号④句号B.①句号②顿号③逗号④感叹号
C.①逗号②句号③顿号④句号D.①句号②顿号③分号④感叹号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琐记》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糅合在一起,穿插作者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讽刺和批判了旧道德。
B.《海底两万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场面描写惊险紧张,一波三折。比如小说开头人们对“海怪”的种种猜测,充满了悬念;在海底遨游时历经章鱼、鲨鱼搏斗等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C.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啼哭”,像这样以夸张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的片段在《昆虫记》里常常出现,视角独特,文笔优美,行文活泼。
D.《儒林外史》也和众多小说一样,其中人物的肖像描写是脸谱化的,如“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虎背熊腰,体格魁梧”等。
4.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 。
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C.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
D.“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坚韧 淳朴 谦逊 军隅
B.掷下 掐住 摁倒 迸裂
C.隋金山 丁振岱 过瘾 袭过来
D.短褂 什物 豁亮 瘪闷
6.下列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是远望之景,以设问统领下文,诗人借齐鲁两地的美好山色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B.颔联中“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之态,突出了泰山山势绵延不尽的特点。
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从望岳产生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
D.本诗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7.选出下面对陆游《游山西村》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全诗作者以明快、优美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B.颔联中“山重水复”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一村”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
C.颈联描绘了南宋农村的风俗画卷,表达了诗人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D.本诗结构严谨,主线突出,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B.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C.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D.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10.下面对《骆驼祥子》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祥子卖掉赖以生存的车,请来了“收生婆”,还请来了“蛤蟆大矿陈二奶奶”,虎妞还是因为难产而死去了。
B.老车夫和孙子小马儿的遭遇让祥子感到“向来没有的难受”在他们身上,祥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C.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厂,这是因为刘四爷看上了祥子的勤快和“真诚自然”,想让祥子给他做女婿。
D.小福子病故之后,祥子也“不再有希望”,他变成了“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最后甚至沦为了乞丐和告密者。
二、综合性学习
11.综合性学习。
《诗经˙小雅˙蓼莪》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思是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但上天无情,想要报答父母也没有机会了。父母养育子女,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并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敬爱所有的长辈。为培养同学们对父母、长辈、社会的感恩意识,学校将策划、组织一次“孝亲敬老月”活动。
(1)请你宣传 请你为学校“孝亲敬老月”活动拟写一条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2)请你设计 为了这次活动的宣传,你班准备制作活动海报,海报设计了四个栏目,这份海报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写另外两个,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栏目一:听成长故事
栏目二:
栏目三:
栏目四:传孝行经典
(3)请你甄别下图
你班准备将“孝亲敬老月”的活动资料汇集成册,上面这幅漫画能否入选“孝心漫画”系列,为什么?
三、语言表达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
陡峭:
②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
修葺:
③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修长:
四、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颊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3.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圮:倒塌)B.尔辈不能究物理(究:研究,探究)
C.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D.湮于沙上(湮:消失)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渐沉渐深耳B.僧募金重修/乃石性坚重
C.湮于沙上/果得于数里外D.一老河兵闻之/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15.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可据理臆断欤?(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石兽。)
D.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寺僧凭借经验,忽而在原地打捞,忽而去下游寻找,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B.讲学家脱离实际,空谈物理,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C.老河兵却从石性、沙性和水流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判断应该到上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D.文章启示我们: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仅靠主观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五、课外阅读
卖 蒜 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挪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日:“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日:“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日:“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日:“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7.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旁睨而揶揄之 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不肯告人姓氏 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19.选文塑造了两个人物:杨二相公和卖蒜叟,这两个人物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20.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读了以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六、现代文阅读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⑾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21.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22.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23.语言品味。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24.第二段或第十段的划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
25.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宗月大师
老 舍
小时候,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是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一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太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费、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刘大叔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离我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里。庙不甚大,而充满了各种气味……学校是在大殿里。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他们的家眷。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老师“嚷”了一阵,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自从做了学生以后,我时常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地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店铺。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是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
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叫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这些,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他太乐善好施了。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就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得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做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
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
他自己没有钱,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办粥厂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
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接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他是宗月大师。
(选自《老舍全集》第14卷,略有删改)
26.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震动。
27.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多处照应,请找出一处。
28.“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接受过他的好处”一句中“精神上”和“物质上”分别指什么?
29.宗月大师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七、作文
3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叙事性的文章;②不少于600字。
八、填空题
31.《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______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 ____________ ,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32.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告诉阿龙纳斯:“……您现在身上穿的衣服的布料,是用某些_____织成的,……您睡的床褥上铺的是海洋里最柔软的_____________。”
33.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记载了从_________到___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他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和器重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权给吕蒙提出的读书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权劝学》并没有直接描写吕蒙的进步,而是通过鲁肃的“大惊”和他所说的话表现出来的,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的“经”指《易》《_________》《_________》《礼》《_________》等书。
34.名著知识填空。
《骆驼祥子》中祥子脸上的疤是______________造成的,祥子内心真正喜欢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
35.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修改①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
36.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买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计算他的钱;设若一旦忘了这件事,他便忘了自己,而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畜生,他拉着总不起劲,好像背着块石头那么不自然……买上车再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该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独创然而涕下( )
(2)会当凌绝顶( )
(3)荡胸生曾云( )
(4)飞来山上千寻塔( )
(5)自缘身在最高层( )
(6)吟鞭东指即天涯( )
38.《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辆自己的车。但他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_____抢走了;第二次,他还没能够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______敲诈走了。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
愉悦
猜疑
C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D
6.B
7.B
8.A
9.A
10.B
11.(1)示例:树敬老风气,促社会文明 孝行天下,爱满人间
(2)示例:忆岁月艰辛 报父母恩情
(3)能入选,因为电话那头的子女没有做到回报父母,说是给妈妈过节日,实际上是变相地给妈妈增添麻烦与负担,这正从反面证明了真正的孝心是关心父母、而非给父母增添负担。
不能入选,图中这位母亲的子女不能给母亲陪伴,而且还让母亲给自己做好吃的,并不是真正的孝心。不符合孝亲敬老这一主题。
12.①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②修葺:修理房子。③修长:长。
13.D
14.B
15.B
16.B
17.(1)斜着眼睛看 (2)最终
18.(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
19.杨二相公:骄傲自大,仗着自己精于拳术,晔众取宠,炫耀于世。卖蒜叟:武艺超群,深藏不露。
20.(1)道理: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要骄傲自大,否则就会吃亏。
(2)启示: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苦心研习,做一个德艺双馨的大家。(言之有理即可)
21.表面意是指窗外种着的七里香,深层意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
22.A收到礼物;B美妙(丰盈、痴迷);C感动(感恩、温暖)
23.(1)本意为贪得无厌,不知足,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爱)。(2)示例: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三句(个)“忘了”强调了读书(《诗经》)对“我”的影响(改变)之大。
24.示例一:选第二段。作用: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
示例二:选第十段,作用:照应前文(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
25.可以是图书管理员或坐在“我”身边的男生或女生
示例一:是图书管理员。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他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道“我”读书喜好;“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他根据借书证知道“我”姓“丁”;从文章的详略安排看出,“我”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所以他送书给“我”的可能性最大。
例二: 是身边的男生(女生)。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在“我”的身边,知道“我”读书的喜好;见“我”衣服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让“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
26.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简洁生动,既形象地表现出刘大叔声音洪亮,性情豪爽,也表现出“我”家的贫穷、破败。
27.示例一:这样苦修,他的脸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
示例二: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
28.精神上:他的热心和真诚引领“我”向善,让“我”学会了关心和帮助别人;他的乐善好施、舍己救人使“我”懂得了帮助别人的乐趣和意义。物质上:他帮助“我”入学读书,使“我”成了有文化的人。
29.①仗义疏财,乐善好施。自己掏钱帮助“我”入私塾,后又帮“我”入公立学校;一贫如洗时还要办贫儿学校和粥厂,出家后仍不忘救济穷人。
②不以富傲人。有空就看穷朋友,关心“我”这个苦孩子,绝不冷淡“我”。
③豪爽乐观。他说话声音洪亮,为人豪爽大方,不在乎钱财,不计较得失,无论富有或是贫穷,都很乐观。
30.参考例文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本以为她们不会再爱美。只因对丈夫和孩子的爱太深,她们早已习惯在柴米油盐和家庭的琐事中慢慢消磨殆尽掉那颗爱美的心,直至容颜不再。然而,直到我无意间发现了那张虽泛黄但却光彩依旧的老照片后,我才懂得
那是初春的一个下午,母亲正在收拾自己的物品,闲来无事的我便在一旁帮忙。“咦?这是什么东西?”一个布满灰尘的小箱子偶然间映入我的眼帘。我满怀好奇地打开了它,箱子里安静地躺着一张老照片,看到照片的一瞬间我的目光再也无法从照片中抽离,我的心也为之一震。那是一张怎样的照片啊!照片上的女孩穿着一件长款休闲衫,扎着高高的马尾,甜甜地笑着,洋溢着青春的女孩的形象瞬间跃然纸上。就连这张泛黄的老旧照片都遮挡不住她动人的光彩。
“这是妈妈吗?”我的心里满怀疑问,正当我想向妈妈寻求答案时,发现妈妈正在手中摆弄一件中间印有五颜六色的蝴蝶的黑色长款运动服。安静却美好的画面使我不忍打扰,而我却不曾记得妈妈有如此鲜丽明亮的衣服。
正好父亲经过,“好看吗?”母亲笑着问到。“不好看。”父亲说完,便匆匆地走出了家门。父亲的话语中掺杂了些许的玩笑。
可母亲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无奈与遗憾,甚至还有些许无法隐藏的伤心。“真的不好看吗?”母亲一遍遍的自言自语着。我赶忙跑过去,紧紧地抱住了母亲安慰:“好看,特别好看。别听我爸胡说,他是和你开玩笑呢。你看,你年轻的时候就这么好看,现在你在我眼里和当年一样美丽。”我连忙把照片举到母亲面前。
母亲笑了,笑得如同照片上的女孩一般灿烂。我仿佛隐约看到了照片上那个青春洋溢的女孩又回来了。自此,我时常会想起那张照片,会想起因爱而隐藏了自己美丽的母亲,会想起因习惯母亲的付出而忽略了母亲感受的我们。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每个女人都是天使,在选择做母亲前,她们拥有美丽的容貌和婀娜的身材,但当她们决定做母亲的那一刻起,她们就必须将美丽的翅膀放在箱子里,而箱子却再也不会被打开。
那张照片,勾起了您的美丽,我永远不会忘记照片上微笑着的您。母亲,摒弃了时间的沧桑,您是我心中最美的人!
31.鲨鱼 儒艮
32.贝壳类动物足丝 大叶藻
33.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战国 五代 北宋 司马光 政治家 史学家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诗书春秋
34.小时候被驴咬伤 小福子
35.①:把“通过”或者“使”删去。 ②:将“提高人的修养”与“增长人的知识”互换位置。
36.《骆驼祥子》 老舍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37.(1)眼泪 (2)一定,应当 (3)同“层”,层叠 (4)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5)因为 (6)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38.大兵 孙侦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必做题(十二),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六),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十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